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千零二十章 賀今朝的兩條路線(求月票)

楊嗣昌屯駐在襄陽,好不容易重新從張獻忠手中奪回來的。

可張獻忠不甘心失敗,聯合闖王李自成一同南下,放出風聲要二次圍攻襄陽。

上一次襄王的財寶他沒有都搬走。

楊嗣昌便召集吳國俊、左良玉回援,意圖在襄陽以逸待勞。

結果李自成攻克南陽後,橫掃南陽周遭的郡縣,並沒有進入湖廣,主攻襄陽。

如此判斷就讓楊嗣昌頗有些糾結,這個賊子擺出這麼大的陣勢,到底來不來?

倒是吳國俊一臉不在乎的模樣,在襄陽城內好好歇息。

大帥交給他的任務就是干張獻忠。

幫他體面一下,知道該做什麼。

現在目標已經達成,至于後面怎麼做,全都听軍師吉珪的。

至于其余人的,都不重要。

吉珪對于目前的形勢不好判斷,也在收集消息。

因為通過官軍的渠道,只能收集一部分,對于全局的把控並不是很準確。

至于李自成在河南鬧翻天了,對于錘匪而言,也並無大礙。

吉珪倒是覺得自家主公樂于見到,其余流寇在大明各地肆虐,最好捅破天去。

等自家主公出來收拾局面,會省出來很多事。

楊嗣昌把吳國俊、左良玉都叫來了,想要詢問他們是否要主動出擊。

左良玉見吳國俊沒言語,坐在一旁不言語。

倒是吳國俊開口斟酌道︰「督師,首先咱們軍中的糧食不夠吃。

上一次打敗了張獻忠,俘虜的人也不少,軍械破損,跟不上趟更換。

朝廷賞賜還沒有下發,貿然讓士卒大規模出擊,恐怕收不到良好的效果。」

楊嗣昌被干沉默了。

如今朝廷的糧餉都全力支援遼東,哪還有余力給楊嗣昌下發?

襄陽城的軍械錢糧都被張獻忠給禍害的差不多了。

等靖遼侯他們擊潰流寇後,能回到督師手里的能有多少?

這點繳獲,還不如直接賞給將士們。

楊嗣昌此時「抱病在身」,最近只是跟皇帝通通信。

他沒臉要那麼多東西,尤其是吳國俊大勝之後,算是給他找回了那麼一點顏面。

現在听著吳國俊說這話,楊嗣昌也沒有辦法。

大明實在是太窮了,連陛下都縮衣節食。

對于目前這種難關,楊嗣昌也沒有想出什麼辦法來。

左良玉端起茶喝了一口,有大老在前頭頂著就是好。

楊嗣昌能「起死回生」全都是皇帝的一道旨意,讓吳國俊來支援他。

要不然這個早就是個死人了,他還敢在這提要求?

倒是監軍萬元吉打了個圓場︰「靖遼侯,若是流寇再來襲擊襄陽,你可有把握?」

「這是自然,咱們以逸待勞,省的他們跑的太快,追不上頭目。」

吳國俊笑著應了一聲。

楊嗣昌本以為自己要死了,所以把兒子楊山松叫來交代後事。

但是沒死了,現在也就在著陪著他爹。

待到人都走了,楊山松頗為不客氣的道︰「爹,這些個臭丘八可都沒有把你放在眼里。」

楊嗣昌的心氣早就沒了。

要不是你祖父的面子,我就被困死在重慶,你想見我一面都沒機會。

他兒子也是熟讀聖賢書,自然鄙視大明的武將。

楊嗣昌則是拿著書本扔了一下兒子︰「要不是這幫臭丘八,你爹我早就死了,以後收起這副模樣,咱們活命還指望著他們呢。」

太原。

賀今朝收到了吉珪與孫傳庭派人送回來的各種消息。

張獻忠被打的極慘,他倒是不怎麼在意,屬實是預料之外,沒想到吳國俊如此給力。

賀今朝一直都在關注遼東的戰事,希望明清雙方能夠持久一些。

但是孫傳庭傳回來的消息對錘匪的不是很好。

以兵部尚書陳新甲為首的「主戰派」,屢次催促前線的洪承疇出兵與清軍進行決戰。

收了錘匪回扣的高啟潛勸皇帝,勸陳新甲莫要著急,只要拖延下去,清軍必敗無疑。

相比于崇禎身邊其他太監,高啟潛當真是冠絕諸人,是個能為皇帝辦事,至少還能靠著崇禎的權威,指揮指揮關寧軍。

吳三桂也認了高啟潛為干爹,緩和了他爹吳襄在崇禎心里的形象。

但沒有用!

陳新甲認為,一定是賀今朝希望大明與清廷之間死磕,消耗實力。

然後等待時機東征京師,想要奪取大明天下。

在這一點上,作為大明救世之臣的陳新甲是絕對不允許出現的。

他上了賀今朝的當了!

洪承疇的辦法雖然穩妥,但不利于大明。

特別是陳新甲得知賀今朝竟然派人前往廣東等地作亂,怨不得他在西北之地安靜如雞,原來是搞了這麼一出天高皇帝遠的戲碼。

「陳新甲此時的行為,就沒有考慮過洪承疇戰敗後,他也活不了?」

賀今朝頗有些無可奈何。

他也沒有拿旁人當傻子。

這些大明的官員哪個不清楚問題出現在哪?

他們舍得往自己身上砍一刀嗎?

在大明,黨爭的背後是竊國,竊國就是肥了自身。

大明許多舊臣沒有仕清朝,回家養老都修了不少園子,錢從哪里來的?

所以陳新甲認為與錘匪議和,在當時權宜之計。

可遼東戰事拖延如此之久,朝廷真的拖不起了。

而且靖遼侯外調,賀今朝萬一撕毀合約,大明京師豈不是陷入危險當中?

這種事,賀今朝又不是沒有干過!

張福臻倒是笑了笑︰「主公,陳新甲雖然也貪錢,但終究是坐在大明那邊的,他斷然不甘心被大帥給牽著鼻子走。」

「完嘍。」賀今朝扔掉手中的書信︰「崇禎若是頂不住壓力,洪承疇必敗無疑。」

「主公,是否讓唐通趁亂做掉他?」張福臻模著胡須道︰

「此人若是無法逃回來,必然會降清,如此一來,對主公今後的統治恐怕會造成威脅。」

「在火炮面前,洪承疇想要講道理,沒什麼太大的作用。」

賀今朝倒是對洪承疇無所謂的態度︰「他當年畏懼我的威勢,不敢來攻,他降清更好啊,讓人看看大明的士大夫是什麼樣的群體。」

張福臻隨即回過神來,洪承疇是有本事,但自家主公目前都在培養自己的官吏體系,對于大明士大夫投靠誰,根本就無所謂。

「清廷會不會重用他還是個問題呢。」賀今朝站起身來走了幾步︰

「李自成在河南攪和的厲害,大明在遼東的戰局無法挽回,接下來就該咱們出手了。」

張福臻連忙快走幾步,到了地圖前頭,一臉振奮的道︰

「主公,你是想要快一步,還是想要慢一步?」

「嗯,沒想好,還得看形勢。」賀今朝看著地圖上的兩條線。

若是走快一步,那就出山西,撕毀與大明的和約,直撲京師。

一舉攻克京師,去歪脖子樹下,集體觀摩崇禎覆面上吊的場景。

但是錘匪需要接過被清軍打的殘破的寧錦防線。

然後守護漫長的長城邊境線,預防清廷再次破關入塞搶掠。

同時還要應對各路「勤王兵」的圍攻。

總體而言,一下子就需要面臨多線作戰。

而且有利的為其余流寇吸引了足夠多的仇恨,幫助他們擴大地盤慢慢積蓄力量。

興許還能進一步促成「南明」與流寇之間的合作,共同對抗錘匪。

賀今朝還要同地方上的士紳豪族、勛貴、皇親國戚作戰,屬實是收益大,風險也大。

若是慢一步,就是動用李定國在川中訓練的水兵,水陸兩方配合,沿著長江打下去。

佔據湖廣,拿下安徽江西,半包圍南京城,擇機而下。

到時候是北伐進京,還是南下浙江福建聯合廣東等地,都是可以根據形勢做出應對和選擇。

留著崇禎去與清廷繼續相互折磨。

現在唯一需要的就是張獻忠去江西等地禍害一下,畢竟能被他禍害的大多都是家有余財的鄉紳。

賀今朝雖然也在收集消息,大規模會選擇從四川出兵,進展湖廣的路線。

華北等地連年干旱,佔了也成不了什麼助力,反倒被一個勁的拖累。

「糧草準備的如何了?」

沒等一會,丘之陶就拿著冊子念給賀今朝听。

四川的稻米運到了陝西、山西等地。

從廣東運來的大米沿著水路在四川卸下入了糧倉,倒是有所積蓄,可以維持五萬大軍打半年的仗。

若是途中在收降許多人,那指定是遠遠不夠的。

還得從蒙古調撥騎兵一同出兵作戰,那更是花費不小,但賀今朝絕不會放任那些蒙古人就在長城邊晃蕩。

畢竟許多沒有加入錘匪的蒙古人,也渴求「進步」啊!

機會,賀大帥得給他們先來上一次。

「主公,軍械方面不用擔心,燧發槍也在批量生產當中,而且子彈也配備了紙包油彈,唯一需要準備的便是船只、糧草。」

听完丘之陶的匯報,賀今朝頷首︰

「多方籌集糧草,做好出征的準備,就讓李自成在河南多鬧騰一段時間吧。」

「是。」

賀今朝看著早就規劃好的進軍路線,他倒是覺得通過趙小五、楊文岳帶著隊伍往廣東行軍,一路上暢通無阻,物資越打越多的戰例來看,南方的軍備更加松弛。

大明把主要的軍事力量都放在了北方,以至于當年鬧倭寇的時候,少許倭寇他們都能前往南京城外晃蕩,早就廢弛了。

現在幾乎都成了渣滓。

摧毀明軍在南方的軍事力量,賀今朝倒是不覺得會遇到什麼困難,唯一需要面對的就是各種士紳,需要大開殺戒一番。

四川邊境與雲南廣西各路土司的對戰還在繼續,且都大規模輪換回來一波人馬了。

同時也是在小規模的練兵,給陷陣營士卒轉正的機會。

「我意帶兩萬人出征,其中調撥五千蒙古騎兵。」賀今朝示意一旁的屬官把這件事記下來。

【目前用下來,听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 換源App】

「對了,田虎的情況如何了?」

「回大帥。」丘之陶看看最新的消息整理︰

「田虎率領士卒往北走了幾百里的時候,就遏制住了巴圖爾洪台吉(準格爾部落),鄂齊爾圖車臣汗派信使前來溝通,希望兩方能夠不起爭端。」

因為鄂齊爾圖車臣汗的叔父固始汗控制了青藏高原,在賀今朝的干預下沒有滅掉卻圖汗、白利土司這兩個敵人,為了獲得更大的地盤,開始進藏,與第悉藏巴進行交戰。

固始汗出其不意,奇兵入藏,先佔領前藏大部分地區,藏巴汗率領殘部退守後藏,雙方還在對戰當中。

「鄂齊爾圖車臣汗這個人不行。」賀今朝點評了一句︰「他一個背地里要投靠大清的人,也配來當和事老?

叫田虎與巴圖爾洪台吉談一談,若是能往沙俄方向進軍,可以賣給他一批軍火。」

「明白。」

丘之陶記下來之後,連忙派人去傳遞消息。

火繩槍的技術已經成熟起來了,燧發槍的技術也成熟起來,自是要把舊軍械淘汰一部分。

賀今朝的想法是,他周遭地盤的首領都別閑著,該打仗就打仗,不該打仗也躥得他們去打仗,要不然總容易把目光放在他控制的地盤上。

這不好!

這樣大家都有進步的空間,也可以沿著他們走的路,往外擴張的更多一些。

「主公,高將軍還屯駐在寧夏,此番調撥人馬,是否要輪換他?」

張福臻斟酌的詢問了一聲,畢竟甘肅嘉峪關那地方還是挺苦的。

賀今朝想了想,一直把小舅子放在西北邊也不合適︰

「便調他回來,命令副將全權代理,將來咱們收拾了內陸這塊,還得往外擴呢。

別看固始汗現在打的歡,將來他的地盤都得是咱們的!」

一旁的屬官兼任「起居注」的人都在記錄賀今朝的話。

待到後面還要編纂史書,尤其是大明出書日益成熟,所以無論是野史還是正史,流傳的都極多。

對于當初張福臻提的這個事,賀今朝也並不在意。

反正自己又沒打算神話自己,記錄就記錄唄,只要不涉及私密隱私就行。

賀今朝的這副出兵策略,就掛在這里,過來過去的屬官也都能看見。

他們早就清楚大帥下一次作戰的目標,只是不確定從那條路。

但他們相信,無論大帥選擇走哪一條路,那都將是自己的進身之階!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