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考校進行的很順利,兩天下來就圓滿結束了,陳闥也正式入住涪陵王府。這王府雖說還沒完全建好,但單單從平面圖上看就很壯觀了。

王府可粗分四殿八堂兩院三室三園兩倉一廟,殿居中線,堂大多是起居之所,周圍都是僕人的居所,還有車馬、倉庫、宗廟等等。陳闥不禁有些頭大,這麼大的地方,單單養這些人就得花費一大筆錢財,這管理起來就更麻煩了,難怪皇宮要搞個內外總管。

陳闥看完平面圖之後,隨手拿出此次考校的名單,文考較少,才錄了七人,武考則有十九人。這也難怪,高道祥他們三個是踫巧遇到招賢榜,其他人都大多是本郡之人,三日之內能趕過來已經不易了,加上文人歷來自傲,真正有才能之人一般不屑通過這種途徑,當然,高道祥他們三人不得不說又是一個例外。

「殿下,他們到齊了,在賢德殿等候。」

「知道了。」

陳闥叫來方貴仁、高道祥、王凱和歐熹過來議事,如今已經招了一些人,他也該做出相應的安排了。

「哈哈,我很久沒喝過這麼好的峨眉毛峰了。」

陳闥遠遠就听到這一聲爽朗的笑聲,不用說,肯定是方貴仁了。

「方將軍喜歡就好。」

「參見殿下。」

「諸位不必多禮。」穿長衫還真不好走,這賢德殿門檻又比較高,陳闥進去還真費了些力,「要說這峨眉毛峰,還是托雲瑤的福呢,當初我見她比較愛喝此茶,就多留了一些,卻不想方將軍也喜歡。」

一听是因為雲瑤的原因,高道祥臉上露出一絲異色,「雲瑤仙子品行高雅,既是她喜歡的,想必不差,我也好好品嘗品嘗。」

「哈哈,今日我等難得有此口福,日後還少不得過來向大人討茶喝呢。」王凱依然是一副笑眯眯的模樣。

陳闥在主位上坐定,押了一口茶後,神情愉悅道︰「前幾日各位都辛苦了,今日得空品茶論事,倒也是一大樂事啊。」

眾人又是一陣閑聊之後,陳闥這才正色道︰「今日請諸位前來,是有要事相商。」

眾人當然知道陳闥不會閑著沒事做請他們喝茶聊天,聞言都是危襟正坐。

「如今涪陵王府、鷹揚將軍府及赤烏都系于我一身,事情繁雜,如若不先理一理,恐怕于諸事不利啊,諸位何以教我?」

方貴仁資格最老,又是軍方人物,當先開口道︰「殿下所言極是。殿下受任時日不長,然事情千頭萬緒,是應該早做定計。對于鷹揚軍來講,它雖是一支百戰精兵,但由于剛從荊州調至涪陵,後期兵員方面較難補充,後勤供應可能難以按期保證,請殿下早作安排。」

高道祥看了看王凱歐熹二人,見他們都沒有發言的意思,他站了起來,朝陳闥躬了一禮,又朝其他三位行了一下禮,朗聲道︰「敝人蒙主公看重,今日有幸前來議事,本應聆听各位大人高見。然食君之祿,忠君之事,敝人不才,也在此提一些淺見,如有不當之處,還請各位大人指正。」

高道祥自知自己初來乍到,根基淺薄,為人處事更是謙虛謹慎,他這一番謙詞自然頗得眾人的好感,再說不看僧面看佛面,這陳闥可是私下稱高道祥為軍師的,可見他是有些真才實學的。

「敝人曾听聞,主公早先有一段‘機器與房子’的理論?」

「哦?我等倒要听听。」陳闥暫未回答,方貴仁倒是好奇的很。

「主公曾雲︰戰爭是一部機器,國家就像一座房子,機器能把房子建好,也能拆了房子,這關鍵在于使用它的人。人一多,操作的機器就多,房子就建得快或拆得快,但人要吃飯,機器要花錢,這到最後就看誰能養更多的人,花更多的錢在機器上,誰就能把自己的房子建得更好,把別人的房子拆得更快。」

「據我所說,高先生當初並未在場。」當時李升有在,估計赤烏的所有人員都知道,當然包括王凱。

「當時在場的有謝家家主謝昀,張家家主張,朱家家主之胞弟朱關茂,還有夢安居士。王大人以為,以這四人的影響力,主公一席話能不傳遍天下嗎?」

「哈哈,好,說得好,殿下這一番論斷,末將深以為然。」方貴仁還是第一次听著把戰爭升華到這麼一個高度,心中難免有知已之感。

「因此,敝人以為,主公這一論斷是解決當今亂世的不二法則。」這一句話無疑是在暗示說,陳闥當初就已經有問鼎天下之意,高道祥這一手斷章取義的本領端的是爐火純青,這殿里一下子變得極為安靜,似乎連呼吸也停止了,高道祥很滿意自己營造的效果,語氣變得更加抑揚頓挫。

「亂世,不是太平盛世,戰爭是亂世的主要特征,戰爭靠的是人和錢。敝人以為,主公的這句話應當成為今後制定方略的最高準則。所以,我只有一個觀點︰賺更多錢,養更多人,打更多勝杖。」

沉默,可怕的沉默。陳闥想不到自己當初的一句話會流傳那麼廣,更想不到,高道祥居然今天拿出來作文章,他能說什麼?

方貴仁純粹是軍人,他是贊成這個觀點的,而且贊成過了。

歐熹明顯是一個不愛說話的人,他沉默是不知道要說什麼。

最後,只有王凱來說了。

「大人,屬下附議,高先生高瞻遠矚,我等不及,佩服。」

這等于是表態了,歐熹不說不代表他笨,他站了起來,簡單干脆︰「只要大人所指,屬下定當竭盡全力。」

「好極,既然各位大人並無異議,那麼敝人提議……」眾人正等著高道祥再發表高見,不料他話鋒一轉,道︰「請主公定奪。」

方貴仁三人面面相覷,還好是臨冬,否則汗就要流出來了,這高道祥講話如此詭異,難不成為人亦如此?

話都說到這份上了,陳闥心里也已經有了思量,就不再猶豫,站起來道︰「高先生的觀點很好,但還要進一步,就是要不斷循環。」

方貴仁心中暗贊,陳闥說循環的意思顯然是想以戰養戰了。

「主公高見,我等不及也。」眾人神情有點怪異地看著高道祥,都在想,這高道祥恐怕是故意留下缺陷讓殿下來補充的,此人大才卻不炫耀,表露卻不露骨,如今就這麼厲害,那今後豈不是?

只听陳闥接著說道︰「既然大政方面諸位都無異議,那麼我任命。」

當初陳朔允許他王府官員自己任命,只要向他報備一下就行,所以陳闥並不擔心。

人事任命是一件極為嚴肅的事,因此,陳闥無比莊重地道︰「任命高道祥為王府長史,負責一切王府事務,李騁為諮議參軍,暫管錢糧調度,王凱兼任王府總管,負責王府一切產業經營,歐熹兼任司庫參軍,負責兵器鎧甲供應。成立王府典衛,兵制一千,由歐昱統領,授校尉一職,建立郡兵,命為白虎營,為鷹揚軍後備隊,張耀、馬岳各領五百,授都尉一職,白虎校尉一職由高道祥暫代。鷹揚軍的兵員及後勤分別由郡兵和王府提供。諸位可有異議?」

「殿下英明,那新招之人如何安排?」方貴仁提的那兩個問題事實上說不上是問題,這鷹揚軍遲早要變成王府軍的,只是他人老成精,要讓陳闥進一步明朗化而已。

「文職七個,撥兩個到鷹揚軍歷練,兩個到白虎營任錄事參軍和記室參軍,其他人由高長史安排在王府任職。武職十九當中再次擇優,選三個到鷹揚軍歷練,其余的分別補入白虎營和王府典兵中。」

「主公,這郡兵一事恐怕要劉內史那邊……」

「以後征聘、訓練一事由王府統一管理,劉內史那邊之前已有交待,高長史盡管去辦。」

方貴仁听陳闥這一系列安排,原先以為是高道祥在背後幫襯,如今看來,連高道祥也是不知,沒想到這短短幾日,陳闥變化如此之快,他不禁在心里暗嘆一聲自己是真的老了。

方貴仁卻不知,陳闥道引練至第六層後,除性格更為堅韌之外,那心智也是世間少有,很多事陳闥是經驗不足,但他往往能舉一反三。在未來陳朝之前,他可是受過陳璞六年的親自傳授,兵法韜略自然是裝得腦袋滿滿的。

諸事既定,眾人稱謝後,陳闥正想散會,外面卻報李升求見。

李升不是冒失之人,此等情況下前來,料來必有要事,陳闥心中又是一突。;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