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47章 家臣與五房制(上)

因為情況緊急,而且前期準備時間也不短,所以三路大軍幾乎是在詔命下達之後,前後準備不到十日,便要出發。

朱部作為南線前鋒部隊,最先行動,皇甫嵩部緊隨其後。而盧植部因為路途更遠,則是多耽誤了兩日。

曹昂這邊,因為要跟隨盧植一同北上,也準備起來。

這年頭的打仗,不是人到了就行,更不是後世電視里一人一馬走天下。

每個人需要攜帶大量物品,包括常規武器、戰馬、行軍裝備、鋪蓋卷、鍋碗瓢盆、油鹽醬醋等等,甚至有時候包括糧食等全都要自備,官府也就是給你提供個鎧甲和弓弩這種禁品。

曹昂手下雖只有三十余人,但皆是騎兵,需要的裝備更多,除了需要兩倍的役夫,所有物品都要用大車拉著才能帶走。

曹昂之所以只養這麼點人,除了不願太過礙眼,也是實在太費事,甚至養不起。

曹昂麾下三十余名騎兵,一人雙馬,人馬俱著皮甲,制式武器包括一根長矛,一柄短斧,一柄鋼鞭,一把環首刀,一具長弓,兩兜囊羽箭。其裝備相較于北軍騎兵,亦不多讓。

這些人多是曹昂養的那百余戶涼州老兵的子嗣,從小耳濡目染,精于騎射,甚至還有人上過戰場,乃是一支強兵。

不過曹昂此番跟著老師北上,他主要是為了接受老師的言傳身教,學習領兵之道,並不準備參戰。

當然也沒人會讓他參戰。

所以這三十余人在曹昂身邊,注定是明珠暗投,派不上用場。

不過天底下的軍隊,練得再好,總要上戰場磨煉一番,方知到底是強是弱。所以曹昂準備將這三十余人,借給父親曹操。

曹操是朱部的副將,這三十余人到曹操麾下,肯定不會做炮灰。而且曹操是從譙郡自行招募軍隊,趕往朱軍中,有這三十余人加入,其實力也會大增。

曹昂麾下,雖然典韋、樂進後世名聲更大,二人也的確是將才,但主將卻是在後世沒什麼名望的辛武。

畢竟辛武當初也是一部軍侯,算軍中中層將領,經驗豐富。

東漢軍制,五人為伍,十人為什,五什為一隊。曹昂手中,尚沒有五十人,而且他也感到伍、什兩級太臃腫了,于是五人為伍,全軍設立七個伍,為一隊。

辛武暫任隊率,王為副,前六個伍長,辛武自領一伍,剩余五個伍長分別為王、典韋、樂進,另外兩個為曹家家將曹統和曹平。

曹昂對辛武、王很信任,但加入兩個曹家家生的家將,又是理所當然的。

而第七伍也就是曹昂的警衛伍,由辛錯、馬銅和其余三人組成,護衛在曹昂身邊,倒是不設伍長。

而曹昂要派往曹操處的,便是前六伍這三十騎。

當曹昂提出要將眾人借給曹操之後,眾人皆不願意,尤其是典韋、樂進等人,更是表示,即使不能建功,也決不離開曹昂。

這支力量是曹昂用私人錢財建立的,屬于曹昂的私人武裝,自是對曹氏沒太多向心力。而且眾人對曹操多不了解,更不願意寄人籬下。

眾人勸了幾句,都有意見。

塔讀小說,無廣>告^在線免。費閱&讀!

典韋更是揚言,死也跟著曹昂。

曹昂見狀,也來了脾氣,生氣地說道︰「你等尚未出征,已經不听我言。若是到了戰場之上,恐不得挾持于我。既然今日我連爾等都指揮不動,留之又有何用,那爾等索性散了便是。」

曹昂一甩袖子,就要離開。

眾人一見曹昂怒了,皆是大驚,趕忙跪在地上,向曹昂請罪。

典韋更是拿出匕首,要自戕以明志。

曹昂也知道這群人對自己的忠心,自己平日混在眾人之中,頗為親近,雖然是拉攏的眾人忠心耿耿,倒是失了幾分威重,所以威絕不可少。

此時曹昂凝重地看著眾人,朗聲說道︰「爾等听命否!」

眾人皆高呼道︰「但為郎君之命,絕無二言。」

「記住你們今天的話,若有下次,絕不寬恕。」

平日里曹昂都是和顏悅色,禮賢下士的樣子,今日一番肅殺的樣子,倒是讓眾人頗為凜然。

塔讀.APP,免費小說網站

典韋帶頭喊道︰「為君前驅,死不旋踵。」

眾人亦紛紛高呼。

曹昂知道打了一棒,還要給個甜棗,于是便言道︰「我與諸位,結于貧賤,義氣相投,矢志救國,掃清諸霾。今日諸位要上戰場,死生難料,但我與諸位相交一場,向諸位保證,諸君無論生死,家眷父母,吾為諸君養之,諸位勿慮也。」

「謝郎君!」

眾人的高呼更響亮了。

對于每個重義輕生的男兒來說,戰場之上,最擔心的不是生死,反而是父母家眷。曹昂此番承諾,便是為眾人解除了後顧之憂,眾人能不衷心效死。

其實「汝妻子吾養之,汝勿慮也!」絕不是什麼後世讓人譏笑的神句,而是這個時代最鄭重、莊嚴且讓人信服的承諾。

曹真、典滿、郭奕等皆是如此被養大的。

眼看眾人歡呼雀躍,曹昂伸手打斷眾人,又言道︰「今日趁著高興,昂有一不情之請。諸君知我並無家臣,只有你們。今日諸君願和我一同,振興家族,為我家臣否?」

家臣制度,一個古老而傳奇的制度,他是春秋戰國時期卿大夫管理異姓人才的制度。然而隨著天下一統,用人制度的不斷完善,有能力的,皆做了朝廷官員,沒能力的,也用不著以家臣之位拉攏,于是家臣制度,到現在已經漸消亡了。

現在有家臣的,基本上都是一些有爵位之人,而為其管理封地和侯國的,則多是家臣,而普通官員,甚至是一些無爵位的朝廷大員,也多不設家臣。

但這並不意味著很多人不願意做家臣。成為家臣,便是家族成員,與家主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對普通人來說,相當于世世代代有了依靠。

至少不用擔心自己死後妻子兒女的出路,甚至其子女可能依靠家族力量,提升身份。

對于大部分沒有出路,或者渴望安定的人來說,成為家臣算是最好的選擇了。所以眾人皆是大驚,這算是一個餡餅,砸到眾人頭上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