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32章 富饒的高麗行省

「不錯。」莊德道。

「扶植一個沒有實權的恭愍王,總比扶植一個高麗戰神安全得多。」華雲龍道,「且恭愍王是個庸碌之輩,掌控起來更加容易。」

「有道理。」莊德道。

「等我們掌控了恭愍王之後,就讓他听我們的命令行事。以後想在高麗施行什麼策略,都以恭愍王的名義發出,那樣高麗的百姓就不會抵觸。」華雲龍道,「我會馬上上奏朝廷,讓皇上派儒生前來,教導高麗的百姓中原文化,提出高麗中原本是一家的理念。」

簡單的說,華雲龍是準備先扶植一個傀儡政權,然後用中原文化侵蝕高麗。

等高麗百姓都認同了高麗和中原是一家之後,恭愍王可以下台了。

「華將軍高明!」莊德說道。

「並非是本將高明。」華雲龍道,「這些策略都是皇上教的,而皇上的策略是那人教的。與其說本將軍高明,還不如說那人厲害。」

「不管如何,皇上都是天下第一聖君。」莊德道,「皇上能用那人的策略,就足以證明皇上的聖明。自古聖君者,親賢臣遠小人,知人善用就夠了。」

「立刻派出一能言善辯之士為使,前往高麗南方見恭愍王。」華雲龍道,「見了恭愍王之後就說,我們幫助他捉住了奸臣李成桂,現在押解過來任由他處置。」

「中原王朝和高麗歷代交好,大明念在高麗一向都順從中原的份上,不忍見到李成桂惑亂高麗,特意派兵幫他清除了奸患。」

「大明只想幫助他鞏固政權,而絕無吞並之心。之所以在高麗駐軍,是因為恭愍王現在的江山還不穩,需要明軍震懾奸擋舊部。」

「總之大體上就是這個意思。具體該怎麼說,該怎麼用詞,才不至于引起恭愍王強烈反抗,就是謀士的事情了。」

「只要使者不是太過分,恭愍王都會欣然接受的,畢竟這件事情關系到他的切身利益。」莊德道,「此外末將手下就有一能言善辯之士,就讓他去好了。」

「嗯!」華雲龍點點頭。

……

使者很快出發了,恭愍王王顓見了使者之後,果然答應了明軍的要求。進入高麗南方駐軍,協助他鞏固王朝,清除李成桂逆黨。

派出一密使拿著恭愍王的金牌,前往咸州接應華雲龍。讓華雲龍的大軍前往南方的途中,不受到阻攔,不用一個城一個城的打過去。

華雲龍大軍向高麗南方開拔,氣候逐漸變暖,和北方的酷寒,高山崎區的地形,彷佛兩個世界。

「果然和地圖上畫的一模一樣,高麗並非全是苦寒之地。」華雲龍感嘆道,「秦先生身在陸家村,居然對高麗的地形了如指掌,真乃學究天人也!」

華雲龍一邊行軍,還一邊讓人了解當地的民風民情。

他很快就了解到,高麗南方的土地十分肥沃,水源豐富。非常適合種植水稻,簡直就和中原的江南差不多,屬于魚米之鄉。

如果大明將其納入版圖,高麗南方,將會是另外一個江浙。

能給朝廷提供大量的糧食,和稅賦收入。

以前的中原王朝,基本上靠江浙地區支撐著國庫。其余的偏遠州縣,連自給自足都做不到,還要靠朝廷撥款支援。由此可見,富庶之地對朝廷來說有多麼重要。

此外高麗沿海地區有廣闊的海岸線,漁業資源非常豐富。

漁業,也是重要的食物來源。

而且高麗距離倭國本土很近,如果以後想要對倭國用兵,就直接從高麗出兵進攻倭國本土。

此前數百年間,倭寇可沒有少侵擾中原王朝。

中原王朝也曾經數次想遠征倭國給他們一點教訓,都因為途中遇到的風浪太大,導致半途而廢。而倭國也是一直仗著中原打不到他們本土,因此肆無忌憚。

如果能從高麗出發,就不會再有風浪的問題。

高麗和倭國二者的距離,太近了。

記得唐朝的名將劉仁軌,就是在高麗的白江口大敗倭奴的。劉仁軌在異國他鄉駐軍都能擊敗倭國,由此可見倭國海兵戰斗力並不強。

如果高麗將來成為大明版圖,就是本土作戰,擊敗他們更是輕而易舉。

「唐高宗目光短淺,只是讓劉仁軌駐軍百濟,而不是把高麗半島納入版圖。如今皇上要把高麗納入大明版圖,比唐高宗高明了不止一個層次。」

「比歷代皇帝都要高明!」

高麗,就是雄雞的嘴。

雞嘴不但是覓食的部位,同時還是鋒利的武器。

倭國這條蜈蚣,遲早要被雄雞吞進肚里。

「真想親自帶兵,去教訓一下那群倭奴啊!」華雲龍心中說道,「听說最近倭國又在蠢蠢欲動,不斷的派出武士襲擾我東南沿海一代。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百姓不堪其擾。」

華雲龍行軍途中,又發現了一巨大草場。

華雲龍看著遼闊的草場感嘆︰真是一片天然的養馬地啊!

「當年高麗作為元庭版圖的時候,元庭就是在此處馴養戰馬的。以前我們都以為元庭的養馬地在中原北方,沒想到居然在這里。導致元庭的戰馬補給源源不斷,一個個膘肥體壯,中原的戰馬卻很羸弱。此外,女真人、契丹人,也多從此處購買戰馬。」

「此處,是一處非常重要的戰略資源要地!」

……

高麗,開京。

恭愍王駐地。

恭愍王,原名王祈,後改名王顓,號怡齋、益堂。高麗被元朝佔領後,元朝皇帝給他賜名伯顏帖木兒。其妻子是元朝宗室之女寶塔失里,追封魯國公主。

書房內,恭愍王正在專心致志的作畫。

他的畫工非常了得,且極其善于書法,有數幅書畫佳作傳世,完全稱得上是杰出的書畫家。

和宋徽宗是一路貨色。

而李成桂有點類似高麗的岳飛。

歷史,有諸多相似。

不過李成桂比岳飛又少了忠心,畢竟高麗忠孝的理念單薄。

「稟大王,大明將軍華雲龍已經到了城外。華將軍把李成桂父子三人交給了我們,老奴讓人把奸賊李成桂父子押送進天牢。」一名老太監進們稟報道。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