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69章 《妖女》的驚艷

《妖女》這首歌的風格,不但是極其新穎,而歌詞,更是大膽之極。

這兩點一結合,如果具備一點音樂素養的女孩。

光憑著這首《妖女》的歌,就足以包裝出一名歌壇妖女了!

紀錄完曲譜,許冠文一拳錘在張少杰肩膀,笑道︰「大佬,你耍我!這麼牛的歌,你現編現唱,我能相信你不會寫曲子嗎?」

張少杰苦笑道︰「老大,我真的不懂啊~!」

「討打」

「啊,不要」

因為「創作」出了《妖女》,張少杰被許冠杰視為了妖孽。

張少杰沒有必要說謊,他真的不懂作曲,但是一個不懂作曲的人,能寫出如此曲風新穎,絕對會紅的高質量歌曲,不是妖孽是什麼。

當然了,《妖女》是女人唱的,許冠杰並不會去學的。

等到搞定歌曲,也改好了劇本。

張少杰將劇本遞給許冠文,說道︰「改的比較倉促,不過,確實是按照阿梅的性格,重新打造的角色!」

許冠文看了看劇本,點頭說道︰「辛苦了!還不錯的,有點瑕疵,也是不要緊。剩下的工作,我來做吧,你不反對我再稍微改一改劇本吧?」

張少杰當然不反對了,歷史上《摩登保鏢》就是許冠文寫的。

許冠文的文筆還是令人放心的,他在學校是優等生,當過綜藝節目主持人,當過漫畫家,當過業余作家,當然也當過導演、當過演員,當過編劇

經過許冠文再次修改的《摩登保鏢》,片中搞笑劇情不變。不過電影里面的音樂,原本是許冠杰獨角戲,絕大多數的原創歌曲都是許冠杰一手包辦。

但是,張少杰給梅艷芳寫的《妖女》,歌詞、曲風,完全不遜色許冠文在電影中的主題曲和插曲。所以,梅艷芳的歌曲,也將會成為電影的一大亮點!

梅艷芳也是音樂天才,下午練習了幾個小時。

大膽的《妖女》被她唱出,引起了片場一片喝彩!

許冠文笑道︰「厲害啊,張少杰!梅艷芳有你這麼一個才子男友真是她福氣。原本她這樣,並不柔美的嗓音,在現在的唱片市場,不會受到關注。但是,這一首《妖女》,卻充分發揮出她的嗓音優點。我看《摩登保鏢》電影中,將她的歌放進去,絕對會迎來喝彩!」

許冠杰也贊同說道︰「她的嗓音,本身就是巨大的優勢,可惜她沒有紅。否則,香港的音樂界人士,肯定會搶著給她定制歌詞歌曲!」

張少杰微笑,他知道

雖然眼下,鄧麗君為代表的台灣歌手佔據了中文音樂市場的主流。

不過,80年代的香港歌壇將會迎來百家齊放,女歌手涌現出梅艷芳、葉倩文、林憶蓮等等歌壇天後,男歌手有許冠杰、張國榮、張學友

梅艷芳能在香港樂壇黃金年代立足,並被尊為大姐大,音樂上的潛力自然非常強勁的!

————

這一段時間,張少杰很多的精力,投身在《摩登保鏢》電影的拍攝。

不過,金庸老爺子那邊,還有黃玉郎那邊,他都要緊張的應付著。

眼前來說,香港電影圈子,能夠增強張少杰的影響力。

不過,長遠來看還是內地市場的利益更大!在未來,金庸被內地承認之後,他的影響力之大,甚至超過嘉禾、TVB、新藝城三大香港電影公司的總和!

香港影視行業,在中國國內的市場,基本都是小打小鬧。

而金庸的作品,在內地則是大殺四方!

除了金庸的小說,在內地未來平均每年都能夠獲得幾百萬的稿費之外。

金庸的作品的電視劇、金庸作品改編的游戲,每年在文化產業中,創造幾十億人民幣的產值。

說實在的,後來很多人盲目的崇拜《哈利波特》認為,這部英文魔幻作品之成功,是中國所有的作家不能相比的。

實際上,比讀者數量——金庸的讀者並不少于J.K.羅琳。

比小說改編收益——金庸作品所改編的眾多網絡游戲創造的產值,並不低于《哈利波特》系列的電影。

金庸這顆大樹,自然要牢牢抓住!有金庸籠罩自己,未來至少在電視劇、網絡游戲領域,張少杰會擁有極強的話語權!

當然了,對于玉郎國際公司的布局,張少杰也是相當的盡心的。

香港電影行業發展的比較早,在50年代初,就有大量的上海電影界人士,揮軍香港,在香港再次創業。邵氏公司早期的人馬,其實也是中國國內,上海的那班子優秀電影人才!

在50年代,邵氏公司開始擺月兌了舞台戲、京劇等等元素,對于中國電影發展的制約。邵氏除了嘗試了黃梅戲、武打電影之外,更是大量的模仿歐洲、好萊塢等等電影大法地區的橋段。通過廣泛的學習全世界電影行業的經驗,香港電影行業正式完成了國際化、商業化的轉型。

到了60年代,邵氏兄弟那樣大公司壟斷整個產業,從制片、後期制作、到發行、院線等等方方面面。

70年代,嘉禾破壞了邵氏公司壟斷整個產業,使得香港電影行業充滿了生機。

到了80年代,香港電影行業,在大量是制片公司的推動下開始騰飛,在國際市場上,香港電影海外票房收入,僅僅次于好萊塢。

香港電影行業,是經過了邵氏時代、嘉禾時代、群雄逐鹿時代,三個時期,這才逐漸走向了輝煌。

而香港漫畫產業,因為起步較晚,所以還遠遠不如電影行業發達。

事實上直到70年代,黃玉郎創立玉郎機構,整合香港漫畫人才,香港的漫畫行業才真正步入正軌!

黃玉郎對于香港漫畫的貢獻,相當于邵逸夫對香港電影行業的貢獻!

但是,80年代初,香港的漫畫產業,還太幼小了!

從60年代末,黃玉郎連載《龍虎門》算起,整個香港漫畫產業商業化發展,才僅僅有十多年!

相比已經迅猛發展了30年的香港電影行業,現在香港漫畫產業至少落後于香港電影產業20年!

香港的漫畫產業,在發展之初,必須有一個巨大的公司,壟斷一切資源,推動行業規模的快速發展。

等到行業形成規模之後,大公司壟斷全局成為行業創新、發展的阻礙,才需要分裂成眾多小公司!

張少杰無論是為了實現自己在華語娛樂、文化產業的理想也好,是為了香港漫畫產業未來著想也罷,現階段,自然要大力扶持玉郎國際的!

張少杰還想「寫」《無限恐怖》呢,想想《無限恐怖》涉及到的電影、游戲版權多達十多部,就令人頭疼!

有些,還沒有拍攝的電影、還沒有制作的游戲,比如《生化危機》、《咒怨》、《鬼神傳奇》、《變形金剛》之類的,可以先讓玉郎國際公司制作成港漫之類的。

將來,授權給其他公司拍電影、做游戲之類的,那麼張少杰無侵權寫《無限恐怖》的夢想就能實現了。

當然了,少量幾部《異形》、《指環王》這類已經發布的作品,花錢購買授權就是了。

真不行,改一下《無限恐怖》劇情,忽略《異形》、《指環王》。反正《異形》、《指環王》劇情,在《無限恐怖》中並不是核心劇情!

張少杰邪惡的笑了笑︰「哪怕為了寫《無限恐怖》,也要扶持玉郎國際的發展!」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