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六十三章 報個信

周安去了北城後,便長住三更閣,借著給葉家報復的名義,想要糾集大量殺手,去刺殺寧無恙。

在得知這個消息時,她還想著該如何讓寧無恙知曉這件事。

後來卻見寧無恙出行都與沈小姐同行,還有諸多護衛明里暗里保護,猜到可能是寧無恙听到了風聲。

「若只是如此便也罷了……」

憑借舞鸞對皇室的了解,她清楚的明白,大興如今的局勢之下,周安在金陵一無所得,晉王定會不久便讓人回京,寧無恙在此之後的安危無憂。

萬萬沒想到。

寧無恙會在周安沒離開金陵時,與周靜嫻同行押運香水去京安城,更沒想到有官差開道還能夠遇到劫匪。

官府說是劫匪,可轉眼由蘇瑞親自帶重甲兵包圍了三更閣,那劫匪到底是匪徒還是殺手,便是很明顯的事情了。

想到這里,舞鸞頭皮發麻。

「那晚的人,難不成真的是……」

若是周安的話,那麼周安很可能已經葬身火海。

此案至今還未了結,晉王府便來尋人,也不知是不是听到了風聲。

舞鸞想到若是周安死了,那麼這件事極可能是晉康之爭,周靜嫻給周安布下的殺局。

只不過這個局中,寧無恙充當了什麼樣的角色,她也不知道。

身為龜茲的九公主,在不確定哪位王爺是下任大興皇帝時,她本該不偏不倚,利用這個機會結交晉王府,作一株牆頭草。

可是想到那惹人生厭的周安,再想到寧無恙,她最終還是選擇對于晉王府追查周安下落一事睜一只眼睜一只眼。

反正以前在三更閣,如今被周靜嫻收編的那個殺手,並不與秋娘是同路人,而是她的死忠。

「可是,我得給他提個醒。」

不能利用這個機會賣晉王府一個好處,那便讓寧無恙長個心眼,別再傻乎乎的給康王與嫻郡主父女倆做功績,最後還要落得一個殺害侯爺的罪名。

只是。

她也不能暴露自己的身份,而章家莊外松內緊,防守森嚴,她該如何傳信呢?

……

金陵府衙。

蘇瑞在結案文書上加蓋官印,遞給旁邊新提拔上來的代理通判秦通判。

此人乃京城秦氏旁枝子弟,曾在下縣當主簿,雖能力出眾,但因江南道各個官職,做得好了都是肥差,哪怕是京城的一些官宦子弟外派也都喜歡來江南道插一腳。

導致秦通判雖以三甲身份,十六歲入仕,可十四年來一直呆在低品級的下縣官位上挪動。

此次成為代理通判,還是蘇瑞親自在府衙接見那些村學教書的學子,看到秦風瀾後,想起手底下有這麼一位能干的官吏,將其提拔上來的。

按照蘇瑞的職權,他定不了六品通判之職,但最近江南道佳績頻出,村學一事也有秦風瀾成為領軍人物參與其中,他相信陛下一定會予以批準。

坐在旁邊的黃大人,一臉羨慕的看著忙活的秦通判,不免酸言酸語起來。

「秦通判,恭喜你啊,得到刺史大人的看重,一下子連升兩級,從江南道最窮的下縣調到了這金陵府來,你以後可要秉公執法,莫學那葉通判,利用官位中飽私囊。」

黃大人是特意被蘇瑞請來,厘清是否與葉家案子有關的官員之一。

在府衙坐了這兩天的冷板凳,他無比慶幸自己明哲保身,只為晉王辦事,從不為晉王辦對自己沒用的事的做事準則。

才能讓他在葉家的案子里,可以全須全尾的月兌身,不至于犯下錯誤,連如今官居原位的按察使都做不成。

秦通判在听到黃大人的話後,方正的臉上露出一抹有些憨態的笑容,拿著公文對著黃大人作了一揖。

「謹遵按察使大人的教誨,有按察使大人的督促,我等官員定當潔身自好。」

盡管降成了按察使,但也是從五品的官員,還管著金陵各縣的官員考核以及民間冤情陳述。

黃大人見秦通判如此重視自己,想到自己比對方官職高,權限大,心里的不滿稍微平衡了一些,他看向蘇瑞,打探道︰「這次官員落馬的太多了,也不知陛下會如何安排?」

「七品以上陛下安排,七品以下陛下交給本官安排,怎麼,黃大人有想舉薦的人選?」

蘇瑞頭也不抬的把整理好的官員缺漏名單,遞給了黃大人。

按察使有兼管府縣官員的權力,這件事越不過黃大人去。

但蘇瑞肯給,說明黃大人不會因為葉家一事的失職,再被免去職務。

黃大人受寵若驚地接過,目光一下子落在了七品以上的地方,仔細的記錄著,好把它們每個字刻在腦子里,回頭抄錄下來送給晉王當禮物。

至于七品以下的……族里倒是有幾個不錯的後生。

「本官想著從建設村學的那些有功名的學子里,還有對金陵稅收有貢獻的商戶之中,提拔一些七品以下的官員任用試試。」

不等黃大人開口舉薦,蘇瑞一句話便把黃大人想謀私的話堵回了肚子里。

黃大人想到建設村學的領頭人,一個成易一個秦風瀾,可都是京城來的大才子,家世雄厚且有功名在身,明年參加春闈絕對榜上有名。

而商戶就差明說是寧家了。

他那沒權沒勢的黃家該怎麼爭?

還是得靠著晉王府的權勢,慢慢圖謀。

「下官認為刺史大人安排得當,陛下一定應允。」

黃大人忍痛把名單遞還回去,心里在打算給晉王傳遞消息的同時,也在暗中打著自己的算盤。

當初他與周安在一起,雖未在明面上得罪過寧家,但應該也有一些小誤會。

正好接受調查來到了金陵,一會兒便去章家莊拜訪一下寧無恙,解除不必要的誤會,證明自己不會像葉家一樣,與寧府為敵。

「黃大人你的清白,本官已上書向陛下說明,若無他事,你自去忙吧。」

蘇瑞達到了通過黃大人向晉王傳遞消息的目的,開始趕人。

他倒不是像晉王賣好,單純的是,如此一來,當他舉薦的人被晉王替代時,便能夠清楚的讓陛下看明白,晉王對于江南道有何野心。

而他在任的時候,也能夠分清手底下的人心里裝的到底是陛下,還是晉王。

至于康王那邊,康王手下能用的人本來便不多,據說秦家與康王府聯姻,他調任一個秦通判上任,再舉薦秦風瀾一番,哪怕秦風瀾會想去考功名拒絕,但奏折上寫下此人的名號,也能在陛下面前混個臉熟。

蘇瑞這麼做,並沒有想要向康王投誠的私心。

他看了一眼伏案奮筆疾書,根本不理會外界如何的秦通判,欣慰一笑。

他只是為了大興的官位上能夠少一些光想爭權奪利,不顧大興與百姓的貪官罷了。

「秦通判,本官在金陵府的事務處理的差不多了,如今各縣開始收割稻谷,江知府正在來安縣忙著調查其他案子,本官還要去各大富農地主那里盯著糧稅的事,這府衙的大小事務,你暫代處理。」

「請刺史大人放心,我會打理好一切的。」

秦通判站起來作了一揖,當作送行,復又坐下,繼續處理積壓多日的文書。

蘇瑞也未怪他失禮,只覺得此人赤誠難得。

示意蘇舟靜聲後,輕手輕腳的朝外走去。

剛走到大門口,一匹馬擰巴著腦袋扭著,像是剛剛被馴服似的,從城北方向而來,急停在大門口。

「刺史大人你的信。」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