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80章 劫自京師起,風雨會江南

車輪轔轔,驚破了夜的沉寂。

馬車之中,名震天下的邵真人眉宇深鎖。

「師祖,您不用親自登門吧?朝中的物議……」路程過半,張府已經遙遙在望,彭雲翼想了又想,最終還是做出了提醒。

邵元節獨攬聖寵已逾十年,靠的不僅僅是他的道法高明,對聖心的體察,和謹慎的作風,才是他得以立足宮禁的根本。

他或多或少和朝中的大臣都有些瓜葛,但從未真正卷入到朝爭中去,在皇帝面前,更是少有提及朝堂事。不下水,鞋自然就不會濕,更不會惹起皇帝的猜忌,明哲保身,得以成就傳奇,這就是邵真人的秘訣。

從前,他跟張孚敬的關系還算融洽,畢竟後者是當朝首輔,也是個上體聖心的人物,算是一邊的。不過,就算是從前,兩者也沒公然密探過,如今張孚敬已然勢微,再跑上門去,殊為不智之舉。

更何況,早在年前,體會到聖意的邵真人,就已經本著一貫的作風,在第一時間跟對方劃清了界限。這事兒是做在明面上的,現在又要反復,損失的可不僅僅是顏面,還有談判的主動權!

「無妨。」邵元節微微搖頭,輕聲冷哼︰「你當皇上心里沒數嗎?沒有皇上的默許,黃錦又豈能出得了宮禁?這個機會是皇上特意留給我的……皇上既然默許了,又怕什麼物議?要是物議有用話,我等又豈有今天的風光?」

「皇上默許?怎麼可能,張閣老可是當朝首輔,您不是說,皇上最討厭身邊的人跟外朝串聯嗎?」彭雲翼有些發懵。

「唉……」邵元節謂然長嘆,自家的徒子徒孫,實是不成器啊!自己言傳身教了這麼多年,可還是沒一個成材的。

雲翼已經是最為出類拔萃的一個了,可看現在這樣子,也只有回山看守道觀的能耐了,繼續在宮中……哼,那不是作死嗎?

「嘉靖三年,我奉召入京,看似一帆風順,可又有幾人知道,其間有多少波折呢?當今天子,又哪里是個隨便就相信他人的?只憑區區傳言,他又豈能立刻就下旨召人?那老道已死,又有那二龍不相見的箴言在,一個真人的追封想來是跑不掉了,可那小道士……」

彭雲翼若有所思的點點頭。

「你明白了吧?首先,皇上會想,此事會不會是張閣老在弄鬼,李崧祥和熊榮,都是年初張閣老乞骸骨,皇上挽留時提拔的,他們的奏疏並不足信,至于上虞知縣,嘿,一個小小的芝麻官,還不是只有任人擺布的份兒?」

彭雲翼眼楮一亮,興奮道︰「所以,皇上就暗示師祖您去核查此事?那咱們不是正好下手,就和當初的沈淮一樣……」

「錯了,大錯特錯!」邵元節強忍著沒罵人,他恨鐵不成鋼的說道︰「表面上,那沈淮被定罪,似乎是邵某為了固寵,可實際上,若非此人犯了皇上的忌諱,他縱是不能一步登天,也不至落得如此下場啊。他是不是妖人,只有皇上才能認定!」

「那……」

「很簡單,無非制衡罷了。」邵元節搖頭苦笑︰「皇上要的只是結果,那箴言必須是真的!至于小道士入宮與否,則在兩可之間,他要先行多方驗證了,這才會有所決斷,正如我從兩年前就開始在駕前推薦陶師弟了,皇上至今也沒給出個答復。」

彭雲翼默然,對于自家師祖的決定,龍虎山大多數人都不以為然。不就是伺候皇上麼,自家這麼多道士在,又有這麼好的基礎,為什麼不好好把握,反要拱手送給外人呢?

盡管如此,龍虎山如今的風光幾乎皆因邵元節一人而來,所以也沒人敢當面提出,但私下里的議論卻是少不了的。听得多了,彭雲翼也很動搖,他是嫡傳的徒孫,正是利益攸關之人,影響不可謂不大啊。

半響,他突然問道︰「師祖,若是張閣老那邊另有心思呢?皇上想的雖然好,可對張閣老來說卻沒什麼好處,頂多讓師祖您承個人情。反倒是將那小道士舉薦入宮,然後內外呼應,未嘗不能打開一番新天地,總好過黯然而退吧。」

「所以,我才要親自登門,表現出最大誠意,並親口許諾啊。」邵元節輕嘆一聲,隨後便恢復了鼻觀眼、眼關心的狀態。

皇帝的心思,張孚敬自然是懂的,否則他也不會在駕前說什麼盡力探訪,連上虞知縣的奏疏都到了,首輔對那小道士的情況還不是了若指掌?他既然留下了這個緩沖,就是以退為進,給大家一個機會。

對嘉靖來說,盡管他喜歡消停一點,但在這件事上,鬧一場倒也沒啥。

邵元節很有自知之明,皇帝看中自己,只是因為自己的手段好,伺候得力,道法也馬馬虎虎,能讓他看到長生的希望,可不是因為看對眼了或者念舊情。若是那小道士更高明些,皇帝想必也樂于換個新鮮面孔,玩點新花樣。

按說老邵一把年紀了,閱歷見識都是了得,應該不需要將一個年未弱冠的少年放在心上。可是,從奏疏中的片段中看來,這小道士並非尋常,已經有威脅到他的資格了,尤其是對方還和張孚敬扯上了關系,威脅正在被無限的放大著。

饒是他如何猜測,可當他真正面對了小道士的諸多事跡後,邵老道還是倒抽了一口冷氣,一直古井不波的臉色也是大變。

張孚敬是個明白人,也很爽快,見到邵元節之後,只是略一寒暄,然後就將一封厚厚的文書交給了對方。

這是浙江按察使李崧祥給他的密報,上面詳細記載了上虞馮知縣對于劉同壽的敘述,看到這個,邵元節受到的震撼也是可想而知。

得到黃錦傳信的時候,邵元節感受到的還是隱憂,現在,東山小仙師已經讓他不得不正視,並且有可能成為他的噩夢了。

「張閣老大德,邵某銘記于心,日後但有所命,只要力所能及,龍虎山一脈必當盡心竭力。」邵元節起身一禮,鄭重許諾︰「陶師弟雖然散修在外,卻也同修龍虎山道法,今日之情,他也是會記在心上的。」

張孚敬頷首微笑︰「邵真人太客氣了,你我同殿為臣,都是為皇上效力,努力讓皇上舒心才是最緊要的。江南離得遠,老夫對道法也不甚了了,有邵真人助陣,辨識真仙的事方才無憂。」

會談很快就結束了。

這倆都是深悉嘉靖性情的近臣,盡管得到了皇帝的默許,卻也不敢恃寵而驕,接觸一下是可以的,若是秉燭夜談那就是自找不痛快了。

況且聰明人說話也簡單,千言萬語都在那幾個機鋒當中了。

「元輔,此事,就這麼簡單的放過去嗎?」會談時,邵元節帶著個徒孫,張孚敬身後也站了個中年書生。大佬說話時,他們只能旁听,不過能參與就已經代表了身份,事機雖秘,卻也可以參贊一二。

「簡單?」張孚敬眉頭一挑,笑道︰「日靜,你這見識卻是差了,邵真人是何等人?以他的身份地位,許諾如此,你還待怎地?」

「可是,他分明說的就是力所能及,顯然不欲在駕前有所作為,如今的形勢……」

「這已經足夠了,再逼的話,也許反倒是將其推到反面去了,他龍虎山偌大的家業,怎麼可能盡數押在老夫身上?呵呵,他甚至替未來的陶真人許了願,還真是被逼得急了……能借此安然月兌身,再對眾人有個安排,于願足矣,再多,就是奢求了。」

張孚敬不緊不慢,那書生卻有些發急,他指指那份密報,提醒道︰「元輔莫要忘了,過了今夜,這密報的效用就少了幾分,隨著時日推移,只會越來越弱,到時候,若是那邵元節不守信諾……又當奈何,難不成強行推舉,可是那樣一來,恐怕……」

那箴言正好趕上了節骨眼上,解決了嘉靖的苦悶,若是當時張孚敬就把密報一並呈上,以嘉靖的性子,很可能連夜就下旨召見了。召見一個民間道士,中旨已經足夠了,根本不需要經過內閣,便利得很。

可一旦過了嘉靖情緒最激動的這段時間,震撼力就沒那麼強了,皇帝是個多疑的人,他不會輕易相信什麼人,哪怕是張孚敬或者邵元節。

而且,邵元節知道這件事後,也不可能安枕無憂,他肯定要設法減弱影響的。他沒必要跟死了的老道較真,但卻可以針對劉同壽,以他的本事,造出個小仙童應該不難,呼風喚雨更是他的老本行。

等到他手段一出,這件事的影響恐怕就微乎其微了。

這還只是明面上的,若是邵元節不怕過界,再針對小道士動點手腳,那就更沒指望了。

「強行推舉?不成的。」張孚敬肅容道︰「那小道士性子,壓根就不適合入宮伴駕,將他推舉入宮,只會壞事,反倒要牽連老夫,老夫又怎會行此不智之事?」

「……山野之人,少禮莽撞,也是尋常,但江南赴京路遙,尚有時日彌補,元輔所言,未免過重了吧?」

「禮儀之類都是小事,關鍵是他的本性。」張孚敬只是搖頭,「今上喜歡大事化小,小事化無,所以邵元節得寵十載不衰,而這劉同壽,嘿,怎麼說呢,老夫雖不知他想法如何,可他似乎很擅長沒事找事,把小事變大事,你說,他入了宮,還能有個好了?」

「……」

「說起來,他這性子倒是與先帝有幾分相似,若是趕在正德年間,倒是會有一番機緣,可眼下麼……」

「這麼說,元輔只是利用他賣邵真人一個人情?」

「也不盡然。」張孚敬一擺手,「用,還是要用的,關鍵看用在什麼地方。蘇常紹興那些人鬧騰得正歡,其中,又以那謝以中最為活躍,正巧借這個機會好好的給他個教訓,讓他收斂一點,順便震懾余黨,免得交替之際,再有波折……」

手指在那份密報上輕叩兩下,張孚敬突然神秘一笑︰「至于日後,就要看他自己的造化了,入宮也許不當,但若是……呵呵,那又會是怎樣一番場面呢?真讓人有些期待啊。」

「元輔是說……」

「日真,你收拾一下,去一趟紹興,順便給李恭川帶個話,讓他……然後,你再替我觀察觀察這位小仙師。」

「學生明白。」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