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十四章︰經書全傳

當然,如果不是家里沒點底子的話。

也沒有本事送孩子來學堂讀書。

張小珠在被三爺收入神廟前。

小小年紀就在農地里耕作了。

那幾個小孩能跟著小愣子四處耍滑。

家里條件本來就不一般。

三爺又拿出一個大包裹交給張洛。

鄭重的說道︰

「這是學堂里全部的書本了。」

「現在都交給你。」

張洛看著這厚重的包裹。

趕忙小心翼翼的接過來。

系統提示聲此時響起。

果然,只有拿到了全部的書籍。

才能讓有關衛所學堂的技能全部解鎖。

張洛連忙選擇接收。

兩個技能的基礎知識,瞬間竄進張洛腦海里。

「科考」不用說了。

讓張洛了解古代科舉的一個基礎知識。

尤其是明代科舉的各種細節。

考場的一些潛規則等。

這些看似沒什麼大用。

但在這個交通不方便的年代里。

如果沒有前人帶著。

一般人根本沒機會知道這些。

「書道」就是書法。

是參加科舉考試非常重要的一項技能。

在明朝參加科舉,需要政府指定的「台閣體」寫字。

古代考試的第一個標準。

便是字體要端正,要規範。

不好好練習書法。

就沒有資格參加第一輪的鄉試。

此外,「書道」里還包括了古代文字的一些基礎學問。

像是書寫間的斷句,標點符號的使用。

這些都和21世紀都相差甚遠。

一下子解鎖兩個技能。

張洛心情大為舒暢。

他翻開包著書的大包裹。

翻翻三爺給了自己哪些書。

《詩經》,《春秋》。

這些都是傳統五經類書籍。

而像《三字經》這類書。

則算是給小孩啟蒙的教材。

《增廣賢文》是一本厚厚的啟蒙類書籍。

書頁比上前幾本更新一些。

估計是明代作者所寫的。

張洛翻弄著,眼楮一下子被一本書吸引了。

張洛雙手顫抖著,手上拿著一本厚實的《經書全傳》。

這本《經書全傳》是根據永樂年間所編撰的《四書五經大全》。

精簡下來的一本經學教材。

最早應該在宣德年間。

就已經出現在民間了。

《經書全傳》算得上是一個科舉大綱。

每年考試的題目這本里幾乎都有。

張洛又翻找了下,發現這種書不只一本。

有一,有二,還有三四冊。

明代一朝追崇的是程朱理學。

故而考試多用,朱熹為四書五經寫的注釋和傳記。

所以這四冊書里包含了四書。

《論語》《孟子》《大學》《中庸》。

和五經,《詩經》《禮記》《春秋》《大學》。

以及朱熹為四書五經進注釋和立傳。

《朱公注記》《朱子集傳》。

張洛翻開四冊書,發現里面一共三六個大章節。

中間張洛還發現了一些破損。

以及第四冊只有其他三冊的一半厚。

看來這一套書缺失了不止一點。

四書和注記都是全套的。

缺少的是一大半集傳和《大學》里的一部分。

張洛動用起「科考」技能里的知識。

明代的科舉制度和前宋有很多不同之處。

《四書》屬于必考的。

《五經》則可以選修一到二門進行考試。

很顯然是這本《經書全傳》,是衛所之前的教書先生購置的。

可能這位老師自己學的是《大學》和集傳。

故而沒有讓衛里購置。

不過這已經讓張洛感到足夠幸運了。

這四冊《經書全傳》是福州府印的。

由政府印刷出版的書,至少也得七八十兩銀子。

相當于張洛在鎮海衛,不吃不喝種田十多年的收入。

從這套書的價格不難看出。

明朝科舉的入門之難。

一些小士紳階級家里,都很難有這樣完整的一套書。

大多都是在學堂里自己抄來的。

看來鎮海衛祖上確實富裕過啊。

有了這本書,對于張洛來講真是天大的好消息。

學習這些經書。

是提升「科考」技能經驗值的必要途徑。

自己只要好好學,好好看。

「科考」技能的經驗便會成倍增長。

而需要付出的,不過是帶幾個小孩看看書。

認認字擺了。

看來自己穿越回家鄉,真是穿對了!

三爺看著張洛如瑰寶般撫模書籍的樣子。

認定張洛確實是一位書生。

三爺心里暗自慶幸自己放了張洛。

如今鎮海衛衰敗不堪。

需要張洛這樣的人才來支撐。

從這些日子相處下來。

三爺也清楚了張洛不是常人。

不管是當廟祝,還是做農活。

張洛總能很快的掌握門道。

這種速度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同樣是上早課,張洛對「祈禱」,「佔卜」。

「相船」這些記的滾瓜爛熟。

而張小珠學了那麼久。

對「祈禱」方式都能記反。

「佔卜」的動作都錯的離譜。

王叔昨日也找他說過。

張洛的農活技術比他年輕時更出色。

遠超王叔自家的大孫子。

哪怕是一向嚴格的張長文。

都說張洛有做木匠的天賦。

比起他哪些木頭徒弟厲害多了。

果然是讀書人啊。

無論學什麼東西,都比平常人快不少!

三爺心里不由有種落寂感。

那麼優秀的人,遲早都會離開鎮海衛的。

這個世道,一個有本事的成年男人搶手的不行。

不要說張洛還是個考功名的種。

三爺心思一鎮活絡。

要是讓張洛再長寧衛成了親。

那張洛不就走不了?

可轉念一想,鎮海衛女眷本來就少。

配的上張洛的幾乎沒有。

至于百戶家的那位。

短時間里是不能成婚了。

一切都只能從長計議。

把桌椅上的灰擦拭干淨後。

張洛也給兩個活寶放了學。

讓他們準備準備,明日開始「開學第一課」。

三爺也杵著拐杖領著張小珠回廚房,準備晚飯了。

等所有人都離開學堂後。

張洛從一堆書中。

翻出一本寫著《鎮海衛族譜全書》幾個字的古書。

估模著是三爺收集書本時,不小心把族譜也放進來了。

張洛打算先研究研究,再找機會還給三爺。

要說自己原先的大學本科水平。

是看不懂明代族譜上的字的。

但前些日子「古代史」技能提升了一些等級。

讓張洛得以有了看通古書的能力。

張洛緩緩翻開族譜,直接越過鎮海衛建立之初的部分。

翻到了二愣子五世祖這里。

繞過一些五世祖趕海,抵御倭寇等片段。

然後發現了這樣一段文字。

「四月十一,御史巡查閩南衛所,柳書吏誣告五世祖。」

「世祖隨被革百戶,其子獻百兩白銀于御史,故而官復原職。」

張洛呼了口氣,這段文字的意思說明五世祖因為一個姓柳的書吏誣告。

被革了百戶的軍職。

五世祖的兒子用百來兩銀子賄賂御史。

然後五世祖便被官復原職了。

這對于當時已經有衰敗跡象的鎮海衛。

更是雪上加霜的一遭。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