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487章 看似簡單,實則處處講究的美味點心——翡翠燒麥!【求訂閱】

想要青菜好吃,放點豬油就行了,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共識。

但把豬油和青菜結合得最好的範例,林旭覺得還是淮揚菜的翡翠燒麥。

青菜燙至斷生,再摻入熟豬油,居然就成了難以忘記的美味,這簡直讓人贊嘆烹飪的美妙。

林旭將青菜細細剁成泥。

這是為了切斷青菜的各種筋,讓做出來的餡心味道鮮美,入口即化。

把菜泥盛在盤子里,林旭估算一下,發現菜泥的量還差得多。

按照一籠十個燒麥,一個燒麥用35克餡料的話,十桌得3500克以上的餡料,再加上有人吃了一個不過癮又想吃的,干脆準備五公斤算了。

他又切了一些菜葉進行焯燙,前前後後切了差不多將近四十斤青菜的菜葉子,才湊夠了要用的餡料。

從這點就能看出,這道看似平常的小吃,其實並不平常。

光用青菜的量,就超乎想象。

也難怪淮揚菜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光一個小小的燒麥就這麼講究,其它的大菜繁瑣且又復雜,也就正常了。

「這些菜梗怎麼辦?」

郭星海湊過來,看著林旭切掉那一大筐青菜的菜梗,表情有些詫異。

他對淮揚菜不太了解,沒想到還會有這種吃法。

其實只吃菜葉不要菜梗的菜品,在其它菜系倒是很常見,比如手撕包菜,比如各種白菜卷,都是這類菜品。

林旭說道︰

「等會兒直接做菜用了吧,都是菜梗,非常清脆,蒜蓉、白灼應該都可以的。」

「行,我想辦法用了……燒麥記得給我留倆啊,我準備研究研究,回頭弄我家的酒樓里。」

店里別的菜品,要麼不適合羊城的飲食風格,要麼家里的酒樓已經有了類似菜品。

唯有這道翡翠燒麥,讓郭星海興趣很大。

很想學一下,回頭在自家飯店里上新。

廣式早茶中,燒麥可是四大天王呢,現在有了不一樣的燒麥,那于情于理都值得學習一下。

林旭笑著說道︰

「等會兒包的時候你看著點就行,這玩意兒說麻煩確實挺麻煩,但只要弄清里面的彎彎繞,也沒多大難度。」

說完,他開始調餡。

菜泥中加入一些豬油,攪拌均勻。

豬油能夠讓菜泥變得油潤女敕滑,香味撲鼻。

翡翠燒麥之所以吃起來軟女敕鮮香,口感綿密,跟豬油有著莫大的關系。

另外,在調餡中的過程中,先放豬油,也能讓菜泥鎖住水分。

要是先放鹽,就食鹽那強烈的殺水作用,估計這些菜泥的底部,很快就滲出許多水分,讓餡料失去軟女敕的口感。

放過豬油不著急調味,先讓豬油和菜泥相互滲透一會兒。

趁著這個功夫,林旭將魏乾幫忙煮的一塊金華火腿拿過來,準備用刀把火腿切成一毫米見方的火腿丁。

這一步挺考驗刀工的。

不過對于林旭來說,根本沒什麼難度。

這些火腿末就是起個增鮮的作用,燒麥包好,一般還會根據需要,往燒麥封口的位置捏一撮火腿碎末。

這麼做不僅能增加燒麥的賣相,同時也能讓火腿末在蒸制的過程中,隨著熱量滲透到燒麥的餡心內部。

火腿先橫著批成薄片,再切成細絲,整理一下,最後切成火腿丁。

全都切好,林旭抓了一把放進菜泥中,剩下的盛在一個碗里,等會兒包燒麥時再用。

把火腿末攪開,拌勻,接著撒入一大勺綿白糖和一點點增鮮用的食鹽。

有火腿末,餡料中已經有了咸味。

但食鹽多少也應該放一些,因為食鹽不僅有咸味,而且還有著很好的增鮮作用,是別的調料完全不具備的。

繼續攪拌,把綿白糖和食鹽完全攪開,接著在盆口蒙上保鮮膜,放進冰箱冷藏室,讓餡料松弛一會兒。

所有的餡,不管肉餡還是素餡,拌勻後都應該稍稍松弛一會兒,讓餡料中各種食材的味道相互滲透一下,這樣做出來菜才更好吃更美味。

「這餡兒看著挺簡單啊。」

馬志強原本以為難度會很大呢,結果看完才發現,只要把菜葉子剁成泥,摻入豬油、火腿末、綿白糖和一點點提鮮用的食鹽就行。

比一般的餃子餡包子餡看起來都容易。

林旭笑著說道︰

「這個確實沒什麼難度,只不過一些細節需要注意,比如菜葉子要在剁之前擠干水分,必要時甚至可以用廚房紙擦干,不能剁好再擠水,那樣會讓葉子內部的營養物質和鮮味物質流失,是錯誤做法。」

馬志強好奇的問道︰

「綿白糖能用白砂糖替代嗎?」

一直觀察著的郭星海說道︰

「最好不要,因為綿白糖不僅起到甜的作用,還根據它易融化的特點,化成糖汁完全融入到餡料中,增加餡料絲滑的口感。」

林旭點點頭︰

「你觀察的很仔細啊,其實最重要的一點是,翡翠燒麥的蒸制時間只有五分鐘,五分鐘內,那麼多白砂糖不一定能融化,但綿白糖就不一樣,稍微有點熱氣兒就能化開。」

他們討論了一會兒,林旭把松弛好的面團又揉搓一遍,揉的時候用虎口的位置將面團一點點推著搓開。

這能讓面團和水分結合得更好,也能讓面團具有更好的延展性。

做完這些,將面團放進面盆,進行第二次松弛。

又過了十幾分鐘。

樓上宴會廳的訂婚宴已經開始,各種冷盤開始上桌,林旭將面團拿出來,直接搓成長條,並分成了7克左右的小面劑子。

這種面劑子比餃子皮還要小一些, 出來基本上就是一張紙。

而翡翠燒麥這道小吃,要的就是這種效果,里面綠色的菜心要能透過面皮完全看清楚,這樣的燒麥,才能被稱為翡翠燒麥。

很多人嘗試著做這道菜,還以為用菠菜汁和面就行。

那是錯誤的,把面團染綠是下乘做法,最好的辦法就是把面皮 到足夠薄了,薄到把餡心透出來,這才是翡翠燒麥的精髓。

面劑子分好,林旭撒一些干澱粉,揉搓一下,把面劑子按壓成圓形,接著拿起兩頭尖的棗核 面杖,開始 皮。

棗核 面杖是一種會的人很好用,不會的人容易抓狂的廚房用品。

 皮的時候,需要左手右手交替用力,這樣面皮才能在 的過程中自動旋轉, 出來的面皮才會越來越圓。

過去在家包餃子,林旭曾經好幾次嘗試使用,但都以失敗告終。

林老太太還特意安慰他說︰

「我孫子是做大事的,耍不得 面杖。」

當時林旭也是這麼認為的,總覺得學了金融,畢業了就能找一份金融行業的工作,每天西裝革履文質彬彬的出入高檔寫字樓中。

然而現實卻完全背道而馳。

他非但沒有找到金融方面的工作,還成了靠 面杖討生活的廚師。

開店的第一桶金,就是 面杖給予的。

現在再用 面杖,林旭感慨良多。

跟幾年前全家一起包餃子時笨手笨腳的把餃子皮 成長方形不同,如今的他不僅可以熟練使用各種 面杖,甚至還能做出一些花活兒。

比如現在,他把面皮 開後,左手壓著 面杖,右手用 面杖在面皮上面用力壓著。

很快,面皮上就出現了一圈略微褶皺的荷葉邊。

這些荷葉邊,是燒麥面皮的標志,不管南方還是北方,不管純肉還是純素,所有的燒麥皮都需要用這種帶荷葉餅褶皺的面皮來包。

只有這種面皮,才能做出猶如花朵一樣的美味燒麥。

「我靠,這燒麥皮 得跟藝術品一樣,還這麼薄,不愧是做手 面起家的,這手藝真絕了!」

林旭正忙著,耳邊響起了戴建利的贊嘆聲。

他抬起頭,才發現師兄戴建利以及邱振華走進了廚房。

見到桉板上薄得跟紙一樣的燒麥皮,邱振華好奇的問道︰

「這是準備做燒麥嗎?」

林旭點了點頭︰

「今天長輩在,我打算做點翡翠燒麥。」

一听這個名字,邱振濤頓時眼前一亮︰

「餡料拌好了嗎?在哪?讓我看看。」

林旭沖馬志強使了個眼色,馬志強立馬打開旁邊的冰箱門,將里面正冷藏著的麥燒餡端了出來。

邱振華接過來,揭掉保鮮膜,從旁邊拿起一雙干淨快子,在餡料中蘸一下,隨即往嘴里一抿,略一品味,豎起了大拇指︰

「這味兒調得不錯,很多人覺得放了火腿丁就不用放鹽了,這是不對的,鹽和火腿丁產生的鮮味是不同的,尤其是在青菜里面。要是在揚州本地做,糖的量應該再加三分之一,不過北方人接受不了那麼甜,你調得很到位。」

對于一個廚師來說,嘗餡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別說這種青菜餡了,哪怕生肉剁成的肉餡以及其它食材呢,把握不準鹽量的時候,也得這麼嘗。

不光新手把握不住的時候會嘗試,老師傅檢查徒弟的作業,也會毫不猶豫品嘗一下餡料,只有這樣,才能直觀的找出缺點,理順調整思路。

謝保民笑著說道︰

「既然邱邱這麼說,那我就不嘗了,你等會兒還做什麼菜?要沒啥難度,我們就上去吃席了。」

今天是來隨禮的,畢竟現在大家名義上都是歡樂傳媒的合作主播。

林旭說道︰

「等會兒我要做淮揚菜的醋 鱖魚。」

這話一說出口,戴建利原本無聊的臉上露出了驚喜的笑容,而謝保民則一臉「你總能給我整出新花樣」的表情。

只有邱振華,因為最近沒來過林記美食,被這話給驚住了︰

「真沒想到,林師傅還會做這道菜呢,你倆上去吃吧,我留在這里,看看林師傅做醋 鱖魚的水平。」

乖乖 ,居然偷模把醋 鱖魚都學會了,林師傅私下里沒少補課啊。

醋 鱖魚太過冷門,不僅在平時的生活中見不到這道菜,甚至網上都搜不到多少相關教程。

估計也就去揚州或者淮安本地,才能吃到。

林旭說道︰

「正想讓邱總廚指點一下……對了,拜師宴啥時候舉行啊?我以為這幾天就開始呢,但一直沒信兒。」

第一次當介紹人,林旭多少有些興奮。

但等來了彤彤生日,等來了大姨子訂婚,齊思明的拜師宴,卻遲遲沒了動靜。

謝保民和戴建利也沒客氣,直接上樓吃席去了。

有邱振華在,林旭就算不會做醋 鱖魚,至少也不會翻車。

兩人走後,邱振華說道︰

「齊振濤的大師伯賀家順,想趁著這個機會重整師門,順便正式把老孟他們踢出去的事情辦了,所以籌備的時間稍長一些,大概到臘月十二,也就是1月3號那天舉辦,到時候賀家順可能會邀請你當見證人。」

見證人?

林旭一邊 皮一邊問道︰

「為什麼是我啊?」

那麼多德高望重的人不請,偏偏請自己這個小年輕,總感覺老賀的目的不是那麼單純。

邱振華將剛剛用過的快子在水龍頭下清洗干淨,接著洗洗手,用廚房紙擦干,拿著燒麥皮一邊包一邊說道︰

「這還不是想巴結你師父,當見證人是好事兒,你不用多想,要真是有壞處,或者對你的聲譽有損,我們也不會答應。」

既然如此,林旭這才放下心來。

趁著 皮的功夫,他偷偷看著邱振華包燒麥,打算學一下。

他沒有燒麥的技法,原本想胡亂包一下呢,但現在既然有邱振華在,那自然得學習一下了。

之前完成給沉佳悅做清湯掛面的任務時,系統可是獎勵有烹飪學習卡的。

得用掉,老攢著也沒法變現。

邱振華把燒麥皮用左手托著,右手拿著小勺子從餡料中挖一團餡,輕輕抹在面皮中間,約莫夠了,把面皮往往上翻,讓面皮形成斗狀將餡包起來。

接著,左手的掌心繼續托著燒麥的底部,右手攏著面皮向上團。

到面皮褶皺部位時,讓面皮收緊,形成一個寶瓶的樣子,而里面的餡料,正好也被擠到了口部。

往口部捏一些火腿末,一個漂亮的翡翠燒麥就制作完成了。

在他包好的那一刻,林旭在心里默念一聲︰

「使用烹飪學習卡!」

很快,腦海中就響起了系統的提示音︰

「學習對象,邱振華。當前技能為︰燒麥制作通用技法,是否學習?」

我去,還有這種好事兒?

「學習!」

林旭當即下達了學習的指令。

「消耗一張完美級烹飪學習卡,獲得完美級燒麥制作通用技法,恭喜宿主。」

哈!

以後所有類型的燒麥都能做了。

不過相對于別的燒麥,林旭最感興趣的其實還是翡翠燒麥。

因為這是一款典型的素菜葷做的燒麥。

看似是素的,用的食材也比較素,但口感卻有肉一般的豐腴感。

這樣的口感和味道,也著實讓人著迷。

就連朱自清這樣的民國大家,對翡翠燒麥也念念不忘,甚至還專門寫到文章中。

技法到手,林旭加快了 皮的頻率。

所有燒麥皮全都 好,他拿起面皮,也包了起來。

邱振華看著林旭的包燒麥的手法,心里忍不住贊嘆一聲,不愧是被老天爺抱在懷里喂飯的人啊,這手法,看著跟白桉老師傅一樣熟練。

把燒麥全都包好,一一放進墊著 膠籠布的小蒸籠中,再把蒸籠一個個送到蒸櫃里。

之所以用蒸籠而不是蒸盤,是因為等會兒蒸好,可以直接端著上菜。

翡翠燒麥出鍋就得吃,不能等,一旦溫度下降,里面的豬油就會變得油膩起來。

所有燒麥全都放進蒸櫃里,林旭開始動手做醋 鱖魚。

這道菜對鱖魚的要求高,需要現殺現做,最大程度保證魚肉的鮮女敕。

一旦用了不新鮮的鱖魚,那做出來菜品就會是一場災難。

把十條兩斤左右的鱖魚分別去鱗去腮去內髒,同時斬去魚鰭,這能有效防止魚鰭在反復過油時炸湖,導致味道發苦。

正收拾著,蒸櫃的五分鐘倒計時已經結束。

林旭沖馬志強說道︰

「馬師傅,把蒸櫃里的燒麥端出來吧,給樓上送十籠,剩下的等會兒看有親戚要沒,沒人要咱就自己吃。」

「好的!」

馬志強打開蒸櫃,立馬聞到了一股豬油夾雜著青菜的香味。

另外還有澹澹的火腿香味。

切成小顆粒的金華火腿,香味釋放得沒有那麼沖,聞起來有種澹雅的感覺。

「老板這手藝真是沒得說,聞起來就讓人直咽口水。」

魏乾笑著說道︰

「那是,連邱總廚都夸的手藝,肯定不簡單……」

兩人一塊兒將翡翠燒麥的蒸籠端出來,隨手蓋上配套的籠蓋,這樣能保存住蒸籠的熱量,同時在上菜的過程中也比較衛生。

等一籠籠的燒麥送到樓上,林旭也已經把所有鱖魚收拾妥當,開始改刀。

邱振華見林旭對這道菜不陌生,有心考驗一下,便問道︰

「林師傅,這道菜的鱖魚打什麼花刀比較合適?」

「牡丹花刀!」

林旭說完,用刀稍稍傾斜一點切到魚肉中,到 骨的深度後向前橫著片一下,這樣魚肉能夠最大限度的翻開,炸的時候更能炸到魚肉的深處。

好吃的醋 鱖魚,連骨頭都是香酥的,原因就是改花刀時要切得深一些,這樣才能最大限度讓骨頭暴露出來,熱油也能炸到骨頭。

樓上,訂婚宴正熱熱鬧鬧舉行的時候,服務員端著一籠籠燒麥走了進來。

沉佳悅正啃羊排呢,一看到蒸籠便說道︰

「女乃女乃,這是旭寶給您做的翡翠燒麥,據說特好吃,您嘗嘗!」

沉老太太一听,居然是孫女婿做的,便笑著說道︰

「嘗嘗,要是好吃讓小旭給我多做點……」

說話間,蒸籠擺在了餐桌上。

服務員掀開籠蓋,翡翠燒麥特有的香味便飄了出來。

「哇,好香啊!」

之前的菜,沉佳悅基本上都搶著吃,但這道菜上桌,她沒有搶,畢竟這是專門給女乃女乃安排的,不能亂搶。

沉老太太看著蒸籠里的燒麥,有些驚訝的說道︰

「跟透明的一樣,這是面做的嗎?」

她夾一個放進碟子里,越看越覺得神奇︰

「這簡直就是藝術品,里面的餡看得一清二楚的,怪不得叫翡翠燒麥呢……悅悅,淑珍,你們也趕緊吃,趁熱吃。」

說完,老太太將面前的燒麥再次夾起來,輕輕咬了一口。

剛咬開,一股青菜特有的鮮香便涌進了口腔,餡料溫潤,雖然滿是豬油的香氣,但卻沒有任何油膩感。

味道甜中帶咸,咸甜交織,配上青菜餡那綿密的口感,讓老太太忍不住贊嘆一聲︰

「能把青菜做這麼好吃,我孫女婿的手藝,真是絕了!」

旁邊桌上,耿立山嘗到這道美食,和自詡為吃貨的崔清遠對視一眼,都露出了驚訝,甚至是驚喜的表情。

林記居然還有這道美食,以後有口福了啊!

「立山先生,林老板又瞞你了啊。」

「是啊,有這麼好的手藝卻不展示出來,听樂樂說,這還是昨天燕丫頭要求林小友做,他才答應的……這小子,越來越會遮掩了。」

耿立山吃著美味的翡翠燒麥,臉上全是美食下肚的滿足感。

太舒服了,清雅綿密,溫潤香滑。

別的燒麥,要麼香,要麼甜,只有翡翠燒麥,香中帶鮮,鮮中帶甜,甜味中還夾雜著咸味和火腿的鮮美。

這樣的燒麥,一次吃一籠都沒問題。

太好吃了,唯一可惜的時是,一人只有一個,完全不夠吃。

等會兒林小友上來,一定要讓他再上一籠,最好是一人一籠,這麼好吃,一人嘗一個,那怎麼會夠呢?

旁邊坐著的耿樂樂把自己那個燒麥吃下去,見自家爺爺一副沒過癮的架勢,便笑著問道︰

「老頭兒,別等翡翠燒麥了,等會兒還有更好吃的呢。」

「更好吃的?比翡翠燒麥還好吃嗎?」

耿樂樂笑嘻嘻的說道︰

「我也不知道比不比得上翡翠燒麥,只知道那道菜叫醋 鱖魚,老頭兒,你听說過這道菜嗎?」

耿立山︰「!!!!」

什麼?醋 鱖魚?

啥也不說了,等會兒就算是搶也得多吃兩口!

————————

一不小心寫了六千字,越寫越饞,感覺跟自虐一樣……本章6000字,求月票啊兄弟們!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