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縱橫北國 第三九四章 理念

萬眾矚目之中,韓暮登高台,放眼望去,眼前一片黑壓壓的人頭,延伸至目力所不及的遠處,淮南郡起碼來了三成百姓到此迎接他,不由得心中感動。

其實直到登基那日之後,韓暮都隱隱的覺得有些不真實,有些事來的太突然,反倒讓他平靜的內心不再淡定;當皇帝這件事本不在他的意料之中,一旦被黃袍加身後難免有著些許的惶恐和迷惘,幸而他用淡漠平靜的外表掩飾過去了。

京城中的百姓對他當皇帝的態度也比較讓韓暮無趣,即使他並非一力想當這個皇帝,但是既然當了,總希望百姓擁戴,萬民恭賀;可是健康城中百姓也許見慣了皇帝的更迭和血腥的爭斗,變得反應平淡,似乎除了登基那幾日的興奮之外,很快就進入他們自己的生活之中,根本沒把新皇登基當回事;就連韓暮最為擔心的自己代司馬氏而立會引起的風言風語,似乎也沒有多少人來議論這事。

整件事好像與健康城百姓無關一般,這對韓暮是一種打擊;按理說不該這樣,二十一世紀,有些國家對自己國家的元首選舉即位到了極度關注的地步,甚至會因此爆發示威游行和其他的暴力手段;在這蠻荒時代,肯定不會達到如此地步,但也不至于毫不關心。

但是,當今日韓暮往高台一站,眼望著巢湖城八九萬軍民崇敬的眼神,發自內心洋溢的幸福和歡喜,他猛然間明白了這其中的奧秘。

恩澤于民,則,民擁戴之;百姓其實便如小貓小狗一般,你對他們好,他們自然對你好;韓暮在巢湖城抗秦人、保家鄉、建城池、分田畝、賑流民這些事切切實實的讓巢湖城的百姓們明白了,韓暮是來保護他們,給他們活路的。

對于百姓而言這就夠了,能吃得飽穿的暖,有著屬于自己的一份田畝,又不虞敵人來襲,北府軍連戰連捷,似乎什麼敵人也不怕;這些所有的功績自然而然的便歸功于他們的大帥韓暮,所以才有今日自發前來迎接,發自肺腑的歡喜。

想通了這一節,韓暮心情大暢,他微笑著雙目環視全場,場頓時鴉雀無聲,人們滿懷熱誠的期待著這位巢湖城的傳奇人物給他們說點什麼。

「我大晉子民們!」韓暮開口了,運功散發出去的聲音響徹方圓三四里的場地,似乎每個人的耳邊都听得同樣清楚。

「諸位父老鄉親們!今日我來到這里巡視,不是作為你們的北府軍大帥,更不是作為你們的皇,而是作為你們的兒子、兄弟、戰來看望大家。」

韓暮一語既出,滿場嘩然,尊貴無比的大晉皇帝,自稱是庶民之子佷、兄弟,簡直亂了綱常壞了體統,眾人驚訝之余,又很想知道他為何這麼說;連驚的目瞪口呆的禮官也沒想起來阻止韓暮在放厥詞,相反倒是很希望他說下去。

「諸位父老鄉親,是你們將自己的兒子、自己的丈夫、自己的父親送戰場,跟隨我一起保護我們這塊美麗的土地,他們浴血奮戰,不惜丟棄寶貴的生命,這才換來我們今日的稻香千里,安居樂業的美好局面;我們在享受著他們用鮮血和生命庇護下的太平盛世的同時,也不要忘了他們,在我巢湖城西面的鳳凰山多了三萬多座墳墓,那里邊躺著的便是我們的英雄們,無論何時,都希望所有的人不要忘記他們;要年年祭掃,緬懷他們;要時時供奉,記住他們;要永遠永遠將他們視為我大晉的英雄。」

韓暮低沉的嗓音在空中回蕩,許多百姓受他話語的感染,家中失去親人的和目睹過那些慘烈的戰斗的人們留下了熱淚。

「但是,所有失去兒子的父老們,你們不必擔心,韓暮和全體北府軍士兵都是你們的兒子,失去兄弟的,我們便是你們的兄弟,你們的生活將會受到保障,鰥寡孤獨皆會有所養,不禁如此你們還會得到眾人的崇敬,因為你們無私的將親人送戰場,為保護大好河山不受踐踏而死去,這是何等寬廣的胸懷;韓暮在此向你們致敬!」

韓暮雙手團起作了個團團揖,下面的百姓在此炸鍋了,全部跪倒還禮,口中大呼︰

「聖主英明。」

「吾皇萬歲。」

「大晉得聖君,國之大幸啊。」

韓暮示意大家安靜起身,笑容滿面的道︰「今日在這里,我要宣布兩件事,第一便是由于我巢湖城極其周邊經受了一年的戰火涂炭,確實需休養生息,所以我宣布,巢湖及其周邊的蕪湖、巢湖、南陵、繁昌各地免稅一年,今年你們所有的收成大晉不取分毫。」

百姓歡聲雷動,人人額手相慶,又是一片大呼萬歲之聲。

「第二件事,便是我要提倡的一種精神,希望由我們巢湖城開始將他發揚光大,這種精神叫做‘精忠報國’;就像你們曾經所做的那樣,報銷大晉無怨無悔,因為這大晉江山不是我韓暮的,而是我們所有大晉子民的,無論貴賤、不分貧富、你們都是這片大好河山的主人,所以我要你們用一種主人翁的態度來建設他,保護他,不惜一切代價。」

韓暮聲音洪亮,將這一震撼百姓心靈的理念送入每個人的耳中,在這種時代提出來主人翁的精神不啻于是平地驚雷;所有人提起大晉江山都說,這是司馬家的江山,這是韓家的江山,韓暮此舉等于顛覆了眾人的觀念,這江山是大晉千萬子民的,不是某一個人的。

韓暮這麼做自然有他的深意。

一來,這種觀念一拋出可以堵住天下人說他竊取司馬氏江山的幽幽之口,江山本是百姓的,自己只不過代行皇權,再無忤逆之憂。

二來,韓暮是在為即將到來的秦晉之戰做思想鋪墊,此戰無法避免,要想戰勝,就需大晉下一心齊心協力,方有取勝之機;全體百姓以一種主人翁的姿態保護大晉江山,那麼秦人將會陷入人民戰爭的海洋之中。

三來,韓暮大力提倡這種精神,其實在提倡一種人人平等的理念,為他即將到來改革措施做鋪墊。

由于這種理念太過超前,這種民主的啟蒙需要一個合理的外衣來遮蓋,所以韓暮硬生生的加‘精忠報國’這個符合當代道德行為標準的詞,讓他的想法更為貼近人的心理,不至于給他們帶來過大的沖擊。

在這個玄學、佛教、清談充斥的時代里,每一種新的思潮都會受到排斥,但是你若給他安一些符合他們標準的外衣,結果會大不相同;這便是韓暮的狡猾之處。

「記下皇的話,立刻昭告天下。」侍從長梁錦春對身邊的昂振新道。

「早已記下,屬下這便去辦。」昂振新正在經歷這種歷練的過程,他十分用心,梁錦春有些佩服韓暮的眼光,一名小小隊正居然敢于提拔來做侍從室的官員,本來還頗有微詞,但是幾件事一辦,便知道這個年輕人思維縝密,做事老道,確實是個難得的人才。

韓暮再說了些勉力的話,時間已經不早了,夕陽漸漸西下,這才在禮部尚陸敏的敦請之下走下高台,重新了敞篷八馬拉拽的馬車,在百姓們的山呼萬歲聲中,進城而去。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