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百零五章籌備建國

「這就是清河城,果然是要比王都還要繁榮。」

清河城內,阿爾托莉雅身穿一身藍色長裙,走在街道上,目光看著四周的景色,有些驚嘆道。

「清河領現在整個領地的總人口如今已經有了三千萬以上的規模,而且每一年都會有大量的新生兒降臨,過兩年總人口就能突破四千萬,可以說是一個龐大領地了。

這個清河城可是清河領的核心,現在人口已經突破了百萬,有這個規模是正常的。」

在街道上,幾個人還看到了汽車在街道上穿行,來往人群的穿著打扮隨著清河領內部物資穩定,也變得各異起來。

既有來自于傳統的漢服,襦裙,唐裝,也有長衫,旗袍。也由現代樣式是體恤,外套,連衣裙,等等。

隨著清河領的符文技術越來越繁榮,僅僅是衣服方面,就從獲得的現代社會衣服上學到了設計,以及拉鏈等等工藝。

同時布料也從棉布,羊毛,絲綢增加了合成縴維等等種類,工業化發展,不僅僅是軍工的發展,民生的發展也隨著商人們的投入,變得繁盛。

此時阿爾托莉雅一身藍色長裙打扮走在街道上並不顯眼,反倒是阿爾托莉雅一副精致的容貌讓走過的行人多看幾眼。

穿過城門,此時這里的城牆正在拆除,原本設計的堅固的水泥城牆開始拆除。

一個個工程法師在城牆邊念誦著咒語,那堅固的水泥迅速變得如同液體向著地面流淌。

在法師的行動之中,後續的工人迅速帶著鏟車上前來把這些水泥混雜著磚塊,還有城牆中心的夯土鏟走。

一段城牆只是短短的片刻就被全部鏟掉。這對于走在一旁的阿爾托莉雅來說,有些神奇。

「這些是法師嗎,還有這些機械,這個效率可真快。」阿爾托莉雅站在一旁感嘆道。「如果當年的大不列顛王國有這些,會能發展多好,而且這些法師還能運用到工程上邊,這是我們都沒有想到的。」

在清河領,隨著吞並了法師議會,那些其他元素的法師也隨著見識到了土元素法師的發展,也開始探索如何把法術變成便利于社會的東西。

過了片刻,阿爾托莉雅帶著一絲的興趣沿著人行道走去。沿途每一家店鋪都值得阿爾托莉雅進去閑逛一番。

在阿爾托莉雅成為清河領一員,對于大不列顛王國的國王產業,比如說國王城堡,以及各種財富,因為是阿爾托莉雅主動投降,這些財富留下來一成作為阿爾托莉雅的私產。

而且成為軍團長,軍團長每一年的賞賜也不會少,因此現在的阿爾托莉雅可以說不需要處理國家的瑣事,還能有著大筆的財富,反倒是更加的輕松了。

很快,跟隨在阿爾托莉雅身後的高文,貝爾維德兩位騎士身上已經掛滿了阿爾托莉雅買到的東西。

阿爾托莉雅,本身來自于一個滿地是英靈的世界,在那里,阿爾托莉雅已經有了許多的見識,當初還想著重建自己的大不列顛王國。

現在來到了迷霧世界,從頭開始籌建大不列顛王國到現在,再次被強敵打敗,而且敵人的內衣發展要比自己還要好很多,種種情況下來,阿爾托莉雅這一次已經放棄了對于大不列顛王國的想念,轉身準備在清河領內部好好的發展。

而沒有了這個念頭,阿爾托莉雅反倒是輕松了許多,而且在清河城內部,可是有著來自于整個領地的美食。

在清河領各地居民之中,大多數都是來自于華夏文明,對于食物和吃的方面,可以說是有著很深的研究。

而且因為這些百姓來自于不同的華夏文明,來自于不同的地域,在來到了清河領後,又結合清河領內部的各種食物,香料,變成了更加繁榮的飲食文化。

而且隨著清河領領地內生活越來越好,各種飲食文化更是進一步發展,在清河城這一座清河領的核心城市,包含著整個領地所有種類的餐館。

而阿爾托莉雅,正式喜歡美味的食物,對于美食的抵抗力是相當弱。當阿爾托莉雅來到了清河領飲食一條街,小吃一條街等等的街道時,一瞬間,阿爾托莉雅的雙眼變成了星星,不斷的發光。

「高文卿,貝爾維德,你們趕快,我先過去看看。」

一邊說著,阿爾托莉雅迅速消失在兩個人的視線中,進入到了一家餐館之中。其速度之快,讓跟隨在阿爾托莉雅身後的兩個圓桌騎士無奈的搖了搖頭,發出一陣的苦笑。

很顯然,兩位騎士也知道自家騎士王大人的性格和愛好,看著眼前這美食一條街,各種高大上酒樓以及各種不同種類,不同風格的美食,兩個人也只能跟上去。

一路吃喝,沒走一家,阿爾托莉雅就進入點了其特色菜,一路走一路吃,單反來到街道時,阿爾托莉雅自己已經吃了二十人份的美食。

「這清河領真的不錯,這麼多美食,足夠我吃上好多年了。」

此時,隨著越來越越進入清河領的中心地帶,沿途的街道愈發的繁華,這時,阿爾托莉雅忽然看到,街道上一陣的喧鬧。

好奇之中,阿爾托莉雅看去,只見一個學生打扮的年輕人拿著一份報紙大聲說著,四周一個個百姓圍著也都是有些興奮。

從這個年輕人的口中,阿爾托莉雅也明白了,這一份報紙上宣揚了清河領如今戰勝了大不列顛王國和法師議會,補全了清河領最後一塊領地的缺口。

到現在為止,在清河領四周的那些迷霧領地,哪怕是比清河領弱的都建立了屬于自己的國家,清河領卻一支以一個領地自居,名頭上就要比其他的勢力弱上幾分。

而如今,清河領東北方向的缺口被佔據了的領土堵住,讓清河城徹底成為了領地的核心,四周到邊境至少都要一兩百公里,因此狄風也認為清河領有了建立國家的資本。

而且,趁著國家的建立,對于這一次有著戰功的將領進行封賞,也是一件重要的事情。

當這個消息通過清河領的報紙傳遞到了領地的每一個角落,所有的百姓都為清河領的強盛感到高興,于是就有了阿爾托莉雅看到的街道上熱鬧的場面。

「建立國家嗎。」听到這個消息,阿爾托莉雅有些愣神。「說起來清河領也終于到這一步了。」

說著,阿爾托莉雅來到了街邊的一個書店,購買了一份報紙,看起來。

今天的報紙上,頭版頭條就是清河領建國的文章。

這一篇文章描述了清河領從一無所有開始發展,歷經四代領主,近百年的發展終于到了如今的規模。

而且在不久前的戰爭之中,清河領為什麼要奪取大不列顛王國和法師議會的土地,其中大不列顛王國的土地對清河領如何重要。

現在清河領補全的領土缺點,而且清河領如今的繁榮,讓清河領有了建國的資本。

而在報紙上,還說明了,進攻內部討論,清河領將在新年後的五月份,也就是當年清河領建立第一天的日期作為建國日。

清河領建國為王國,名號還是清河二字,傳承自清河領建立時依靠著一條清澈的河流。

之所以不建立帝國,狄風覺得現在清河領也不過是三千多萬的人口,領土面積不到百萬,稱之為帝國完全是貽笑大方,還不如稱之為王國,後續在進行升格。

國號確定,國旗也確定下來。

整個旗幟為土黃色,旗幟中心有著一條青色條帶圖桉,這個青色的條帶圖桉環繞著中心的一塊白色菱形圖桉。

旗幟的土黃色代表著清河領國土,那一條青色條帶圖桉代表著清河領建立時的小河,而白色菱形圖桉代表著清河領奇物,空間水晶。

在確定了國旗,在清河城領主府前,就豎立起了旗桿,一面清河王國國旗隨風飄揚。

很快,清河領總政務廳下屬刑法部頒布了建國法,國旗法,法律規定,清河領所有政務部門,政務廳下屬醫院,學校,直屬商業公司部門都需要在正門位置豎立國旗,並且保證國旗整潔,不能污染。

隨後,清河領確立國歌,以及國家圖騰一條金色的氣運之龍。

而在確定了建國,清河領如今的規模,後續經過商討,在北方地區,原本的北方三郡地區,現在的北山郡,孤山郡,山岩郡,北原郡,山間郡五郡,再加上原大不列顛王國地區劃分出來的鏡湖郡,森岩郡,騎士郡,北境郡,共計九個郡組成山南道。山南道治所在位于中心的鏡湖郡。

鏡湖郡這里有著充足的水資源,而且有著大片的平地可以用來建設,是一片不錯的地方。

不過山南道現在不過是九各郡,還是太小了,未來向北擴張,吞下來的山脈地區還會劃入山南道的土地。

而後在南方,清河領在後續確定之中,把狄風的建議放棄,決定先建立兩個小的道,後續在進一步擴張。

把壽春郡,春南郡,鐵原郡,鹿郡,牧原郡,飛鷹郡,位于更南方的岩郡,東郡,西郡共計九個郡組成森北道,意為南方森林的北部地區。

而剩下的西南地方的西南郡,分出來的三界郡,以及臨湖郡,山林郡,南林郡五個郡組成西南道。

按照狄風的規劃,一個郡可以小一些,但一個道,就需要大一點了。狄風的計劃之中,一個道除去中央道這個屬于王國中心地區小一些之外。

其余的各地區在化成道這一級區劃時,下屬至少是十個以上的郡級行政單位,而且在適宜生存的平原地區,總面積至少在十萬平方公里以上。

而在山地,丘陵,草原,森林,沼澤這些半適合生活的地區,一個道的面積至少是要擴大到二十萬平方公里以上,不僅如此,那些郡縣也都可以適當的擴大一些。

至于那得人口稀少,不適合人類生活的地區,比如說沙漠,戈壁,高原等等地區,一個道的面積還要繼續擴大。

如今只有東海道這個道級區劃合適,中央道是直轄地區,未來是清河王國的核心城市群,因此包括了四周一圈的郡縣。

而這一次因為建國那些四散的郡級單位看起來有些零碎,于是在總政務廳討論,並且上報狄風之後,推翻了狄風的臨時規劃。

把其余的郡縣暫時規劃在一起,等到後續擴張了,在把這些區劃擴張了就行了。

因此如今的山南道九郡,森北道九郡,西南道五郡都是偏小,未來都要在增加許多郡縣才合適。

不過這樣規劃之後,清河王國也成為了下屬五個道,四十七郡,總面積九十萬平方公里,總人口三千五百萬的王國。

新建立了三個新的道,自然是要增加三個道級的政務廳,正好是趁著這一次的建國,把一些有功的官員進行了提拔。

而軍隊方面,全軍有功者軍餃按照功勛進行提升,並且強化了內,紀靈,喬蕤,張勛等人因為這一次的戰爭,各自的的郡縣都提了一級。

而扈三娘,陳到更是被提拔為上將軍餃,同時,李秀寧長年坐鎮南方,也有功勞,這一次一同提拔為上將軍餃。

而新加入的阿爾托莉雅一行人,阿爾托莉雅被授予了中將軍餃,其他的黃金級騎士都被授予了準將軍餃。

這樣的封賞都在私下討論之後確定,之後等到清河領建國的那一天,狄風就正式宣布各自封賞。

而且,隨著建國日期一天天的到來,清河城內也變得越來越熱鬧,在得到清河領在清河城內舉行建國典禮的消息之後,來自于清河領各郡縣的百姓都趁此機會,乘坐著各種車輛抵達清河城,準備參加這一次的建國典禮。

大量的百姓涌入清河城,讓原本就人口密集的清河城變得更加的擁擠,在街道上,到處是往來的行人,城市內各處酒店旅社也是直接爆滿,不過對于這些旅店,清河城政務廳迅速下達命令,不允許這些旅店在建國典禮期間進行漲價。

而根據清河城政務廳估計,這一次因為參與建國典禮從各地涌入的百姓足足有著五十萬人。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