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二八八章 自斷退路的堅持

近期一直都是跑來跑去的,還沒有安安穩穩地消停幾天,搞定了新計劃,張辰就想在家里好好休息一下,也對自己的現狀做一個總結。

去歐洲前董老就曾經和他說過,千萬不能忘了自己的本行,還拿出四師叔李天平來做反面教材。張辰知道那是師伯在敲打自己,怕他也學四師叔那樣,把主要精力都放在生意上,雖然現在還沒有那樣的趨勢和苗頭,但是卻也要提前防範。

不只是陳氏門下,中國的古玩界都算在內,也沒有第二個像張辰這樣的好料子,只要他能夠在古文化方面繼續專研下去,成為當世第一人的可能x ng非常大,甚至是可以肯定的了。

董老可不想看著這麼一棵好苗子在半路上走歪了,做生意的確是可以揚名立萬,有李天平和張芷蘭打下的好底子,和龍城張家的背景,張辰的生意也的確可以做的很大。

可做生意想要留名只在當下,能做到洛克菲勒那樣程度的,不但要有合適的歷史時期做背景,還要有一個可以承載的行業領域,其他方方面面的偶然因素太多,真正能夠到那個級別的,有史以來都屈指可數。

現如今的市場環境下,基本沒什麼成就那樣名聲的機會,倒是有幾個號稱世界首富行業先驅的,可也差不多都是曇花一現,正能名流千古的也就那麼一兩個而已。

但是古玩行就不一樣了,這是一個很講究傳承的行業,玩的就是歷史,只有過去了的才是他們研究的主要對象,「前人」在這個行業中是有著至高無上地位的。

張辰在古玩方面有著極高的天賦和深厚的機緣,還趕上了這麼一個收藏的大好時代,只要他能夠堅持在古文化這條路上走下去,名垂千古是他在所有行業中最容易做到的,也是最不會被人們忘卻了的。

張辰知道師伯的用心良苦,他可以確定自己不可能離開古玩行,也不可能淡了對收藏的興趣,這一輩子他都會在這個行業里走下去。

從唐韻最初定型開始,他的確是在商業上做了一些事,珠寶公司、游艇會、造船廠、酒店,這些都是商業上的行為,可他並沒有刻意去追求商業領域的成就,所有的生意好像很順理成章的就這麼出來了。

不過這些都不是讓他離開古玩行的通道,那條離開古玩行路,在他跟著張百川學習鑒定的第一天就已經被他親自堵死了,子承父業是張辰唯一的目標。

董老讓他去歐洲淘寶的目的他很清楚,因為他一向以來只是撿漏,現在的古玩行撿漏太難了,董老怕他失去了喜歡收藏的理由,想讓他到國外去感受一下,這個世界上還是有很多大漏存在的。

這一點上董老還真是想多了,張辰自小就養成了一種絕不服輸的x ng格,越是有難度的事情,就越是會挑起他的興趣,如果遍地都是大漏,那樣才會讓張辰感到無趣。以張辰的心x ng,越是難以撿到大漏,那種撿漏之後的喜悅就越發的濃厚,只有在努力之後的收獲,才是最寶貴的。

也難怪董老會擔心,在這次去歐洲之前,張辰可是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大收獲了,這讓長期以來都听慣了張辰報告好消息的董老和陳老等人很著急,難免就會想,是不是他在生意上投入的精力太多了,才導致在收藏方面幾乎是顆粒無收。

晚上坐在沙視,張辰跑去抱著張芷蘭的胳膊問道︰「媽,您說我現在是不是有點像一個商人了?」

張芷蘭很詫異地看了兒子一眼,不解道︰「怎麼了小辰,你怎麼會突然間問這個,有什麼心事嗎?」

「沒有啊,我就是想知道一下,站在你們的角度去看,我現在是不是像一個商人。」

嚴格地說,陳雯琳也要算是古玩行的人,她很清楚張辰心里的想法,知道張芷蘭是想多了,懷疑兒子是不是有了什麼困hu ,就解釋道︰「蘭姐你肯定想歪了,小辰應該是想從別人的眼中看一看,他現在是像一個商人,還是像一個收藏圈的人。」

張芷蘭不是古玩行的人,自然不會理解他們的想法,在她看來,兒子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只要不是為非作歹就行了。她和兒子失散了二十多年,好不容易把兒子盼回來了,疼都疼不過來呢,怎麼可能會給兒子更多的要求。

這時候明白了張辰的意思,就笑著道︰「嗯,你現在干的很多事都是和商業有關的,的確是有點商人的x ng質,但你始終還是收藏界的人,別忘了你可是從九歲開始就入行了。一個人想要改行,如果沒有特別大的機遇或者刺j ,肯定是不可能的。」

接著又問了陳雯琳、寧琳瑯和張沐、張涵,得到的都是差不多的答案,他現在的確是有點商人的味道,但要說他是一個商人,卻是沒有誰會認同。

最近一段時間接觸商業上的東西比較多,看來的確是有些小小的變化,不過這個不可能改變本質的東西,而且他也一直沒有放下過學習,只不過古玩市場去的少了一些而已。

也該多去市場上逛一逛了,現在的收藏風越來越盛,市場繁榮的一塌糊涂,有不少人都在家里翻箱倒櫃地找,看看能不能發現點有價值的東西,當做進入古玩行的敲門磚。

過段時間天氣涼點就要進行第一次水下打撈作業了,這段時間沒什麼特別重要的事,不如就在京城的古玩市場消磨時間吧,第二天一早練過功吃了早飯,張辰就喊上寧琳瑯和張沐去逛古玩市場了。

潘家園比前段時間更加火爆了,自博古藏談開播以來,中樞台和不少的地方台都開始辦起了鑒寶類節目,再一次把收藏市場推向了高潮,天棚區的攤位眼見著都快不夠用了。

張辰先去了馬三立店里,提前和他說一下,請他打造兩只金絲楠木箱子,過段時間就給他把料子送過來。馬三立早就說過張辰必有大成,話說出來還沒有多久,唐韻就閃亮登場了,老馬對自己的眼光也很是自豪了幾天,現在更加願意和張辰搞好關系,拍xi ng脯答應一定親自動手給他弄好了。

現在一些潘家園商鋪區的經營者們也都學精了,慢慢在往琉璃廠的形式上靠攏,有幾間店鋪里的真貨率已經能夠達到四成以上。先不說東西有多少是老的有多少是晚清民國的,就這個態度也值得別家學習一下,長此下去,買賣不愁干大了。

只是這樣的經營者還不夠多,大多數的經營者還是走老路子,大量的贗品中夾雜著幾件真東西,其中還有一部分是店主用來釣魚的,想要在幾百上千件玩意兒里找出真家伙來,眼力、運氣、膽量一樣都不能少。

當然商鋪里也有全部都是真貨的,一般也就是賣點舊書老報紙,或者搪瓷缸子水壺什麼的,海報、郵糧票、現代紙幣也有。

他們的這些貨都是目前來說收藏價值不怎麼高的,特別是錢幣收藏,所謂的幾連號幾連張也都是一個幌子,真正有收藏價值的錢幣,不是錯版了的,就是首發的第一本第一張,其它的都不會有什麼價值。

很多人都在說,收藏了哪一套什麼什麼錢幣,現在漲價到多少了,未來的升值空間有多麼的廣闊無限。這個價格的確是有,但卻都是門店的銷售價格,誰也沒見過藏友之間相互交換或者交易這些東西的,那玩意兒誰買誰上當,五十年能升值個一兩倍就是奇跡。

再說誰也不會沒事干買一百萬新錢放家里等著升值吧,有那個閑錢放銀行里五十年都能得不少利息,還不用擔心有賊惦記。或者是買點其他的東西,那怕是買了股票放五十年不管,升值空間也不止三倍五倍。

還有一些人是專門倒騰郵票的,這種東西還真有能夠升值的,不過也是和錢幣差不多,要麼是錯版了的,要麼就是發行能量極少的。但是還有一點,真正錯版的和發行量少的郵票也是極少的,而且交易量也少得可憐。說到頭來,集郵在更大程度上只是一種愛好,要不為什麼叫「集郵」,而不叫「藏郵」呢。

(另︰有時候倒騰郵票的風險也是很大的,我認識一個家伙,就是養藏獒和倒騰郵票的,早些年和別人合伙想要囤積某一版錯版了的郵票,幾百萬投進去,到現在有十來年了,一點起s 沒有,把養狗賺的錢也都全部貼進去了,日子過得不能說慘吧,但是也大不如從前了。)

甚至還有一些商戶和攤販,干脆就是擺明了賣現代工藝品,這樣的買賣反而有不少人光顧。三五十塊買一對小膽瓶,或者百八十塊錢買一只葫蘆瓶回去,永樂、宣德、成化、康熙、乾隆這些名瓷倍出的底款都有,畢竟識貨的人還是很少數的,弄回去擺在家里也不為彰顯什麼東西,就圖個漂亮雅致。

這些買賣的客戶里,也有不少是抱著特殊目的的,買來踫瓷的有之,買來做舊之後兜售的有之,總之是買賣要比不少的商戶興隆。

這類的店鋪,張辰是肯定不會進去的,純粹就是浪費時間嘛,有那進去看一眼的功夫,幾間商鋪加起來夠他在天棚區看十幾處攤子了,說不來還能憋著一玩意兒呢。

潘家園的商鋪和攤販總量有好幾千,有了張沐跟著,時不時就要停下來給她上一課,一上午下來也只不過是逛了一少半而已。

倒是也遇見了幾件值得出手的東西,耐不住張沐剛剛被允許有了在古玩市場消費的權利不久,她手里的藏品又少,一共三件玩意兒都被他一個人瓜分了,雖然「瓜分」這個詞很不恰當,但是張沐就是這麼說的,還逼著張辰承認了是他和張沐「瓜分」了,不然就回家去告狀。RO!。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