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八十四節 嚇壞了伊即利(求訂閱)

這邊完事以後,霍嬗帶著羽林軍,跟著護烏桓校尉往早已騰開為羽林軍準備好的營地走去。

烏桓部的活動範圍其實挺大的,上谷、漁陽、右北平、遼東等郡都是他們的活動範圍。

但是烏桓部主要居住地還是在漁陽。

因為左右兩邊各郡全都有長城防護,就漁陽郡東北方向這邊缺了一截,而這個方向就是出關和進關的主要要道。

如果匈奴或者鮮卑等族突破這兒,那北地乃至于山東等地就將一馬平川。

所以劉徹把他們安排在這兒就是為了防御北地的匈奴。

而護烏桓校尉這個職位,他的大概職責就是持節帶領烏桓、監視烏桓。

以前的烏桓不太安分,現在的烏桓很是安分,這還是多虧了霍嬗。

說起烏桓這個部族,其實很有意思。

說起他,就不得不說一說大名鼎鼎的鮮卑,以及同樣大名鼎鼎的蒙古的祖先室韋,這三系的共同祖先東胡了。

這個東胡就是古東北這一片的小部落,聯合在一起的一個部落聯盟。

他們聯合成功後,突然冒出來一個匈奴要當游牧老大,那怎麼能行,肯定是不服的呀!

然後就被匈奴冒頓單于給直接打崩了。

打散了以後,前往烏桓山的一部就叫做烏桓,前往鮮卑山的一部叫做鮮卑,當然這個名稱說法只是一則故事。

他們兩族的名字,並不是這個原因。

烏桓是聰明的意思,鮮卑是瑞獸皮帶的意思,這才是他們名字的來源。

前面那個比較有故事性,說起來更好听一點嘛。

之後過了百多年,大漢發動了漠北之戰,漠南歸了大漢,烏桓也就順理成章的在霍去病的威勢下向大漢稱臣。

烏桓就被劉徹從大興安嶺南部山脈遷到了上谷等地,讓他們護衛大漢北疆。

按照歷史記載,正好三百年後,他們會反叛,然後最後一任烏桓單于被三國的逍遙津戰神張遼殺了以後,烏桓就消失在了歷史的滾滾浪潮之中。

至于他們的族人,也被漢人、鮮卑、鐵勒等同化了。

至于另一個鮮卑,那就牛大了。

此時的他們還是一個跟在匈奴身邊的小弟,居住在大興安嶺北部,被匈奴欺壓的貨色。

他們真正的崛起是在三國時期,然後經過魏晉南北朝時期一路壯大。

然後鮮卑很聰明,漢人視他們為異族,他們控制不住漢人,再加上千年的發展,他們對于漢文化也非常敬仰。

所以那時候的控制著華夏北方的鮮卑就想了一個辦法。

我鮮卑氏出身的國家大將,地位崇高之人加入你大漢的北方高門大戶,我來當你的干兒子,可不可行?

那北方高門一听,自然願意啊,你國家大將加入我的家族,想上我的族譜。

這不光有教化異族之功,還有大把的利益,說出去也有面子啊,所以兩方一拍即合。

你看,這慢慢的,不就融入到了一起了嗎?

像隋唐時期的孤獨氏、宇文氏、長孫氏這些都是不願意漢化的純鮮卑人。

而像唐朝的李氏、楊氏等,他祖上還是漢人,只不過有了鮮卑血統。

所以山東等地的崔李鄭王這些就一直看不起李氏,身為皇帝至高無上,人家都不願意和你聯姻。

注意,古代的山東和現代的不一樣,古代的山東指的是崤山以東。

現代的河北、河南、山西、山東都在範圍里。

而這些鮮卑就掌握著那時候的大部分軍權,改朝換代那是輕輕松松。

隋楊唐李都是他們扶持起來的。

所以說,鮮卑就很成功,烏桓和鮮卑一比,就弱了不止一籌。

踫到漢人,那你就給我乖乖的融入好了,為敵?滅了你。

而東胡和匈奴一比,也是一樣,弱了不止一籌。

匈奴跟東胡其實一模一樣,東胡是古東北的小部落聯合起來的部落聯盟。

而匈奴也是一樣,他是由北方的匈奴人,中亞等地的月氏、康居、烏孫人,西邊的羌人,東方東胡,大漢和匈奴之間的樓煩、白羊等異族聯合起來的一個龐大帝國。

這是因為冒頓單于這個一代雄主,一路從西打到東,又從北打到南,邊打邊融合的原因。

所以說他們的人種,非常的復雜,有高鼻深目藍眼楮的,也有面部與漢人無異,但卻更高大的,也有腦袋較大,身形粗壯的,非常的復雜。

按理來說,匈奴情況這麼復雜,怎麼他們就安安穩穩的,不像東胡一樣一打就崩,反而越過越好。

這還是因為冒頓這個雄主,因為他定立了制度。

‘我部就是大匈奴的唯一主人,沒啥意見吧?’

那是當然沒有,你如今威勢這麼強,有也不敢說啊。

但如果這樣一弄,那匈奴也免不了分裂,反而有可能會更快。

但是冒頓接下來的操作就厲害了。

他選了幾個對自己很忠心,勢力也是最大的幾個血脈部族,然後把他們定為貴族。

‘你們就是單于部之下大匈奴地位最崇高之人!’

而這幾個大部落就是呼延氏等部落。

哎呀,這幾個大部落一听,那心里是美滋滋啊,自然對冒頓那是萬分支持。

而其他的小部落,本就是戰敗之人,光一個冒頓都不敢說話,現在又加了幾個,更不敢有意見了。

接下來冒頓設立二十四長,大半都是單于子弟,給這幾個大家族也封了幾個位置,又設立了奴隸制度。

大家族一看,還有位置拿,那更好了,冒頓人格魅力也強,所以就更支持了。

然後開始劃分草場,這麼大的疆域,還怕沒有地方?

所以,中間是我的,又封單于子弟在兩邊,大家族和小部落參雜其中,互相監視。

然後時不時的再搞一個會獵,宴會啥的。

缺吃少穿了單于吆喝一聲,大家聚在一起,去南方搶一點。

南方華夏一直戰亂,沒人是他們敵手,他們內部安穩,沒有外部壓力,那大匈奴的小日子自然是越過越紅火。

冒頓也知道,這幾個大家族就是匈奴的基本盤,然後聯姻啥的就都弄上了。

他們復雜的人種就更復雜了,單于子弟也有藍眼楮的,呼衍等大族也有與漢人無異的,所以單純以膚色體征來辨別,還真沒辦法。

所以只能從他們的穿衣打扮分別是貴族還是奴隸,以及是那一部的貴族。

而烏桓部的人種情況和匈奴一比,相對單純了不少,他們的身形相貌和漢人無異,只不過腦袋稍微比較大,身形也很強壯。

和後世的蒙古漢子沒啥區別,他們是最優秀的騎兵兵源!

………

霍嬗看著底下趴在地上,以頭觸地的伊即利,他的穿衣打扮就與漢人無異。

若不是他因為常年吃羊肉已經整個人腌透了,所以身上傳來的濃郁的羊羶味。

霍嬗還真分不清他是漢人還是匈奴人。

也不知道是為了見霍嬗特意為之,還是本就已經融入進來了。

霍嬗覺得是特意為之,雖然說入鄉隨俗,但他們還是在北地的草原奔跑。

而且骨子里留下的習慣沒那麼容易就改變,就像他們依舊信仰著小黑一樣。

後世也一直沒融入,現在也不可能。

「起身吧。」

「諾。」

伊即利起身以後立在旁邊,佝僂著腰,看都不敢霍嬗一眼,更加不敢看霍嬗面前案桌上站著的小黑鳥一眼。

霍嬗自小就是人上人,接觸的人也是人上人,所以板起臉來,還是挺讓人害怕的。

但這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還是他的心理作用。

在他的心里,霍去病就是他們烏桓部的神,能一念就滅了他們,也能帶領他們吃肉的神。

霍去病逝世後,他們頭頂就沒有神了,而自從霍嬗出現在大眾眼中,霍嬗就坐上了這個位置。

更別提小黑還給霍嬗加了一份神秘色彩。

今日見到羽林軍和斬蛇劍,讓他的心里更相信了這一點。

稱臣大漢也有幾十年了,斬蛇劍是什麼東西,他自然清楚。

這東西都能拿出來,還跟提一把普通劍一樣,嘖嘖,了不得。

霍嬗端起茶杯,搖頭吹了吹,輕輕的抿了一口,接著又吹,又喝。

時間緩緩的流逝,房間里靜悄悄的,只有霍嬗的喝水聲,這給了伊即利很大的壓力。

霍嬗把一杯熱水喝完了以後,抬起頭,好像是剛看見伊即利一樣︰

「哦,坐。」

「諾。」

伊即利心中松了一口氣,腳步輕輕的移動身子,剛繞過去一條腿落到坐墊上……

「听說你們烏桓部不太安分啊。」

伊即利頭上冷汗立馬就下來了,連忙跑到霍嬗面前跪下,撅的高高的,用他那顫抖的聲音說道︰

「烏桓部永不會背叛主公,誓死追隨冠軍侯。」

霍嬗慢慢悠悠的站起身走到他面前,然後蹲下。

伊即利頭上全是冷汗,目不轉楮的盯著離他眼楮不到一寸的地板,絲毫不敢轉移目光。

「抬起頭來!」

伊即利趴在地上,顫顫巍巍的昂起頭看著霍嬗的下巴,他不敢看眼楮。

「看著我的眼楮!」

伊即利目光上移,然後看到了一對古井無波的眸子,什麼也看不出來。

「是不會還是不敢?亦或者不能、不想?」

「僕不會、不敢、不想也不能。」

霍嬗听到他轉換了自稱,嘴角微微上揚。

「是嗎?那就好。」

霍嬗敲了敲案桌︰

「起身吧。」

「諾。」

伊即利起身後佝僂著身子站在一旁,冷汗流進了眼楮里也不敢擦。

「去把火盆搬過來一點。」

「諾。」

「流了這麼多的汗,烤一烤,出去別得了風寒。」

伊即利腳步略微頓了頓,不知為何,他的心中有了些微的感激。

霍嬗看他赤手就要抓火盆,連忙喊住他。

「手套戴上,八尺的漢子,持刀挽弓的手可不能就這麼傷了,你說是不是?」

伊即利轉身行禮︰

「諾。」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