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202章 開辦職業技術培訓

「重視人才的培養,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在全國各州府,郡縣大力辦學。」宋廉道,「我們以前對人才的培養力度也的確不夠,比如這次的西南恩科,就只來了一千多參考學子。」

「且還是童生、秀才一起來的,才湊足一千多之數,由此可見西南的讀書人有多麼的缺少。」施耐庵道,「要知道西南三省的人口目前已有千萬之多,這比例的確太小。」

「要大力辦學,就需要派遣教書先生過去,給當地的學童啟蒙讀書。」高啟道,「不過目前的翰林院已經沒人了,調不出去人手支援辦學。」

「咱不是剛剛把西南那一百八十個秀才給了你翰林院嗎,你怎麼說翰林院沒人了?」朱元章道。

「稟陛下,他們在翰林院還沒有入籍,有的甚至連翰林院的門檻都沒有看到。莫非他們板凳都還沒有坐熱,陛下就要把他們調走了?」高啟傻眼。

「誰說調他們走了?」朱元章道,「調你們翰林院的‘老人’去全國各地支援辦學,讓新來的秀才們,接替他們原來的職務。」

「皇上,那一百八十給西南秀才,一個個都是生手,還只是秀才功名。」听到這里,高啟不干了,道。

以前翰林院的人,起碼都是進士功名,而新進來的全都是秀才,連舉人都沒有。但凡舉人功名以上的,都被皇帝派去上山下鄉了。

再者,以前的老人都是業務上的熟手,新來的秀才那是啥啥也不會,需要從頭教起。

最重要的是,皇上把翰林院以前的老人都調走了,換一批一百八十人的新人進來。

簡直就是把翰林院的下層全部換了,只留下他們幾個高層。

這不得不讓人懷疑,朱皇帝這是想要架空翰林院。

以前翰林院全都是他們的人,現在全換成了西南的。

這種情況在奪取兵權的時候經常發生。

一個大將軍的兵權太大了,皇帝不好明著奪取。便會先把他手底下的部將換成忠于皇帝的人,一步一步架空大將軍手里的兵權。

最後一錘定音將其拿下,大將軍因為手底下的人被換了,也沒法反叛。

想到這里,翰林院的幾個清流文官忍不住身上冒汗。

「怎麼,你瞧不起秀才功名?」朱元章道,「就眼前的情況,有秀才給你用你就該燒高香了。」

「皇上,編修元史必須要用熟手,和水平比較高的儒生,只有他們才對元朝的史料比較熟悉,而且水平較高。」

「新來的秀才如果參與編修元史的話,不但不熟悉史料,編修的時候水平也不夠。」宋廉道,「編修前朝史書對新朝來說是重中之重,只有舊朝的史書編修完整,才能體現新朝的更替完成。」

「且如果史書中都出現錯漏,或語言不通的話,流傳後世會成為笑談。」

「編修元史沒那麼重要。」朱元章道,「一個前朝史書,留著幾年後再編也無傷大雅。」

「我們現在急需要解決的,是人才缺乏的問題。編修元史只是做學問,而眼前的國計民生才是重中之重。」

「臣,遵旨!」宋廉嘆息,「大明現在,連編修前朝史書的讀書人都擠不出來了。」

「人才缺乏的程度,真是讓人震驚!」

同時幾人也放下心來,朱皇帝連元史都暫停編修了,一心只想培養人才,看來是並沒有架空翰林院的興趣。他的目的只是想多培養人才。

不過這樣一來他們就有的累了,要教一群秀才熟悉翰林院的事務,而且是從頭教起。

簡直就是在帶學徒,累啊。

就算是帶學徒,以前帶的都是進士,一教就會。而現在卻是在帶秀才,更費精力。

以前是帶大學畢業生,現在是帶高中畢業。

……

「此外,工匠缺乏的問題,也可以讓戶部自己解決。」胡惟庸上前稟奏道,「比如說讓以前軍器局,火藥局的熟手出來當教師,教一些新人工藝制作技術。」

「不錯。技術工匠對朝廷來說也極其重要。」朱元章道。從‘鬼手’王懷谷的身上,他就已經看出了技術工人對國家的重要性,「單安仁,你下去之後即可就辦。」

「除了培養煉鋼,鑄造等工匠之外,各行各業的工匠都要培養,要在全國多建立幾個‘工匠培訓班’」

「甚至大力開辦職業技術教育,紡織,冶煉,燒造瓷器……涵蓋方方面面。」

「尤其是農業,要進行專項教育,畢竟大明新增的疆域,也需要派遣農事熟手過去。」

雖然沒有明確創建職業技術學院,農業大學的概念,但此時朱元章心中,已經有了模湖的念頭。

「臣,遵旨。」工部尚書單安仁道,「不過,培訓工匠屬于戶部的事情。培養農事方面的技術人員,就不該歸屬于工部管了吧?」

目前的工部也很忙,他也不願意承擔更多的任務。

「的確,農事不屬于工部管轄範圍。」朱元章聞言沉思起來,隨著大明的迅 發展,以前的中書省六部制,明顯有些力不從心了,其弊端逐漸顯現。

不過一時間他也想不出好的辦法來,道︰「培養農事人員的事情,就交給戶部去管吧。」

「稟皇上,戶部也很忙啊。」呂昶站出來說道,「西南發展迅 人口增多,其戶籍,田畝問題多且繁雜。還有新增商部的稅收,也需要找人核準,戶部也是每天忙的不可開交。」

「看來,你們是誰也不想接培養農事技術人員的任務了?」朱元章道。

「皇上,不是我們不肯接,而是我們沒有足夠的人手,也沒有足夠的精力。」群臣說道。

「難道要讓咱再建立一個農事部?」朱元章道。

「臣以為此事可行。」李善長道,「六部之外,陛下不是已經建立了一個商部,一個土地部嗎?以前的六部已經名存實亡,變成八部了。」

「如果再加上一個農事部,也是順理成章。」

「此事容日後再議,培養農事人才的事情還是先交給戶部管。呂昶,咱不管你有沒有那個精力,先把這件事情給咱扛下來。」朱元章道。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