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249章 加入PC陣營

第249章加入PC陣營

「現在您能告訴我,你們購買究竟是為了什麼?」蒂姆.帕特森在售出了專利之後,好奇問道。

「也不騙你,我們公司與微軟的目標是一樣的,都是想要去賭運氣。因為最新研發的一款微型計算機,就是采用英特爾8086芯片。」黃庭鈞說道,「如果你願意加入我們公司的團隊,完善這款系統,我們願意以20萬美元的高價收購你的公司、團隊。」

蒂姆.帕特森猶豫片刻道︰「好吧,如果年薪有5萬,並且有公司的1的股權激勵,我就加入你們」

原本,蒂姆.帕特森听聞對于這套操作系統軟件感興趣的買家是,差點想要反悔了。不過,隨著黃庭鈞的坦白,蒂姆.帕特森仔細一想,哪怕買家是,也未必能夠賺錢。

其一,要進軍微機行業,必然要面臨與隻果公司的競爭。雙方的勝負,還很難說。

其二,是他抄襲了數字研究公司的的代碼所編寫出來的。數字研究公司自己做16位機的操作系統,未必是其對手。

正是因為冷靜下來,所以,蒂姆.帕特森退而求其次,決定加入公司,索要高薪和股權激勵

「這個年薪不成問題。股權激勵問題,我可以幫你向總部請示」黃庭鈞說道。

「好,我加入你們」蒂姆.帕特森堅定道。

黃庭鈞不由露出了一絲欣賞之意,事實上,他也知道蒂姆的多半是借鑒了其他操作系統的源代碼。

不過,市場上的大多數操作系統,都是8位機的操作系統,能夠通借鑒8位操作系統,獨立一個人開發出一套16位微機的操作系統,也可以看得出來蒂姆.帕特森軟件、硬件方面的功底非常扎實。

黃庭鈞8萬美元收購操作系統,20萬美元整體收購西雅圖電腦公司,這件事向張少杰稟報之後,張少杰對于黃庭鈞的做法,非常的贊同。對于蒂姆.帕特森的股權激勵,張少杰也是比較認同的。

歷史上微軟以類似詐騙的手段,從蒂姆.帕特森手里廉價騙取了的專利權,從而奠定了微軟操作系統霸主的地位。感覺到上當受騙的蒂姆.帕特森將微軟告上法庭,在86年的時候,西雅圖電腦公司打贏官司,但是也僅僅獲得100萬美元的賠償。

張少杰可不想將來與蒂姆.帕特森打官司,畢竟歷史上微軟能夠以微弱的代價結束了這場專利糾紛。

但是張少杰並不敢肯定,如果自己以「欺騙」的方式,獲得的知識版權,將來美國的法庭會如何審理?

在收到黃庭鈞的電話不久,張少杰便在香港召開了股東會議,眾股東紛紛同意,將1的科技公司的股份授權給蒂姆.帕特森。只等蒂姆到香港,便可以親自到律師事務所簽字、公證,領取屬于他的股票。

而在搞定了蒂姆.帕特森之後,黃庭鈞準備馬不停蹄,直奔公司

公司在60年代的時候,那是神馬項目都自己搞,不但是軟件、硬件,連一顆螺絲釘,都可能是自己公司旗下的工廠設計、生產。

因為,太屌了,在60年代曾經力挫群雄,壟斷整個計算機行業。所以,引發了整個IT業界集體敵視,以反壟斷法的名義,將告上法庭。

這場官司聲勢浩大,曠日持久,動用的人力資源就超過數萬人,聘用的律師數千人,耗費的資金幾十億美元。光是紙張材料,就超過幾千噸。公司的大多數的資料、通信稿、會議文件、專利、研究數據,都被搬上法庭,作為呈堂證供

這場官司,雖然沒有打垮,但是也是拖累了十多年的發展。使得在70年代,錯失了大量的市場機遇。

吸取了60年達末曠日持久的反壟斷官司的教訓,公司準備搞PC時候,決定改變過去吃獨食的習慣,而是準備拉攏整個IT行業,加入PC計劃,任何公司只要能夠做出符合公司技術標準的產品,象征性的向付出微弱的專利標準授權費,便可以加入PC陣營。

6月20日,黃庭鈞悄然率隊來到了紐約驟阿蒙克市公司的總部,表明了來意。

「你們是為隻果電腦寫軟件的那家公司?」的PC項目負責人埃斯里奇驚訝道。

「是的」黃庭鈞微笑道,「但是我們並不僅僅為隻果電腦寫程序」

「哦?那麼說,你是意思是,軟件希望與合作?」

「是的不過,除了之外,我們還有操作系統,這款操作系統專門匹配英特爾8086芯片」

「什麼」埃斯里奇頓時覺得高興起來,「太好了的新產品,正是采用8086芯片!」

80年代初的,因為錯過了70年代 谷黃金發展時期,在很多的領域中,已經不具備絕對的優勢。

尤其是在微型計算機領域,更是毫無建樹。

為了重振雄風,的工程師埃斯里奇,在股東大會上說服了的大股東們,啟動了PC電腦的計劃。

PC電腦項目,一改過去的吃獨食習慣。僅僅訂制了一個標準,而將具體的硬件生產任務,外包給英特爾等等公司。

此時的可謂是萬事俱備,只欠操作系統了。

這幾個月來,埃斯里奇不斷奔波,先是到數字研究公司,找了操作系統的創始人基爾代爾,希望能夠獲得對方的技術支持。

結果,基爾代爾在70年代8位操作系統時代,短短數年已經賺了數千萬美元,逐漸的失去了奮斗精神。現在的基爾代爾每年度假的時間,比工作的時間都要長。

雖然,數字研究公司答應給公司訂制一套—86操作系統,然而,開發項目進行了大半年,進度不到10

—86蝸牛一般的開發進度,讓埃斯里奇覺得非常的不靠譜。所以,他不斷的在找代替的方案。

幾個月前,微軟與談程序語言合作的項目,埃斯里奇就問比爾.蓋茨,能不能做操作系統?

盡管微軟公司從未有過做操作系統,但是比爾.蓋茨拍胸脯保證——能做微軟拿到了的訂單之後,滿市場的到處調查,找現成的操作系統。

現在,因為被北美公司提前下手,微軟那邊也是遲遲沒有消息。的埃斯里奇,最近一段時間,做夢都在念叨——操作系統,這該死的數字研究,該死的微軟,怎麼沒有一個靠譜的呢?

現在,黃庭鈞帶著操作軟件前來,埃斯里奇頓時感覺到了欣喜——終于有一個靠譜的了

隨著,黃庭鈞將操作系統成功裝入了一台8086芯片的樣機上,顯示出這套操作系統軟件能夠操控8086芯片,但是與PC機上其他的硬件還存在一點兼容性問題。

這已經夠了

1981年6月20日,黃庭鈞代表了北美科技有限公司,與簽署了兩份合作協議。

一份是操作系統合作協議,北美公司,最遲需要在9月1日之前,將操作系統修改完善,使之符合PC技術標準。為此,公司願意支付20萬美元的訂金,作為預付款。

第二份合同,則是軟件。如果軟件能夠在PC電腦商運行,會樂意將之與PC電腦捆綁銷售。

當然了,為了保證PC電腦的核心技術不會提前泄密。北美公司的研發團隊,需要在公司的研究室中,在公司的技術人員的全程監控下,完成修改操作系統項目。

黃庭鈞雖然不滿公司的霸道,但是還是帶著蒂姆.帕特森等人,與公司的實驗室中,艱苦奮戰了大約一個多月,才將徹底代碼重新修改完成,使之符合的技術標準。

對于操作系統,公司支付公司100萬美元的授權費用,將之改名為PC—進行銷售。

作為PC電腦的預裝系統,PC—每銷售一份,公司支科技公司1美元的技術授權費。

面對這一個結果,黃庭鈞很是滿意了,畢竟他是听張少杰的——低價壟斷PC電腦的操作系統市場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哪怕免費銷售也值得,更何況每銷售一份,還有1美元的利潤呢。

倒是的軟件的編寫者蒂姆.帕特森有點憤憤不平的說道︰「也太摳門了,一份軟件只給1美元」

「不要多想了,將來誰吃虧,誰佔便宜,時間來檢驗」黃庭鈞淡然道。他滿腦子想的都是張少杰給他描述的壟斷操作系統市場的前景。

更多到,地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