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十八章 打包書法家

秦鐘在老家共有兩個好朋友,除了神仙姐姐外,還有一個就是村子里的一個大書法家王寶洋伯伯。王寶洋在武冶從事多年的宣傳工作,三十多年來一直從事書法研究,有很深的書**底,其毛筆書法行書和榜書在全國很多書法大賽中都得過一等獎。

可是十年前退休回家後,一直不能把他書法的特長商業化。相反,成天在家里寫寫畫畫,成本還很高,每月一千多塊的退休金一半都花在這些身上。她妻子是一個普通農婦,對他怨聲再道的,說他不會掙錢。沒辦法,他只有拿起鋤頭和老婆一起下地種莊稼,在家里很不得志。每到年關,他就寫春聯賣,無耐在農村懂藝術的人不多,他的字再好一副春聯才賣八塊錢,除去成本五塊錢,才掙三塊錢,還要寫和賣,不算人工成本。

秦鐘很早的時候,就和這個伯伯成了知己。他是寶洋伯伯的听眾和學生,雖然自己不能投身書法,可是對于書法自己還是深深熱愛和深有鑽研的。

書法,是在潔白的紙上,靠毛筆運動的靈活多變和水墨的豐富性,留下斑斑跡相,在紙面上形成有意味的黑白構成,所以,書法是構成藝術;書家的筆是他手指的延伸,筆的疾厲、徐緩、飛動、頓挫,都受主觀的驅使,成為他情感、情緒的發泄。

書法也是一種表現性的藝術;書法能夠通過作品把書家個人的生活感受、學識、修養、個性等悄悄地折射出來,所以,通常有"字如其人"、"書為心畫"的說法;書法還可以用于題辭、書寫牌匾,因此,也是一種實用性的藝術。

晉代書法流美妍媚,風流瀟灑,反映了士大夫階級的清閑雅逸,流露出一種嫻靜地美。

唐代書法法度嚴謹、氣魄雄偉,表現出封建鼎盛時期國力富強的氣派和勇于開拓的精神,具有力度美。

宋代書法縱橫跌宕、沉著痛快的書鳳,正是在"國家多難而文運不衰"的局面下,文人墨客不滿現實的個性書法,以書達意,表達一種心境。

元、明以來,中國封建社會停滯不前,江河日下,反映在書法上則是崇尚摹古,平庸無奇。

至于明末書壇"反流俗"的狂 ,以及清代後期崇尚碑版金石之風的興起,正如地下奔突的岩漿,黑夜中閃掣的電光或是火石,折射出一個社會巨大變動的征兆。真所謂"披圖幽對,思接千載"。

追尋三千年書法發展的足跡,可以清淅地看到他與中國社會的發展同步,強烈的反映出每個時代的精神風貌。中國書法是我們民族永遠值得自豪的藝術瑰寶。它具有世界上任何藝術都無與倫比的深厚的群眾基礎和高級藝術的特征。

王寶洋伯伯的字大氣圓潤流暢,隱有做人的中庸之氣和內心的磅礡之勢,很符合現代企業家及政府要員的行事風格。

曾有一次秦鐘陪寶洋伯伯喝茶聊天,當寶洋伯伯在這個年青知已那里一翻暢談後大展身手,用最大號的毛筆寫下了「精」、「氣」、「神」三個大字,每個字約高八百毫米,寬六百毫米,並送給秦鐘。秦鐘把這幾個字拿到書畫店里裝裱後,成「品」「字形掛在了書房,作為一種人生意境的供賞。

秦鐘帶著小娟子、影兒來了寶洋伯伯家,讓影兒和小娟子欣賞了不少書法作品,在秦鐘的介紹下,兩個女人第一次深刻認識書法。懂得了書法的立意,就是以字的意義為中心,是書法的內容和靈魂;懂得了書法的謀篇布局,宛如行軍打仗,字的大小位置都要在紙上有所計劃和安排,懂得了留白,就是要虛實得當,讓整個書法作品給人以清爽如畫的感覺;懂得了書法的行氣用力之道,主要在于單個字的書寫方法和力度選擇。

影兒這些年一直字寫得不好,听了秦鐘的講解後一下明白了自己的字寫不好的很多原因,明白了原來寫字也是需要方法的,自知以後自己在寫字上應比原來有很大的提高。

短短的一個多小時,影兒就能感覺在寫字上突破原來的境界,隱約感到武功也更上一層,想想秦鐘對自己講的「讀萬卷書不如行千里路,行千里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名師指路」;不由對秦鐘又一次另眼相待,開始深深折服。

十多年前,秦鐘在寶洋伯伯那里可能只是一個听眾和學生,但是現在,在很多方面他足可以作寶洋伯伯的老師,因為見識和綜合知識的提高讓他對書法商業化輕車熟徑。

「伯伯,這是一張十萬元的卡,我買斷你以前的所有作品,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全部打包買斷!」秦鐘帶小娟子和影兒參觀完作品後對王寶洋說。

听說自己家里原來放著的幾箱的作品值十萬塊,王寶洋真是受寵惹驚,要知道自己每次比賽得一等獎的獎金最多二三千塊,而這些年來隨便寫下的作品里畢竟精華有限,自我感覺好的都寄出去參加書法比賽去了,留下的多是一些自己認為凡俗的作品。

「大伯,這十萬塊是對你過去的一種補償,讓你在伯母那里有個交待。你在家靜養一陣子,千萬不要再種田了。听我的通知,我聘你作我文化公司的顧問,年薪基本收入十二萬,加你作品商業化利潤的百分之十的提成,您看麼樣?前提是在您有生之年所有的版權歸我們公司,因為我會花大手筆來商業化宣傳您的個人和作品,這個投入的風險可能很大,策化實施不好可能有去無回。」

如此好事,又成名又得利,王寶洋真是求之不得。要知道,如果沒有秦鐘的出現,自己即使才車八斗,都只能隱埋在世俗里,終老一生。現在都快六十五歲了,竟然還有一個施展特長的平台,不由慶幸萬分。

原來自己無私教育秦鐘,只是把他作為一個下輩和學生及忘年知已看待,沒想到現在秦鐘一次給的錢足夠他五年的退休金,開出的年薪比自己原來工作時五年還高,真是映證了佛教的那句哲理︰有因才有果,因果循環!

秦鐘拿出背包里的手提電腦,很快打出一份協議,給寶洋伯伯看後,讓影兒去車里打印出來,讓寶洋伯伯簽字蓋章。自己的文化公司還沒有開張,卻在這里簽了一個書法家做為第一個員工。

從寶洋伯伯家回來,在秦鐘書房里喝茶時,小娟子不禁問秦鐘︰

「老公,你憑什麼就相信你這個伯伯將來就值那麼多錢?現在象他這種民間藝人大有人在,可是商業化卻很難。」

「小娟子,你要相信你老公的眼力,憑我這些年對他的了解,還有我商業化打包的手法,相信我們會在他身上收獲成千上萬倍的回報。作為新一代企業家,我們不能把創業停留在傳統制造業和商業里面,那樣財富積累和增值會很累,因為你面臨太多的竟爭對手;我們可以走文化產業發展的道路,走稀有資源發展的道路,走新能源創造發展的道路,這些都是國家政策提倡的,也是將來發展的朝向。」

全文字更新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