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581章 土地(一)公田

郯縣的秋試進行的如火如荼,曹昂在彭城也沒有閑著。

對于曹昂來說,一年的孝期不過是讓他從明面上轉到了私下,該做的事卻沒有變少。他若真是只守孝不過問其他事,那就傻子了。

實際上無論是之前的「宗賊案」還是秋試,都在曹昂的把控之中。

「宗賊」一案,曹昂先後查抄了數十萬頃土地,佔了整個徐州耕地的三成。至于所得財貨,更是不計其數。

借著秋試一事,「宗賊案」的風頭被壓下,誰也不知道曹昂到底賺了多少。

以曹昂的性格,手中有錢、有地,那就要開始折騰。

從前曹昂有很多的想法,可惜受限于實力、身份,很多事情並不能輕易做,但現在不一樣了。

天下已經無人可以約束曹昂,正方便他將徐州當作一塊試驗田。

而曹昂的第一把火,便是燒向了土地。

八月底,「宗賊案」尚未結束,曹昂就將班英、郭嘉、鄭度三人招到彭城議事,而商議之事,便是如何處置收繳的土地。

按照班英估算,此次抄沒土地,大約二十萬頃,而且很多都是不在冊的。

大漢熹平年間,全國土地約有七百萬頃,到了去年,只剩下四百萬頃。剩下的那些土地,並非荒了,而是因為戰亂等各種原因,落到地方豪族手中。

曹昂一直希望重新清丈土地,但擔心引起豪強大族反擊,一直未動手。而此時手握徐州三分之一的土地,而地方豪族也被曹昂清洗的七零八落,讓曹昂有了翻臉的底氣。

議事堂中,眾人俱至,曹昂也不遮掩,直接說道︰「這二十萬頃土地,要拿出一部分來酬功,可是即便如此,也會剩下很多。

不過二十萬頃土地,看似不少,未來可能更多,但咱們並不可能每塊土地都安排人種植,這些土地若不能有效管理,用不了幾年,就會七零八落,諸位對于如何處置這些土地有何好辦法?」

其實怎麼處置土地,三人早思量多時。

班英作為幕府官長,最先說道︰「徐州這兩年雖然安定,但流民亦是不少,再加上從青州、兗州、豫州等地涌入的百姓,亦有十多萬人。

不若將這些土地,分授給無主百姓。同時每戶出一人可為兵丁,自備武器、甲冑、馬匹、糧食,听從征調。如此一來,我軍不費一錢一糧,可得十萬大軍。」

曹昂听了不由得點點頭,這應該是最初版本的「府兵制」。

其實無論是隋唐府兵制,還是明朝衛所制,都是分封制的延伸,即我給你土地,你幫我打仗。

不得不說,這種兵民合一的制度,最大程度上減少了政府開支,可最大的問題便是,隨著土地的兼並,以土地為基礎的受田制度一定會崩潰,而且壽命基本上不過百年,甚至三五十年就會出問題,除非再經歷一次洗牌。

曹昂不想再走這些老路。他不知道自己的辦法能生存多久,但他希望可以在曲折之中,尋找到一條長久的道路。

于是曹昂便說得︰「我不準備將土地分出去。」

班英立時便明白曹昂的心思,立刻問道︰「主公是要設公田?」

曹昂點點頭。

班英並不覺得曹昂的想法比授田更穩妥,想了想便言道︰「若是設公田,怕是短期內很難見到成果。而向百姓授田,卻是能最快地讓徐州百姓歸心。而且我們打到哪,田授到哪,到時候便可不費銀錢而兵丁自足。」

「公玉說得很對,甚至于當前有百利。可是公玉考慮過嗎?一旦向百姓授田,不說三代、五代,就說二十年之後,還有多少人能守住這些土地?」

班英一時語塞,土地兼並的問題,他也明白。

曹昂接著說道︰「我覺得將這些土地設置為公田,屬于國家,百姓可以租賃,之前杜畿在瑯琊國搞得民屯就很不錯。百姓的租賃是長期的,可以使百姓穩定在某一塊土地上,除了不能買賣,跟他們自己的土地,並無區別。除了土地,他們甚至可以租賃國家的耕牛、農具、種子,只要繳足稅收,剩下的都歸他們所有。

如此做法,或許土地不屬于老百姓,可實際上是官府對土地產出進行兜底,百姓只須多勞多得,也不用惦記著去賣地了。」

曹昂的想法,便是因時制宜,一部分由官府組織的大包干,主要是罪隸屯和軍屯;一部分以租賃的形式分產到戶,主要以民屯為主。

前者保障了戰備糧,後者保障了民生。

三人點點頭,班英還是覺得授田有一定的操作價值的,便又說道︰「主公,百姓賣地也是不得已而為之,不能因為此事而因噎廢食。」

「公玉,我理解百姓,誰理解國家。

土地兼並過度是國家走向滅亡的最大凶手,誠然這里面有豪強大族的巧取豪奪,可正是因為土地的買賣,這才加劇了這件事。

我沒法限制私有的土地成為公有,那現在這些公田,就是最後保證國家穩定的屏障。

老百姓再窮,官府給他們租地,他們也能維持溫飽。可若是土地不控制在官府手中,而百姓又賣了土地,一旦出現天災人禍,百姓怎麼辦,官府怎麼辦,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最後的結果,不是死亡,就是造反啊。」

在授田這件事上,曹昂態度很堅決。

官府控制一定的公田,是國家糧食安全的保障。換句話說,天下一旦生亂,朝廷至少有穩定的糧食來源用來平亂。

曹昂鼓勵老百姓自主開荒,誰開的就是誰的,可是絕不會無償給百姓授予土地。

土地兼並,主因是地主豪強掠奪,可很多百姓崽賣爺田心不疼也是一重要原因。對于無償獲得的東西,很多人的珍惜程度遠不如艱難獲取的那麼大。

當初國家為什麼把剛分的地又給收回去吃大鍋飯,很大原因就是很多地方才分田不到十年,已經出現了土地兼並的苗頭。反正是官府發的,隨手一買再等著官府下次發就是了。

曹昂甚至準備在未來實現糧食專賣制度,只是需要一個契機。

曹昂不怕矯枉過正,問題要在發展中一點一點浮現,現在將底線定的高一些,往後底線下滑的時間,才能更長一些。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