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535章 郯縣之戰(二)

大軍順利入城之後,陶謙的心便放了一多半。郯縣里面的情況他很熟悉,不過一群郡兵,翻不起什麼浪來。

也如陶謙所料,其部入城之後,進展很是順利,一路直殺到國相府。

可惜的是國相劉魁、長史王朗、功曹王、郯縣令趙昱等人逃得太快,沒能將其擒獲,算是一個遺憾。

陶謙入城之後,便往刺史府而去。

此時刺史府已經安定下來,望著刺史府的大門,往常看著挺順眼的,但現在他卻突然覺得,有些配不上自己州牧的身份。

拿下了郯縣,陶謙覺得已經將州牧這個位置攥到手中了。

不過陶謙沒興奮太久,大將呂由便前來匯報,一股東海郡兵佔據著北城門,在負隅頑抗。

陶謙並未當回事。

這也是常有的事情,不管什麼時候,總有一些不識抬舉的人。不過城池都下了,一群殘兵能翻起多大的浪花來。

可陶謙卻忘了,一件事哪怕是完成了九十九,卻仍舊不是一百,所以萬事不能高興的太早。

此時的王,正在做那只擋車的螳螂,帶著殘部在負隅頑抗。

王很清楚,他手中這點人,戰力一般,意志力也不強,一旦與丹陽兵展開激戰,很可能直接被對方一舉擊潰。

為了盡可能的拖延時間,王命人直接將北城門的大門給拆了。甚至為了防止陶謙軍使用,王更是將兩扇千斤重的大門投入護城河中。

而在城牆之上,王讓人將城門樓子給扒了,木頭、石塊的,盡堆積在城牆跑道上,又命士兵為依托,在這些阻礙物之後列陣。

王是不敢在城下列陣的,他也有辦法。他讓人用一排排的拒馬、刀車,反向堵在城門處,士兵盡集中在城門內側,利用狹窄空間和對方拼消耗。

為了防止士兵恐懼,王親自帶人守城門洞子,而城牆則交給了王朗和趙昱。

王能力一般,但素來精細,雖然倉促之間,卻記得帶上劉魁、王朗、趙昱三人。他很清楚這三人的重要性,哪怕自己身死,也得護著三人。

王守城門,王朗和趙昱則分守城牆兩處。

幸好這年頭的讀書人,尤其是大家子弟,都是文武兼修的,二人雖然軍事水平一般,但把守一段城牆,還是沒問題的。

尤其是王朗,雖不像《三國演義》里寫得能跟太史慈鏖戰,但在歷史上也親自領兵數次擊退過孫策。

丹陽兵如狼似虎一般,這群人都是山地兵出身,最是好勇斗狠,雙方一交手,王便感受到壓力。

雙方隔著刀車、拒馬互刺,自己這邊的士兵一有損傷,便嗚呼哀嚎,而對面的丹陽兵卻是拼命向前,哪怕是血流如注,也不後退。

王見狀,知道不能如此下去,否則三軍士氣降到谷底,仗也沒法打了。

于是王索性親自帶著親兵向前,抵在了第一線,有王帶頭,士兵軍心勉強安穩了一些。

不過王本身不善沖鋒,很快左肩中了一矛,不一會便血流如注。

王雖然吃痛,卻不敢後退,唯恐他若是一退,其他人便一哄而散了。

此時堵在城門內側的拒馬,城內的丹陽兵已經清理了不少,甚至有些丹陽兵卸了門板,撲在刀車上,爬到上面企圖翻越到王這邊。

眼看雙方之間的阻礙越來越少,王甚至擔心這點阻礙擋不了一刻鐘。

情況越來越危機,這時王這邊一人突然跳出來大聲喊道︰「讓這群南蠻子在我城中肆無忌憚地橫沖直撞,是欺我東海郡兵無人?」

這人一手持刀,一手提著盾牌,便跳上刀車,大聲喊道︰「是男人的,跟我殺賊!」

王這才看清,此人是隊率潘璋。

潘璋這人,性格放蕩,平日里喜歡喝酒,因為貧窮,還總是賒賬酤酒,這讓性格素來嚴謹的王頗為不喜。

不過此人驍勇,雖是兗州人,但在軍中立得穩,因此王雖不喜此人,倒是也願意用他。

沒想到今日危急時刻,竟然是此人站了出來。

潘璋一席話激起不少人的同仇敵愾,有十多個平日里勇武的士兵跟在其後,也上了刀車。

此時潘璋順著對方搭的板子,已沖入人群之人。

對面也有些發懵,沒想到還有人敢反擊。

潘璋面色猙獰,手中的環首刀照著人群,不斷地劈砍,另一手的盾牌也照著人猛砸。潘璋平日力大,連續砸斷幾根矛,又砍死數人。

對面人多,他卻是猛往前沖,毫不顧忌生死。

一個丹陽兵的都伯試圖上前刺死他,他毫不猶豫地空門大開,任對方長矛向胸前刺來。等長矛離著他前胸不到一拳距離,他持盾的手竟然帶著盾牌抓住了矛頭,另一只手中的環首刀已經照著對方脖子砍去。

潘璋這一下也力大,竟然直接將對方腦袋砍飛了。

既殺此人,潘璋毫不停頓,繼續向前。

對面的丹陽兵雖然驍勇,可愣的怕橫的,橫的怕不要命的。潘璋這般不要命的打法,換誰心底也發 。

激戰憑的是血勇,膽氣一輸,氣勢便輸,這戰斗也輸了一多半了。

于是潘璋雖是一人,可在丹陽兵中殺得酣暢淋灕,人莫能擋,然後從容地退了回去,只留下一地的尸體。

兩方人馬,皆看得發懵。

王這邊的士兵,眼看潘璋回還,紛紛高呼,士氣大振。

這時王也喊道︰「潘璋,你今日之功,我命你為你們這屯的屯長,此戰之後,我親自向驃騎將軍作保,封你為軍侯。

剛才跟著潘璋上前殺敵的,都官升一級。」

「謝功曹!」

潘璋滿臉的得意,不枉他舍命一場。

本書~.首發︰塔讀*小@說-APP&——免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