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五十三章 風雨欲來

PS:感謝各位大大的支持!!

******

看著魏征一副不給個說法今天就噴死你的樣子,李世民有些頭大,眼神飄向房玄齡、程咬金,想讓他們搭把手。

可這些人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正低著頭數螞蟻,根本沒有看到他的暗示。

這不由讓李世民一陣火大,特麼的,打架的是你們家小子,現在被御史找麻煩的卻是自己,當個皇帝容易麼我?

雖然心中怨氣橫生卻還得解釋,于是無奈道:「魏愛卿,為何朕了解到的情況與你說的有所不同?扶桑使臣有錯在先,怎麼到了你們口中卻完全變了樣?」

對于杜峰,李世民可以不給面子強勢出擊,但魏征卻不行,這老噴子你越是懟,他越高興。

魏征楞了一下,心念百轉,馬上明白自己是讓人當槍使了。

不過他卻沒有絲毫退縮,作為諫臣,頭可斷,血可流,就是不能認錯。

「陛下,微臣只想知道,萬年縣伯有沒有帶人毆打使臣?我叫人去核實過,扶桑副使確實被人打殘,這事件引起了眾藩國使臣的聯名請願,作為臣子,進諫是我份內之事。」

魏征根本沒有問事情的起因,而是牢牢抓住了楊帆毆打使臣這一點,並且說明了毆打使臣一事引起了眾藩國使臣的眾怒,今天進諫是因為眾藩國使臣的請願。

意思很明顯,看,毆打使臣引起了連鎖反應,你總要給個說法,不然怎能服眾。

一時間,李世民也不知如何回復是好,難道要把楊帆的那一套說辭拿出來,這種事只可意會不可廣而告之,也不適合擺到明面上來。

「萬年縣伯確實有毆打扶桑使臣,但朕已經說過,此事是因為扶桑使臣有錯在先,所以勿需再追究。」

魏征一听更來勁了,于是接著道:「國之邦交無小事,作為堂堂天朝,我們更要以理服人,而不能搞一言堂,如果陛下想放誰就放誰,那置大唐律法何在,我勸陛下即刻捉拿萬年縣伯,交由三司會審。」

「如果萬年縣伯沒有錯,三司自會還他一個清白,陛下獨斷獨行想做那亡國的昏君,作為朝臣我們也斷然不會答應。」

話音剛落,滿朝文武嘩啦啦跪下一片,要求重審楊帆毆打扶桑使臣一案,這讓魏征更加確定了自己心中所想,平時他哪有這麼大的號召力,明顯有人把他當槍使讓他出頭。

看著一眾朝臣,李世民心中清楚,這些人也是與自己以前一樣,還沉慶于萬國來朝的自我良好感覺當中,當然,其中不乏一些幕後推手。

如果換做以往,自己理虧的時候,李世民還能強行咽下心中的怒氣,但是這一次,分明道理都在自己這邊。

作為皇帝,不就是讓府衙放了一個人嗎?

你這個老噴子居然還上崗上線了,如此膈應人,真讓人氣憤。

于是臉色一肅沉聲問道:「朕作為皇帝,難道放一個人還需要向你匯報。」

只見魏征毫無懼色大聲斥責道︰「昏君,只要有我在,就段然不會讓你行那昏聵之事。」

李世民直接被魏征給罵懵了,老噴子一口一個昏君,一口一個亡國之君的,任誰也接受不了。

以前魏征也沒少懟他,但是像今天這麼毒舌的卻是少見。

李世民內心的怒氣再也壓制不住,騰地一下子熊熊燃燒起來,怒極道:

「魏征你個老匹夫,一口一個昏君,一口一個亡國之君,你是想造反麼?一而再、再而三的辱罵朕挑釁朕,真以為不敢砍你的腦袋不成?」

魏征昂首挺胸,一臉傲然︰「如果因為說真話就會被砍頭,那陛下就是個昏君,再說了,如果我怕死,就不會站在這朝堂之上。」

「正所謂忠言逆耳利于行,如果陛下連真話都不敢听,不能听,可以直接殺了我,我自當眉頭都不會皺一下,可陛下將背上千古罵名,而我必將留名青史。」

听到魏征的話,李世民氣得直打哆嗦,遙手指著老噴子怒極反笑,大聲喝道:「你這無知老兒,這麼想死是吧,來人呀,將這個老匹夫給朕拿下,即刻打入天牢,擇日午門斬首。」

殿內侍衛听到李世民的命令,迅速上前準備捉拿魏征,此時,文武百官都被嚇了一跳,紛紛為他求情。

其實魏征也不是第一次怒懟李世民,但是如此毒舌鬧到這麼僵的地步還是第一次,難道魏征打了雞血。

不要看現在大家紛紛為他求情,其實在朝堂之上,這個老噴子根本沒有朋友。

與朝堂上任何一個官員的關系都不親近,甚至可以說是非常糟,這也是為什麼魏征死後家道迅速敗落的原因。

那為什麼文武百官會為他求情呢,很容易理解,其實文武百官不得不替他求情。

因為魏征作為諫臣,如果因言獲罪,那就開了大唐因言獲罪的先例,這個先例不能開,不然以後朝堂上將人人自危。

而李世民顯然被氣的夠嗆,即使百官求情,也是大反常態獨斷專行的怒斥道︰「你們也與魏征一樣認為朕是個昏君,是不是也要辱罵朕幾句才甘心,如果朕再見到誰為他求情,就一起與他進入天牢好好反思。」

文武百官見李世民怒氣沖天,不敢再言,魏征很快便被侍衛拖下去。

而在被拖下去的時候,魏征還不斷的潑口大喊李世民昏君不止。

見此情形,房玄齡與程咬金對視一眼,然後出列說道︰「陛下,魏征老而昏聵,出口無狀,還望陛下熄了雷霆之怒,以免傷身。」

「今日朝爭是由毆打扶桑使臣之事引起,不如下次朝會之時,陛下命長安縣令楊侗呈上奏折,陳述事情發生的經過,以解百官之惑。」

長孫無忌眉頭微微一皺,房玄齡的話說得有理有據,但明顯是緩兵之計,想把楊帆毆打使臣之事暫時給翻過去。

今日本來就是為了找麻煩的,他當然不希望虎頭蛇尾草草了事,正準備出言反對,腳剛邁出一半。

只听到李世民一聲「準」字以後,文武百官紛紛應聲「陛下聖明」。

長孫無忌嘆了一聲,知道大勢已去,只能悄悄將腳收了回來。

不過心中暗暗感嘆,朝中這幾個老家伙果真沒有一個是簡單的人物。

魏征今天看似魯莽行事融了龍須,實則機智萬分,這老噴子一定看出了李世民不想在這事情上過多糾纏,所以故意激怒龍顏。

這招明哲保身、急流勇退果然用得好。

不過,長孫無忌心中一陣擔心,魏征如此配合李世民,難道關東世家又想介入朝堂之爭,這可不是個好現象。

雖然山東世家這十幾年來一直被關隴世家壓著,但猛虎就是猛虎,什麼時候都不能小覷。

就在朝會上爭吵得熱火朝天的時候,而楊帆對于朝會針對他的陰謀一無所知。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