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22章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相識滿天下,知己有幾人。

蔡邕得罪了宦官、世家雙方的人,雖然曠世逸才,名聲卓著,可時至今日,多數舊友為避免引火燒身,並未來送他。

而曹操卻不避風雨、不計得失的前來送行,讓曹昂都感到敬佩。

非真朋友,是做不到這種地步的。

這些日子,蔡邕在獄中也見識到人情冷暖,世態炎涼,因此對曹操的誠摯之情萬分激動,拉著曹操的手不放。

二人相敘,直到押送蔡邕的差役催促。

眼看是送君千里,終須一別,這時蔡邕灰心似地說道︰「孟德,我知你性如烈火,剛正不阿,面對不平之事從不退讓,可自黨錮以來,這朝堂之上,風雨如晦,長夜難明,你也要以我為戒,保全自身啊。」

曹操听了,卻是言道︰「蔡公!勿要悲觀,雖有浮雲蔽日,可今杞梓之林,必將東曦既駕。用不了多久,蔡公必會還朝。」

密碼563743675

蔡邕听了,嘆了一口氣道︰「希望如此吧!」

但是他早已不抱幻想。

都說閹宦亂政,可蔡邕這次算是看明白了,身為眾正之首的楊賜、袁逢,明哲保身,各懷鬼胎,爭權奪利,其實跟那群閹宦又有什麼區別。

二人畢竟身處環境不同,所以心境亦不同,至少曹操是理解不了現在的蔡邕的。

蔡邕雖然有心警示曹操一番,可眼看曹操不以為意,心中明白,他再是良言,也勸不動曹操,曹操非得吃了大虧,才會有所改變。

二人各懷心思,也再無可聊之言。

而此時的曹操,卻沒忘了今日另一個目的。

送蔡邕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但並不需要帶上曹昂。他之所以帶著曹昂來,是希望能讓曹昂拜蔡邕為師。

蔡邕乃命世之才,孝名卓著,賢聲廣傳,而且師從太傅胡廣(東漢中興以來人臣之最),同門師弟、師佷遍布天下,若是曹昂成為蔡邕的徒弟,必然能使得曹昂進入上層名流之中,事半功倍。

于是曹操便拉過曹昂,對蔡邕道︰「此犬子曹昂,慕蔡公之名,今特意跟我來相送蔡公。」

說完曹操便讓曹昂給蔡邕行大禮。

此時的曹昂立刻看出了曹操的意圖。大禮除了對君主、祖先、父母,就是老師了,這是希望自己拜師。

在曹昂看來,誠然拜蔡邕作老師不錯,除了成為胡廣徒孫,還能和王粲、顧雍等人為師兄弟,但是自己心中有了更好的老師人選。而且蔡邕雖然名高,但今後十幾年都要逃命江海,避亂而居,一直到董卓入京,又壞了名聲,並不能給自己多大的幫助。

曹昂這個人,從來都是一個實用主義者。

于是曹昂長揖及地,對著蔡邕行了一禮,但非大禮。

曹操一看,臉色微變。

曹昂卻不管曹操的臉色,對蔡邕說道︰「小子昂拜見蔡公,听聞蔡公之事,小子亦心向往之。蔡公肆志直道,進不為榮,赴戟驕臣,發如震霆,凌剛摧堅,視危如寧,真乃大賢也。」

曹昂一頓彩虹屁輸出,讓蔡邕听得也滿是欣然。

「此便是那位獻血救母、哭水成冰、怒斥孔融、割發敬父的小郎君,孟德有佳子也。」

听得蔡邕夸曹昂,曹操很是得意。

讀者身份證-563743675

自己的兒子,怎麼夸都不為過。

于是曹操又想趁熱打鐵,敲定此事,于是言道︰「蔡公以為此子如何,他可是整日念叨著想跟蔡公學經。」

蔡邕剛才已經有些明白曹操的用意了,此時見曹操有些點破用意,便有些為難道︰「孟德,我之境遇,你悉知之。來日亦不知何時返回洛陽,恐有誤小郎君。」

不過這理由對于曹操並不算什麼,他有無數種辦法勸動蔡邕。

可是不待曹操說什麼,一旁的曹昂忽然插嘴道︰「蔡公,小子愚鈍,自知不配跟隨蔡公學習,听聞先生善寫飛白,妙有絕倫,動合神功,還請蔡公賜小子幾字,以為激勵。」

「好!好!小郎君志氣可佳。」

蔡邕現在哪有心情收徒,不過他與曹操相交莫逆,今曹操挺身來送,曹昂名氣又盛,他著實不好拒絕。

曹昂的請求倒是使得他避免陷入兩難的境地。

「既然如此,我便贈小郎君二言吧!」

說著便讓家人拿來桌案和紙筆。

原文來自于塔&讀小說~&

曹昂躬身側立,給蔡邕研磨,而一旁的曹操不斷地給兒子使眼色想阻止,可曹昂根本不看。

曹操也不好多言,卻是心中詫異,不明白兒子為何不願拜蔡邕為師。

這時蔡邕已經起兵,只見他揮毫潑墨之間,如行雲流水,筆走龍蛇,便寫了八個大字。

「則善戒惡,豈雲苟兮!」

曹昂輕聲讀出這八個字,連忙說道︰「謝蔡公賜言,小子將來必謹記蔡公之教誨,則善戒惡,為國為民。」

蔡邕笑道︰「我不過一戴罪老叟,徒發妄言,倒是讓人見笑了。」

曹昂此時卻是對著蔡邕,又鄭重地拜了一番。

「蔡公是真正的賢者,弘寬裕于便闢兮,糾忠諫其急,今日遭貶黜,非蔡公之過,乃國家之失也。」

曹昂說完便起身道︰「今蔡公遠行,小子無已相贈,蔡公贈我八字,我便回蔡公一詩,以送蔡公。」

于是曹昂亦揮筆寫道「

塔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