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4章 鳩摩智同意合作

自從松贊干布得到唐太宗李世民的支持建立吐蕃王朝之後,邏些城數百年來都是吐蕃王朝的都城所在。

現在吐蕃王朝雖然名存實亡,但是松贊干布的後代子孫依然佔據著曾經見證了吐蕃王朝輝煌時期的邏些城。

在隴右軍和西夏的戰爭結束之後的第五天,楊銘獨自一人來到了吐蕃王朝的都城邏些城。

楊銘來到邏些城的目的,是為了見一個人,那個人就是大雪山大輪寺大輪明王鳩摩智。

鳩摩智在吐蕃掃蕩黑教,威震西陲,功力見識均已臻于極高境界,具大智慧,精通佛法,每隔五年,開壇講經說法。

鳩摩智在吐蕃的身份不僅是護國法師,更是許多吐蕃部落視為精神信仰的大德聖僧。

吐蕃國主將鳩摩智賜封為國師的目的,也是想要利用鳩摩智在吐蕃部落當中巨大的影響力,讓各自為政的吐蕃部落重新支持中央王朝。

佛教傳入吐蕃始自松贊干布,但當時並不是佛教的興盛時期,事實上直至乞黎蘇籠獵贊繼位之前苯教仍然佔據統治地位,佛教雖在流傳,但卻並未穩佔上風。

至乞黎蘇籠獵贊之世,出于鏟除同苯教相聯系的傳統貴族勢力,加強王權的政治需要,大力提倡佛教。

並隨著吐蕃大軍向唐朝境內的推進,先後佔領了隴右、河西、北庭諸道及西域城邦諸國,大量佛教徒盡為其臣民,因之迅速把佛教提升至國教的崇高地位。

吐蕃佛教發展到可黎可足時代達到了輝煌的頂峰。

贊普頒詔制定了七戶養僧制,全國到處興建寺院。

佛教缽掣逋取代了昔日苯教桑門的地位,開始全面干政,乃至如唐蕃會盟這樣重要的大會也由其主持。

正是因為佛教在吐蕃有著巨大的影響力,所以就連松贊干布的後代子孫想要復興吐蕃王朝,都要得到佛教的支持才可以。

楊銘的隴右都護府想要統治吐蕃地區,就更加需要得到佛教的支持。

不然的話,就算是用武力強行統治吐蕃地區。那些吐蕃部落肯定也會叛亂不斷。

隴右都護府想要發展壯大,就必須得到一個和平穩定的吐蕃地區。

如果吐蕃地區叛亂不斷的話,隴右軍的軍力都會消耗在鎮壓吐蕃部落的叛亂上面,這樣一來別說是隴右都護府的擴張發展,就連維持隴右地區的統治都很難做到。

跟著一群吐蕃部落的普通部眾進入邏些城之後,楊銘很快來到了邏些城王宮附近的大輪寺分寺當中。

作為吐蕃部落人人敬仰的大德聖僧,鳩摩智在普通的信眾面前自然是滿口佛言。

可是在外人不得擅入的大輪寺分寺當中。鳩摩智卻拋下了佛經佛言,全神貫注的修練著道家逍遙派的。

身為佛門的高僧卻修練道家的武功。不得不說,鳩摩智真的是好武成狂,也難怪他最終會落個走火入魔武功盡失的下場。

大輪寺分寺的廣闊院子里,除了專心修練的鳩摩智之外,還有一個番僧打扮的年輕人正在修練拳腳功夫。

從那個年輕番僧出拳出腳的樣子來看,他雖然有著一流高手的深厚內功,但他的拳腳招式卻是華而不實,顯然沒有經歷過多少實戰。

兩個守在院子門口的番僧看到楊銘這個外來闖入者,立刻揮起手中的降魔杖向楊銘質問道。

「你是什麼人?這里是大輪明王的修行之地。趕快離開這里!」

「真是聒噪!」

楊銘皺著眉頭,腳下一蹬瞬間沖到兩個番僧面前,然後雙手食指同時點中了兩個番僧的穴道。

兩個番僧被楊銘點中定身穴道之後口不能言身不能動,像是變成了兩尊雕塑一樣。

到了此時,鳩摩智和那個年輕番僧也察覺到了楊銘這個闖入者。

「喂!你是什麼人?這里不是你能來的,馬上給本王滾出去!」

那個年輕番僧抬手指著楊銘,臉上一副怒氣沖沖的樣子。

「王子殿下。還請稍安勿躁!」

鳩摩智雙手合十向著年輕番僧行禮,接著轉向楊銘說道。

「阿彌陀佛!公子真是貴客,不知駕臨敝寺究竟有何貴干?」

「大師何必明知故問?在下來到這里,當然是為了回報大師前幾日的恩情!」

楊銘調侃著說完,走到鳩摩智面前打量了一下他身邊的年輕番僧。

「我听說大師有一位愛徒是吐蕃國主的兒子宗贊王子,莫非便是這位?」

鳩摩智還沒有開口。那個年輕番僧就一臉倨傲的說道。

「不錯!本王就是宗贊王子,未來的吐蕃國主!看你的樣子像是個漢人,為什麼見到了本王還不下跪行禮?難道漢人都是像你這樣不懂規矩的嗎?」

「王子殿下,敢快住嘴!」

听到宗贊王子越說越過分,鳩摩智臉色難看的說道。

「這位楊銘公子並不是普通人!王子殿下,你不可對他太過無禮。」

接著,鳩摩智又看向楊銘說道。

「公子!宗贊王子年幼無知。還請公子看在貧僧的薄面上,不要跟他計較!」

「好說!好說!既然大師你開口求我,那我留他一命便是!」

楊銘冷笑著說完,腳下一蹬身體橫挪到宗贊王子的身後,然後伸出右手扣住了宗贊王子的肩膀。

「住手——」

鳩摩智怒喝一聲,左手向著楊銘的右手發出一道拍向楊銘的肩膀。

雖然鳩摩智出手如電,但他的反應終究是慢了一步。

楊銘的右手扣住宗贊王子的肩膀之後,腳下一蹬帶著宗贊王子向後飛走,以毫厘之差躲開了鳩摩智的。

「啊呀呀呀……你好大的膽子!你要對本王做什麼?趕快放了本王,不然我讓你死無葬身之地!」

當楊銘帶著宗贊王子落地之後,宗贊王子立刻痛哼著大叫起來。

這個宗贊王子不僅是個渾人,而且還是無知者無畏。

鳩摩智的武功是吐蕃第一,宗贊王子的父親也是吐蕃名義上的國主,也難怪他會不知天高地厚,不將其他人放在眼中。

「宗贊王子對吧!你放心。我答應了鳩摩智大師不殺你,那就絕對不會殺你的。」

楊銘的右手緊扣著宗贊王子的肩膀,左手使出掌力拍在宗贊王子的背後,雄厚的掌力立刻打穿了宗贊王子的氣海丹田,讓他一身苦修得來的功力付諸流水。

當楊銘將失去武功變成廢人的宗贊王子扔到地上之後,鳩摩智站在楊銘面前臉色惱怒的說道。

「楊銘公子!你這是什麼意思?不管你有什麼事情,都可以沖著貧僧來。為什麼要廢掉王子殿下的武功?」

「還請大師稍安勿躁!我廢掉他的武功,不過是對他略施薄懲!接下來。就是我和大師算賬的時間了。」

鏘的一聲!

楊銘拔出了腰間的紫薇軟劍。

鳩摩智臉上立刻露出凝重之色,腳下不由自主的後退了幾步。

「楊銘公子!小僧前幾日幫助西夏,只是償還西夏太後過去對小僧的恩情,現在小僧跟西夏太後已經是兩不相欠!」

目光警惕的緊盯著紫薇軟劍,鳩摩智一邊後退一邊說道。

「小僧與公子往日無冤近日無仇,我們吐蕃也一向跟大宋朝廷交好,難道公子就不願意跟小僧化干戈為玉帛嗎?」

如果是喬峰喬大俠的話,听到鳩摩智這番話之後,就算是真的跟鳩摩智有什麼深仇大恨。肯定也會想辦法化解兩人之間的仇怨。

可惜的是,楊銘早就已經節操喪盡,雖然還沒有到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地步,但也是相差不多了。

「看來大師是誤會我的意思了!」

楊銘在鳩摩智面前停下腳步,露出微笑說道。

「大師前幾日幫助西夏的事情,其實我並不在意!但是眼下,我有一件大事需要大師的幫助。還請大師千萬不要拒絕。」

「不知公子所說的大事是……」

「隴右軍擊敗西夏之後,我已經在李憲將軍和隴右軍的支持下建立隴右都護府成為大都護!現在我想將吐蕃地區納入隴右都護府的管理之下,還請大師助我一臂之力!」

听完楊銘的話,鳩摩智瞪大了眼楮,露出難以置信的目光看著楊銘。

「公子的話……你是認真的嗎?我們吐蕃雖然國要佔據我們吐蕃。公子的野心未免太大了吧!」

楊銘將紫薇軟劍舉到面前,然後用左手食指在劍身上輕彈了一下。

鏘的一聲劍鳴之音,在廣闊的院子里回響著。

楊銘閉上眼楮,深吸了口氣說道。

「看來我還是把話說清楚比較好!鳩摩智大師,我剛才的要求並不是在跟你商量!你可以拒絕幫助我,後果就是你會死在我的劍下!如果大師願意幫助我的話,你依然還是吐蕃的大輪明王。而且我還會送你一樁天大的功德。」

「阿彌陀佛!小僧雖然是出家之人,但也絕不會賣國求榮!」

「既然大師想要舍生取義,那我就成全你吧!」

楊銘說完睜開眼楮,腳下一蹬向著鳩摩智沖了過去。

鳩摩智沒有轉身逃走,而是鎮定的站在原地,雙手不斷發出刀氣斬向楊銘。

上一次跟鳩摩智交手的時候,因為有著慕容復和段延慶的牽制,楊銘根本無法在鳩摩智面前使出全力。

此時單打獨斗,楊銘揮舞紫薇軟劍發出紫紅色劍氣擋住刀氣,轉眼間他跟鳩摩智的距離已經不足一丈。

看到楊銘已經逼近到面前,鳩摩智臉上終于露出焦急之色。

就在楊銘將紫薇軟劍刺向鳩摩智的脖子時,鳩摩智側身躲開,同時右手揮出少林寺七十二絕技之中的擊向楊銘的胸口。

「哼!」

楊銘不屑的冷哼一聲,左手食指以。

砰地一聲!

指力與拳力相擊之後,鳩摩智臉色漲紅了一下,接著身體不由自主的後退了三步。

等到鳩摩智站穩身體的時候,楊銘已經來到他的面前,將紫薇軟劍貼在了他的脖子上。

雖然鳩摩智精通少林寺七十二絕技,但是楊銘的功力遠在鳩摩智之上,任憑他的武功招式再怎麼精妙,楊銘都能夠以力破巧。

原著當中鳩摩智跟虛竹比武的時候,鳩摩智施展出少林寺七十二絕技,虛竹來來回回便只有一招,便靠著功力壓制將鳩摩智打的徹底沒了脾氣。

看著貼在脖子上的紫薇軟劍劍身,鳩摩智深吸口氣閉上眼楮說道。

「是小僧輸了!要殺要剮,悉听尊便!」

「大師就真的甘心死在我的手中嗎?」

楊銘收回紫薇軟劍,調侃著說道。

「我知道大師痴迷于武學,甚至偷學少林寺七十二絕技!但是少林寺七十二絕技不過是七十二種上乘武功,難道大師就不想學到其他更厲害的武功嗎?比如大理段氏的。」

楊銘的話說完,本來閉目等死的鳩摩智又睜開了眼楮,眼中露出了灼熱的目光。

「看來大師心里是不想死的!其實吐蕃王朝早就已經名存實亡,現在的吐蕃根本算不上一個國家!如果大師能夠率領吐蕃佛教支持隴右都護府管理吐蕃地區的話,我保證會像治理漢民一樣治理吐蕃百姓,而且還會以大師的名義在吐蕃地區廢除奴隸制度。」

隋唐時期,吐蕃剛剛由原始社會過渡到奴隸社會。

雖然李唐皇室的親兒子們給吐蕃送女人送錢糧送大義名分,幫助吐蕃建立了中央集權的吐蕃王朝,可惜吐蕃王朝沒有抓住機會由奴隸社會過渡到封建社會。

落後的社會制度,早已經注定了吐蕃王朝的衰落。

所以在李唐皇室衰落之後,吐蕃王朝建立的吐蕃帝國持續了不到五十年,便衰落到連南詔小國都奈何不了。

鳩摩智早年游歷過宋國、西夏、大理,見識過中原的繁華之後,他自然明白奴隸制度才是吐蕃王朝一直不能復興的最大原因。

如果楊銘真的以他鳩摩智的名義,在吐蕃地區廢除奴隸制度的話,那他鳩摩智在吐蕃地區的聲望肯定會更上一層樓,說不定還會被那些得到自由的奴隸們當做活佛供奉。

看到鳩摩智目光閃爍,明顯是有幾分心動的樣子,楊銘繼續說道。

「如果大師願意幫助我的話,吐蕃地區納入隴右都護府的管理之後,我就發兵十萬進攻大理!等到攻下大理,我可以將大理段家的抄錄一份送給大師。」

楊銘的話說完,鳩摩智雙手合十低頭說道。

「阿彌陀佛!世間萬物,眾生平等!漢人與吐蕃人並沒有什麼不同,如果公子能夠為吐蕃百姓帶來更好的生活,小僧就算是身背罵名,也願意助公子一臂之力。」(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p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