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323章 試探

坐在沙田馬場會員包廂中的四人,都是香港的大企業家和大慈善家。經過劉鑾雄介紹,馮奕楓才認識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鄧肇堅爵士,另外三人都是多年的老友,又是生意上的合作伙伴。被稱為老郭的郭得勝,他可是新鴻基公司的創始人,他的三個兒子就是後來掌管新鴻基地產的郭炳湘、郭炳江、郭炳聯兄弟三人,在香港地產業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馮景禧,也是新鴻基公司的創始人之一,在63年跟好友郭得勝、李兆基合資100萬創辦了新鴻基公司。不過馮景禧的興趣並不在地產商,反而對證券交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平時認真鑽研證券業務,認為證券交易在香港有著十分誘人的美好前景。在72年初,香港股市一派興旺中幾近瘋狂,恆生指數一日數漲。期間,馮景禧自立門戶,成立了「新鴻基證券有限公司」。

最後一位就不得不說,他可是和香港首富李嘉誠齊名,在香港有亞洲股神之稱,人稱「四叔」的「恆基兆業」主席,「新鴻基地產」副主席的李兆基。自從在58年,連同馮景禧、郭得勝等八人合股組成「永業公司」後,他就開始涉足地產生意。在63年更是甩開其他股東,跟馮景禧、郭得勝合資,另組「新鴻基企業有限公司」,李兆基任董事局副主席兼公司總經理。三人聯手,在地產界聲名遐邇,博得「三劍客」之名。隨著73年香港股市隨世界經濟衰退而大崩盤,地產業也隨之陷入低谷。李兆基此時手里握著巨額現金,他看準機會,大肆壓價購進土地和舊樓。終于在75年,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恆基兆業有限公司」。

這幾人,可都是香港的工商業巨子,曾有人戲稱︰李嘉誠、包玉剛、邵逸夫、霍英東、鄭裕彤、郭得勝、李兆基等八人,在七八十年代,就已掌握了半個香港的經濟命脈,影響到香港半數人的生計,他們隨便一句話,可能會讓恆生指數上升或者下跌超過百點。當然,這些都只是夸張,不過也證明了這些華商在香港的影響力,一點都不比統治了香港經濟圈將近百年之久的英商少。

雖然馮奕楓進來會員包廂後,一直保持著很平靜的表情,可是在劉鑾雄介紹完這些人後,馮奕楓就按耐不住內心的激動。面前這些是什麼人?都是香港最成功的一群人中的幾位,掌握著數百億財富。上一世馮奕楓就曾想過認識這些人,可是死宅一名的他,還不曾有這個機會就懷上絕癥,意外的重生回到香港,終于在今天見到和認識這群杰出的香港華商。

作為後輩,劉鑾雄擔任起服務生的工作,為幾位長輩和老人沏茶,最後為自己跟馮奕楓倒上兩杯,安安穩穩的拿起望遠鏡看向跑道,一點都不關心馮奕楓跟鄧老的談話,仿佛跟他一點關系都沒有(確實沒什麼關系,馮奕楓連找鄧肇堅有什麼事,都沒有跟劉鑾雄說清楚,他就是一個介紹人的角色)。

鄧肇堅的精神明顯不是很好,沒有和郭得勝他們在談論各匹賽馬是否在狀態,只是安靜的坐在在那,半眯著眼。在這一刻,馮奕楓很尷尬,沒人理他。劉鑾雄在跟馮景禧、郭得勝在說馬,不時還要擔當倆人的和事佬,負責岔開話題,免得這兩位年紀已經不輕,但心火很盛的老家伙心髒病、爆血管。李兆基來到小酒吧前,自斟自飲,不看馬,不賭馬的他,就是喜歡跟老友一起熱鬧熱鬧。

「鄧老,我…我想……。」馮奕楓還是首次面對一個人,不知該怎麼開口說話。現在的鄧肇堅,跟一個普通的老頭差不多,不但沒有一點壓力給馮奕楓,也沒有什麼氣勢散發出來,就這麼平和安靜的坐在那。可這也使到馮奕楓無所適從,因為鄧肇堅像是根本沒把他當回事。

「怎麼?剛才不是很有想法,跟我說話不是很直,很沖的麼?怎麼現在就噎住了?我這麼個糟老頭,沒這麼可怕吧?」鄧肇堅突然睜開那雙有點渾濁的雙眼,用更加平和的語氣對馮奕楓道。不過這讓馮奕楓感覺更加的難受,不是氣勢,不是壓力,不是精氣神任何一種,但就這麼平緩清淡的幾句話,把馮奕楓想要說的話,都生生的咽回肚子里去。

拿起面前的茶杯,把劉鑾雄剛沏好的,還冒著熱氣的茶一口喝光,鼓起最大的勇氣。馮奕楓知道,現在自己已經被鄧肇堅全盤壓制得喘不過氣,要是再不做出反應,可能今天的來意都沒法說出口。只有靠滾熱的茶,刺激自己的感官來爭取那麼一絲時間。

「其實我是對鄧老手中的某些公司的股份有興趣,曾听說鄧老想要出售手中的股份,所以冒昧來探望鄧老,看看晚輩是否有跟鄧老合作的資格。」終于一口氣把話說完,眼光熾熱的看向還是一臉無所謂的鄧肇堅。

「股份?沒想到我們這個老頭子還沒死,居然就有人惦記著我的家財了?」鄧肇堅的話說得很誅心,把馮奕楓說得就像是一個謀財害命的壞蛋。「說說看,我老頭子有哪些你感興趣的股份?」

馮奕楓現在是說也不是,不說也不是,心情無限的糾結。他還真的沒想過鄧肇堅會看他不順眼,從進來到現在,就沒有對他說過一句好听的話。還好馮奕楓的養氣功夫算是不錯,鄧肇堅又是長輩,自己有求于人,也只好忍一時之氣。

對于馮奕楓的沉默,鄧肇堅牽動嘴角,露出了一絲微笑,坐在吧台的李兆基也點點頭,接著喝自己的酒去了。

「鄧老,你就看在我和他都是老馮家的份子上,好好听他說說嘛!年輕人有時做事是有欠得體,可畢竟還年輕嘛,以後會長進的,你看大劉現在不就很不錯麼?」馮奕楓很意外,馮景禧居然會幫他說好話,難道真的是因為都是姓馮的關系麼?

旁觀者清當局者迷啊!劉鑾雄現在已經看出一些道道,不過他不準備現在就提醒馮奕楓,因為他還不知這幾位大佬的真正意圖。鄧肇堅其實就是唱黑臉的那個,李兆基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馮景禧就是最後出來圓場,唱白臉的人。只是馮奕楓被剛才鄧肇堅嘲諷他的幾句話迷住了,一時還糾結于自己得罪了鄧肇堅,所以鄧老對他沒好話。

「嗯!年輕就是容易沖動,我們也曾年輕過,做事不顧後果,往往不留余地,這樣做人做事都是不行的。要懂得今日留一線,日後好相見的道理。‘喜怒哀樂末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貴和尚中的思想,作為東方文明的精髓,也是我們中國文化基本精神的一個構成部分。大劉,我說得話,你听明白了麼?」說是問劉鑾雄,其實眼楮一直就是注視著低著頭,像是在懺悔的馮奕楓。

「多謝鄧老的教誨。」劉鑾雄恭敬的站起來,用力踢了下還坐在那,沒什麼動靜的馮奕楓道︰「你沒听到鄧老的話麼?怎麼一點反應都沒有?」

「哈?呃!這個是中庸之道,我以前也听我爺爺說起過。說做人做事不走極端,著力維護集體利益,求大同存小異,保持人際關系和諧,是中華民族普遍的行為準則。這對于民族精神的凝聚和擴展,對于統一的多民族政權的維護,有著積極作用。曾有諺語道︰帆只揚五分,船便安;水只注五分,器便穩,五分即一半也;酒到半酣正好,花開半時方妍。還有就是‘水太清則無魚,人太緊則無智’。這些都是中庸的智慧見于人生經驗諸多方面。」這些話都是以前馮奕楓的外公教導還在長洲當警察的女婿馮勝東時所說的,為此爺爺還對自己親家發了一通脾氣。馮奕楓也是後來听老媽說起,現在順手拈來,居然讓他說得頭頭是道。

鄧肇堅听馮奕楓的話,笑容越發的多了起來,連坐在吧台的李兆基都走了過來,鼓掌道︰「說得好,說得很不錯。沒想到一個讀番書,在外國發跡的小子,居然懂得中國人的文化精粹,真的很難得。鄧老,這個小子是個可造之才啊!」

「好!好!好!」鄧肇堅一連說了三個好字,似乎對于馮奕楓會這些覺得很驚奇也很滿意。「大家都坐下來,今天認識了小楓這位小朋友,也算是一種緣分。」轉過來對馮奕楓道︰「我就倚老賣老,叫你一聲小楓,你不會介意吧?」

變化之大,馮奕楓有點接受不了。剛才還對他疾言厲色、冷嘲熱諷,怎麼現在突然變得這麼和藹可親,連小楓都叫出來了?「這個,鄧老您這是……?」

「呵呵!怎麼了?是不是覺得我這個老頭子很難侍候,變幻無常?」鄧老一點都沒有老態龍鐘,眼神渾濁的病態,反而神采奕奕的笑著對馮奕楓道。

「是有點,剛才…這個還是不說了。」難道說鄧老是反覆無常麼?這個怎麼能夠說的出口,也只能在心中想想就算。

四位大佬都哈哈大笑起來,他們自然看得出馮奕楓內心所想,也明白他還搞不清自己這些人的目的。

鄧肇堅巍巍的站起來,來到落地玻璃前,望著外面熱鬧非凡的馬場和陷入癲狂狀態的賭徒們,嘆了口氣道︰「表面上一付繁榮的景象,但內里暗流涌動,這些人都被眼前的蠅頭小利所迷惑住了。他們都忘記了自己身為中國人,卻被英國人管治了近百年,被人剝削和奴役的日子了麼?難道中國人的奴性真的這麼重麼?

在會員包廂中,論財富,鄧肇堅並不是最有錢的,郭得勝和李兆基的財富比他只多不少。可在包廂中,另外三人都很尊敬鄧肇堅,對他都稱呼一聲「鄧老」。這不是單單因為他年紀大,是前輩,而是佩服他的高尚情操還有對慈善事業永無休止的捐獻。認識他的香港人都認為他是一位大慈善家、慈善王,而且為人謙恭有禮,待人以誠,樂善好施,和?可親。港督尤德爵士亦曾形容鄧肇堅在慈善事業上有尤其「重大」、「長久而光榮」的貢獻。

更多到,地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