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四十六章 郭藥師的下場(求月票!)

李存最擔心,嗯,準確的說是,最不願意發生的就是,趙宋王朝的皇室和宗室東一個西一個分散到哪哪都是,不能一網打盡。

如果真是那樣的話,那麼在李存干翻了趙宋王朝之後,很可能就會像南明那樣,只要是有野心之人,找到一個趙氏的子孫,就能打著趙宋王朝的旗號暴起。

如此一來,短時間內,天下就難以得到徹底的太平,這也會牽扯李存很大的精力,讓李存沒有時間大力發展。

再者,如今河北和河東到處都是亂糟糟的,還有大量的親宋武裝沒有清理干淨。

這種情況下,李存要是將東京汴梁城也給打下來,那可就不是投入十幾二十萬兵力就可以打得戰爭了。

——那樣的話,李存勢必要進行擴軍,然後令部分五府軍北上,部分金吾軍、羽林軍和虎峙軍南下,將這場戰爭打成真正的傾盡全力的國戰。

打到那種程度,消耗可就大了,也不太好收場,關鍵有可能被胡人漁翁得利。

所以,李存準備先將河北和河東徹底佔領,並借著這個機會消滅宋軍的主力,然後再用攻佔河北和河東的軍隊去攻佔中原地區,之後再去收復川陝地區,而不是跟趙宋王朝打遍地開花的戰爭。

基于這個戰策,李存並沒有選擇在回去的路上繼續攻城略地,而是選擇先退回燕京。

當然,途中李存也讓趙宋王朝派來幫大乾王朝勸降的程瑀等人到城下喊話,勸那些還在抵抗的趙宋王朝的將士開城投降,比如中山府城,比如河間府城,又比如真定府城。

不過這幾個府城的守軍全都斷然拒絕開城投降,拒不執行趙桓的聖旨。

見此,李存也沒有強求,而是繼續退回到了燕京。

回到了燕京以後,李存親自主抓燕雲地區以及河北、河東屬于大乾王朝佔領區的治理,並讓這次跟自己南下的軍馬進行休整。

在這期間。

中山府、河間府和真定府紛紛出城與鎖城的金吾軍交戰。

其中尤以中山府的詹度最凶,他率領中山府的守軍前後與金吾軍共接戰及劫寨共八十余次,擊殺及捉了大乾王朝的將士將近六百人,還劫取了孽畜數百口,雲梯、鵝車、洞子器甲、旗鼓等數千副件,燒奪糧草四十多車。

河間府和真定府也有類似的情況。

這些消息陸續傳回到了趙宋王朝。

在趙桓君臣看來,中山、真定、河間這河北三鎮的安撫使全都深知自己守土有責,肯定會固守待援,不會輕易拱手獻城的。

這讓趙桓很欣慰。

趙桓立即讓三省,以中山、真定、河間以及太原四府為榜樣,出榜告知趙宋王朝的民眾,河北和河東還是趙宋王朝的疆土,並沒有被大乾王朝給奪走。

其實——

由于李存並沒有搭理河北三鎮,只是讓韓世忠派了部分金吾軍去看管中山、真定、河間這三坐城池,後來種師中率領九萬精銳西軍前來收復河北三鎮,韓世忠見宋軍勢大,干脆將原來用于鎖住河北三鎮的三萬人馬撤到中山府以北的唐河北岸,跟中山府呈現對峙的情況,河北目前的形勢對于趙宋王朝來說,還是比較樂觀的。

可河東卻不同。

太原府一直被岳飛鎖著,附近的縣城、堡寨、關隘也全都被岳飛給奪取了。

這使得太原城一直處于乾軍的緊緊包圍之中。

不久前,岳飛從澤州退到太原城下了之後,便讓趙桓派來的交割河東的宋使路允迪入城,令張孝純和王稟開門交割太原城。

王稟得知了路允迪的身份之後,讓人放下吊籃將路允迪吊到城中。

在太原城南開遠門樓上,路允迪向張孝純、王稟以及太原守城的軍民宣讀了趙宋王朝割讓河東給大乾王朝的聖旨。

宣讀完畢,路允迪對張孝純說︰「朝廷已割河東、河北矣,亟開門!」

張孝純答︰「朝廷使汝交割太原,但請汝回奏朝廷,就說某等不肯,當堅守如初!」

王稟則仗刀而言︰「國君應保國愛民,臣民應忠君守義。現並州軍民以大宋國為重,寧死而不作敵鬼。可朝廷竟如此棄子民于不顧,何顏見天下臣民?並州軍民堅不受命,以死固守!」

路允迪朝城下一看,只見太原城中的軍民皆手握兵器怒視著他。

這讓路允迪羞愧滿面,遂縋城而下。

太原城中的守軍不願意開城投降,岳飛很失望。

同為軍人,岳飛很尊重王稟。

可作為敵人,岳飛卻不能對太原城手軟。

岳飛繼續按照李存的指示,派王貴在太原城外加固包圍工事,然後他本人則率領大隊人馬又回到了隆德府。

雖然太原城已經被乾軍圍得水泄不通,可張孝純和王稟還是派死士冒險潛出城去向趙宋王朝告急。

這些死士將奏狀深藏于衣領之中,用各種各樣的方法往外突圍。

其中,絕大部分都被王貴給捉住了。

而這些被捉住的人,全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枯瘠如鬼。

其實,不用問,王貴也知道,他們之所以會瘦成這個鬼樣子,肯定是因為太原城中沒有糧食而導致的。

後來,監軍李想給這些被捉的死士拿來豐盛的飯菜,讓他們吃上了飽飯。

有人因此大受感動,主動說︰「城中煮弓弩及皮甲以食,又將告竭矣,再有十日無糧,城中該食人矣。」

而這些死士身上的書信,無一例外,全都是向趙宋朝廷求援的,並且也用字檢告訴趙宋朝廷太原城中沒有糧食了。

王貴得知此事了之後,迅速將這個消息報告給了岳飛。

岳飛非常高興,覺得太原城應該快堅持不下去了。

岳飛在第一時間將這個消息奏稟給李存。

可讓岳飛萬萬沒想到的是,李存竟然下令,讓岳飛給太原城送兩萬石糧食。

岳飛很不解,不明白李存為什麼要婦人之仁?

李存這當然不是婦人之仁。

而是,李存清楚的知道,太原城就是在沒有糧食的情況下,也依舊能再堅持好幾個月。

因此,糧食其實已經不重要了,也不會讓太原城中的這些硬骨頭投降的。

更為重要的是,太原城之所以一直留到現在,根本就不是岳飛打不下來太原城,而是李存要用太原城圍點打援,擊潰宋軍的主力,這跟太原城中有沒有糧食無關。

還有最重要的是,這是內戰,不是你死我活的國戰,真沒必要趕盡殺絕。

雖然很不理解,可李存既然有命令了,對李存百分百信服的岳飛肯定就得執行,他在第一時間派人去通知王貴做此事。

王貴得知這是李存親自吩咐下來的事情了之後,立即親自帶人去辦。

糧食準備好了之後,王貴帶著他的親兵將糧食送到了太原城下。

王稟見乾軍不知道推來了什麼東西,還以為乾軍這是準備開戰了,立即命令城中軍民全力備戰。

可到了床弩的射程極限,王貴就叫停了運糧的人,然後親自拿著大聲公對城中喊道︰「傳吾皇口諭,此乃他與趙氏之爭,與民眾無關,民眾受其擾,他已然痛惜不已,又豈忍民眾易子而食,降下人間至慘之事,此乃兩萬石糧食,特送來與你城中之人食用,勿疑矣。」

言畢,王貴他們放下糧食就離開了。

起初,張孝純、王稟等太原城中之人,全都以為,這是乾軍的計謀。

怎麼會有人傻到去資助敵人呢?更何況,資助的還是有可能會改變戰果的糧食?

可太原城中的糧食真的所剩無幾了,而兩萬石糧食可是足夠太原城中的這兩萬多人最少支撐三四個月的,省著點吃的話,就是支撐半年都沒有問題。

也很久都沒有吃過飽飯了的張孝純,忍不住對王稟說︰「不然派死士去一探究竟?」

「小人願往!」

張孝純話音一落,立即就踴躍出上百人想去查看這糧食到底是真還是假?

王稟能理解這些已經好久都沒有吃過飽飯的人見到糧食就變得奮不顧身的心情,他又何嘗不對這麼多糧食動心?

可王稟堅決不信兩軍交戰,敵人會這麼好心的給他們送糧食吃。

但是,現在群情激奮,他要是不讓人去看一看,也無法安撫這些都快餓紅了眼的民眾。

所以,見王貴等人走遠了之後,王稟挑了一個膽大心細之人,讓他縋城而下,去看看乾軍到底在搞什麼鬼?

這人出了城之後,小心謹慎的來到了那堆糧食旁,然後隨便打開了一包糧食一看,立即滿臉狂喜之色。

這里面可不僅僅是糧食,還是上好的新糧!

這人激動得立即沖城牆上大喊︰「張相公、王相公,真是糧食,還是新糧咧!」

張孝純和王稟一听,不禁動容,接著變得不知所措!

倒是其他人,在听說那確實是糧食了之後,立即變得歡呼雀躍起來!

反應了一下,張孝純沖驗糧的死士大喊︰「將所有糧袋皆打開,用心察看,不許有疏漏!」

驗糧的死士听言,一連打開了上百包糧食察看,結果全都是上好的新糧。

這要真是兩萬石糧食,那太原城內的最大危機可就得到解決了。

所以張孝純緊張到不能自已的地步,他一咬牙,然後不管不顧的又派了五十個死士出城跟著之前出城的那個死士一塊去檢查這批糧食。

後來有人提議,不如先運幾百石糧食回來,讓大家先吃頓飽飯?

張孝純覺得這個提議很有道理,于是讓那五十一個死士先運三二百石糧食回來。

在眾人圍在飯鍋前,等著粥煮熟的時候,又有人提出,萬一乾軍在糧食中下毒了怎麼辦?

有人提議不如找個牲畜來試吃一下?

可這個提議遭到了所有人的白眼。

現如今的太原城中,連老鼠都被人給吃光了,哪還有什麼牲畜?

很快就有人邊流口水、邊自告奮勇的說︰「俺不怕死,俺吃給你們看。」

說完,也不等旁人說話,他就將雙手伸進滾燙的鍋中捧起一把還沒有完全煮熟的濃粥大口大口的往嘴里塞。

有人見此,也想有樣學樣。

張孝純趕緊叫人把這些人給拉開,免得他們被燙傷或是被撐死。

經過反復試驗,張孝純等人確定,糧食中根本就沒有毒。

還有,往回運糧的人也沒有遭到任何危險。

這使得,很多人邊喝著香噴噴的濃粥、邊猜乾軍為什麼要給他們送糧食?

不少人在實在是想不出理由了之後,開始相信王貴所說的,也就是,這些糧食是李存賞賜給他們的,不希望他們餓到易子相食的悲慘地步。

接著,就有人發出了靈魂拷問︰「大乾亦是我漢家王朝,我等任地不顧一切抵抗,有何意義?」

這個問題一經人問出,好多以前從未想過這個問題的人,不禁開始思考起來……

不久之後,太原城中的人突然就發現,城外的民眾開始在官府的組織下進行春種了。

仔細觀察過後,太原城中的人們發現,城外的民眾的臉上並沒有他們所想象的被入侵、被奴役的悲憤,相反,他們的臉上全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而且,大乾王朝的官員很專業,他們勸農,教民眾制作先進的農具,又帶著民眾在汾河沿岸修建水車……

已經有好幾年沒有看到這樣大規模勸農的張孝純,忍不住問了王稟一句︰「正臣,你我所做,可對也?」

王稟听言,久久不語。

不知過了多久之後,王稟才說了一句︰「事已至此,走一步看一步罷。」

……

雖然從中原撤兵了,但李存卻是一直在關注著趙宋王朝的消息。

當李存得知,趙桓到底還是像歷史上那樣,將趙佶和趙宋王朝的皇室和宗室全都給誆騙回東京汴梁城了之後,李存笑了。

不過——

李存並沒有在第一時間就率兵再度南下。

——這次,李存要做好準備,爭取一舉干翻趙宋王朝。退一步說,就算無法一下子就干翻趙宋王朝,李存也要一舉盡可能多的捉住趙宋王朝的皇室和宗室,免得以後麻煩。

為了做到這些。

李存必須得先做一些準備,比如先將河北和河東給徹底佔領,比如盡可能多的擊潰宋軍的主力。

除了這些大事之外,還有一些小事也需要李存處理一下,比如郭藥師這個三姓家奴。

老實說,自從解決了常勝軍以後,郭藥師這個人就已經不重要了。

可李存以前是打天下,那時他會鼓勵軍人投降,這樣他才能更容易攻城略地。

而現在,李存所擁有的地盤比趙宋王朝都多好幾個路。

這種情況下,在打下更多的地盤的同時,李存當然希望自己手下的將領可以像王稟、陳遘、詹度、趙立、李彥仙那樣有氣節,忠于職守,而不是像郭藥師這樣動不動就投降。

——這其實也是李存組建觀光團的原因之一。

基于此,李存必須要鼓勵那些忠臣,也得亮明自己對那些反復無常的白眼狼的態度。

而郭藥師就是一只很好的雞。

當然了,李存如今貴為九五之尊,不可能自己去收拾郭藥師。

而且,郭藥師畢竟在這次李存率軍南下的時候立功不少,李存不能視而不見。

綜合考慮過後,李存將宋江找來,隨口問了一句︰「郭藥師富有家財,牛馬不知其數,奴婢千人?」

宋江一听,就明白了,李存這是擔心財能動人。

宋江很快就找到郭藥師,開門見山的對郭藥師說︰「郭相公欲死欲活?」

郭藥師一听,忙道︰「還望大學士不吝賜教。」

宋江說︰「郭相公家資太厚,恐害郭相公性命也。」

歷史上本該在奇襲燕京一戰中戰死的甄五臣,一直沒死,甚至因為其為人忠義,還從公審台上走了下來。

如今,甄五臣已經離開軍隊,一直跟在郭藥師左右。

此刻,听見宋江要奪郭藥師家產,甄五臣挺身而出,說道︰「我家相公為大乾立功不小,安能這般對待?!」

宋江看著郭藥師問︰「天祚待汝如何?」

郭藥師沉聲回答說︰「厚。」

宋江又問︰「趙皇如何?」

郭藥師回答說︰「尤厚。」

宋江說︰「天祚待汝厚,汝反天祚;趙皇待汝尤厚,汝反趙皇。吾皇無金帛與汝,汝定亦反之,你若有家資招兵買馬,叫我等忠臣如何放心?」

宋江這話一針見血,嚇得郭藥師和甄五臣惶悚而不敢再發一言。

郭藥師本以為,他這次追隨李存南下,立有大功,肯定能得到李存的重用,沒想到竟然會落得這樣稍有自保之力就必定會飛灰湮滅的下場。

【鑒于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盡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 】

次日,郭藥師主動將他的奴婢包括他的一眾小妾全部遣散,然後將家資全部秘密上交給國家,之後請求致仕帶著家人去南方養老。

李存準奏,封郭藥師為廣德軍副節度使,應天府安置。

很快,就有人安排郭藥師一家坐船前往應天府。

這一路之上,郭藥師都是提心吊膽,惶恐不安,連船幫的邊都不敢靠近——他生怕,身後突然就來個人把他推進大海之中。

好在——

李存到底沒有對百依百順的郭藥師趕盡殺絕,讓郭藥師一家可以平平安安的到了應天府。

在之後的日子里,昔日里耀武揚威、飛揚跋扈的常勝軍統帥,為了保命,不得不灰  地夾起他自己的那根毫無光彩的尾巴,每日都在膽戰心驚中度過……

……

……

求月票!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