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250章 激化矛盾

第二日一早,雙方各又隔河列陣。

身份證-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這時李參主動帶著幾人來到河邊,要見曹昂。

曹昂混在人中,見李參模樣,便不現身,而是命馬銅上前答話。

馬銅縱馬上前,隔著渭水,欠身喊道︰「李太守,督護讓我告訴你,夜來督護拜意太守之言,切莫有誤。」馬銅說完便離開了,只留的李參幾人,面面相覷。

李參也沒忘了來意,連忙高聲喊道︰「我要見你們曹督護!」

可對面漢軍,一時寂靜,根本無人應答。

李參幾人等了半天,眼看曹昂不出現,也沒人搭話,只得怏怏地返回軍中。

而跟隨李參的幾人,立刻將之前情景告訴了李文侯。

李文侯當即大怒,手持長矛,指著李參呵道︰「李參,今日之事,你還有何話可說?」

「李文侯,你也太囂張了!」

眾人趕忙勸阻,李文侯又忖大戰將啟,不可自誤,只得壓下這股怒火。

就在這時,之前送信的馬銅又縱馬前來,離著百步遠,馬銅在馬上大聲喊道︰「李將軍,我家督護讓我告訴你,他今日心情不好,無心戰事,你等且先回去吧,雙方明日再戰!」

馬銅說完,不待李文侯答話便走。

李文侯在原地愣了半天,這才仰天長嘯道︰「曹昂豎子,欺人太甚!」

李文侯再壓制不住心中怒火,下令全軍渡河,出擊北岸。

不過對面的漢軍早有防備,羌胡叛軍剛一靠近,便箭如雨下。而羌胡叛軍要渡過渭水,便不得不放慢速度,正好成了漢軍的活靶子,于是雙方尚未接觸,羌胡叛軍便傷亡慘重。

巨大的傷亡如冷水一般,澆滅了李文侯心頭怒火。

李文侯心知再強攻北岸,不知要損失多少,已心生退意,卻是對當時丟了渭北大營,後悔不已。早知今日,當初就是拼得殘血,也不能那麼輕易放棄渭北大營。

現在是一步錯,步步錯了。

滿是不甘心的李文侯只得下令全軍撤退,今天這一仗,便又如此稀里糊涂的過去了。

回到營中,李文侯便又掀了桌子。

本小說首發站點為︰塔讀小說@APP

曹昂如此三番五次的動作,已經嚴重破壞了李文侯的心態。李文侯見過能打的猛將、智將不知多少,但像曹昂這麼無恥之徒,還是第一次。

面對曹昂連續的戲弄,李文侯思索半天,最後決定,明日集中力量,猛攻冀城,他就不信他真攻下冀城,曹昂能夠坐得住。

不過未到次日,事情便發生了轉機。

到了晚上約是初更過半,李文侯尚未休息,便有人來報,抓到一個從李參營中離開的漢軍探子,更搜到一封李參給漢軍的信件。

這信上言「明日陣上,待李文侯主力出擊之時,李參便臨陣易幟,與漢軍從後夾攻李文侯••••••」

這信正是曹昂獲得李參回書後,讓張模範李參筆記所寫的。所派遣送信之人,也是在當地尋的一個家人全被羌胡所殺的死士。

李文侯握著這封信,又驚又怒,心似火燒,最後露出了猙獰的笑容,這次人證物證俱在,看他李參如何狡辯。

李文侯乃決定明日一早,召集諸將,公布李參罪狀,趁機兼並李參所部。

就在這時,李參營中來人,言李參「請李將軍移步前往,雙方共商破漢軍之事。」

李文侯此時已經完全不信任李參,更不相信李參會邀他商議軍事,反倒認為這是一場鴻門宴,意在賺他入局。

討論群伍陸ねぃ々ね陸ぃ伍

于是李文侯遂決定今夜便對李參動手。

不得不說,李文侯算計來算計去,今日倒是算計的沒錯。

李參或許是一個沒什麼道德底線的人,可是單論能力,絕不弱于人。或許曹昂的算計,他一開始沒怎麼看清,誤入彀中,可是事後仔細想想,他便明白了曹昂的用意。不管是與他見面,還是給他送信,都是要制造他和曹昂有密謀的假象,離間他與李文侯的關系。

看明白曹昂的用意後,李參心中陷入一種無力感。

他雖看破曹昂之計,可是根本無力破解。曹昂此計,算計的是人心,難道讓他去見李文侯,告訴對方這都是曹昂故意設計的,你看李文侯信不信。

雙方本就互不信任,而曹昂則將二人之間這道縫撕扯成兩半,經歷了這些事,哪怕有心,雙方也根本沒法和解。

李參甚至懷疑,用不了多久,李文侯就會向他動手。

可李參不是一個甘心引頸受戮之人。

面對即將到來的局面,李參有些猶豫。投降漢軍不可,徹底歸順李文侯更不想。這兩面都是吃人不吐骨頭的主,一旦投降,渣子都不會給他留。

這時李參屬下隴西郡功曹龐勇言道︰「既李文侯疑我,何不引兵東返,退回上邽。這李文侯雖勢大,可諸將之中,尚有北宮伯玉可制。」

原文^。@來^自于塔讀小說.

李參听了,搖頭道︰「李文侯此人,心胸狹窄,素來睚眥必報,他本就疑我,更欲兼並我眾,今日我軍若退,明日李文侯必追之。」

李參其實擔心,他退到上邽,成了孤軍。到時候曹昂重兵圍困,亦只剩下敗亡一途。

「那退回隴西?」

李參還沒說話,他外甥成宜便言道︰「退,退,退,我看不管退到那里,亦月兌不得與李文侯相對,既然李文侯疑我,不如將其殺之,兼並其眾,到時候咱們做涼州之主!他北宮伯玉、李文侯,不就是一胡虜雜種嘛?」

龐勇听了大驚,而李參卻是听了進去。

殺了李文侯,他未必能全領其部,但只要拉攏了一部分,便能實力大增。至于那些不願跟隨他的羌胡所部,就都留給曹昂。

而他領著上萬大軍返回隴西郡,甚至再吞掉金城郡,以兩郡之地,是降是戰,選擇就大了。

李參素來狠辣,吞並李文侯,他全無心理阻礙。

于是李參便和龐勇、成宜二人商議,以「商議軍情」的名義將李文侯邀來,然後令軍士于中軍帳後堆積干柴,諸將各懸刀劍听候,只等中軍帳中信號,便入內斬殺李文侯。

李參謀劃的挺好,卻不知李文侯早已探知備細,已經提前要向他發難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