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五十七章 戰而勝之

因宋人缺馬的緣故,所以以往與宋軍交戰時,遼人很少會遇到成建制的騎兵,此時乍一見這番景象,自是吃了一驚。

但耶律佛頂到底經驗豐富,只眨眼的功夫,他便回過神來,當機立斷指揮麾下,先以一輪箭雨回擊,待稍稍壓制敵方沖擊勢頭後,雙方如洪流一般撞到一起。

霎時間,伴著撞擊聲和喊殺聲,不時有雙方士卒從馬上跌落,整個戰場亂做一團。

耶律佛頂帶兵好一陣廝殺,突然發覺情況似乎有些不對,眼前這支宋人騎兵的戰斗力,竟是出乎意料的強悍,雖還比不上他們契丹精銳,但也相差不遠了。

見到雙方戰損差不多後,耶律佛頂一下就急了,他們一方本就人數居于劣勢,方才又在對方弩箭之下折了近千人,如今若不能速戰速決,必有被圍殲的風險。

想清楚這點,耶律佛頂就看向遠處敵將帥旗之下,心中生起擒賊先擒王的念頭來。

無獨有偶,就在同一時刻,負責統領梁山馬軍的林沖、盧俊義二人,也把視線投向了耶律佛頂身上,顯然打得是相同的主意。

于是,戰場上出現了神奇的一幕,但見雙方頭領都帶著親信人馬,像箭頭一般,朝著各自心目中預想的方位發起了沖鋒。

最終,林沖憑借距離更近一些的緣故,搶先盧俊義一步,截住了耶律佛頂的去路。

沒有任何廢話,兩人隨即就兵對兵,將對將的捉對廝殺起來。

作為水滸里武力值最高的幾個人之一,豹子頭林沖的身手自不用多說,但耶律佛頂也是遼國有名的悍將,與林沖相比竟不遑多讓。

二人這一交上手,正是棋逢對手,將遇良才。頃刻間,就是二十余合不分勝負,不由各自暗暗佩服對手的武藝。

恰在此時,盧俊義也殺到了近前,耶律佛頂頓時心中一慌,手上招式難免露出破綻,差點就被林沖抓住機會刺中肩膀。

費了好大一番功夫,耶律佛頂總算勉強月兌離危險,重新振奮精神,一面與林沖對戰,一面又分出心神在盧俊義那里,防止其夾擊于他。

誰知接下來事情的發展,卻出乎了耶律佛頂的意料,卻是盧俊義並未上前和林沖聯手,反而在一旁砍瓜切菜般,殺起了他的親兵。

其實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原因皆是出在盧俊義的心態上。他到此時仍保持著江湖人的作風,不願乘人之危,再加上又刻意想與師兄林沖較勁,才會選擇袖手旁觀。

盧俊義卻不知道,他這般作為,一下就惹惱了正在後陣觀戰的穆栩。

看到在這麼重要的戰場上,盧俊義竟還是一副江湖人的習氣,穆栩立時就皺起了眉頭,臉上流露出不悅之色。

一旁的燕青不小心瞧見穆栩神情,頓時暗道不好,不禁為盧俊義捏了把冷汗。他想為舊主說情,又怕人言輕微,便偷偷挪至許貫忠身側,輕輕拉了下其袖子。

許貫忠先是不解,待見燕青不住朝穆栩和前方戰場努嘴後,這才反應過來,念及二人之間的交情,他當即輕咳一聲,向穆栩進言道,

「寨主,盧員外雖然武藝絕倫,但到底疏于戰陣,一時分不清輕重也是人之常情,還請寨主莫要見怪!」

穆栩瞥了眼燕青,微微點了下頭,沒有多說什麼,只是朝王定六伸出了手。

王定六會意,趕忙將靈寶弓送到近前。穆栩寶弓在手,隨後就拉弓如滿月,一氣呵成射出一支利箭。

在眾人探究的眼光里,就見遠處遼軍帥旗忽然從中折斷,接著其後軍陣型也開始出現混亂。

見此情形,穆栩知道破敵之機就在此刻,當下就大手一揮,傳令兵立時揮動令旗。

但見梁山軍後陣人浪翻滾,又是一彪馬軍竄出,在山士奇、張清二人的率領下,分別從左右兩翼向遼軍包抄而去。

遼軍士卒本就因失了帥旗,以為自家主帥出了意外而驚慌,此時又見敵方有生力軍加入,哪里還有戰心,紛紛開始奪路而逃。

耶律佛頂見兵敗如山倒,情知事不可為,不敢再與林沖纏斗,覷了個空當,使出兩敗俱傷的打法,在逼退林沖後,便趕忙帶著殘部月兌離戰場,向著雲州方向逃去。

只是如此一來,可就坑苦了後方不遠的耶律九斤。這廝出于對耶律佛頂的信任,以及對宋軍的輕視,壓根就沒有想到會有此一遭,兀自還指揮著自家七千步軍,擺出進攻陣型,只待前軍獲勝,就馬上大舉壓上,一戰奠定勝局。

這下好了,他的大軍先被自家潰兵沖得七零八落,隨即又遭到敵軍騎兵的餃尾追殺。

面對此種境遇,這支遼軍的結果可想而知,除了主帥耶律九斤見勢不妙,帶上數十名親兵騎馬逃出生天外,其余人等不是陣亡,便是就地投降。

眼見大局已定,圍在穆栩身邊的眾人,紛紛向他表示祝賀。好一陣熱鬧後,許貫忠忙開口問道,

「寨主,可要乘勝追擊?」

穆栩笑道,「不用,遼國在雲州本就沒有多少人馬,今又遭此一敗,已然翻不起任何浪花。索性就放那些潰兵逃回,帶去戰敗的消息,也可借此瓦解城內抵抗之心。」

許貫忠點頭認可此話,然後指著遠處戰場,又問,「那些降兵如何處置?」

穆栩思量半晌,頭疼道,「先將這些人就地看押,待拿下雲州城後,再仔細甄別一番。凡是異族出身的,全部貶為勞工,漢兒…漢兒便擇優收編,以壯我軍實力。」

許貫忠昔日曾游歷過幽雲,對此地的風土人情極為了解,聞言立即提醒道,

「寨主,非是小生要給您潑冷水,實在是幽雲之地的漢人,經過這百余年被契丹統治,大部分人早已不認同漢家身份,反以遼人自居。

若貿然就將彼等納入我軍,怕是有些不妥,一旦他們在戰場反水,後果不堪設想啊!」

穆栩心里咯 一下,突然想起正史里,大宋攻略幽雲時的遭遇。當時童貫一行,皆以為同為漢人身份,他們宋軍來此,那些北地漢兒必定會簞食壺漿,以迎王師。

可結果卻和他們想的大相徑庭,在發覺宋人和遼人沒有區別後,那些北地漢兒毫不猶豫的追隨郭藥師等人投靠了金人,反過來調轉刀口,跟著金人入寇大宋。

想起這些事情,穆栩心情著實不美,嘆道,「罷了,把那些願意投降的漢兒,全部發往代州,待好生整訓一番後,再決定是否將他們編入咱們的主力部隊。」

許貫忠想了想,也覺得這個法子不錯,便贊同道,「寨主英明,此舉再穩妥不過。」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