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233章 括號正處級

更新時間︰2012-12-04

柳非人雖已走,但他的書記、縣長兩項職務卻仍舊掛在身上。不知道的人還以為省委一時疏忽忘了安排新人選,但在極少數明眼人眼里,卻幾乎都已經知道,兩項職務掛在身上,其中一把交椅是為丁三坡留位子呢。

丁三坡當然知道這樣的安排意味著什麼,或許他留在天昌公社的時日已經無多,所以,有些事情他開始抓緊落實起來。從社隊企業中提取出來的產值的百分之二,這一筆資金是當做公社不月兌產與半月兌產干部的福利。不過,六十萬的數字實在太大,分配起來難免縮手縮腳。經過統計,公社三級干部,非國家正式干部人數大約六百出頭,以丁三坡上任開初的那一個月算起,到今年的一月份,總計十四個月,每個月發放33塊錢,其標準與號稱國家干部的小學教師看齊,此外再多發五塊錢副食品補貼,算下來,每個人拿到手的數字是532塊錢。

當公社的財政助理把賬目做好給丁三坡簽字的時候,丁三坡的手直打哆嗦,這一簽字,三十多萬的錢都沒有了哇……

當然,錢不是丁三坡本人所有,這個字還是簽了下去,時間是一月二十二號,星期六。

至于說公社一級正式國家干部,即行政編制內人員,丁三坡也找了個超產獎的名目,在532塊錢的基礎上給它翻了一番,即每人1024元。這個數字比較大,不過,經黨委會研究,決定還是應當下發,畢竟公社一年的發展,干部,尤其是公社一級的干部,所付出的辛勞也是非常「巨大」的,既然有付出,那就要有與付出相匹配的收獲,這一點無可厚非。

即使是這樣,六十多萬的錢款只消耗了五分之三左右,剩余下的錢該怎麼處理,黨委班子一干人等都沒有一個統一的說法。有的認為該添置新的辦公用品,有的認為該把公社大院裝修一下,還有的認為該購置幾輛汽車。反正說什麼的都有,有錢了,干嘛不用掉?基本上都是這樣的想法。丁三坡在此時卻當起了甩手掌櫃,你們鬧你們的,而他則萬事不管。

一月下旬的日子,天昌公社迎來了省委組織部的考察組。考察組此行何來,又豈會不為人知。應該說,對丁三坡的考察還是很順利的,主要是干部與群眾都交口稱贊,而且還是熱情洋溢地稱贊,這在以往的考察中是不多見的。

考察組走了沒多久,到了一月的最後一天,天昌公社終于盼來了早在所有人意料之中的縣委組織部部長。

新任的縣委組織部部長乃是胡令田時期的副部長,名叫邱海天。胡令田現在是縣委副書記,估計很有可能接任柳非的位子。新部長不敢托大,一下車,看到丁三坡已經帶人迎接,趕緊快步上前,雙手緊緊握住丁三坡的手,連說︰「哎呀,丁書記,這怎麼敢當……」

丁三坡客氣了幾句,接著,天昌公社的人事調整便即開始。

此次人事調整,丁三坡的卸任,官方說法是「另有任用」。對于天昌公社的後丁三坡時代掌舵人,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竟然是原公社黨委副書記瞿定遠。丁三坡倒是沒什麼意外的,柳非已經高升,正在熟悉新的工作環境當中,自然不會空閑到要考慮區區公社書記的人選,那麼,這個瞿定遠應該是現在某位副書記的嫡系。不過無所謂,對于丁三坡來說,不管是誰接任天昌公社的書記,有關天昌公社的大小事務,他有自信沒人敢不听他的話。

包家明因為被丁三坡整過一次,在紀委與組織部交叉聯系的工作制度之下,他自然沒有進步的可能,對此他也認命了,只是後悔不該一開始就和丁三坡對著干。

朱復林的位子沒有動,王水官卻是小進半步,擔任公社黨委副書記。劉瑜飛正式被任命為團委書記。

時間與丁三坡卸任公社黨委書記僅僅相隔了一天。二月二日,柳非即親臨沈南縣,並在內部稱之為縣委招待所的金園賓館小會議室約談了丁三坡。

實際上,丁三坡卸任之後的第二天,即在昨日,他就已經單獨住進了金園賓館,為的就是等候組織的召見。所以,看見柳非,他除了激動與感激之外,倒也沒有任何意外。

「怎麼樣,三坡,又要給你加擔子了,是不是有什麼想法?」一見面,柳非便打趣著說道。

「柳縣長……哦,不,柳部長,我能有今天,全靠您栽培,怎麼會有不恰當的想法。」丁三坡極為真誠地說道。

柳非也不說高調,譬如說,是組織栽培、提拔你之類的話,而是很正色地點頭說︰「既然你知道是我栽培的你,那你就要完成我交給你的任務,一到兩年之內,讓全沈南縣的老百姓,人均收入再上一個台階,怎麼樣,有沒有信心?」

「柳部長,我不敢說大話糊弄您,畢竟,我沒有主持過一個縣的工作啊……」丁三坡的確不敢說大話,不僅僅從私人感情這一頭,在公一頭,柳非擺明了是要接任省委組織部部長的人,更不允許他在沒把握的情況下拔高調門。

柳非點頭表示理解他的難處,同時,針對丁三坡的難處,他也做了一些相應的安排。考慮到柳非已經不在沈南縣,不可能在為丁三坡保駕護航,所以,這一次對他的職務安排是縣委副書記,常務副縣長,括號正處級,同時,由胡令田一肩雙挑書記與縣長。原來的縣委副書記姚阿水即將調任他縣擔任書記,尋良進與徐景因年紀關系,尋良進五十九歲,徐景五十八歲,原則上不再提拔,尋良進仍擔任紀檢委書記,徐景則專任縣委副書記。另外,紀檢委的副書記何泰即將列席縣委常委會,這是為何泰接尋良進的班做準備。

除了丁三坡的安排,其他的人事變動基本上是地委的決定。丁三坡听了之後,心里說不出是什麼滋味。這樣的安排,既有有利的一面,當然,不能一步到位,總歸有些失落,總之,欣慰與遺憾交織其中,很復雜的情感。

不過,丁三坡不可能在這個時候置疑柳非的安排,畢竟從柳非這一頭考慮,肯定是權衡之後覺得利大于弊、才會這麼安排,歸根結底,他這也是為自己考慮。有時候吧,丁三坡自己都在懷疑,在他一大把年紀的時候遇上一位小年輕的上級領導,他是不是會服氣。算一下自己的年紀,吃了年夜飯才二十八歲、周歲二十七,這樣的年紀,的確很難能夠讓一大批資歷遠在他之上的干部敬服。

「怎麼樣,三坡,有什麼想法沒有?」柳非最後問道。

「柳部長說笑了,您這樣為我殫精竭力,我感激還來不及,怎麼會有想法。」丁三坡回答說。

「那就好……走吧,咱們一起到荃縣去,你也是時候到地委組織部報到去。」

二月三日,一股「丁」旋風席卷沈南縣的縣委大院。

時隔一年半,丁三坡再度在組織部領導陪同之下面對縣委大院的干部。與當初上任團委書記不同,這一次,縣級干部大會的規格自然要高得多,陪同丁三坡一起的組織部領導也換成了地委的,而丁三坡本人的級別,也不再是區區鄉科級,而是正兒八經的正縣處級的常務副縣長。

柳非在這一次的常委擴大會上正式卸去了沈南縣的所有職務。當然,還有一個人也不得不提。胡令田,這位四十三歲的前縣委組織部長意氣風發,一步跨過兩名副書記,出掌縣委書記與縣長這兩個黨zheng一把手的職務,一時風頭無倆。

任命宣布之後,柳非並沒有與地委組織部的領導一起離開沈南縣,而是在他原來的縣長辦公室里,與丁三坡做了一次詳詳細細的深談。丁三坡的常務副縣長與之前徐景所擔任的這一職務,本質上有很大的不同。首先,柳非要求胡令田盡量不要插手政府一頭的工作,要充分相信、充分使用年輕干部;其次,這個常務副的職務,半年之內肯定要扶正的。柳非與丁三坡的談話,重點即在于此。總的來說,柳非所強調的,就是丁三坡雖然只是常務副縣長,但在工作中要負起責、敢負責、能負責。

以丁三坡區區二十七歲的年紀擔任縣長,不說在全國,在江南省還是很讓人側目的,畢竟不和諧年代才結束了六年多時間,對比那一時期的小紅兵,小小年紀帶著一大幫子人奪權縣委等等劣跡,丁三坡的年紀很容易給人不好的聯想。

在沈南縣,心里不服氣的人也有,甚至還不少。縣委大院里的人當面都嘻嘻哈哈很是熱情,背地里卻難免撇嘴。很多人重提舊事,把當年團縣委一班老干部的創造性發明「女圭女圭書記」給拾了出來,冠之以「女圭女圭縣長」的新說法。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