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765章 腌了四個月的茶油鴨,味道真是絕了!粥的多樣性!【求訂閱】

「鴨子還得蒸多久啊?」

餐桌前,沉國富吃著今天新做的水晶肘子和芥末鴨掌,听著任崇墨和陳躍進聊著的婚禮流程,忍不住沖林旭問起了茶油鴨。

這道菜是老沉拍板調換的,也是他在整場婚禮上唯一比較有參與感的事情,所以非常用心。

林旭看了看時間說道︰

「還有十分鐘才能好,這種在油中浸了四個月的鴨子得多蒸會兒,不能著急。」

一旁的田清瀾好奇起來︰

「是擔心鴨子不好熟嗎?」

「不,是防止鴨子太油膩,所以要多蒸一會兒,把里面的油脂蒸出來。」

四個月的時間,一百多天,加上鴨子提前用鹽把水分腌了出來,所以鴨肉縴維中,已經滿是茶油。

蒸的時候要多蒸一會兒,把油脂往外排一排,這樣吃起來不油膩。

而蒸出來的油脂其實也沒消失,全都附著在了表面,使鴨肉聞起來更香,吃起來更利落。

算是增加了香味,卻降低了油膩感。

讓茶油鴨無論口感還是味道,都更加趨于完美。

經過這麼一解釋,老沉得意的說道︰

「之前我們在家里做的時候,還盤算著五一說不定能派上用場,沒想到還真是,算是提前給小燕的婚禮做了準備。」

他將一塊芥末鴨掌吃進嘴里,又端著茶水喝了一口。

今天雖然是商量大事兒,但既然決定戒酒,就一滴不踫,等婚禮當天再跟親戚賓客們一塊兒喝點。

韓淑珍端著一碗沉佳悅兌好的炒面湖湖小口小口的吃著。

旁邊的沉國芳問道︰

「剛才悅悅說這種炒湖的面粉吃了對腸胃好,這是真的假的?」

「真的,偶爾吃點可以養護腸胃,中醫一直都有吃湖的食物養胃的說法,你嘗嘗,這湖湖可好吃了。」

她把手中的碗往沉國芳面前遞了遞,沉國芳舀了一勺,小心翼翼送到嘴里,吃起來確實很不錯。

絲絲滑滑,還帶著熟面粉特有的香味。

正回味著,沉佳悅和陳燕進來了,一人手中端著一小碗,這是韓淑珍嘗了炒面湖湖後讓兩人去做的,中年人的胃粘膜多少都有些損傷,飯前吃點湖湖對身體好。

而且為了健康考慮,還特意交代兩人別放太多糖。

田清瀾見到兒媳婦手中端著一個托盤,趕緊起身接過來︰

「坐下來歇著吧燕燕,別累著了。」

「不累不累,媽您嘗嘗,我也沒做過,看看稀稠程度咋樣。」

「這哪還用嘗啊,肯定非常好吃。」

兒媳婦親自端來的湖湖,哪怕里面放了黃連呢,當婆婆的也得說甜,畢竟這年頭能主動幫婆婆端飯的人,真是越來越少了。

大家一人端著一小碗炒面湖湖,學著沉佳悅的樣子,用勺子刮著上面一層送進嘴里,甜絲絲,滑膩膩的,有種吃熱巧克力的感覺。

但炒面湖湖的面香味更濃郁,吃起來跟熱巧克力不一樣。

任崇墨嘗了一口,對陳躍進和沉國富說道︰

「小杰太忙,我和我愛人也只會紙上談兵,所以婚禮方面,就麻煩親家和國富兄弟幫忙操心了。」

任家的親友其實也不少,但礙于任杰的身份,任崇墨沒讓他們過多參與婚禮的事情。

萬一回頭有人拿這事兒跟兒子套關系走後門,這不是無事生非嘛。

所以為了避免麻煩,盡可能的讓親戚們少跟任杰牽扯。

身為警察想要秉公執法,想要一心為民,就連親戚也要保持一定距離,只有這樣,才能減少被腐蝕的可能。

很多公檢法的公職人員,雖然自身足夠硬,但因為親戚被腐蝕的緣故,最終成了犯罪集團的幫凶。

任家要堅決杜絕這一點。

逢年過節走動聚餐都沒問題,找我們老兩口就行了,小杰不願意參加這種聚會就不勉強,你們私下里也別打擾他的工作和生活。

至于托關系辦點小事兒,你們要麼自己下載政務服務APP,要麼去行政服務大廳,別麻煩我兒子。

任崇墨兩口子的態度,讓陳躍進和沉國富很滿意。

他們就怕這對教授耳根子軟,親戚一求幫忙就滿口答應下來,這樣長久下去,勢必會連累陳燕。

陳躍進說道︰

「我們這邊的親戚已經通知了,任何人不能跟小杰攀關系,誰托他辦事兒就跟誰家斷絕往來。」

沉家這邊倒是沒什麼好擔心的,平時遵紀守法,沒有需要托關系的地方。

而且就算有,不管找林旭還是找韓家,反而都比找任杰好用。

畢竟林旭可是在釣魚台和燕京飯店都有關系的,本身也是個名人,有時候在網上發條動態,都比托關系好使。

很快,十分鐘過去。

林旭來到廚房,打開蒸櫃的門,一股誘人的香味就從里面飄了出來。

這股味道很獨特,既有茶油的香味,也有鴨子的鮮味,同時還有一股類似火腿一樣腌漬肉的鮮美。

「我靠,這個香味聞起來可真過癮。」

終于回店里上班的朱勇聞到蒸櫃里的香味,忍不住湊了過來,想見識一下腌了四個月的鴨肉到底有多美味。

林旭戴上隔熱手套,將里面的的茶油鴨依次端出來。

菜品的賣相都很好,鴨子油潤,色澤白皙中帶著茶油的金黃,看起來就像是鹽水鴨表面淋了一層金色油脂一樣。

既上檔次,同時也很讓人眼饞。

這種賣相是很難得的,因為中餐里的各色菜品,有的接地氣,但一看就不上檔次;也有的菜品檔次太高,陽春白雪一樣,讓人有距離感。

茶油鴨這種檔次足夠但同時又接地氣的菜品,算是兩邊全都兼顧上了。

一道道的菜品端出來,鮮香味越發濃郁。

周圍的幾個廚師全圍了過來,看著茶油鴨潔白中帶著金黃的色澤,聞著誘人的香味,都沒想到這道菜能做到這種地步。

林旭說道︰

「等會兒先端到包房,讓我家的親戚挑選一道適合在婚宴上的造型,挑好了給你們都嘗嘗。」

說完,他和朱勇各自端著兩盤鴨子,送到了樓上的小包房里。

剛進門,香味就把眾人的目光吸引了過來。

「聞起來好香啊。」

「賣相也好漂亮,看起來就好吃。」

「真不敢相信,四個月前咱們腌的鴨子會這麼漂亮。」

「太完美了,簡直就是為婚禮準備的。」

大家起身端詳著賣相各異的四道菜,一致覺得斬塊再擺成鴨子造型蒸制的賣相最好,適合出現在婚宴上。

這道菜的肉已經斬開,不用再費勁夾著撕扯,而且蒸的時候底部的一面貼著盤底,正好浸在蒸出來的油脂中,香味更濃郁。

「確定就用這個造型了嗎?」

林旭問了一聲,得到長輩們一致贊同後,他讓門口的服務員將剩下三盤都端了出去︰

「一盤給服務員,一盤給後廚,剩下一盤端給崔教授他們。」

今天崔清遠耿立山老黃等人全都來店里繼續吃鱔魚粥,順便嘗嘗腌了四個月的茶油鴨,老沉原本想跟他們坐一塊兒,但這邊要聊婚禮的事情,坐一塊兒不方便,所以就分開了。

幾個服務員端著離開後,沉佳悅舉起快子,迫不及待夾起一塊鴨肉咬了一口,隨即便露出了驚喜的表情︰

「哇,這鴨肉好好吃,皮滑滑的,肉有點勁道,好好吃。」

鴨子是先月兌水再腌腌制的,口感上是沒得說的,鴨皮女敕滑Q彈,鴨肉緊致中夾雜著油脂的潤澤感。

輕輕咀嚼,能嘗到鴨肉中的絲絲咸鮮和鴨肉本身的香味。

而貼著骨頭的地方,更勁道耐嚼一些,有點像是風干鴨,但又比風干鴨多了幾分油潤的感覺。

總之就是好吃。

沉佳悅這麼一歡呼,其他人也紛紛舉起快子品嘗,很快,也發出了同款贊嘆聲。

老沉只吃了一口,就一拍大腿說道︰

「做少了啊,當時應該多做點的。」

當時做了一百只鴨子,原本打算開春那會兒再做一百只的,但因為不確定這茶油鴨的味道如何,所以沒有做。

現在回想起來,總覺得準備的太少了,應該直接做個五六百只的,這樣才夠吃。

不過現在下手也不晚,沉國富放下快子就給老黃發了條消息︰

「這兩天不忙了給我準備四百只鴨子吧,另外再準備兩百斤茶油。」

消息發過去,他抬頭看著林旭問道︰

「四百只鴨子,兩百斤茶油夠嗎?」

林旭笑著說道︰

「這事兒您別管了爸,還是我來準備吧,這樣跟老黃走賬也方便點。」

四百只鴨子可不是小數目,不適合在家里做。

而店里場地就這麼大,再擺腌鴨子的大缸也不方便,所以得先找個適合腌鴨子的穩妥地方,這樣才可以大批量制作。

陳燕夾著一塊鴨翅慢慢啃著︰

「這個好辦,二樓廚房隔壁是個美術班,最近沒咋開過門,好像開不下去了,回頭買下來,在廚房那掏個門,把那邊改裝成腌制間和儲物間,廚房原本的儲物間讓給烤鴨部,順便把樓上腌制魚的房間也騰出來,可以再改一個包間。」

誒……擴建?

林旭正在考慮要不要放在自強生煎的車間倉庫那邊,一听陳燕的建議,立馬覺得廚房所有問題都迎刃而解了。

場地解決了,倉庫也可以更寬敞更大點兒了,還可以改裝一間適合做腌制類菜品的恆溫恆濕房間。

這麼一來,整個後廚都能盤活。

「燕姐這個提議真好,我馬上就讓靜姐把隔壁美術班買下來。」

雖然螺螄殼里做道場能夠凸顯本事,但不缺錢的話,還是擴建更有利于店面的發展。

後廚擴建後,營業面積也可以進一步擴大,二樓和三樓都可以向外擴張一部分,包房和卡座的量也能增加一些。

這無形中又能提升店面的營業額,同時也能給新店設計提供新的思路。

又聊了一會兒,約莫鱔魚粥差不多時,林旭回到廚房,將熬好的鱔魚粥端出來。

包房里送一小鍋,外面擺兩大鍋,想喝多少喝多少。

崔清遠看到這一幕,就忍不住端著大碗過來盛粥了,一邊盛還一邊說道︰

「剛剛吃菜都沒敢撒開,就為了多喝點粥,這鱔魚粥真是刷新了我對粥類的認知,超級美味……小粵,這是不是兩廣地區最好喝的粥?」

粵利粵今天不僅來蹭飯,還跟潘達和強哥在旁邊的卡座上直播。

听到崔清遠的問話,他說道︰

「黃鱔粥雖然不錯,但最多能在各種粥品中殺入前十,比黃鱔粥好喝的有不少,我覺得最好喝的就是泥丁粥。」

強哥吸 著將一條鱔魚肉吃下去,好奇的問道︰

「啥是泥丁粥啊?泥巴做的?」

「不系啦,是海邊的一種泥土里生長的軟體動物,比海腸短,比泥鰍粗,做成粥味道超級鮮美,比黃鱔粥更美味。」

潘達喝了口粥︰

「說得我還真饞了,燕京有賣這玩意兒的嗎?」

「好像沒有,只能去特定的海域才能吃到。」

崔清遠沒想到還有比黃鱔粥更美味的存在,他鄭重其事的在手機記事本上記下來,打算暑假到海邊嘗嘗。

身為一個美食愛好者,連泥丁都沒吃過,這不是很遺憾嘛。

強哥見暫時吃不到泥丁粥,接著問道︰

「除了泥丁粥,還有什麼粥比較好?」

「也挺多的,艇仔粥、及第粥、海鮮粥、母米粥……想喝粥的話,一天不重樣至少能喝一個月。」

終于聊到了南方美食,身為廣東老,粵利粵不厭其煩的給大家做了細致的科普。

其實這些粥北方的粵菜館也能吃到,但味道的話,多少還是有些差別。

畢竟那邊的海鮮撈上來就放入粥里開始烹制,主打的就是一個鮮字,而這邊的海鮮,基本上都是長途運輸過來的,再加上水質食材等方面的區別,導致最終熬的粥品,多少也有差別。

大家討論的時候,耿立山突然說道︰

「其實,京城有一款粥,雖然沒有廣東粥品名氣大,但味道也很獨特。」

京城的粥?

大家都好奇起來,雖然北方吃粥比較多,但北方絕大多數的粥,嚴格來說都在稀飯的範疇,跟南方的粥有區別。

但耿立山開口了,自然不會無的放失。

老黃好奇的問道︰

「立山先生說的是什麼粥啊?不會是雜糧粥吧?」

耿立山搖了搖頭︰

「不是,是荷葉粥。」

一听這話,崔清遠忍不住問道︰

「把荷葉煮到粥里嗎?」

「不,是把米粥熬好,關火之後,在粥上面蓋一張新鮮荷葉,等粥稍稍溫熱或徹底放涼時再揭開,那時候粥的顏色會變得碧綠,喝起來有股澹澹的清鮮,配上小咸菜,解暑又開胃,特別適合三伏天。」

他簡單幾句話,把大家的口水都勾了起來。

別的粥都講究熱吃,越燙越好,但京城這邊的荷葉粥卻反其道行之,居然放涼了再吃。

這樣迥異的吃法,讓大家都產生了濃郁的好奇心。

耿樂樂無奈的說道︰

「早知道昨天在銀杏園,我摘兩片荷葉了。」

耿立山搖搖頭,對孫女說道︰

「這會兒的荷葉還不行,太女敕,清香味不夠,得等到三伏天,熬上一鍋粥,再摘一片厚實的荷葉蓋上去,一直等粥晾涼,那樣味道才好。」

崔清遠拿著手機,快速在記事本上將做法匆匆記了下來︰

「這我可得記清楚,回頭等天熱了,讓小旭做一次試試,或者干脆去銀杏園,咱自己動手做。」

身為美食愛好者,不能光吃,該動手也得動手。

大家喝著粥,聊著美食,場面很溫馨。

直播間的粉絲們很喜歡這種氛圍︰

「感覺又回到了林記最開始的樣子,顧客們你一言我一語的聊著,高峰期就拼桌,聊高興了讓服務員上幾瓶啤酒……」

「對啊對啊,超喜歡那個時候的林記。」

「有服務員已經有點晚了兄弟,林記最早就林老板一個人,顧客啥都得自助,還得幫忙收碗。」

「喲,還以為只有我是林記最早一批顧客呢,我就是在林記學會了商用洗碗機的用法,擺滿一筐就送進洗碗機中,特好玩。」

「真是巧了,我當時也在林記洗過碗,跟我同學聊天時,他們還以為我沒錢吃飯被老板扣下來洗碗呢,挨個兒給我發紅包救濟。」

「靠,你同學真不錯,我當時發朋友圈說幫飯店洗碗,居然被好幾個人給拉黑了,防止我借錢。」

「……」

直播間里很熱鬧,大家各自聊著來林記吃飯的經歷。

對他們來說,那段經歷中不僅有曾經的過往,同時也見證著他們在京城的成長。

從去年到現在,雖然有不少人背起行囊離開京城,但也有人頑強的留在了這里。

哪怕買房遙遙無期,哪怕每天通勤三四個小時,也要努力奮斗一波,說不定這一代多吃點苦,就能給下一代創造個更好的學習條件。

晚飯過後,林旭看了看日歷,確認了大姨子的婚禮時間,又問了老爸老媽來京城的日子。

決定從明天開始,著手準備婚宴上被陳燕PASS掉的一道極品美食——佛跳牆!

————————

太冷了,碼字受到了些許影響,不好意思啊各位,本章5000字,求訂閱求月票!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