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六百五十六章 發展和迷茫

不過,這些武器王豐的軍隊很少用,主要是為了以後販賣給游牧部族。

帝國嚴格規定金屬物質不得流入草原,這主要是防止草原游牧部族過分強大,因此金屬武器在草原上價格非常高。

以前王豐執掌東北兩省的時候也是嚴格執行這一命令,畢竟如果讓大量金屬武器流入草原會壯大蒙托人的勢力,對自己得不償失。

但是現在物是人非,現在守衛東北兩省的是趙波這個敵人,王豐自然希望借助蒙托人的手來打擊對手,何況,這樣做,王豐即賺了錢,又打擊了敵人,真是一舉多得。

在韓武湖的北側,王豐建立了龐大的牧區,這里主要是王豐的大型牧場,大部分牲畜和戰馬都飼養在這里。

原來這里是一片低山地帶,被秦峰砍伐了全部的樹木,然後用生長液培養了成片優質的牧草,現在已經是最好的草場了。

一些最初被秦峰抓來的游牧部族,主動的申請到這里來為王豐飼養牲畜。

飼養牲畜是游牧部族的強項,他們非常樂意在這里做,畢竟這里安全和食物都有保障。

目前,在韓武山內,物質充沛,人心安定,兵力雖然不多,但是防守足夠了。

目前,王豐在韓武山基地中,建立了兩座城池。

一座主城,為韓武城,是韓武山基地的行政中心,人口有八十多萬,和以前的東源城人口差不多,這座城池的人大多數是王姓族人。

雖然這座韓武城建造並不高大精美,但是依然高牆四圍,舵城、環城都有,宛然已成為了一座像樣的城池。這座城池毅然矗立在韓武湖南側,南湖江東岸,遠遠望去蔚為壯觀。

在韓武湖的北側,建立了一座小城,人口現在已經增加到了三十萬,是韓武山的第二大聚集區。

在韓武山中,其他城鎮也發展迅速。

例如,專門為煉鹽建造的峰山鎮,雖然人口不多,但是卻設施齊全,非常重要。

峰山鎮位于深山中,一般人是不讓靠近的,畢竟這涉及到煉制食鹽的秘密。

食鹽可是草原上第一稀缺物品,價格高的驚人,王豐之所以能夠累積這麼多財富,食鹽功不可沒,王豐把食鹽當成了第一產品,以後自己要在韓武山立足,主要就是要靠食鹽的生產了。

當然,茶葉也是另一個重要的支柱,所以王豐在韓武山廣泛種植茶樹。

隨著時間的推移。韓武山漸漸安定下來,趙波也沒有再來進犯韓武山。

王豐權衡利弊後,下令消減了軍隊,把軍隊消減到了六十萬。

其中二十萬為守城軍,四十萬為輕騎兵。

城守軍一般為步兵,但是依然裝備了少量的騎兵,城守軍一般負責城池或者鄉鎮守備,但是最主要的職責還是守衛據點。

韓武山的兩個據點扼守險地,只要卡住了這兩個據點,敵人就根本無法攻進韓武山盆地來,因此城守軍的責任非常重要。

城守軍裝備了大量的晶石大炮,實力非常雄厚,又是據險而守,因此敵人就是有數倍的兵力也很難攻陷據點。

輕騎兵則是王豐最精銳的突襲力量,負責支援據點的作戰,當然更多的是偷襲,打擊敵人的後勤補給或者偷襲敵軍的小股力量。

王豐也對軍力進了適當的調整。

大牛山據點兵力為五萬人,配備五千門晶石大炮。

怒山據點兵力五萬,也配備了五千門晶石大炮。

另外十萬守城軍作為後備,駐扎在韓武城周邊,隨時支援。

四十萬輕騎兵主要駐扎的北城附近,這里緊挨牧區,可以提供優質的牧草,畢竟有幾十萬匹戰馬,光是牧草每天的消耗就不得了。

隨著韓武山基地的完善,王豐還在韓湖江的上游發現了大量的煤礦,于是派人開采。

開采的原煤,用木筏運輸,沿著韓湖江而下,進入韓湖鎮,這里有大型的冶煉地,為他們提供能源。

另外,王豐還在韓武湖的中心島嶼韓湖島上修建了大量的倉庫。

之所以把倉庫建造韓湖島上,一來是方便防御,因為韓湖島位于韓武湖的中部,周圍都是擴闊的湖面,即使敵人攻進了韓武山盆地也很難攻陷這里,這里可以作為一個臨時的避難所。

二來這里是韓武湖盆地的中心,韓武湖的有位于韓武湖西側的韓湖江和位于南部的南湖江兩大水系,水運交通發達,把倉庫建在海島上也便于儲備和運輸。

韓武城位于韓武湖的南側,與韓湖島、韓武湖北側的北城正好位于同一條線上,因此王豐在韓武城、韓武島和北城之間建設浮橋,以方便來往。

隨著浮橋的建好,韓武城和北城之間縮短了不少距離,整個盆地也連成一片,使得盆地得到了很好的發展。

趙波控制了東北兩省後,就開始進行了大規模的整頓,對東北兩省的家族和官吏進行了大規模的清洗,很多東北兩省的家族都遭了秧,這些人很多躲進了深山密林中,一部分人跑到草原上流浪,因此,王豐的韓武山時常有人來投靠。

王豐也收留了他們,一來是這些人都和自己有著或多或少的關系,二來,王豐目前人口有限,又想發展,人口還是關鍵。

趙波清洗了東北兩省,又從北方進行了大規模的移民,然後又對一些听話的家族進行了扶持,經過一段時間的折騰,總算是把張、李、吳這些大家族徹底的壓了下去,東北兩省也漸漸平靜下來,多年的戰亂讓人心思安,因此大多數人都不支持繼續折騰下去。

王豐對東北兩省的情況了如指掌,畢竟趙波是王豐的死敵,王豐必須隨時關注他的動靜。

王豐在撤出東北兩省時,安插了很多眼線,這些人不時通過商隊把情報傳達過來,這也使王豐對趙波的動向非常清楚。

但是現在王豐暫時還不想騷擾東北兩省,畢竟現在是關鍵時期,隨著東部戰事的結束,大王子和二王子,趙波和孫楚的斗爭將會日趨激烈,王豐依然抱著靜觀其變的打算。

過了不久,王豐又在韓武城召開了高層會議,大家各抒己見。

然後王豐對韓武山的生產、軍事進行了微調,韓武山的發展進入了正軌。

到了春季和夏季,就會進入草原上商貿最繁榮的時節。

王豐還會派騎兵進入草原搶劫東部兩省的商隊,這樣做,一來可以增加自己的收入,打擊東部省份的實力,畢竟東部的各省之所以能夠繁榮,主要是依靠和草原大量的貿易,二來也能夠讓自己的商品得以壟斷銷售,這樣可以使得王豐獲得高額的利潤。

當然,王豐對游牧部族的商隊不搶劫,因為這些商隊和王豐沒有本質上的沖突,因為游牧部族的商隊一般都是販賣戰馬、牛羊、皮毛等,這些都是王豐需要的,而他們購買的都是草原上的急需品,例如食鹽、茶葉、糧食、布匹等等,這些正是王豐要銷售的,因此雙方可以說是貿易互補,所以,王豐派軍隊把他們帶到韓武山外圍,用更便宜的價格把食鹽、茶葉、陶瓷、布匹販賣給他們。

因為王豐的商品都是自己生產的,也不用像帝國內層層交稅,而且還要長途運輸,所以價格基本上是十分之一左右,因此,這些游牧部族的商旅很快就喜出望外,紛紛和王豐做生意。

很快,王豐就壟斷了韓武山周圍的商貿,大量的商貿不但使得王豐和周圍游牧部族的關系日漸融洽,而且使得王豐獲得了大量的資源,韓武山也因為大量的商貿開始繁榮起來。

強大的商貿迅速給王豐帶來數不盡的財富,這讓韓武山基地更加的富足,人民安居樂業,軍隊裝備精良,從東源省撤退的陰霾開始在人們心里漸漸散去,居民又開始興高采烈的建設他們新得家園。

看著這些人漸漸恢復信心,王豐心里暗嘆,心想︰「這些底層的居民根本就沒有辦法掌握自己的命運,在家族興旺發達的時候他們或許得不到多少利益,但是當整個家族倒霉的時候,他們不得不和家族的高層四處遷徙,到處流浪,這或許就是這個世界的悲哀」。

想到這里王豐恍然一笑,心想︰「我在嘆息他們的命運的時候,自己的命運何嘗不是如此啊,我以為我已經把命運掌握在手里,但是帝位的爭奪還是迅速波及到了自己和整個王氏家族,從整個帝國來看,自己和整個王氏家族,甚至張浩、張高、張雷這些人都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在歷史斗爭的大潮中,所有人都是參與者,但是所有人都不能掌控整個時局」。

看著遠處茫茫的草原,王豐心里有些茫然,不知道路在何方。

當王豐走出山村的時候或許沒有想到命運會如此起伏,當時王豐的想法很簡單,就是掙點錢,吃飽飯,做一個像二叔一樣得搬運工,可是命運根本就不是他能夠掌控的,哪怕是王豐最後已經爬到了執掌兩省的上將軍位置上。

調整了一下心態,王豐走進了自己的府邸,然後把秦風等人找了商議了一下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