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二十九章 大軍攻城

哈密的丞相退下去之後,察合台汗國的主將吉仁泰抬眼望了望這巍峨的哈密城,臉上的表情一片肅殺,澹澹地吐出來幾個字,道︰「攻城。」

「攻城!」

站在吉仁泰身邊的察合台汗國的傳令兵听到主將的命令之後!,不敢怠慢,大聲喊著將命令傳了下去。

下一刻,察合台汗國的陣地上響起了陣陣鼓聲。

而後,「」!!號角聲也響徹了哈密「」城的上空。

這一切,都將原本一片肅殺的哈密映襯地更加悲壯。

在接到主將的命令之後,察合台汗國的大軍開始擺出堂堂之陣來攻城。

他們的攻城套路和瓦剌差不多,都是把楯車推在前面當掩體,舉著盾牌靠近城牆。

「報將軍!敵軍已至二里之內!」

現在望樓上的明軍觀察手目測了一下對面的距離,待敵軍進入到二里之內,便大聲喊著向哈密城的主將都督僉事王彪報告道。

「開炮!」

王彪沒有多余的廢話,只是簡簡單單地從牙縫里擠出來了兩個字。

作為一名征戰多年的明軍宿將,這樣的大場面他見得多了,心里到沒什麼害怕。

相當年,他還是個總旗官,跟著大都督朱文正防守洪都的時候,那仗打的才算是驚心動魄。

察合台汗國的這二十萬大軍跟陳友諒的五六十萬人比起來,那真的就是小場面了。

明軍的大將軍炮的操炮手,听到主將王彪的命令之後,不敢怠慢,立即用火把點燃了大將軍炮的引信。

然後,這些炮手就迅速地跑開了,躲得遠遠的。

大將軍炮雖然威力大,射程遠,但也不是沒有缺點,這個年代的冶鐵技術還沒有那麼成熟,像這種需要填裝大量火藥的巨炮太容易炸膛了,一旦炸膛,站在他附近的人基本上就玩完了,不死也會廢掉。

而且,即便這門炮不炸膛,它開炮之後產生的後坐力也是十分驚人的,人站在附近是會被炸死炸傷的。

不得不說,洪武年間,明軍的火器質量是十分過關的,沒有那個不長眼的敢在殺貪官如割草的洪武大帝跟前耍馬虎眼。

所有的火器,都是足工足料完成,質量都是過硬的,這一點,是明朝末年那個貪官便地走,污吏多如狗的年代所不能比的。

而且,朱桂實行的是采購政策,他不光是像朱元章那樣用嚴刑峻法防止工匠們偷工減料。

他還會擇優購買工匠們制造的火器,所以那些工匠在朱桂手底下干活,積極性是很高的,你的火器不光得足工足料,按照質量要求完成,還得比別人的造的好才行。

否則的話,你的火器競爭不過人家,就賣不出去,你就賺不到錢,而你的火器一旦賣出去,那你獲得的酬勞可是很豐厚的。

所以,為了獲得豐厚的報酬,肅藩的工匠們制造起火器來,可以說是精益求精,力求把這火器的質量做到最好。

因此,擺在哈密城頭上的幾門大將軍炮都是精品中的精品,質量沒有任何問題。

在火炮的引信燃燒到頭之後,那幾門大將軍炮便發出來「轟轟轟」的幾聲怒吼。

接下來,幾枚巨大的鉛彈便在空中劃了一個完美的弧度,打到了地方的陣地之上。

不得不說,這個年代的大將軍炮基本上是沒有什麼準頭的,明朝不重視理工,直到明朝末將,明軍的大炮都沒有什麼像樣的瞄具,炮彈打的準不準,全憑炮手的經驗甚至是運氣。

這一點,讓鄭成功在收復台灣的過程中,深受其苦。

當時,明軍的造船技術趕不上荷蘭,火炮的技術也已經落後于西方,更為重要的是,西方的國家比較重視理工,他們的大炮都是有瞄具的。

荷蘭人憑借著自己的堅船利炮打鄭軍的小船,可以說是佔盡優勢。

最後,逼得鄭成功沒有辦法,只能采用船海戰術,用幾十條船,將荷蘭的幾艘戰船團團圍住,這才逼得荷蘭人忙中出錯,自己炸毀了自己的彈藥庫,進而破壞了船只,才不得不撤退。

明朝末年的大炮尚且如此,更何況是明朝初年的水平,可以不客氣的說,這個時候的大炮其實就是朝著一個大概的方向瞎打。

不過,好在這個時候的軍隊攻城搞的都是人海戰術。

人員的密集度是十分地高的,即便是閉著眼楮瞎打,那也是可以打死人的。

幾十名哈密的士兵推著攻城車在緩步地向哈密的城頭走去。

攻城車高大如樓,有時候制造的比城牆還要高,就是為了方便里面的士兵能從車上一躍而沖上城頭,給城牆上的守軍造成神兵天降的感覺,從而迅速攻佔一片城頭的灘頭陣地,保護自己家的援軍能盡快上來。

可以說,攻城車對城牆的威脅是十分巨大的,它和負責轟擊城門的攻城槌一樣,是守軍重點關注的對象,如果讓他們靠過來,那對城池的威脅是十分巨大的。

最起碼,會給城池內的守軍造成巨大的麻煩和威脅。

因此,守衛哈密城的明軍一見到察合台汗國的攻城車,心里就一陣緊張,不待自己的將軍下令,就將城牆上的大炮口對準了察合台汗國的攻城車和攻城槌。

一名明軍的炮手運氣不錯,他發射的一枚鉛彈,正好砸中了一輛正在緩緩推進的攻城車。

下一刻,只听得「卡察」一聲,這輛攻城車上面的一塊木板被砸了下來,那枚鉛彈的慣性不減,砸穿了攻城車之後,又落到了它後面的一名士兵身上,直接將那名士兵的腦袋砸了個粉碎。

那名士兵吭都沒有吭一聲,便倒在了血泊之中,死的不能再死了。

可惜的是,這個年代的大炮發射的都是大鉛彈,不是開花炮彈,全憑炮管里面的火藥發出巨大的推力將鉛彈推送出去,然後再憑借著鉛彈的質量和慣性去打擊敵人,破壞敵人的器械和城池。

一句話,現在的炮彈都是實心鉛彈,相當于守軍扔出去一個大鉛球,是不會爆炸的,它的主要作用是破壞敵人的城牆和器械,對敵人的殺傷力是比較有限的。

只要你不是倒了八輩子血霉,被守軍發射的大鉛彈直接砸中,即便是它掉到了你的腳下,那也不會對你造成什麼傷害。

因此,這枚大鉛彈雖然砸中了察合台汗國軍隊的攻城車,但也只是將它上面的一塊木板和幾根柱子給砸斷了,並沒有對它造成多大的損害。

這輛車還可以用,守軍還可以推著它繼續向城池靠近。

「將軍,敵軍已經推進到一里之內了。」

站在城內望樓上的明軍觀察手又目測了一下距離,然後便大聲地向都督僉事王彪喊道。

王彪收到報告之後,自己目測了一下距離,感覺也差不多了,便大聲地命令道︰「二將軍炮,三將軍炮,鐵臼炮。給老子狠狠地打!」

所謂的二將軍炮和三將軍炮是比大將軍炮小一號的火炮,分別發送五斤重和三斤重的鉛彈,威力要比發射七斤重的鉛彈的大將軍炮小很多。

射程也比大將軍炮近很多,大概在一里左右。

對付這個距離的敵軍,就再好不過了。

接到命令的明軍炮手紛紛點燃了自己身前的火炮引信,下一刻,只听得「轟轟轟」地幾聲炮響,這類小型的火炮一齊開火,各種各種的鉛彈也一齊飛向了察合台汗國的軍隊。

幾名推著楯車向前進攻的察合台汗國的士兵就在這個時候倒了大霉,一枚二將軍炮發射的五斤重的大鉛彈直接砸穿了他們的楯車。

下一刻,他們的楯車直接被砸了個稀巴爛,那枚鉛彈的慣性仍然不減,又沖到了一名察合台汗國的士兵的身上,直接將他的胸膛砸了個大窟窿。

那名察合台汗國的士兵幾乎就沒有說出什麼遺言,就直接倒在了血泊之中,口里大股大股的冒著鮮血,眼看是活不了了。

一里之內的距離也是明軍的鐵臼炮發威的距離。

所謂的鐵臼炮就是明軍在這個年代的迫擊炮,它打出的都是拋物線,很適合越過障礙物來攻擊地方的器械以及重要目標。

只不過,明軍此時的鐵臼炮的口徑要比後世的迫擊炮大很多,沒辦法,這年頭,大明沒有開花炮彈,只能靠著鉛彈去砸死砸傷敵人,口徑小了,實在是發揮不出應有的威力來。

而且,這個年代的火藥都是黑火藥,威力要比後世的黃火藥差很多,差不多也就是人家的五分之一,所以,這個年代的炮管口徑難免都很大,這樣才能裝下更多的火藥,以保證炮管里面的鉛彈可以打的更遠,威力更大。

明軍的鐵臼炮手也都是百戰老兵,戰斗經驗十分豐富,不用自己的指揮官多說廢話,就知道自己該打什麼目標。

早在一開始,察合台汗國的軍隊開始攻城的時候,他們就早已經瞄準了對方的攻城車和攻城槌,現在,見自己的將軍一聲令下,他們便不再猶豫,一齊點燃了鐵臼炮的引線,將一枚枚鉛彈發射了出去。

下一刻,只听得幾聲「轟轟轟」地巨響,一排鐵臼炮的鉛彈直接從哈密城內,明軍的陣地之上飛了出去。

一輛正在緩緩地向城池推進的攻城車倒了大霉,一下子被幾枚巨大的鉛彈砸中。

下一刻,只听「卡卡卡」地幾聲,這座攻城車的幾根關鍵的柱子都被砸斷了,這座攻城車直接歪了下來,更為重要的是,這座攻城車的下面的木輪直接被鐵臼炮的鉛彈打廢了兩個,這一下子,就它就沒有任何機動性了。

一輛沒有輪子的攻城車是不可能被推到城牆下面的,誰也沒有這麼大的力氣,這樣以來,這輛攻城車就算是廢掉了。

負責推著這輛攻城車的幾十名察合台汗國的士兵沒有辦法,只能放棄了這輛攻城車,躲到了其他的攻城車和楯車的後面,開始跟隨著猶如茫茫人海的察合台汗國的士兵向哈密的城頭攻去。

「將軍!敵軍已經進入二百步以內了。」

這時候,站在望樓上的明軍觀察手又接著大喊著向自己的主將都督僉事王彪報告敵軍的位置。

「投石車,抬槍,放!」

這個距離,火炮基本上已經沒有什麼大的作用了,只能轟擊敵人的後續部隊。

而沖在最前面的攻城車和楯車等部隊,只能靠著抬槍和投石車來進行打擊了。

本來明軍已經淘汰了投石車了,這種武器的最大進攻射程也就三百多米,而且十分笨重,靠著石塊自然落體的威力也比不上靠著火藥催動的火炮炮彈大。

綜合以上的數據分析,明軍基本上是不會帶這種東西行軍打仗的。

還是那句話,現在裝備革新了,這種落伍的裝備他們看不上了。

但是,哈密國這種西藩小國是裝備不起多少火炮的,他們的城池里還放著不少投石車。

現在這個時候,不用白不用,讓這些東西閑著也是閑著,能拔膿的就是好膏藥,不管怎麼樣,這些東西還是能對敵軍造成一定的傷害的。

接下來,明軍的抬槍槍子和投石車拋出的巨大石塊紛紛落在了察合台汗國的先頭部隊上,又對他們造成了一定的殺傷。

一名察合台汗國的弓箭手正躲在楯車後面跟著部隊向前沖鋒,結果被從天而降的巨石砸中,頓時口吐鮮血而亡。

所謂的抬槍就是大一號鳥銃,槍管比鳥銃要長,里面的火藥也多,子彈在槍管里面的加速度也大,因此可以飛行的更遠,威力也更大。

這款武器算的上是明清時期的明星產品,甚至到了曾國藩與天平天國作戰的時候,它還在發揮作用。

它的作用有點類似于這個年代的大狙,只不過它的準確性要比後世的狙擊槍差多了。

實話實說,這款武器最大的優勢就是射程遠,其準確性也是基本上靠蒙。

兩百步是抬槍的有效射程,明軍的抬槍手在接到長官的命令之後,紛紛地扣動了扳機。

下一刻,只听得「砰砰砰」的幾聲槍響,一排排抬槍的子彈,就打向了察合台汗國的陣地。

察合台汗國的軍隊雖然有楯車,但是,明軍站在城頭上,屬于從上往下的俯攻,還是有很多角度去打擊敵軍的。

抬槍的準頭雖然差,但是架不住明軍的抬槍數量多,有所謂亂拳打死老師傅,一排排抬槍打下來,還是有不少察合台汗國的士兵中槍倒地的。

一名察合台汗國的長槍兵正在跟著自己的刀盾兵隊友向城池的方向推進,這時候,一枚抬槍的子彈不知道從哪里飛來,直接命中了那個察合台汗國的士兵的胸口。

那名察合台汗國的士兵心里罵了一聲倒霉,就直接倒在了血泊里,嘴里吐了不少鮮血,一句遺言也沒有說出來。

察合台汗國的主將吉仁泰目測距離差不多了,便扭頭對站在自己身邊的傳令兵說道︰「我們的火炮呢?別他娘的只挨打,也讓明軍嘗嘗我們的厲害。」

察合台汗國作為西域的大國,底蘊也是很豐厚的,有不少火器的存量,只不過,他們的火炮不管是射程還是威力都比不了同一時代的明軍。

這個時代的大明,還是領先于整個世界的。

察合台汗國的主將吉仁泰不會用自己的大炮去跟明軍搞互轟,他沒有這麼傻,就憑他手里的火器想要跟此時的明軍硬剛,肯定是得不到什麼便宜的。

他的戰術也很簡單,就是用自己手里的火炮來對城頭上的明軍進行一定的壓制,好讓他的士兵在向城頭推進的時候,能少受對方的傷害,以減少自己的這邊的傷亡。

現在,他的軍隊已經推進到距離哈密城二百步以內了,再接著往前推進的話,明軍的火槍弓弩等都會起到一定的作用。

這個時候再不壓制明軍,他的部隊就會付出更加巨大的傷亡。

察合台汗國的火器營在接到自家主將的命令之後,不敢怠慢,立即跟著前鋒營推進,在距離哈密城牆三百多步的地步停了下來。

這個距離是他們的有效射程,察合台汗國的火器兵也是訓練有素的,他們很清楚自己的使命︰第一就是破壞敵人的城牆,第二就是壓制敵人城頭上的火力,保證自己的攻城部隊能夠安全迅速地推進到哈密的城牆下面。

在接到自家主將的命令之後,察合台汗國的火器營冒著明軍的炮火,開始迅速地架好炮位,瞄準了哈密的城頭和城牆,發射起了巨大的炮彈。

「轟轟轟」幾聲炮響呼嘯而來,明軍的陣地上瞬間飛來了一波察合台汗國的鉛彈。

下一刻,只听「卡察」一聲,明軍城頭上的閣樓被敵軍的鉛彈砸中,幾塊木板隨即掉了下來。

負責守衛西門的正是哈密城的副將常茂,按照明軍的慣例,一般城中主將不讓城頭,而是帶著預備隊在城中的閣樓之上居中指揮,並且隨時支援各個城門。

而城中的副將則是負責最為危險的城門的防守,只顯示他們與城池共存亡,與士卒同生死的決心。

當年朱文正防守洪都的時候,作為他的副將的鄧愈就是防守最為危險的撫順門。

常茂作為哈密城的副將,自然是義不容辭地留在了城中最為危險的地方。

此時,又一枚鉛彈飛來,直直地砸到了哈密城西的城牆之上,將城牆砸出來了一個大坑。

好在哈密作為哈密國的國都,哈密王在這里經營日久,城池修的還算是非常堅固的。

那枚鉛彈只是在城牆上留下了一個大坑,並沒有對牆體造成實質性的破壞。

常茂身邊的親兵是他自己召來的精裝,也就二十多歲的年紀,當初瓦剌進攻甘州的時候,他曾經作為民壯上城頭給明軍搬器械糧草。

因為表現的很英勇,還得到了官府的賞賜。

然而,他雖然英勇,但是畢竟閱歷不足,之前打仗只是明軍用炮打別人,別人只能硬著頭皮往上沖。

但是,這一次,人家也有了大炮,人家的大炮炮彈也能打到自己的身邊了。

因此,這個見識較淺的年輕人不由得打起了退堂鼓,怯生生地對身邊的副將軍常茂說道︰「將軍,這里太危險了,您還是先避一下吧。」

常茂的脾氣本來就不好,只不過是這些年經歷了社會的毒打知道收斂了,但是他骨子里跟他爹常遇春一樣,是火藥桶一樣的脾氣。

他本來以為自己只能隱姓埋名,耕田打柴的了此殘生了,但是沒有想到肅王朱桂看中了他這個朝廷欽犯,不僅把他帶到了肅藩,還重新讓他帶兵打仗,給了他重新建功立業,光宗耀祖的機會。

他又豈能不去珍惜?雖然打仗比較危險,但是富貴險中求,若是庸庸碌碌的過此一生,還不如轟轟烈烈地戰死沙場。

因此,常茂對這次復出的機會極為重視,一門心思地想打勝仗來重振常家的聲威,現在,見這個不長眼的親兵竟然敢勸他撤下來,撤下來這仗還怎麼打,頓時氣的火冒三丈,瞪著眼楮罵道︰「你懂個屁!打仗哪有不危險的?你要是害怕就自己滾下去,以後別跟著老子,老子丟不起這個人!」

那名常茂的親兵被自家將軍的這副樣子嚇了一大跳,再也不敢多嘴,忙向常茂抱了一拳,道︰「小人一時失言,還請將軍恕罪。小人願意追隨將軍,至死不渝。」

听到這句話,常茂的臉色才好看了一些,沒有理會這名親兵,接著注視著城外的察合台汗國士兵,心里不停地思考著應對之策。

「將軍,敵軍已經進入八十步以內。」

常茂身邊的親兵目測了一下察合台汗國前鋒營的位置,見他們進入了常茂特意強調的距離,便一臉興奮地大聲喊道。

常茂听到這句話眼楮里也是不由得閃出了一縷精光。

這個距離,就是鳥銃的有效射程了。

其實,朱桂制造的鳥銃質量很好,在百步之外也可以對敵人造成有效殺傷。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