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卷、黃巾起義 第382章、連山易

漆暗的房間里,透著昏黃朦朧的光線,曹操依稀還能夠看出來,對面的年輕男子,年齡大概才二十五歲上下,身形頎長,略微瘦削,但透過單薄的衣衫,卻仍然可以感受到其中曲線畢露,想是具有無匹的爆發力;英俊的面龐上,一臉瀟灑不羈的笑容,隨著透著窗子吹進來的微風,更添幾分飄逸和慵懶。

這樣的一位男子,或許是不少情竇初開的少女夢想中的完美情人,瀟灑英俊,氣質逼人,而且本身實力和能力,定然也不差,唯一讓曹操想到就要不住皺眉的,恐怕還是他剛才那陣「桀桀」的令人頗為惡心的古怪笑聲,不過,應該也是他有意為之的,因為一開口,男子同樣是不凡俗的聲線︰「曹將軍,在下在這里有禮了!」

看著眼前一副彬彬有禮、溫文爾雅模樣的詭異年輕男子,曹操忍不住皺眉沉思了片刻,才道︰「你到底是什麼人?」感覺和自己想象中大不一樣,他還是想要再問一遍確認一下。

有些人,一看就讓人覺得是壞人,但其實他是好人,有些人,一看就不是什麼好人,但卻有一副尋常人都沒有的好心腸,換句話說,就是人不可貌相,還是不可斗量,所以曹操並沒有懷疑對方是否是那暗中之人的真實性,不過年紀輕輕就有如此實力,偏偏還如此詭異,給人不清不楚的不安感,確實讓人好生奇怪,這是哪兒出來的人。

「曹將軍,看來對在下的身份,的確是很感興趣啊!」

年輕男子嘴角一勾,一抹足以讓大部分女子失魂落魄的勾人的邪笑浮現,但這對曹操自然是沒有絲毫影響,大手一揮,不耐煩冷哼道︰「剛才又說可以合作,但若是彼此的身份都不清楚,那麼還有什麼合作的基礎,莫非你所謂的合作,就是只對你一個人有利的。看來真是好盤算……」說著,嘴里還是冷笑連連。

年輕男子一愣,突然失笑搖頭道︰「曹將軍果然非是凡人,其實就算告知你我的身份也沒什麼……」瞥了曹操一眼,他又加了一句道︰「反正就算說了,你也什麼都不知道。」

曹操有些相信了,他知道天下之大,無奇不有,而且對于對方的來歷,自己的確是一無所知的,而就算是對方告訴了自己真實身份,若是一個隱于世人面前的身份,恐怕自己和那些普通平凡人比起來,所知也不會太多,甚至也可能完全不了解。

或者,自己所接觸到的,還只是這個世界最表面層次的一些東西和人、和勢力?

若是讓對方知道了他有這番想法,恐怕會拍手大贊一聲「孟德果然好想法」。

不過,雖是這樣想,但止不住心中好奇,曹操還是說道︰「說便是說了,會怎麼樣說出來才知道……」

「你啊你啊……」听了曹操的話,男子不禁啞然失笑,指著曹操,卻也頗有些老氣橫秋的味道,但曹操並不以為意,因為他本能的感覺,其中或許有些自己說不清楚的隱情,既然自己不清楚,也不需要說出來徒增笑話。

而男子回答曹操問題,是不緊不慢,就像是和曹操之間是最平常普通的好朋友之間的私聚閑聊一般,笑呵呵悠然道︰「既然你這麼想知道,我就滿足你。」

曹操不禁翻了個白眼,看來不管是什麼人、什麼年紀什麼詭異,都有其獨特的可愛的一面。

可愛?也許可以這麼形容吧,從年齡上相對來說,曹操其實還算是男子的長輩了,畢竟他早已屆而立之年了,唯一有所遺憾的是,覺得自己仍然還沒有做到自己的大志,而如若到了不惑之年,仍然還是像現在這樣,幾乎一無所成,那他或許真會有些灰心喪氣了,不過也只會是一瞬間的消沉,然後就會又想著卷土重來,因為他就是這麼一種人。

實際上,「歷史」上三國時期最有名的一個屢戰屢敗、屢敗屢戰最終還是成就大業的梟雄,恐怕就是劉備了,但和其比起來,曹操的起步以及發展或許稍顯順利一些,但在早期的時候,也是經歷過了許多的挫折,在黃巾起義中,在討董大戰中,都幾乎到了最後要山窮水盡的地步了,如果是尋常人,恐怕經歷一次失敗也就夠了,就直接會放棄掉了,但曹操卻不是這樣的人,並不單只是其性格上的樂觀一面,還有他能夠總是從前次的失敗中汲取到經驗和教訓到時候卷土重來才有更多的希望和可能真正取得成功。

既然對方已經說明了要說,曹操自然也就洗耳恭听了,就挺年輕男子好听的嗓音帶著特殊滄桑的低沉緩緩道︰「你可曾听說過……八卦分陰陽,九宮十八術之……連山易?」

「八卦分陰陽,九宮十八術……連山易?」曹操呢喃重復了一句,前面那十個字,他听都沒听說過,但後面三個字,倒是有所耳聞。

連山易,多只稱連山,其名初見于《周禮•春官宗伯•大卜》。

《連山易》是以四季六氣為旺衰指引,以六甲值符為吉凶判辨之坐標,以三元九運為時空轉換,不同于用金、木、水、火、土五行生克的客觀論來指導概念論的辯證方法,是用古人對客觀世界的實體論、模看論來定義萬物發展的自然法則,對以人為本的社會人類行為作了系統的規則並論證論述,在其64個卦的宮變,象變中詳盡的應用訓詞、誥詞、象詞把《連山經易》及《歸藏》中理論體系的精髓忠實地描寫出來。

連山易和易經八卦有些相似,起初是用來佔卜吉凶禍福、以及預測自然的,而後來很多應用的地方,反而是在自然風水方面,不得不說,其實是一個倒退。

實際上,古代許多的科學項目,都有著遠超于西方的長足發展,但都在後來傳承的過程中,反而丟失了其中最精髓的部分,使得科學的進展越來越慢,最終被拋在世界潮流的腦後。

不過連山易並不能夠說是過時了,其還有一定的使用價值,而在現在這個時代,更是不同凡響了,畢竟在千年流傳中,或許有去糙存精,但也不可避免會有一些精粹部分的流失,連山易和易經,在後世恐怕已經很難找得到在此道中造詣真正高的人了,但在這個時代,研究者不知凡幾,有所成就的也總有那麼幾個。

不過曹操對于連山易雖然也有所耳聞,但也只是有賴于其年輕時候任俠之氣頗重,博覽群書之余,也對于一些偏門小學多有涉獵,但也不過是听過這個名字,稍微知道一點兒訊息,要說了解,那是遠遠談不上的。

而對于對方這麼一個年輕男子,卻居然懂得這些據自己所知,就是連許多老態龍鐘的「活化石」們都了解不那麼清楚的東西,他心中更起疑惑,而對于對方的來歷和來意,也就更加地好奇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