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698章 千金難請一船醫

周教授的眼楮亮了起來,「四艘船,那完全需要一個專門研究天氣的小組啊。」

李軒一听,連忙道︰「別,周教授,我這是漁船,可不是氣候船,你要是給我全安排大氣科學專業的人到船上,那我干脆轉行算了。」

海洋大學,有很多長期合作的遠洋公司。

這些遠洋公司,之所以願意跟海洋大學長期合作,就是海洋大學內,能夠給他們提供各種需要的人才。

若是全部按照海洋大學提供什麼人,他們就要什麼人來合作,那這些遠洋公司早就不干了。

像李軒上學那會,有次去一家大型遠洋捕撈公司實訓,那次去了一百多個人,但海洋生物專業的,一共就只兩個。

雖然這些學生,只在船上實訓一段時間,短則一個月不到,長,最長也不會超過一個學期加假期,也就是半年。

看似是那些跟海洋大學合作的遠洋公司虧了,人才剛剛培養好,轉眼間就走了。

實際上這不然。

這些船員,基本上都是已經培養好了,懂得所有理論,只差實踐的船員,上到船上,基本上只需要適應兩三天,就立馬能夠正常工作,而且大多數干活都很積極。

而且,這些遠洋公司,也不是說這些實訓的學員在船上實訓完走人後,船上就少了人,不能夠開了。

海洋大學派出去實訓的人,是一批又一批,一直不間斷的,只要你要人,他們就一直有人。

所以這種合作,是互贏的。

周教授放下水杯,「那你那需要些什麼人?」

李軒想了想,說道︰「本來我是不要大氣科學專業的,但我自己也是海洋大學走出來的,有能力,自然也要支持一下學弟們,我想要五個左右的醫學專業的,八到十個駕駛員,另外還能帶兩個研究天氣的,差不多就這樣吧。」

周教授皺了皺眉,「你知道的,我們海洋大學的分數線很高,但醫學專業在國內排名很靠後,學醫的,沒幾個會報考我們海洋大學的,多的時候一個年級也就兩三個班,少的時候,一個年級一個班還只有十幾個,你要十個八個駕駛員沒問題,甚至你要百八十個也輕輕松松,要五個學醫的,你真是海大畢業的?」

李軒訕訕的笑了笑,「我的期望是有五個,具體能來幾個,你們看著安排。」

「一個也沒有,這幾屆的醫學專業總共就不到一百個人,大一大二的都不可能出去跑實訓,大三的都是金子,大四的都有遠洋公司開到年薪六十萬一個預招了。」周教授道。

李軒抓了抓臉蛋,「這麼稀缺嗎?」

周教授難得開了一次玩笑,「你以為 ,連人家尾田一個畫漫畫的都知道船醫人員緊張,連主角團上都沒有船醫人員,你還想要五個,怎麼想的。」

李軒點了點頭,「我知道了。」

船醫從船只剛剛誕生時候起,就是一個人員非常緊缺的職業。

風帆時代要進行遠航,一般都要配備船醫。

在海上,船醫自古以來就很受尊敬,尤其是內科醫生。

但是在海上,普通的商船和探險船,基本上不會配,也沒資格配備船醫的,一般的漁船上,能有幾個創可貼,就算是配備了醫療用品了。

在全世界,船醫的發展,都是比較緩慢的。

早期的船醫還被稱為「理發師」。

因為自中世紀開始,歐洲有部分外科醫生是由理發師兼職。

反正都是動刀的,那個時代不要求外科手術多復雜,只要能救活幾個人就行。

麥哲倫艦隊有記載的船醫名叫埃爾南多•布斯塔門特。

資料顯示,他的醫療用品,都是出發前不久,才從一個名叫霍安•維爾納爾的藥劑師手里購買的。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

他攜帶的急救箱里的工具是一把理發剪、一把手術刀、一只拔牙器、一只銅制灌腸器以及一桿小秤。

他帶上船的藥品包括用各種草藥蒸餾的液體、瀉藥、松節油、豬油、各種藥膏、甘菊、蜂蜜、水銀,這些東西都小心翼翼裝在一個個小罐子里。

實際上,早期船醫能治療的病十分有限。

像海上最常見的黃熱病、瘧疾、斑疹傷寒等等疾病,以當時的醫學水平根本不知道發病原因。

船醫最多也就是給患病的水手放放血,或者用瀉藥讓水手「排出毒素」。

多數情況下,那些找不到原因的疾病,船醫都是無可奈何的。

當然,有些負責任的船醫,很可能嘗試用草藥或者偏方治病。

這世紀以前,水手得病後的死亡率很高,基本上不會有人埋怨船醫的水平。

所以,在這世紀以前,船醫的最大作用就是拔牙和做外科手術。

麥哲倫艦隊的船醫布斯塔門特,一路上主要做的事情就是拔牙。

至于外科手術,因為水手在搬運貨物、和暴風雨搏斗,以及戰斗中非常容易受傷,船醫也就有了用武之地。

但是,考慮到當時理發師兼職外科醫生,自然不可能進行太復雜的手術。

一般情況下,對傷員進行急救,就是用海水沖洗傷口,然後想辦法止血,最後用繃帶包扎起來。

運氣好的船員,傷口也許能痊愈,運氣不好傷口感染,就需要截肢了。

這才是船醫大顯身手的時刻,因為當時缺乏有效的麻醉劑,水手最多灌兩口烈酒,船醫就直接動手了。

速度很重要,快速截肢能讓水手不至于失血過多而死,至于截肢之後能活多久,那就听天由命了,早期的截肢死亡率高達百分之八十。

所以,如果水手在航行中生病或者受傷,可以試著讓船醫治療,能不能活下去主要還是靠運氣。

所以在早期的時候,船醫這個工作是比較尷尬的,少不了這個職業,卻又發揮不了什麼大作用。

二十一世紀後,海醫這個職業,才算是慢慢發展起來。

像李軒開回龍門鎮碼頭的那三艘遠洋漁船,一天航行下來,哪怕是空載,不拖網作業,一天也得耗油超過九十噸。

在海上有人生病了,想要返航,那幾乎是一件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