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現在閻貴妃見李永玄態度強硬,就想用雙修之法緩和關系。

事實上,雙修之法,對處于弱勢的一方來說,是很危險的。

如果不是情況特殊,閻貴妃斷然不會說出來。

雖然她會采補之術,可實力與李永玄差太多。

如果李永玄不願意主動的配合,累死閻貴妃,也吸取不到任何的精華。

李永玄狠狠地抽了閻貴妃一頓,表示會派人給她們母子安排一個地方。

盡管閻貴妃不樂意,可是她沒有敢表露出來,無奈答應了。

她知道李永玄不想她們母子跟宋帝離得太近,縱使閻貴妃跟宋帝沒有絲毫的關系,也是如此。

說白了,就是李永玄的佔有欲,不喜歡他的東西被人覬覦。

幾天後,李永玄找人散布流言,說是趙拓與宋帝命里相克,兩虎相爭,必有死傷……

宋帝听到這個消息,深以為然。

如果趙拓成為太子,那麼宋帝這個傀儡皇帝,就沒有什麼利用價值了,隨時可能會性命不保。

想到這,宋帝立馬同意將閻貴妃母子送到宮外的道觀撫養。

那道觀,也是皇家的一處產業,離西湖不遠。

原本道觀里有道姑,也有道士,為了皇家的名聲不受詆毀,便把道觀里的所有道士全部遷走,只留下幾個很年老的道姑,然後從宮中派了一些宮女公公去伺候閻貴妃母子。

任何男子不得入內,道觀外邊還有侍衛守護。

李永玄安排好閻貴妃母子之後,就把主要精力放到南征上。

他率一部分出征宋軍凱旋歸來,可在東南亞各地卻留下數萬人馬駐守,還有近十萬水師繼續在馬來半島、馬來群島征戰。

為了方便給南征的宋軍傳送糧草和彈藥補給,李永玄時不時地傳送到東南亞各地,順便跟留在吳哥城的郭芙深入地交流。

自從學會采之術,李永玄就不斷地嘗試和小龍女、程英、陸無雙、完顏萍、耶律燕、公孫綠萼進行雙修。

他發現自己跟小龍女最為契合,修煉了兩回,就達到陰陽相濟、如魚得水的妙境。

程英還差一點火候,李永玄跟她修煉了五回,才堪堪達成。

陸無雙要差得更多,實力也弱;其次完顏萍,再次耶律燕、公孫綠萼,雖然她們都跟李永玄學會了九陰真經、玉女心經,可是悟性、實力、時間,都還不足,至于郭芙,更不用說。

李永玄連續辛勤地耕種幾個月,終于是讓小龍女、程英先後有了身孕。

可謂是,雙喜臨門!

這期間,杜杲率宋軍水師攻佔了馬來半島、馬來群島上的室利佛逝、新柯沙里王國、渤泥等國。

也就是說南海四周,除了呂宋、麻逸等地方,其他全部都是宋人領地。

李永玄到了渤泥國,便讓杜杲繼續率軍南征。

新柯沙里王國由無數島嶼組成,很多的島嶼,都是一些沒有人的荒島。

再往南,就是澳洲。

這時候,澳洲還沒有進行開發,只有少數土著人在這生活。

李永玄知道澳洲的資源很豐富,早就想好了怎麼開發利用。

與其便宜西方列強,還不如自己去開采礦產,迅速地發展。

轉眼間,到了一二四八年五月。

前兩天,李永玄收到一個消息。

上個月率軍從和林出發想要西征拔都的蒙古大汗貴由死了,據說他派人征召拔都。

拔都表面上接旨前往橫相乙兒,暗地里卻派一個叫思梯坎的兄弟先行。

思梯坎獻酒時與貴由發生沖突,最後他們兩人都死于爭斗,也有傳聞說酒里有毒,總而言之,他們都死了……

緊接著,蒙古帝國由貴由的皇後海迷失稱制。

按理說,她權力也是比較大的,也有這資格。

問題是貴由雖然名為蒙古大汗,但是沒有獲得蒙古帝國所有宗王支持,只有部分宗王支持他。

前任大汗窩闊台想立的大汗繼承人是失烈門,貴由在蒙古的威望不高,至于貴由皇後的分量,就更不足了。

海迷失想依靠貴由皇後的身份像乃馬真皇後一樣進行監國,關鍵是兩人情況不同。

乃馬真皇後會監國,是因為窩闊台生前意圖把汗位給了其孫子失烈門,沒有傳給她兒子貴由。

想把汗位轉移給自己兒子貴由,乃馬真皇後必然要經過監國這一環節。

事實上,海迷失完全可以讓她兒子繼承汗位,可她並沒有,而是選擇自己做監國。

這樣做,應該是她掌握權力的望欲非常強烈,想享受權力,如果讓兒子繼承汗位,海迷失頂多就是個太後,不可能掌權。

海迷失在蒙古監國,除了法理說不過去之外,在軍事力量上也不允許。

眼下蒙古國的兵權,主要在拖雷後代的手里。

貴由手里的軍隊就不是很強大,海迷失手中,自然也就沒有什麼兵權。

加上拔都對貴由大汗極為怨恨,並且這種怨恨轉移到了海迷失的身上,拔都的軍隊再加上拖雷後代的軍隊,對海迷失就形成了碾壓性的優勢。

海迷失坐不穩蒙古監國的位置,不止是沒有法理根據、軍事力量不強,還在于她得不到支持。

就連她的三個兒子,都不支持。

海迷失的幾個兒子都已經成年,他們不認為海迷失監國是想讓他們繼承大汗之位,而是海迷失想要當女王,因此他們紛紛另立中央,與海迷失分庭抗禮。

不久後,忽察建立了一個中央,腦忽另外建立了一個中央,實際上一個國家中就有三個中央,怎麼會不亂?勢力又怎麼不四分五裂?

失烈門的母親等人,也不支持,覺得海迷失這是鳩佔鵲巢。

最後是海迷失本身的能力有限,沒有辦法迅速地收攏人心、穩定局面,以致于蒙古內亂不止。

得知貴由沒有和拔都展開大戰,李永玄還是覺得有點遺憾。

不過貴由大汗駕崩,想必蒙古帝國內部會再一次陷入紛爭,並展開新一輪對大汗位置的角逐,對宋朝來說,總歸是好事。

沒多久,李永玄終于率領水師登陸到了澳洲。

他選擇了一個距離海岸比較近,又礦產資源很豐富的地方,修建城池,著手開發。

澳洲有不少土著人,然而對宋軍構不成威脅,李永玄也就沒有管他們,更沒有進行奴役屠殺。

修城池、開采礦產,都要人力,除了雇佣澳洲土著人之外,李永玄還準備把那些戰俘運過來。

土著人,如果老實,那就雇佣;如果不老實,那就是奴役。

李永玄留下兩萬人馬修築城池,隨後率軍攻打呂宋、麻逸,攻佔之後便返回臨安。

有了東南亞、澳洲作宋朝後院,對抗蒙古軍,就容易多了。

經過這幾年的發展,宋朝不僅疆域大大擴張,而且經濟、軍事、技術實力都得到大幅地提升。

不過這還遠遠不夠,李永玄一邊大量生產火炮、火槍、戰船準備開戰,一邊讓宋人到佔領的東南亞各地進行經商、貿易。

為了方便商貿流通,李永玄研制出來一種全新的紙質貨幣,替代銅錢、銀幣、黃金進行交易。

一開始,大家都不願意用紙幣,等到發現紙幣可以隨時隨地兌換足額的銅錢、銀幣、黃金時,便趨之若鶩地喜歡上紙幣。

漸漸地,紙幣在各地流行開來,就連東南亞各地以及澳洲,也不例外。

李永玄還在各個州府開辦錢莊,佔領的地盤,也設有分支。

不僅給百姓、商賈提供了便利,而且還大大地促進了各地商貿的發展。

有李永玄出面背書,紙幣錢莊發行得很順利。

要知道,李永玄說是三年免稅,就真的免稅,說一成賦稅就一成賦稅,將士百姓,對他還有什麼好懷疑的?

想搞錢,他多收點稅就可以了,完全沒有必要騙大家的錢。

眼見日子越來越好,宋朝將士百姓對李永玄更加崇拜擁戴。

他們再不用擔心被蒙古軍屠戮、燒殺、搶掠,自從李永玄掌握朝政後,不止把蒙古人從中原地區趕了出去,還征服了東南亞、澳洲。

這一點,跟幾年前只想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形成了非常鮮明的對比。

近兩年,開始不斷地有人出來勸李永玄篡位,並越來越多。

他們擔心李永玄一旦被人打倒,宋朝立馬又變得風雨飄搖、生靈涂炭。

也有人勸宋帝禪位,保住性命,讓宋朝能夠更加繁榮昌盛。

還有人幫忙出主意,讓李永玄娶宋帝的女兒瑞國公主為妻。

到時候,就以宋帝病重為理由,傳送李永玄……

這些人,有的是為了從龍之功,有的是真心為了宋朝著想,不一而足。

宋帝內心極為恐慌,他時刻擔心李永玄什麼時候黃袍加身,登基稱帝。

自從李永玄率軍進到臨安城里,宋帝就沒有睡過一天好覺,時時刻刻都害怕被殺。

這兩年,李永玄先是把蒙古人從中原趕出去,隨後又平定了朝廷內亂,還率軍征服安南各國,威望和聲勢已然達到無以復加的地步。

可以說,朝廷內外,都希望李永玄能夠掌權。

宋帝以為是李永玄派人試探他,既沒有答應,也不敢拒絕,免得被殺。

他忐忑的過了幾天,又有人提出來將瑞國公主嫁給李永玄。

宋帝略微猶豫一會,便答應了。

雖然他舍不得女兒嫁給李永玄,可是沒辦法,形勢比人強。

更何況,女兒遲早都會嫁人的,嫁給李永玄,說不定還能夠有個保障。

另一邊,又有人去游說李永玄,說是宋帝想要把女兒瑞國公主嫁給他,訂親之後,主動禪位……

這有點像世界首富的女婿和世界銀行副行長,純粹是忽悠。

李永玄一听宋帝願意主動禪位,前提條件是他娶瑞國公主。

他稍微考慮了片刻,答應下來。

三天後,良辰吉日,李永玄與瑞國公主訂婚。

瑞國公主是宋帝趙昀的獨生女,賈貴妃所生,還不到八歲。

很少有人知道趙拓的真實身世,不止是宋帝,幾乎所有人,都不知道趙拓是李永玄和閻貴妃所生下的孩子。

瑞國公主年紀太小,自然不可能正式的成親,走了個過場,就算完事。

訂完婚,李永玄便給瑞國公主騰了一個院子,讓她和伺候的宮女居住。

幾天後,新年初一,宋帝禪位,從皇宮搬出。

李永玄繼位為新帝,大赦天下,改國號為天,年號為太平,冊立瑞國公主為皇後,納小龍女、程英、陸無雙、完顏萍、耶律燕、郭芙六女為妃……

公孫綠萼身處幽谷,又和李永玄正式成過親,讓她作妃子,于理不合,索性就沒有公之于眾。

閻貴妃,提都沒提,再怎麼說,她名義上也是宋帝的貴妃。

如果說李永玄明目張膽地將閻貴妃納為妃子,私底下難免會遭人非議。

閻貴妃收到消息後,差點暴走。

她和趙拓離開皇宮,住進道觀,原以為可以順利繼承皇位,沒曾想到頭來卻竹籃打水一場空。

要不是,李永玄提前做出承諾,到時候會讓趙拓繼承皇位,著急上火的閻貴妃早就跟他攤牌。

憑什麼,其他女人,都有名分,而閻貴妃卻要沒名沒義的跟著李永玄。

閻貴妃不在乎自己,卻想為她的兒子趙拓謀劃好一個江山。

她知道李永玄重諾,倒是不相鄰他會騙自己。

李永玄確實沒有想要騙閻貴妃,不管怎麼說,趙拓也是他的親生兒子,給個皇位,也不過分。

這時候,他統治的國家十多個,隨便分一個,算得了什麼?

更別說,李永玄想征服的地方,還有很多個。

如果趙拓表現不錯,就給他一個好點的地方,當個土皇帝。

如果趙拓太過廢材,那就隨便扔個垃圾地方,把他打發了。

李永玄下旨把皇宮里的宮女全部都遣散出去,只留下少許的公公伺候,多余的全部廢物利用。

一方面,他不想浪費人力資源,養一群沒有什麼用的累贅;另一方面,這些人都伺候過宋帝,用著不順心,還不如把他們打發出去。

宮女公公前腳剛走,後腳就有大臣提出選秀,為皇帝李永玄充實後宮。

李永玄也沒有拒絕,只是把人數從數千人減少到了一百人。

說到底,他和小龍女等人還是要有人伺候的。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