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080章 古法制冰

馬車中。

薛瑞和張懋坐在角落,萬壽堂的老神醫正在替薛元皓診脈。

這老神醫須發皆白,臉上滿是皺紋,看他的相貌,恐怕比薛瑞師公胡中還要年長些,還真有幾分名醫風範。

見老神醫閉眼為父親診脈,薛瑞趁機問張懋︰「小公爺,這大夫是你從哪請來的?」

張懋偏過頭,小聲跟薛瑞說了幾句。

這神醫本名陶華,字尚文,號節庵,年逾八十。

陶節庵本是浙江余杭人士,年輕時為了交流醫術、寫著醫書,才來京城醫館坐診,至今已有五十余年。

能在京城首屈一指的大醫館坐診,陶節庵的醫術自然很高明,他尤擅傷寒之癥,在京城有「陶一貼」的美譽,意思是病人只用服下他開的一劑藥,就能完全康復。

陶節庵著有醫書數十卷,流傳很廣,影響極大,在傷寒分證和治法方面,有極高建樹。

不過,隨著年紀增長,陶節庵精力有所不濟,所以這些年很少出診,基本都是徒弟代勞。

張懋能請動陶節庵,還是因為當年陶節庵出版醫書時,英國公府給了很大幫助,所以他才會親自走這麼一趟。

有這麼一個專治傷寒雜癥的名醫,薛瑞緊張的心情放松了不少。

等了半天,陶節庵收回手,又模了模薛元皓的額頭。

見陶節庵沉默不語,薛瑞忍不住問道︰「陶神醫,我爹的病怎麼樣了?」

「情勢不妙啊,病人風寒入體,郁而化熱,現在拖的太久,能不能治愈,還要看是否能及時退熱,若不能,還是早點做好準備吧。」陶節庵搖頭道。

聞言,薛瑞如墜冰窖,心里滿是懊悔。

他要是知道父親會病重,根本不會拖這麼久,也許在第二次見于謙時,就會用運糧方略來換薛元皓出獄。

現在倒好,聰明反被聰明誤,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當然,事情還沒到最壞的地步,既然陶節庵說能不能治愈要看是否能退燒,那就先想辦法將父親體溫降下來,再說其他。

到了石頭胡同,薛瑞也顧不得敲門,一腳將院門踹開,讓眾人將薛元皓抬進屋。

听到動靜,柳氏和蘇蘇從廚房跑出來查看動靜。

見一群軍卒闖進來,柳氏被嚇得花容失色。

不過,看到薛瑞正吩咐幾個軍卒抬著一人進來,柳氏立馬反應過來,兒子把夫君給救回來了!

只是,先前兒子說夫君一切安好,怎麼這才幾天時間,就到了要人抬進來的地步?

「難不成是被打的?」

柳氏強忍著暈眩的感覺,要上前去看夫君情況。

薛瑞見狀,連忙安撫道︰「娘,我爹只是受了點風寒,沒什麼大礙,不過現在得給他退熱,大夫才能開方抓藥,您快去準備幾條臉帕和涼水,好為父親擦拭身體。」

听到這話,柳氏才勉強振作起來,忙去和蘇蘇準備臉帕銅盆。

將薛元皓放在床上,柳氏反復用濕臉帕給夫君降溫。

可是,過了半個時辰,薛元皓額上依舊滾燙,沒有一點要退燒的跡象。

正著急間,薛瑞突然想起後世物理退燒方法,頓時心中一喜。

跑到院中,薛瑞從懷中掏出一大把碎銀遞給李青雲,請求道︰「李百戶,麻煩你跟兄弟們跑一趟,去藥店買些芒硝來,我有大用。」

李青雲接過銀子,問道︰「需要買多少?」

「自然是越多越好。」

「好,我這就去。」

李青雲點點頭,帶人疾馳離去。

等人走後,坐在院中的陶節庵皺眉問道︰「你要那麼多芒硝作甚?」

芒硝,主要成分是含水硫酸鈉。

在古代,芒硝常作為中藥,具有瀉下通便,潤燥軟堅,清火消腫之功效,通常取至土硝熬制提純後的結晶。

剛才陶節庵在琢磨藥方時,听薛瑞提起芒硝,下意識以為他是想取芒硝給父親治病,所以才有此一問。

對京中有名的老神醫,薛瑞畢恭畢敬。

畢竟還等著他救老爹性命,便解釋道︰「我爹高燒不退,恐怕得用溫度更低的冰塊降溫才行,否則要燒壞腦子了。」

「那這芒硝和冰塊有何關聯?」

陶節庵好奇道。

「陶神醫,這芒硝可以制冰,難道您沒听說過嗎?」

薛瑞有點驚訝,芒硝是中藥,陶節庵行醫這麼多年,肯定有所了解,他怎麼連這個都不清楚?

陶節庵搖頭道︰「老夫自十七歲開始坐診,到現在已有好幾十個年頭,開方抓藥用過的芒硝不下幾百斤,可從來沒見過用此物來制冰的,這怕是以訛傳訛吧?」

薛瑞暗想,古法制冰用途不多,估計很少有人知道。

陶節庵用芒硝只為治病,沒听過芒硝制冰也不是什麼稀奇的事。

見老神醫不解的望著自己,薛瑞沒有過多解釋,胸有成竹道︰「若是不信的話,那等會您就仔細瞧著吧!」

用硝石制冰的方法,其實早在春秋時期就有人發現。

薛瑞能想到這個方法,還多虧了他看過的幾本穿越小說,里面都有提及制冰賺錢的法子,現在正好活學活用。

很快,李青雲等人就買回了芒硝。

薛瑞所用方法,名為隔水煉冰法,原理是取一大一小兩個容器,都盛滿水。

接下來,將小容器放置在大容器中,再把芒硝溶入大容器的水中,等芒硝溶解吸熱,水溫就會快速下降,從而凝結成冰。

這樣,小容器里就能得到干淨冰塊。

薛瑞做好準備,開始制冰,引得張懋、李青雲等人紛紛圍觀,就連陶節庵也好奇的探頭張望。

一番操作下來,薛瑞屏住呼吸,等待銅盆中小碗凝成冰塊。

然而,等了半天,小碗中只在表面凝出一層薄冰,然後就沒了動靜。

見薛瑞果然制出了冰,眾人大為驚訝,連陶節庵都一副震驚的模樣。

驚訝過後,張懋看著碗中薄冰,問︰「這麼點冰,夠用嗎?」

「可能是用的芒硝太少,所以才做出這麼點,這次我換個木桶來,多放些芒硝進去,應該能多一些。」

換了木桶和大海碗,薛瑞直接往水中溶入兩三斤芒硝。

這次效果好了不少,很快,木桶中的大海碗就結了一小指厚的冰塊。

薛瑞忙用毛巾包裹住,拿進屋給父親敷在頭上降溫。

芒硝制冰之法果真有效,讓眾人大為驚嘆。

不過,眾人很快就想到了一個問題。

這制冰之法雖然可行,但芒硝數量卻是有限。

剛才李青雲等人跑遍周邊藥鋪,才共買來十多斤芒硝。

薛瑞雖然成功了一次,但已經消耗了一小半芒硝,剩下的也只夠做兩次了。

按陶節庵估計,薛元皓這燒一時半會退不下來,肯定要用不少冰塊,這點芒硝恐怕是杯水車薪。

「這不就尷尬了嗎?」

被提醒後,薛瑞也大為苦惱。

陶節庵想了想,問張懋︰「小公子,我記得國公府有個專門儲冰的冰窖,不知窖中可還有藏冰?」

張懋無奈道︰「陶神醫,現在已經是八月下旬,窖中藏冰早在夏末就融化的七七八八了,前段時間,府中下人清理冰窖時我去看過,里面連塊冰渣都沒留下。」

「那怎麼辦?」

薛瑞一陣頭疼,平日郎中們開方抓藥,所用芒硝都是按「幾錢」計量,各藥鋪中存量都不多,李青雲等人跑遍了幾個市坊,才買到這麼點。

而且,這芒硝作為藥材,價格也不低,想做出足夠薛元皓用的冰塊,恐怕沒個百十兩銀子拿不下來。

沒辦法,薛瑞只好問眾人︰「不知道這個時節,還能從哪里弄到冰塊?」

李青雲嘆道︰「現在能弄到冰的地方,恐怕只有皇宮,據我所知,宮中每年臘月都會從太液池、什剎海等地取冰存入冰窖,作壇廟祭祀以及宮廷生活之用,想必現在還有留存。」

皇家藏冰,普通人家哪有機會用到,李青雲說了也是白說。

不過,李青雲的話倒是提醒了張懋,他一拍桌面,高興道︰「京城趙家的當家太太跟我娘是手帕交,別人府上沒有,趙府上肯定有!」

見張懋如此篤定,薛瑞大喜過望︰「那就有勞小公爺親自跑一趟,或借或買,多幫我取一些來,待日後,我再親自去趙府拜謝。」

「好!」

事不宜遲,張懋說完就乘馬車趕去趙府。

焦急等待了兩刻鐘,英國公府的馬車終于返回。

「小公爺,借到冰了嗎?」

薛瑞激動的跑過去,邊掀車簾邊問道。

然而,當他掀開車簾,看到馬車中的人後,卻突然怔住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