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五百七十九章 唯武器論

武器論,曾經是一個廣泛的討論,比如說,人的作用,意志的作用,甚至兵法的作用,這些都有巨大的作用。

曾經把伊拉克軍隊,在幾天之內肢解的沙漠風暴,可是在佔領的時候,卻被游擊隊不停的消耗,曾經耀武揚威的坦克,直升機,都有被擊落的消息。

有人用這個來反駁唯武器論,這是正確,在不解決到人心的問題,強大的武器並不代表一切。

可是趙信是研究歷史的,他很清晰的記著一點,那就是,現在所處的歷史階段,或許屠殺,會遭人詬病,卻不可能被禁止。

美軍在越南,因為打瘋了造成的人道危機,在一定程度上面的封鎖之下,一直到越戰後期,才爆發出來。

就這樣,就掀起了美國國內,還有整個世界的反戰風潮,到了後來,伊拉克,科索沃,黎巴女敕,幾乎每一次,都有無數的聯合國組織,還有觀察團。

美國可以打,可以對軍事目標,可以誤傷誤炸,可是一旦有目的進行屠殺,那絕對會引起世界嘩然的。

這就是強如一超的美國,他們的武器是有限度的。

游擊戰精髓是什麼,躲在人民群眾的汪洋大海之中,可是一旦所有的民眾都滅絕了,你還有什麼游擊戰。

就跟後世那些科幻電影那樣,機器人擁有了智慧,全面殺掉所有的活著的生命,在攻破軍隊之後,剩余的人,只能夠老鼠一樣的活著。

或者說,在電影之中,孤膽英雄可以挽救一切,可是誰都知道,那是瞎編的,真的出現代差的軍隊,一方絕對是毀滅的結果,以當時攻擊伊拉克的美軍,包圍整個伊拉克,殺掉所有人困難麼?

文明時代,有這樣的危機,可是在這個時代未開化的時代,幾百年之後,當航海地理大發現之後的,西班牙和歐洲殖民者登上美洲的時候,美洲的統治者是印第安人。

佔據了整個美洲,幾千萬的印第安人,建設了幾個龐大的國家,並且培育了玉米,紅薯,土豆這樣高產作物的王國,最終,剩下了多少人,最終印第安人要用保護區來保證他們的人種繁衍。

更別說黑奴生意,從開始到結束,幾百年的時間,讓美國和美洲,從一個黑人沒有,到最後的幾千萬,這些都是黑人奴隸的後代。

幾百年的時間之中,約模著運送過去1000萬人,活下來的十不存一,而按照抓住一個黑人奴隸,要屠殺10個人來說,非洲在這個時代,損失了1億人。

北宋,只有11世紀,遠沒有開化的時代,不存在游擊戰的土壤,勝利者掌握一切,失敗者付出一切,或許屠殺會讓趙信的名聲受損,可是歷史是勝利者書寫的,在未開化的地方,做一些屠殺,減少一些人口的存在,為中國人爭奪生存空間,這不是壞事,如果這個時代,沒有人做到這一點,趙信做到,也不是不可能。

趙信必須要攀升武器線,而且要不斷的攀升,良好的武器,會帶來巨大的壓力,會帶來巨大的優勢,會讓定海軍的軍隊,更加的輕松,一個打10個,甚至是打100個也沒問題。

冷兵器時代,要想實現這個,不可能,哪怕有完整的方陣,還有長弓靈活的運用,最多是一對三四,還容易產生崩潰。

長弓的犀利攻擊,是建立在體力和後勤上面,一旦體力不支,那麼再怎麼犀利的軍隊,也變成了軟腳蝦,真的要了近戰,長弓或許不是一群長槍兵的對手。

同樣的,後勤也是長弓一個問題,一根長箭,單純箭頭都超過4兩的,加上箭桿和翎羽,哪怕是箭桿可以通過木材加工,一只箭的重量也非常的沉重。

長弓是最接近現代化陸軍的武器,按照成熟長弓手一分鐘15箭,一輪體力過程之中,能夠射出180到200只箭來計算,單純一個長弓手,投射重量都非常的可觀。

哪怕是未來,趙信改良的道路,用一些高等級的公路,替代普通的公路,用馬車,甚至是機動車,用火車,後勤的壓力會越來越大。

相反,火槍就可以比較完美的解決這個問題,跟長弓相比,火槍的重量要高一點,一般滑膛槍的重量,都在10斤之內,如果能夠制作出輕量化的材料,重量還會降低。

可是使用定裝彈之後,只有火藥和鉛彈,單獨一發子彈的重量,已經降低了很多,再加上槍械,使用的是火藥能,這就不需要多少的體力,只要拿起槍,能夠扣動扳機就可以了。

哪怕在精銳的射手,在一天的時間之中,也未必可以開出300箭,可是只要稍加訓練槍手,只要裝備齊全的前提下,後勤穩定,可以打出幾百發子彈,甚至連續作戰,也不會出問題。

或許,最初的槍械,跟長弓比起來,還有些問題,可是就憑借著槍械的優點,讓他迅速的完善,並且把冷兵器和全部的裝甲防御,都給淘汰了。

面對著穿和不穿,都沒有多少問題的前提下,不穿的話,還可以多一些敏捷,在戰場上,或許能夠救命,也就沒人去穿了。

趙信很清楚歷史發展,還有武器的發展,長弓只不過是在保州,為了自保,而隨意發展出來的武器,哪怕現在有了很高的水準,已經改變了北宋禁軍的裝備體系,成為禁軍最主要列裝的武器,可是趙信的心中,對于熱武器的追求,從來都沒有停止過。

之前所說的武器之間的代差,在冷兵器時代,相互之間的差別不大,除非一方用鐵,一方用鋼,還是大面積的配備的。

定海軍已經有了整個條件,卻沒有走這一條路,鋼也有極限,受制于體力和人員,北宋有這個條件,定海軍沒有。

武器的提升,特別是從熱武器開始,開始可怕的變化,差距越來越明顯,從火繩槍,燧發槍,滑膛槍,線膛槍,再到各種自動火器,幾乎每一個武器,都可以完全吊打前面的武器。

無關乎成本,無關乎訓練,一個裝備火繩槍訓練精良的軍隊,完全可以用一個急速成軍,只是簡單訓練,卻裝備了燧發槍軍隊打敗,在不裝備火炮的前提下,雙方的人員傷亡會非常之懸殊的。

這不是天方夜譚,而是武器上面的變革,特別是從定裝彈的出現,哪怕是紙殼彈這樣,就已經拉開了雙方的距離,一個需要十幾個步驟,射速甚至沒有弓箭快的武器,變成了定裝彈,之後,射速已經超過了普通的弓箭,接近于長弓。

本身,在火繩槍的時代,雙方的還有一定的分歧,一般的火藥部隊,也需要一定的弓手部隊進行配合,可是到了定裝彈的時代,徹底的被淘汰了。

訓練時間更短,只要懂得听從命令,然後排成一排,按照固定規格,刺穿紙殼,裝藥,然後射擊,這可以把射擊的步驟減少到最少,在排槍射擊的時代,也不必考慮精度的,覆蓋就好了。

從這個時代,開始,火槍開始飛速的發展,不同代的火槍,完全可以吊打。

你可以想象,拿著德國的毛色1888的部隊,到美國南北戰爭的時代,哪怕中間只有十幾年的時間,完全不是一個檔次,同樣數量的,可以用懸殊的比例獲得勝利,這就是技術的領先。

或許屬于美國南北軍軍隊,可以用火炮壓制取得一些戰果,可是如果火炮也吊打呢?

從工業革命開始,整個世界的發展都在瘋狂的提速,毫不客氣的說,之後的100年,200年,發展的速度,超過了之前2000年,甚至是5000年的總和。

對于科技的認知,對于能源的使用,還有各種新的材料的出現。

同樣是火炮,1840年,英國發動鴉片戰爭的時候,縱橫四海戰列艦,可能連60多年之後,一艘小小全鋼巡邏艦都打不過,7000-1萬噸的戰艦,打不過500噸的,這不是天方夜譚,這只是科技發展的必然。

武器是必須要重視,還有發展的,這個優先級,甚至比擴張還要高,定海軍現在的情況,還可以保持,可是沒有足夠的力量,給與安全感,那麼如何對付周圍的惡意呢?

開發琉球,這是既定方案,在定海軍的土地已經逐步枯竭的前提下,琉球是必須要發展,同樣大小的海南,甚至還有鐵礦這個優勢,都比不過琉球,原因就在于太遠了。

未來,定海軍幾乎不可能從定海軍遷移出來,那麼相距不遠的琉球是最佳的選擇。

琉球發生緊急的時間,戰爭就要開啟,定海軍迅速的反應,派遣了足夠的軍隊前去,派往琉球2000軍隊,在定海軍之中,比例是非常之重,那幾乎是整個常備兵力的大部分,定海軍也只是留下了一半。

孫吉和周重,同樣是趙信非常看好的領導者,一文一武,可以說是未來的大將的,如果他們損失了,對于定海軍,也是一個不小的打擊。

可是那又怎麼樣,定海軍目前承受得起這樣的損失,只要未來定海軍足夠的強大,就可以了。

在後世的思想之中,沒有什麼人,是不被犧牲的,只是看代價和利益夠不夠大,在熱武器的軍隊之中,將領逐步從猛將,向著智將轉換,個體的戰斗力,在整齊劃一軍隊之中,逐步的被模糊,取而代之的是紀律,是鐵一般的紀律。

古代軍隊,近代軍隊,現代軍隊,武器相同的前提下,戰斗力是完全不一樣的,這就是軍隊的軟實力,趙信現在,更重要的是培養這個,在這樣的軍隊誕生之前,他需要進一步夯實整個定海軍的實力。

定海軍跟北宋其他地方,最大的不同,就是工業,在現有科技和物品的基礎上,進行科學化的改造,變成了現在的工業體系。

這個體系,最初是依靠鋼鐵和水泥,可是真正的工業體系,絕對不會如同現在的定海軍這麼的單調的。

工業的布局,在定海軍已經徹底的鋪開,因為種種的考慮,一些本應該上的項目,並沒有開啟,多是因為土地和環保的一些問題。

這些體系沒有深挖進去,並不代表定海軍不發展的,實驗室的前瞻性研究已經開始,擁有足夠的人員,並且進行訓練,還有制造機器,這才能夠奠定基礎。

目前的定海軍,在基本上解決了掃盲的問題之後,除了過年之後又來幾十萬,以前只要在定海軍超過1年的,基本上掃盲。

中國不缺乏能人異士,甚至在北宋這個時代,哪怕在文盲率非常高的時代,也冒出了大量的精英,在廣泛的培養之下,精英就層出不窮。

總量擺在那里,還有舒適的條件,合理的研究步驟。

科學的研究體系,是通過幾百年的發展才逐步的完善的,這不是某一個人的功勞,而是無數人,無數科學家前僕後繼之中,這才逐步的完善的,這是科學的嚴謹。

意識形態,還有規章制度這樣的東西,直接拿來主義就可以了,定海軍或許在研究之中,硬的實力,只是在卡牌系統和趙信這麼一個穿越者,硬性的拔高的,可是軟實力確實非常高,不說跟21世紀相比,在某些方面,已經超過了二戰之後的水平。

這些就造就了目前定海軍的奇跡,更別說從培養和實踐之中,涌現出來的一批人才。

相對于軍事領域的人才,有能力研究,推動整個定海軍的工業化,逐步的向前發展,這樣軟人才,這才是趙信最看重,別的不說,一個牛大力,就讓整個定海軍的鋼鐵產業,出現了井噴的成果,有了趙信前瞻性的點播,嚴謹而科學的研究過程,再加上牛大力的靈光一閃,就造成了定海軍鋼鐵的磅礡。

一個牛大力,已經奠定了整個定海軍鋼鐵產業強大的根基,毫不客氣的說,一個總產量250萬噸,並且伴隨著改進和各種新技術的使用,不停發展的鋼鐵集團,就算放在19世紀末,也是世界領先的,甚至某些領域,已經超過了後世二戰時期的標準,這些才是定海軍最大的底氣。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