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前線。
連戰連捷。
而大唐洛陽,李重跟李二則是天天坐在教司坊。
只能說,教坊司還是可以的。
雖說……
跟李重一開始想象中的那種遍地都是美女不同,這里的美女雖說很多,但其實真正好看的,並不算多。
當然!
或許也是李重的眼界太高了吧。
畢竟……
後世李重什麼美女沒見過,像什麼b站、快手、抖音,天天給他推送。
而且都是科技與狠活,大唐的美女,最多也就是品味一下什麼叫做原汁原味。
李二早年以行伍出身,是懂民間疾苦的。
雖說你可以說他是裝的,但是一個能說出‘君依于國,國依于民。刻民以奉君,猶割肉以充月復,月復飽而身斃,君富而國亡。故人君之患,不自外來,常由身出。’的人,他就算是變得再壞,他也不會壞到那里去。
就比如說現在……
都是看著教司坊的舞蹈,可不管是李重,還是李二的眼神中都很清醒。
也做不到像很多人那樣,各種左擁右抱,從而把這欣賞的檔次給降低下來。
「你不是說喜歡美女?可朕怎麼看你好像一點也不心動?」
見李重頗有幾分‘坐懷不亂’的樣子,雖說此時的美女還沒有坐到李重的懷里,李二也是忍不住捏著胡子問道。
李重便道︰「雖說我當初是沒什麼經驗,可臣曾經也是見過不少美女的。而且……美好的東西不一定要得到,如果能時常地看到,也很好。」
李二︰「朕理解不了。」
李重︰「這種代溝,我也沒有辦法解決。」
畢竟……
李重總不能帶著他穿越回去吧。
問題是李重他也沒有那樣的能力啊。
不過鑒于李重的特殊癖好,李二倒是可以光明正大地也跟著看了。
此時……
百官已經不用向李二奏事,所有的朝政大事,都由李承乾來解決。
而等李承乾處理完了以後,宰相只需要將處理的結果,再寫一份送到他這里來即可。
【鑒于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盡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 】
他有空就會看看。
當然!
如果是涉及到遼東以及交趾的事務,則並不在此列。
這無疑是大大地降低了李二的工作的繁重程度。
至少……
這每五天一次的常朝什麼的,他就不用去了。
而閑下來了以後,便只能是打打獵,看看歌舞,又或者是找李重喝喝茶,下下棋,這幾乎已經是半退休的狀態。
又或者是,登上高樓,一覽大唐美景。
有時候,甚至也會把長孫皇後也給一起帶上。
雖說……
把對方帶上,對兩人來說其實有點不太方便。
主要是他們說的話,很多都涉及到了敏感話題。
要是讓長孫皇後給听到了,這可不好。
于是……
當長孫皇後,又或者是其他人也在的時候,兩人便只好盡可能地避開去談論那些敏感的東西。
從而,更多地把焦點放在了,比如說游覽這上面。
就是這就有點苦了李重了。
在看完了風景以後。
長孫皇後忽然詩興大發,寫了一首詩,然後讓李重來點評點評。
李重照搬了後世高中生閱讀理解的答桉格式,最後來了一句,表達了詩人如何如何的感情,雖說似乎有點狡黠,但也逗得長孫皇後很是高興。
長孫皇後這一輩子見過的爭斗太多了,尤其是當初玄武門之變,當初太上皇還詛咒過他們,說他們將來也一定會重蹈今日之覆轍。
可再看如今,雖說長孫皇後也不知道具體這個過程是怎樣的,但她猜,估計跟李重肯定也有著不小的聯系。
她的兄長無忌,也跟她說了,陛下如今什麼都不管,大有要把皇位讓給承乾的意思,如果是能真的順利的話,那倒也還好。
怕就怕將來有一天陛下又反悔。
那時候……
會發什麼,誰也不知道。
長孫皇後于是也問過李二,李二也沒有掩飾,他確實是想把皇位傳給太子,然後自己當太上皇。
可一旦當了太上皇,權力什麼的,都還是次要了,關鍵是,這宮里的待遇不能降低。
然後……
李二緊接著也是握著皇後的手,「朕終于都明白,當初朕給太上皇削減宮中宮女的時候,太上皇的心里是什麼感受。」
「不過朕比太上皇要好的是,像承乾、青雀、稚奴他們,都沒有兄弟相殘。」
李二這話一說,長孫皇後就知道,這一定是李重的功勞。
只能說……
李重在陛下那里究竟是什麼樣的存在,至今,她都還在雲里霧里,還不是看得很明白。
主要是……
有什麼話,兩人不能當著所有人的面說,為什麼一定要是背著所有人?
這是她永遠也無法理解的。
當然!
從以前的經歷看來,李重的話要是真的讓青雀知道,估計青雀肯定就會記恨上李重。
或許……
這也就是為什麼,兩人的談話不能讓第三個人知道的原因吧。
李重背地里應該說了不少的壞話。
你說,他會不會也說過自己的壞話?
長孫皇後忍不住從一個女人的角度這樣想。
……
每天跟李二到處游玩。
不過這正事,李重也並沒有落下。
李重最近還發表了一篇文章,意思就是,今後,我們對于一些發現,不能僅僅只停留于發現,還要認真地探求其背後的真理。
怎麼探求?
用實驗,用數據來說話。
緊接著……
李重便用了一個自由落地運動,來作為例子進行分析。
最後得出結論,當一塊石頭,在不考慮空氣阻力的情況下,其在高處下落的過程中,其實是有規律可尋的。
從而以此為起點,提出了,要對一些丈量工具進行十分嚴格的規範。
當年秦始皇統一六國,統一度量衡,然而李重覺得還不夠,還要進一步進行規範,而且,最重要的是,不能拿皇帝一步的距離,來規定長度,要用所有人都可以重復測量出來的某一長度,來作為唯一的準繩。
這個準繩應該是放諸四海而皆準的。
當然!
在這篇文章發表出來之前,李重肯定是給李二看過的。
李二也覺得沒什麼問題,畢竟,在他還在世的時候,李世績的名字也還沒有變成李績。李重這才拿出來給所有國子監的學生以及科學院的人,還有各部官員都給分發了下去。
這毫無疑問是一次大的改革。
甚至……
它的意義可以說,絲毫不亞于秦始皇的統一度量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