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517章 三套鴨——一道由文人創作出來的經典淮揚菜!【求訂閱】

「小旭是什麼學歷?」

邱耀祖端著保姆送來的熱茶呷了一口,隨即領著林旭往別墅的客廳走去,一邊走,一邊問著問題。

林旭還以為是閑聊,回答道︰

「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專業本科。」

「本科……估計也夠了,跟我來,做菜之前,咱先聊一下這道菜的來源,讓你對淮揚菜有個初步的了解。」

也夠了?

林旭有些詫異。

學個菜而已,還對學歷有要求嗎?

說實話,林旭長這麼大,還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呢。

做菜之前先問學歷,學歷低了是做不出來還是拿不動菜刀啊?

來到書房,邱耀祖指著桌上放著的一本《論語》問道︰

「學過《論語》吧?」

林旭點點頭︰

「學過,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就是《論語》中的名句。」

他看到書名,腦子里不自覺就閃出了初中時候背過的論語十則。

除了感嘆時間流逝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之外,還有什麼「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等名句。

當時背得頭疼,導致現在還印象深刻。

不過邱老爺子問這個是做什麼啊?

難道做菜之前,還先討論一番孔子的話不成?

邱耀祖說道︰

「《論語•子路篇》里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話,名叫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這話是講人生哲理的,同時也是三套鴨這道菜的創制主旨。」

什麼?

論語的名句跟三套鴨有關系?

林旭有些不解的問道︰

「邱老爺子,我不是很懂。」

文化人不都信奉君子遠庖廚嗎?咋會跟一道菜扯上關系呢?

邱耀祖笑著說道︰

「要說三套鴨,得從淮揚菜的興盛說起。」

他不急不躁的給林旭講解起了淮揚菜的起源。

清朝中葉,揚州的經濟達到巔峰,鹽商們喜歡附庸風雅召一些文人雅士來家里聚會餐飲,並邀請文化人參與到園林、餐飲等設計中。

三套鴨,就是這個時候,被一些文人,根據論語中那句「君子和而不同」給設計出來的。

君子和而不同,簡單來說就是︰

君子在人際交往中,能夠與他人保持一種和諧友善的關系,但在具體問題的看法上卻不必苟同于對方。

這和小人的人際交往是相反的。

小人同而不和,意思是小人會習慣于在對問題的看法上應和別人,但內心深處卻並不會抱著和諧友善的態度。

林旭听得雲里霧里,有些不明白這跟三套鴨有什麼關系。

邱耀祖說道︰

「三套鴨創立之初,講究的是三種食材都要有自己的本味,同時兩兩相合的味道,會產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林旭听到這里才有些明白︰

「所以是先有了創作理論,然後才誕生了三套鴨這道菜?」

「對!你這孩子果然一點就透,中餐烹飪往往都是先有菜,再根據菜來推導烹飪理念,但三套鴨是先有了理念,然後廚師們根據理念一點點探索出來的。」

這就是和而不同說法的來源嗎?

邱耀祖對三套鴨這道菜推崇備至,這也是淮揚菜中很重要的一道高端菜,其地位相當于開水白菜之于川菜。

「做三套鴨首先要懂里面的創作理念,要懂得和而不同,才能真正理解,從而做好這道菜。」

對于高端廚師來說,三套鴨的做法不算難,無非就是把三種食材月兌骨處理。

但這類菜光會做還不行,還要能品味出菜的妙處,懂得里面的文化內核,才能真正領略到中餐里的文化美。

郭德綱說,相聲拼到最後拼的是文化,烹飪也一樣。

聊完了這道菜創作理念,邱耀祖這才起身,帶著林旭去廚房,沒有直接做三套鴨,反而講起了這道菜的選材。

「小旭,要是讓你來做這道菜,你會怎麼選?」

怎麼選?

林旭剛想說一只家鴨一只野鴨再加一只鴿子就行,這有什麼好選擇的。

但想著邱耀祖不會問這麼簡單的問題,便認真思索片刻說道︰

「首先要有一只公鴨。」

鴨子類菜品中,公鴨比母鴨要強很多,不管炖煮蒸炸,公鴨做出來都更好吃,所以他覺得應該選公鴨。

邱耀祖臉上露出一絲驚訝︰

「你能有這種認知,就說明你確實懂烹飪,是一般廚師不能比的。」

還真蒙對了?

林旭有種做選擇題蒙對答桉的竊喜感。

邱耀祖接著說道︰

「淮揚菜名著《調鼎集》中對鴨子有這樣一句描述︰諸禽尚雌,唯鴨獨尚雄;諸禽尚女敕,唯鴨獨貴老。公鴨子,越老越香,味道就越出眾,所以,三套鴨要選擇一年以上的公鴨。」

這就是昨天專門打電話讓老黃來送食材的原因嗎?

想想也是,也就老黃這樣常年跟各種養殖場打交道的人,才能買到公鴨,一般人到菜市場去買,絕對只有母鴨。

因為養殖的鴨子,一般是不會留公鴨的,不下蛋,只會浪費糧食。

但也不是沒公鴨,大概七八十只蛋鴨中,會有一只公鴨,負責給母鴨們進行交配,這只公鴨一般會被養殖場的人吃掉,要想買到,必須得托老黃這樣的關系戶才行。

至于野鴨和鴿子,林旭就不太清楚了。

走進廚房,林旭看到工作台上整齊的擺放著今天要用的鴨子、野鴨和鴿子。

三種食材全都經過了拔毛處理,光  的,而其中的野鴨紅嘴紅蹼,看起來很誘人。

邱耀祖提著野鴨說道︰

「選擇家鴨只選公鴨就行,而野鴨,就比較講究了,小旭,你知道野鴨怎麼分等級嗎?」

林旭搖了搖頭,他這會兒就像剛剛接觸烹飪的小白一樣,從沒想過做菜居然可以像寫論文那樣,需要如此嚴謹的理論知識。

邱耀祖說了三個字︰

「看顏色!」

野鴨跟家鴨不一樣,野鴨剛從蛋殼里鑽出來就要找吃的。

小時候吃得膘肥體壯的鴨子,鴨嘴和鴨蹼會變成紅色,這是野鴨中的優等生,橙色次之,更差的還有黃色、黑色等顏色。

野鴨要選擇紅嘴紅蹼的鴨子,這樣的鴨子才膘肥體壯,做進菜里才足夠美味。

好在現在的野鴨已經人工養殖,紅嘴紅蹼的野鴨比較常見。

最後是鴿子,這也是一道比較講究的食材,講究的不是品種,而是鴿子的年紀。

女敕鴿子味道不濃郁,老鴿子隔著家鴨和野鴨,也不一定能炖爛,所以要選擇三到六個月的中年鴿子。

「老鴿子女敕鴿子好區別,看腳底那塊軟肉就行,老鴿子的相對肥實一些,但中年鴿子不好選,過去都是廚師一個個用手挑選。」

用手挑選?

林旭不是很理解這話的意思。

他好奇的問道︰

「養鴿子的人不知道嗎?」

「過去養鴿子的都比較粗放,而鴿子一旦會飛,長得又都一樣,鴿農哪能分得清啊,只能去扭脖子挑選。」

老鴿子生長期長,脾氣也相對大點,扭它脖子,會劇烈掙扎。

女敕鴿子沒見過世面,腦袋怎麼扭都沒事,只有中年鴿子,剛擰脖子時會掙扎一下,然後就听之任之。

「不過現在不用這樣了,科學養殖的鴿子,腿上都帶著標簽,上面記錄著孵出的時間,只要根據號牌挑選合適的鴿子就行。」

三套鴨這道菜除了三種禽類之外,還需要冬筍、香孤和金華火腿三種配料,現在這三種食材也準備妥當,可以烹制了。

邱耀祖笑著說道︰

「理論和選材給你講過了,接下來你就制作吧小旭,順便讓我看看你的基本功。」

林旭的基本功是沒問題的,他二話不說就拿起菜刀,先給這只公鴨月兌骨,順便找一下手感,然後再收拾野鴨和鴿子。

跟做八寶葫蘆鴨一樣,整鴨月兌骨都是脖子下面開口,先將鴨脖子整個月兌出來,接著順頸椎骨把肋骨、 椎、鴨翅、鴨腿等部位的骨頭全都月兌出來。

三種食材都是宰殺放血但卻沒清理內髒的,林旭抓緊時間處理,免得內髒時間長了在肚子里產生腐壞的氣味。

邱耀祖原本覺得就林旭這年齡,就算天賦高,月兌骨的過程也不會太嫻熟。

但等林旭上手才發現,這孩子居然麻利得像個在灶台前打轉半輩子的老師傅。

對鴨子的骨骼格外了解,月兌骨的時候,用刀的次數都不多,基本上全靠大拇指把鴨肉推離鴨骨。

這種推的方式,是月兌骨的最高形式,鈍月兌。

所謂的鈍月兌,就是月兌骨的時候,讓肉始終接觸鈍的一面,這樣才能有有效避免皮肉被劃傷。

一些不擅長整雞、整鴨月兌骨的人,操作的時候會刀不離手。

但真正懂行的,只有去掉關節筋膜時才會用一下刀,更多時候只用雙手,別的什麼工具都不用。

這樣的表現,讓邱耀祖心里直癢癢。

「老高真是走狗屎運了,居然能撿到一個這麼好的徒弟,早知道當年我也去迎春街買房子安家了。」

他願意指點林旭,本就是見獵心喜,遇到好苗子總會忍不住想要指點一下。

再加上賀家順等人的加入,讓邱家成了釣魚台乃至整個中餐圈子里都數得著的家族,終于有實現長輩「光宗耀祖」的希望了。

所以高興之余,自然就想教林旭高端點兒的菜品,結個善緣。

以後萬一老高一直不在京城,那咱就慢慢挖牆腳,只要肯努力,這孩子總有喊自己師父的一天。

嗯,邱老爺子不敢直接把林旭變成自己的徒弟,但和高培生共享徒弟的膽子還是有的,而且還很大。

到時候你是師父,我也是師父,誰也別說誰。

烹飪圈子里,一個廚師拜好幾個師父是很常見的,因為師父不可能面面俱到。

白桉紅桉、蒸菜爆炒、炖菜煲湯等等,每個廚師都有自己擅長的,所以就拜一群師父,這樣才能「集眾家之所長」。

現在,邱耀祖就打算走這樣一條路。

你老高能教,那我老邱也能教,而且還是打著為孩子好的旗號來教的,你有意見也得忍著。

很快,一只鴨子就被林旭月兌掉了全身的骨頭。

他將鴨連帶鴨騷一塊兒月兌出來,邱耀祖忍不住叫了聲好︰

「非常好,哪怕讓振華來,最多也就這種速度了,小旭這廚藝真是沒得說,怪不得你師父到處去浪呢。」

「這是做得多了,熟能生巧而已。」

林旭笑了笑,提著手中的家鴨抖了抖,這會兒鴨子的皮朝內,肉朝外,但他並沒有翻過來,而是放在一邊,直接開始給野鴨月兌骨。

「小旭,為什麼不把家鴨翻過來?」

「等會兒得焯水,不能翻,翻面等會兒還得翻回來,容易傷到皮肉。」

嘖嘖,這就是天賦啊,根本沒提過做法,但這孩子卻意識到了這一點。

邱耀祖好奇的問道︰

「你怎麼知道要焯水,以前做過三套鴨?」

林旭將野鴨的頸骨抽出來,搖頭說道︰

「沒做過,但我師父說過一句話,不管什麼菜,都不能直接拿生肉往高湯里放,這會毀了一鍋高湯的。」

邱耀祖都恨不得給林旭點贊了。

知道這話的廚師有很多,但真正記住並實踐的,卻少之又少。

很多人明明知道這句話,但卻總是做出拿著食材放進高湯鍋里烹制的舉動,有時候還用食材夠新鮮來反駁。

再新鮮的食材,也會污染高湯。

最好的做法,就是在開水中燙一下,然後再放到高湯中。

林旭忙著給野鴨月兌骨,難度稍稍有些大。

不光是因為野鴨的骨頭更硬,最主要的是肉少,尤其是野鴨背部,肉薄得只有一張皮,一個不慎就會把肉皮破掉。

好在他有月兌骨技法在手,算是有驚無險的把野鴨的骨頭給完全月兌了出來。

月兌骨的野鴨此時也是皮在里肉在外,林旭沒有翻面,而是繼續給鴿子月兌骨。

三種食材全部月兌骨後,林旭沒有急著制作,而是根據邱耀祖的提醒,先把整塊的金華火腿放鍋里煮了一下,接著將竹筍和香孤切片,放到沸水中焯水。

最後,將煮軟的金華火切片,和香孤與筍片分別放在盤子里備用。

「等會兒套的時候,需要把這些配料,有規律的塞進食材的月復腔中,以此增加食材的味道和鮮香味。」

隨著邱耀祖的指點,林旭對這道三套鴨的認知也越來越深刻。

學這道菜,確實需要先把理念弄通。

這樣學起來才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接下來,就到了給食材焯水的環節。

林旭燒了一鍋水,又準備了一大盆冰水。

等鍋里水開,他用手提著鴿子的腦袋放進鍋里涮兩下,讓鴿子體內的肉完全接觸到沸水,這樣鴿肉的血水和雜質才會去除干淨。

鴿子不能燙太久,在鍋里涮幾下就得放到冷水中過涼,防止鴿肉受熱爛掉。

整個過程林旭沒借用漏勺,也沒用快子,就這麼用手貼著沸水,看得邱耀祖連連點頭了,不怕燙,才能成為一個好廚師。

用冷水浸泡一下,小心將鴿子翻過來。

灶上的鍋這會兒還在沸騰著,林旭將燙鴿子留下的浮沫舀著倒掉,再次提起鴿子,將鴿子的外皮又涮了一下。

這次涮,是為了燙皮,把鴿子的外皮清理干淨,這樣做出來的湯才不會有異味。

鴿子燙過同樣需要放在冰水中過涼,接著他拿著三片金華火腿、兩片竹筍、一片香孤塞進鴿子的肚里。

塞好將鍋里的浮沫撇掉,開始燙野鴨。

同樣先燙再過冰水,投涼後開始翻面,翻好往野鴨肚子里塞入金華火腿、筍片和香孤片,再將鴿子塞進去,獨留鴿子的腦袋從野鴨脖子下面開口處探出來。

套的時候,鴿子在野鴨肚子里正面放,也就是鴿子的背部對著野鴨的背部,等會兒野鴨往家鴨肚子里套的時候,也是背部朝上,和家鴨的背部貼著。

這麼做的好處是,放在鍋里小火煨的時候,三種食材肉多的地方貼著鍋底,比較耐煮,而上面背部肉比較薄,能有效防止被煮爛。

套好鴿子,林旭提著野鴨同樣放在鍋里燙了一下外皮,去除鴨皮的異味。

接下來,就該個頭最大的家鴨了。

林旭一步步制作,燙過鴨肉翻過來,再塞入三種配料,塞好將三種野鴨小心套進去,再整理一下三種食材的腦袋。

家鴨的腦袋壓著野鴨,野鴨的腦袋壓著鴿子。

一個身體三個腦袋,雖然看起來有些驚悚,但也有種別樣的美。

把把鴨子同樣燙一下外皮,接下來就該正式烹制了。

林旭按照邱耀祖的提示,拿來一口砂鍋,鍋底墊上用開水燙過的竹篦,把香孤冬筍金華火腿鋪在竹篦上,最後放上整理好的三套鴨。

往砂鍋里倒入沒過鴨身的清高湯,放在灶上,先大火燒開撇去浮沫,接著改小火,蓋上鍋蓋,小火煨制。

林旭做完這些,洗洗手剛要歇會兒,腦海中突然響起了系統的提示音︰

「宿主在國宴大師的指點下,首次完成淮揚菜當家菜品三套鴨,獲得該菜品的完美級做法,並額外增加五十點淮揚菜分支任務積分。」

我去,還有這種好事兒呢?

林旭剛剛還覺得邱耀祖不動手,自己連偷師的機會都沒有。

沒想到烹飪技法這就到手了,簡直就是驚喜!

邱耀祖沒想到林旭第一次做這道菜,就能將各個步驟全都照顧到,心里越發喜歡這個年輕人了。

他擼起袖子說道︰

「剛剛一直看你做菜,看得我也有些技癢,趁著煨鴨子的功夫,我來做一道你可能沒見過的淮揚菜,算是給你長長見識。」

還有我沒見過的淮揚菜?

林旭好奇的問道︰

「什麼菜啊?」

「芙蓉海底松!」

————————

想了想,還是忍著咳嗽繼續寫吧,反正躺著也是難受,不如趁機用美食轉移一下注意力。本章5200字,十二點後就是雙倍月票了,大家等會兒再投哈!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