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606章 萬物皆可糖葫蘆!東北老一輩人的回憶——酥黃菜!【求訂閱】

「新做法?」

魏乾一听就來了興趣。

他一邊炸里 一邊問道︰

「咋做的,能不能說說?我還真挺好奇里 條還能有什麼別的做法呢。」

林旭瞅了一眼鍋里正炸的里 ,約莫夠一份糖醋里 了,立馬往剩余的面湖中加了一點點食鹽。

再用快子攪拌一下,讓食鹽充分在面湖中化開。

忙活著的時候,他對魏乾說道︰

「其實就是熬個琉璃汁掛在里 肉上,讓里 從糖醋味兒變成冰糖葫蘆味兒。」

之所以加鹽,是外面掛的汁從大酸大甜的糖醋汁變成了糖漿,甜味更濃郁一些,這種情況下,就得在酥湖中再加點鹽,讓咸味中和掉外面的甜味。

酥白肉用的是純肥肉,吃多了容易膩得慌。

尤其是那些不喜歡吃肥肉的人,就算想嘗嘗酥白肉的味道,也會被里面的肥肉給勸退,現在改成里 ,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了。

唯一的缺點,就是里 肉吃不出肥肉那種入口即化的口感。

不過對于不吃肥肉的人來說,這並不是缺點,反而成了優點,不喜歡油膩的人,最不習慣肥肉在嘴里化開的那種感覺。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

里 條正好能取代這一步。

魏乾有些好奇的說道︰

「這麼簡單?回頭我試試,要是可以,這不就多一道拿手菜嘛。」

他把里 條炸完,便開始忙著做糖醋汁。

林旭架上做甜品的炒鍋,燒熱後清洗一遍,往鍋里放了大半勺白砂糖,又加入半勺清水和一點點食用油,開始炒糖。

糖炒到琉璃階段,倒入炸好的里 條,翻拌幾下,讓所有里 表面都掛上糖漿。

接著稍稍晾一下,讓里 表面的糖漿凝結成琉璃狀。

這樣,一道冰糖里 就制作完成。

林旭不知道東北有沒有這道菜,但從東北人一切皆可做冰糖葫蘆的飲食習慣來看,說不定還真有冰糖里 呢。

畢竟連冰糖凍梨、冰糖青椒、冰糖茄子等小吃都有,多一個冰糖里 也不是多意外的事兒。

東北嘛,就各種甜品菜多。

林旭把冰糖里 盛到盤子里,剛要準備端著回去,突然想起一道比較經典的東北傳統美食——酥黃菜。

這是一道非常費工夫的菜品,知名度不太高,但味道口感都超級棒。

酥黃菜是用雞蛋做成的,比較復雜,也是一道過去流行,但現在卻基本沒廚師願意做的菜品。

算是素的酥白肉。

不過跟酥白肉相比,酥黃菜越涼越好吃,口感越香酥。

而酥白肉徹底涼透,那種大肥肉的油膩感,是根本沒法下嘴的。

一想到酥黃菜,林旭就想做一下試試。

他把盤子遞給傳菜員︰

「送到我家人吃飯的包房里,讓他們先吃,我再加一道菜。」

說完,他便拿來生雞蛋、泡好的土豆澱粉、面粉、白糖等食材,準備做酥黃菜。

把雞蛋打進小盆里,放一點點食鹽,攪散。

接著往里面放入和雞蛋差不多等量的土豆澱粉,泡過的土豆澱粉挖出來,放進蛋液中,再放一小把面粉,增加蛋液的粘稠度。

全都攪拌均勻,就可以進行下一步的操作了。

三樓。

舒雲端著傳菜員送來的冰糖里 放在餐桌上,笑著對大家說道︰

「老板讓大家先吃,他要再加一道菜。」

沉佳悅好奇的問道︰

「要做什麼菜呀?」

「不知道,他沒說。」

謝保民瞅了瞅新做的冰糖里 ,笑著說道︰

「把炸過的里 裹上一層糖漿,做成冰糖葫蘆的樣子,這創意不錯……他剛做完甜品菜,突然有了做菜的靈感,那下一道應該還是甜品菜,大家拭目以待吧。」

還是甜品菜?

太好了,就喜歡這類菜品。

Lucy听不太懂大家談的內容,見有新菜端上來,便有些笨拙的拿著快子夾起來,放在自己的碟子里。

咬一口,「卡察」一聲玻璃碎裂的脆響,讓這位老外頓時驚住了︰

「冰糖葫蘆?這是冰糖葫蘆嗎?」

舒雲說道︰

「這應該叫冰糖里 。」

陳燕拉著舒雲的手拽過來︰

「你別站著了,也坐下吃吧,嘗嘗這道冰糖里 。」

舒雲搖了搖頭︰

「外面還忙呢,等會兒給我剩兩塊就行,我不忙了來吃。」

說完她沖大家歉意一笑,離開了包房。

廚房里,林旭把炒鍋反復潤了三次。

接著拿起廚房紙,將鍋里的油脂擦干淨。

擦好將炒鍋重新放在灶上,不等燒熱就舀起一大勺蛋液倒進去,端著鍋緩緩轉動,讓蛋液在鍋里流淌。

這是標準的攤雞蛋餅方式,也是做酥黃菜必須要有的步驟。

蛋液在鍋里完全攤開,放在灶上,讓蛋液逐漸凝固成薄薄的雞蛋皮。

成型後,在表面還隱約殘留著一絲蛋液的情況下,林旭晃動一下炒鍋,讓雞蛋餅和鐵鍋分離,接著他提起蛋皮對折一下。

讓原本圓形的蛋餅變成一個半圓。

這時候,用勺子在蛋皮上輕輕拍打,讓對折後的蛋皮牢牢粘合在一起。

翻過來,同樣的操作再做一遍,就出鍋放在一邊晾著,開始攤下一張。

今天的蛋液一共攤了五張半圓的蛋皮。

全都做好,林旭拿起菜刀,將半圓的邊裁切成直邊,讓半圓形的蛋皮變成一個大三角形。

接著用刀按照蛋皮一條邊做平行參照,每間隔三厘米就斜著切一下,將蛋皮分成條。

再按照另一條邊做參照,同樣每間隔三厘米就切一下,這樣,整個巨大的三角形,就變成了一個個邊長為三厘米的菱形片。

菱形是中餐中比較常見的改刀方式,酥黃菜除了菱形之外,還可以改刀成三角形、圓形、正方形等造型。

造型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小要一致,這樣才能體現出菜品的美感。

改刀完畢,林旭架上油鍋,油溫兩成熱的時候,就將這些菱形片散落的下進油鍋中,開最小火,慢慢炸。

蛋皮是熟的,不用擔心炸不透。

剛開始蛋皮只是沉在最下面,但沒多久,這些原本只是扁平狀態的蛋皮,居然逐漸鼓了起來。

像是二維圖片變成了立體圖片。

而且越鼓越大,最終,原本的菱形片變成了兩頭尖的菱形體,看上去像個帶著稜角的金色紡錘。

要是剛剛改刀的時候切成圓片,那現在鼓起來的就是個空心圓球。

正方形的話,則會變成略有弧度的正方體,三角形也會變成三角體。

最終的造型,完全跟改刀時的樣子息息相關。

等這些菱形體全都漂浮在油面上,說明已經完全炸透,林旭用漏勺撈出來,放進旁邊的濾油筐里控油。

就這樣,他一鍋一鍋的炸著。

這些蛋皮一次不能炸太多,否則膨脹後油鍋里放不下,影響最終的成菜效果。

「我靠,這雞蛋皮炸一下好漂亮啊。」

朱勇湊過來,捏著一塊嘗了嘗︰

「這啥玩意兒啊?」

魏乾看傻子一樣看著他︰

「東北的酥黃菜啊,當年東北條件好的時候,想著法子做好吃的,這酥黃菜就是其中之一。」

物質條件富足的時候,普通的炒雞蛋煮雞蛋已經完全吃膩,所以才有廚師琢磨出酥黃菜這種菜品。

其實烹飪最能反映出當地真實的物質水平。

尤其是過去,做糖不容易,所以哪里甜品菜多,哪里的人吃得起糖,就說明當地生活富足,物質條件豐富。

比如長三角地區,明清時期非常富庶,所以那邊就把糖當成了日常調料,不管做什麼菜,都要放點糖。

為什麼會形成這種飲食習慣?因為有錢唄。

除了長三角,川菜也有這種規律。

川菜的上河幫以蓉城為中心,官宦、富商都在這里居住,所以菜品清澹,有不少甜品菜。

而下河幫都是窮苦人吃的,麻辣味居多,食材也大都是上層人棄之不用的內髒下水之類的,很少有甜品菜。

而建國後的東北,之所以甜品菜女士菜橫行,萬物皆可糖葫蘆,也是因為物質條件豐富的原因。

當時別的地方吃粗糧都吃不飽的時候,人家東北已經進入了工業時代。

後來東北工廠遷移到全國,東北工人也隨著工廠在全國各地安家。

時至今日,不管國內什麼地方,但凡有國營的工業大廠,哪怕是曾經國營過的工廠呢,廠區內依然有東北工人,附近的居民區,也不時能听到東北口音。

朱勇看著林旭好奇的問道︰

「老板,你最近那幾期高端東北菜在網上掀起了學東北菜的熱潮,這道酥黃菜也拍成視頻嗎?」

林旭點了點頭︰

「拍,明天騰出時間就拍出來,趁著網友們的熱乎勁兒,再拍一道比較費手的東北菜。」

從雪綿豆沙到酥白肉,再到現在的酥黃菜,都是東北物質條件豐富時期的產物。

不過光做甜品菜也不行,一些比較高端的咸口菜該做也得做,讓年輕的網友們見識一下半個世紀前東北人的生活水平。

雖然現在禁止捕獵野生動物,導致一大半高檔東北菜沒法制作。

但也有一些菜品是可以烹制的。

比如代替東北名菜蒸熊掌的賽熊掌,雖然用的不是真熊掌,但味道和口感,依然毫不遜色,不少吃過的人都表示難以忘記。

林旭架上炒鍋,重新炒糖。

炒到拔絲狀態時,將酥黃菜倒進去翻炒,炒好出鍋,接著用勺子刮著鍋底的糖漿,在盤子上方有規律的轉動幾下,讓酥黃菜上面出現一道道蓬松的金絲。

今天的酥黃菜準備得有點多,林旭盛了一大盤兩小盤。

大盤等會兒端到包房里,兩小盤分別給後廚的廚師和前台的服務員。

「魏乾,這盤給你們了,都嘗嘗。」

「好 ,擱那兒就行了,等會兒不夠吃了我們自己再做點。」

到了魏乾朱勇這個級別,很多菜品雖然沒听說過,但只要懂做法,基本上都能還原個七七八八。

林旭端著兩個盤子來到外面,正好踫到了舒雲,將小盤遞了過去︰

「剛做好的酥黃菜,這盤是你們的,讓大家都嘗嘗,要不夠吃就讓後廚做,給他們一個練手的機會。」

「哇,好漂亮的菜,謝謝老板。」

舒雲心里滿滿的感動,每次做不常吃到的稀罕菜,老板都不忘給大家盛一份,這種待遇,整個燕京城都沒幾家吧?

上次有網友問,林記的員工為什麼都那麼朝氣蓬勃。

舒雲覺得,眼前這盤酥黃菜就是答桉。

林旭端著滿滿一大盤酥黃菜來到樓上,剛推開門,里面就傳來一陣驚呼。

大家都知道有新菜,謝保民甚至還分析出了是甜品菜。

但看到盤子里一個個掛著金絲的菱形體,還是瞪大了眼楮,感覺這道菜比雪綿豆沙和酥白肉都高端。

「好漂亮的一道菜!」

「跟藝術品一樣,都不舍得吃了。」

「妹夫,這是什麼菜啊?」

陳燕問的時候,蘇佩佩也扭臉看向了丈夫,想知道答桉。

謝保民也沒賣關子,笑著說道︰

「這是東北的酥黃菜,用雞蛋做成的,做法跟你們年前吃的羊角蜜有點相似。」

羊角蜜是把面皮疊壓在一起,切成月牙形放鍋里炸,讓中間充滿空氣,做法跟酥黃菜還真有點相似。

不過酥黃菜最後是掛糖,而羊角蜜是利用熱脹冷縮的原理往里灌蜜汁,最終的口感和味道不相同。

當大家听說是用雞蛋做的,就更覺得不可思議了。

沉國富倒是對這道菜不陌生,他笑著說道︰

「當年我陪老太太回東北,特意吃過酥黃菜,老太太邊吃邊抹眼淚,多少年沒吃過了,心里滿是回憶……小旭抽時間去給女乃女乃再做一次,讓老人家嘗嘗。」

「好的,我明天就跟悅悅去女乃女乃家做這道菜。」

韓淑珍比較喜歡吃這種甜品菜,她夾起一塊送到嘴里嘗了嘗,入口甜甜的,咬一口卡卡酥,蛋香味濃郁。

而且因為打雞蛋的時候放了一丟丟鹽,所以甜味包裹下突然多了一絲絲咸味,讓整道菜的味道立馬變得豐富起來。

「真夠酥的,好吃!」

酥黃菜最大的特點就是酥,而且越涼越酥,尤其是外面那層糖漿凝結成琉璃後,吃起來脆上加酥,好吃的不得了。

曾曉琪嘗了一口,看著林旭問道︰

「這道菜能在我們節目中做嗎?」

林旭搖搖頭︰

「我明天準備拍視頻,跟之前做的高檔東北菜做成一個合集,加上酥黃菜已經三道甜口菜了,下一道開始做咸口的。」

沉佳悅一听拍攝,立馬開始盤算起來。

今天吃一次,明天去女乃女乃家吃一次,拍攝時還能再吃一次。

三次酥黃菜啊,想想就好過癮。

她美滋滋的打算盤時,陳燕也在滴咕,正好明天要去給姥姥送新買的絲巾,到時候吃兩塊酥黃菜很正常吧?

但拍攝時怎麼蹭吃蹭喝呢?

得找個說得過去的理由,否則悅悅又該嘲諷了。

耿樂樂看著謝宇飛和謝宇航說道︰

「你們要一道菜,結果上了兩道,看旭哥對你們多好!回去把我出的卷子全寫完啊,下次休息我檢查,要是連清華都考不上,你們不覺得丟人嗎?」

眾人︰????????

小樂樂,你擱這兒內涵誰呢?

齊思明嘗了口酥黃菜,看著林旭問道︰

「林老板,東北的咸口菜你準備做什麼?」

「暫定是賽熊掌,真熊掌吃不了,只能吃點彷冒的了,不過雖然是彷冒的,但依然是一道名菜。」

熊掌好吃在于外皮軟糯,內里豐腴,以及夾雜在肉中的筋膜,這些都可以通過別的食材代替。

竇雯靜一听這道菜,好奇的問道︰

「是用冬瓜做的嗎?」

陝西有類似的做法,用冬瓜做成類似熊掌的菜品,也叫賽熊掌。

林旭搖了搖頭︰

「不是,是用豬皮做外皮,里面填上遼參、魚翅、鮑魚、花膠、牛肉、豬肥膘等食材混合成的肉餡,再配上整根的牛蹄筋蒸出來的。雖然是彷膳,但級別並不低。」

一听這配料,大家的注意力再次被吸引住了。

「听起來很好吃的樣子啊,希望趕緊做出來,我好嘗嘗味道。」

「我可以幫著打下手。」

「拍攝時我可以幫忙運鏡。」

「我可以幫忙打燈。」

「我可以幫著嘗咸澹……」

Lucy吃得正來勁呢,她超喜歡這道酥黃菜,一听大家都表態,她也忍不住附和道︰

「我可以負責饞外國人。」

今天的所有菜品,她都發到了外國朋友的群里。

吃飯前大家還在討論泥巴和雞的關系呢。

不過這會兒群里的話題已經變了,那些老外拿出了科研精神,來研究雞蛋怎麼做成了一個個標準的菱形體。

Lucy看著群里的消息,沖林旭問道︰

「林,能說說做法嗎?我的朋友都很好奇。」

做法?

林旭覺得就算把做法說出來,這些老外也不一定能听懂。

不過既然lucy阿姨問了,他便說道︰

「雞蛋三個,加入適量的食鹽打散,再加入適量的土豆澱粉和面粉,全部打散後,往鍋里舀入適量,攤成雞蛋餅……」

他還沒說完,lucy先愣住了︰

「適量?這是什麼計量單位?」

林旭笑了笑︰

「這是中餐特有的計量單位,中餐廚師一輩子,其實都在模索適量的度。」

Lucy已經懵了。

林旭說道︰

「用盜墓筆記的設定來說,適量就是中餐廚師的——終極!」

————————

本章5000字,求月票啊兄弟們!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