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262章 巧入關中

陳倉狹道,一條水路並行的道路,在後世已經成為陝西入甘肅的重要干道。但此時他仍是以艱險難行,人跡罕至而出名。

原文^。@來^自于塔讀小說.

一直到近代,歷史上對這條路的記載都不多,唯一讓這條道出圈的,便是街亭之戰,張郃出隴山到底走得是陳倉狹道還是關隴大道,這關系到街亭位置到底在隴城鎮還是麥積區的街亭村。

曹昂見識過秦嶺之中的山川險峻,縈回難行。即使飛鳥猿猱,亦是難度,所以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曹昂是不想走這條陳倉狹道的。

不過隴關走不通,無論是北面的回中道還是南面的祁山道、故道,都過于遙遠,所以要想盡快入關,非得走此道不可。

諸將倒是建議曹昂走南線祁山道,經故道入陳倉,但曹昂並不敢行。羌胡叛軍已經佔領了陳倉,不會不堵住散關。曹昂所部一旦遇阻于散關,進退不得,更是麻煩。

而走陳倉狹道雖然冒險,但有九成九的可能性羌胡叛軍不會注意。

到時候曹昂入關,便是神兵天降。

曹昂決定了走陳倉狹道,也有充分的思想準備和堅強意志,但做事卻不能只靠精神。曹昂一行約五千余人,從上邽出發,一路東進,走了三天,前進了不過數十里。而且沿途難行之地,隨軍攜帶的物資、糧草,更是需要手提肩扛,甚是困難。

曹昂很清楚,這條道有三四百里,而且並未進行過大規模的開拓,越往後會越困難。這樣的行軍將會嚴重打擊士兵的士氣和精氣神。

但曹昂也沒有好辦法。

這時有將領提議,既然大軍沿著渭水前進,為何不走水路。但這話剛說出口,便遭到了眾人的嘲笑。

首發︰塔&讀小說

渭水上游險峻,九曲縈回,灘多礁多,一直到陳倉峽口,行船皆很困難。再說漢軍就是有這個膽子,既無船只,又無水手,要想將數千將士運送到關中,簡直是痴人說夢。

眾人皆是哄笑,剛才提議的人也有些羞赧。

然而曹昂听著這提議,皺著眉頭,仔細思索著什麼,卻是計上心頭。

于是曹昂立刻說道︰「麴義,你現在就帶使匈奴營的全部兄弟,伐木作排,搓麻為繩,給我制作一批大木筏。記住,一定要大,要結實,人在上面,如履平地。」

麴義一愣,月兌口而出道︰「督護,咱們不會是真要走水路吧?」

麴義驚訝之下,一臉的苦相,他是金城人,沒跟水打過太多交道,單是想到要乘著木筏行軍數百里,便有些恐懼。

曹昂一眼便看出麴義的心思,而且曹昂也清楚,不獨麴義,軍中大部分人都是這種想法。

不過曹昂沒多說,只是讓麴義先去伐木。

麴義走了沒多久,郭嘉等人便趕來,眾人皆是知道了曹昂要走水路之事,紛紛前來規勸。

眼看眾人到了,曹昂不待眾人說話便言道︰「此事我自有主意,不必再勸。」

密碼伍陸ねぃ々ね陸ぃ伍

班英卻是仍言道︰「水路難行,我曾走過一次,真是九死一生。」

曹昂听了,面上一喜。

「既然公玉走過,那這次要以你為總負責了。」

眼看班英一愣,曹昂笑道︰「汝等以為我不知這渭水不可行。不僅如此,我還知道,普通人跟著行一趟船,怕是要暈的七葷八素,將膽汁都能吐出來。到了三輔,十天半個月的,別想有戰斗力。」

眾人眼看曹昂明白這個道理,不解其為何還一意孤行。

曹昂卻是笑道︰「這水路非是走人,而是運物。」

眼看眾人眼前皆亮,曹昂解釋道︰「諸位也看到了,三軍將士,穿山越嶺,帶著兵器鎧甲,糧草輜重,是如何的艱難,以致速度緩慢。可若是空著兩手前進,我相信眾人必能比這速度快上一倍不止。所以我準備將所有物資,全部至于木筏之上,走水路入三輔,而三軍將士,輕車簡從,從陸路進關中。」

眾人皆是點頭。

如此安排,大家便能接受了。

「只是這麼急湍的河流,光靠一些木筏,是否可行?」

曹昂笑道︰「這可不是普通的木筏,我準備將木筏置上下三層,而且面積巨大,橫亙水中,可比小舢板管用。至于水手,亦是不缺。我已經派人前往周邊尋找,越是這道路難行之地,越是要依靠水運,所以這渭水周圍,善于操船者,必然會有不少。而且我又將全軍善于鳧水之人集中到一起,跟隨行動,這些人也能臨時充當水手,幫著操船。」

「督護奇謀也!」

眾人听了曹昂的安排,更是感嘆其處置的周密妥當。

曹昂看向班英道︰「咱們軍中,也就子綱四人見過大江大海,行過船,所以必然要跟著,做個幫手。不過他四人也沒見識過渭水之凶險,這向導和指揮二職,還是非你莫屬啊。」

班英立刻說道︰「英從命!」

張四人,也紛紛領命。

如曹昂預計的那般,漢軍在周邊找到了數十個船夫。光靠這些人做水手不現實,但是做領頭羊還是沒問題的。

而麴義也做了三十多艘大木筏,面積巨大,置于水中,風浪再大,亦難傾覆。而且木筏之間,又相互連著麻繩,以防走失。

而運上船的物資,也牢牢地綁縛在船上,防止意外落水。甚至為了安全考慮,木筏上連了數百條繩子,上船的士兵若是無事,便用繩子綁住身子。

一切準備妥當,班英帶著數百人和全軍的物資,順流而下,開啟了一段神奇而冒險的征程。

多年之後,亦是難忘。

而曹昂則率領減負之後的漢軍主力,繼續走陸路前進。

隴山高共鳥行齊,瞰險盤空甚躡梯。雲勢崩騰時向背,水聲嗚咽若東西。風兼雨氣吹人面,石帶冰稜礙馬蹄。此去秦川無別路,隔崖窮谷卻難迷。

雖然梯山架壑,極為辛苦,但沒了負重,大軍的確輕快了很多。一路前行,大軍沒過幾日,便順利到了陳倉峽口。

而披荊斬棘、歷盡艱辛的班英、張一行,也不負眾望,帶著全軍物資,在此與曹昂的主力匯合。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