簡體版

縱橫北國 第三五零章 大戰在即

大批的兵馬趕到健康城東北部這個剛剛爆發大戰的地方時,韓暮一行人已經登烏篷船出了青溪支流在茫茫夜色中往燕雀湖方向而去。

遍地的尸體讓帶隊前來的將領們觸目驚心,他們一邊搜尋郗超的下落,一邊清理著黑衣衛的尸體,同時派出數十小隊封鎖各處要道進出口,在這片城鄉結合部的貧民區展開大搜查。

郗超來時因為怕走漏風聲,所以只通知了黑衣衛,他本以為五百黑衣衛加六大高手,定然能將韓暮一舉擒來,卻未曾想落得身死之局,最後連尸體都被韓暮因為悲憤而斬成十七八塊,連士兵們也分辨不出他的尸身了。

五百黑衣衛戰死七十九人,傷了一百多個,其他的人都被殺散,他們再忠心也是主子活著的時候忠心,郗超一死,自然無心戀戰,作鳥獸散。

搜尋的士兵們在尸塊中找到了郗超一只穿著皂色千層底官靴的大腿,裝入盒子中拿去復命,當親衛將這條大腿送到桓溫面前時,桓溫肺都要氣炸了。

幾天之內,兩名左膀右臂統統完蛋,王珣被燒成重傷,太醫說救回的幾率幾乎沒有,現在只是用老參吊著半條命;而郗超,這個他最為倚重的手下,十幾年來不知道幫他出了多少妙計的智囊,現在只剩下了一條大腿。

「韓暮啊,韓暮!老夫對你這鼠輩忍耐力已經到了極限,從今日起,對你將不再留手。」

桓溫大聲傳令︰「派人快馬召桓沖率壽春兩萬大軍入京,招桓秘率一萬五千大軍進京,命東門外大軍做好準備。」

「命張慶進宮見皇,著皇即日頒下討逆詔,命京中禁衛軍即日起停止一切行動,全力準備糧草、馬匹、盔甲、箭支等物,我將親率十萬大軍踏平北府軍,要將韓暮這個逆賊活捉回京點天燈。」

桓溫一連串的命令下達,親衛們四下傳達,忙碌不休;雖然還是凌晨時分,京城仿佛提前醒來,一時間呼喝調動之聲,馬隊奔走之聲嘈雜不堪,睡夢中的京城百姓全部被吵醒,側著耳朵听著外邊嘈雜的動靜,暗自期待災難不要降臨到自己頭。

瓦棺寺後院的禪房內,謝安也被這嘈雜之聲驚醒,他側耳細听了半晌,重新睡倒在床,自語道︰「老夫且睡個回籠覺,韓暮一人足以攪得天下震動,老夫還是不湊那個熱鬧為好。」

……

東藩籬處,城牆依舊高聳,黎明的微光中,韓暮等人沿著守城階梯登城牆,一隊守衛巡城而來,韓暮並不躲閃,帶著蘇紅菱和十名兄弟迎面沖,巡城士兵還未反應過來,五十多名士兵便已經全部被斬殺。

韓暮喟嘆道︰「非我嗜殺,我不殺你們,你們便要殺我們,如此而已。」

接著便命眾人用長繩拴籮筐將眾女墜下城去,最後才抱著十五妹的尸身沿著繩索而下,幾位兄弟各抱一女泅水渡過護城河,來回兩趟之後全部安然過河。

天色微明時分,一行人已經分坐三輛大車朝西疾馳而去。

……

大晉咸安二年四月二十七日,大司馬桓溫受九錫之禮。

四月二十八日,健康城西門外大軍雲集,徐州守軍一萬、壽春守軍兩萬、廣陵守軍一萬五、京城禁衛軍四萬、加後勤車隊萬余人,足足十萬大軍集合在西門外的開闊地帶;旌旗遮天蔽日,冠蓋車馬綿延十幾里,處處塵土飛揚,人喊馬嘶。

大司馬桓溫在西門處接受百官送行,新任侍中桓秘、中侍郎秦開留守京城處理政務,新任都尉府代統領桓襄會同內衛統領武威將軍張慶共同負責京師治安。

大司馬站立高台接受三軍高呼,並宣讀討逆聖旨和檄文,之後以桓熙為前鋒軍,率軍三萬突前;桓沖為後軍,率軍三萬殿後負責糧草供應,兵馬器械補充之責;桓溫自率四萬大軍為中軍。

號炮連聲中,大軍緩緩開拔,十萬大軍綿延二十余里,宛如一條巨蟒,向著數百里外的巢湖城露出鋒利的獠牙。

桓溫大軍出動的消息傳到巢湖城之時已是兩日過後,韓暮早已預測到桓溫會來,但是沒想到他的動作如此之快而已。

听到這個消息的時候,韓暮正站在鳳凰山的一座高大的墳墓前擺著香燭果品,那墓新砌而成,青磚磊就,周圍青松翠柏遍植,郁郁蔥蔥;青石墓碑刻著一行大字︰韓門柳氏之墓。

這已經是韓暮能給予十五妹最後的一點慰藉了,此舉眾夫人無人反對,這位十五妹舍身救了韓暮,愛到奮不顧身不惜用生命來呵護所愛之人,這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她們自然了解韓暮的心情,所以即便此舉不合規矩,也無一反對。

韓家第一位有著正式名分的夫人既非大晉第一才女謝道韞,亦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柳如眉,這事不知情的人定會暗自搖頭,但知情的人都表示理解。

韓暮有情有義,韓家眾夫人知禮懂節,這正是世人應該敬慕的典範之家。

北府軍在于秦人交戰之後減員至一萬多人,但是經過短短兩個多月的大征兵、大訓練現在已經達到了五萬四千人,加司馬榮所率的一萬前來投靠的一萬兵馬,更是達到了六萬四千之數。

四大軍每軍已經有一萬五千人,剩余的四千人被調給韓暮和三位副帥每人一千做了親衛營。

與此同時,袁崗在這段時間又督造出八十架雷霆車,強弓四千多具,大大加強了孫無終的雷霆軍的力量。

桓溫大軍不日即將到來,巢湖城中一片繁忙景象,擴建工程暫停施工,所有的人手都投入到加高加寬城牆,挖深挖寬護城河中去,東門四十座碉堡里,雷霆車已經就位,另外在城頭修建起一座座半封閉式的壁壘,里邊可藏匿強弓手數千,配合雷霆車遠距離攻擊敵陣。

東門北門外一百步內遍挖陷坑,防止大軍以騎兵突襲,桓溫大軍中最少有四萬騎兵,騎兵突進之下,雷霆車必然發揮效力有限,突道城下便是肉搏之戰,這便不是北府軍的強項了。

按照韓暮的部署,東門處由謝玄副帥會同水字軍奮武將軍劉牢之以及火字軍奮威將軍高衡共同防守,兵力三萬人。

北門處由司馬榮副帥會同地字軍統領、安北將軍謝石,風字軍統領諸葛侃共同駐守,兵力一萬人。

西門處由俊杰率三千士兵駐守警戒,南門處由袁崗副帥親率五千多人,在南面巢湖城的濡須河口駐防,並配以二十架雷霆車,桓溫控制著大晉的幾乎全部兵馬,若陸攻擊受阻定然會調集長江水軍前來從水路突襲南門,這五千人的任務便是阻擊水軍。

剩余七千兵作為預備隊,由韓暮直接掌管隨時增援。

與此同時,韓暮的軍備改良也從未放松,自從雷霆車問世之後,北府軍的戰力得到巨大的提升,但是這種提升只是體現在整體對于遠程攻擊的加強,對于個體的單兵作戰能力卻無所裨益。

鑒于短時間內無法讓士兵們的身體素質、膽識、武技和陣法之類得到快速的提升,必須在裝備下功夫,所以韓暮花了數天時間,跟幾大將領和手下的士兵們共同探討。

眾將領們都認為,如何保證士兵在肉搏戰中的生存,一靠的是武技和勇敢,二靠的是是精良的武裝,盔甲夠厚,武器夠利,才能巋然不倒,三靠的是協同作戰,互相照應。

韓暮認為很正確,綜幾點只能在武器盔甲和協同做文章也許還能趕步子;苦思一天一夜,畫了無數張圖紙之後,韓暮帶來了他的改良計劃。

首先是防衛能力,對于步兵來說,箭支是最大的敵人,現在的盔甲普遍對箭支的防護力量不足,特別是強弩的箭支可以輕易穿透盔甲的甲片,射穿人體;而且在戰斗中沒有人會傻到只瞄著你的頭部來射,因為目標太小不易命中,每一名合格的弓箭手他們射的都是你的身體,那里目標最大,最易命中。

鑒于此韓暮設計了套頭式額外防護服,簡單的來說便像是在盔甲外邊套了用數百塊小竹塊串成的坎肩,有些類似于後世的竹子涼席,只不過竹塊都是三厘米見方,厚度在一厘米左右。

這樣的防護服成本低廉,竹子滿鳳凰山都是,需要的只是切削城小塊,然後用鋼針鑽孔穿制的功夫而已;它的好處在于,既輕便便宜,又不影響士兵的動作,最主要的還是他的防護性能簡直好到不行。

韓暮用一個稻草人套士兵的鎧甲,一百步外用強弩射擊,弩箭穿透而出,套這種防護竹甲後,弩箭射去,竹屑紛飛之後那箭支只穿過鎧甲半寸,若是真人,這條命就保住了。

經過試驗,還對近距離的刀劍槍戟都有不錯的效果,況且這種竹甲是套頭式,前後兩片套在脖子,腋下兩根細繩扎住便可,月兌放方便。

美中不足的是,一旦破損多處便有解體之虞,好在這種東西花錢不多,也不可惜。

眾將領紛紛嘖嘖稱奇,大贊大帥奇才;袁崗即可下令建立這種被韓暮稱之為‘防箭服’的簡易盔甲的制作作坊,民間亦可以制作,大帥府以每件十文的價格回收,這樣的防箭服成本最多三兩文,一戶人家一天便可制作三四件,這可是大有賺頭的活計。

接下來韓暮又叫人搬來一張大盾牌,盾牌覆在案幾,平平無奇,毫無出彩之處。

眾將面面相窺,謝玄道︰「大帥,這不就是普通的橡木大盾麼有何奇特之處?」

韓暮微笑道︰「這話要讓你姐姐听到肯定給你老大一個爆栗子,這可是你姐姐設計的大盾,你們看著造型有何奇特之處?」

眾人這才注意到這橡木大盾圓下尖,下面的尖頭居然包著鐵皮,這有什麼作用呢?

韓暮也不賣關子,將盾牌提到院內,尖頭朝院內堅硬的碎石地一戳,然後變戲法似地從盾牌內側拉出兩根木條,往地一撐,便放開手;那大盾被三角牢牢支撐在地,韓暮擺開姿勢做了個彎弓射箭的樣子,眾人這才恍然大悟,佩服不已。

這是專門為弓箭手準備的防護大盾,一般在大戰中,弓箭手均需持盾步兵在旁保護或者借助掩體方可與對方展開對射,也就是說兩名士兵才能發揮一個士兵的作用;不這樣的話便把自己暴露在敵軍的弓箭手射程之內,死傷慘重那是肯定的。

有了這個大盾,弓箭手只需持盾到達射程之內,立下直到胸部的大盾,便可解放雙手安然施射,既安全又省心,再不會出現兵力不足弓箭發揮不了作用,以及盾牌無法遮蔽住兩人而導致傷亡這種事了;更為有意義的是,這等于是將己方的兵力擴大了兩倍,真可謂是一石二鳥。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