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部︰謀朝篡位 第十三章︰狼子出行

次日,在方玉竹和凌宇回到洛陽,準備接受彭義源的新指示了。

周揚則讓司馬懿和張春華打扮成普通百姓的模樣,並雇了輛馬車,才把他們帶上趕回陽平關。

路上,在馬車里他又向司馬懿問起漢中戰事。

張春華听得無聊,只是呆呆地望著車窗外的風景。

自從她與司馬懿見過面後,整個人就變得很不一樣了,正如凌宇說的兩個陌生人忽然間變得非常親密無間,卻不像是夫妻或是從小玩到大的同鄉,倒像是閨房姐妹似的。

要是換了平時,周揚在談正事的時候,張春華一定會乖乖的在旁邊听,或是獨個兒跑到哪里去玩,從來都不會有任何抱怨。

可是今天,周揚問起司馬懿關于如何拿下陽平關,以及他之前說的什麼勝負已定之類,張春華卻總是插嘴,而且還一臉不快的樣子。

司馬懿倒不在意,繼續向周揚滔滔不絕地描述陽平關與漢中的關系,劉備蜀軍與漢中的關系,以及目前吳魏之間的關系。

以魏軍目前的戰力,就算堅持一年以上的話,也不一定能拿得下漢中,倒不完全是因為陽平關堅固。

「再堅固的關口,也經不起魏軍攻城車的每天撞擊,以及投石車的不斷攻擊。」司馬懿耐性地分析道,「可是漢中軍民一心,附近的村鎮居民又會經常來騷擾魏軍,所以才會讓攻下陽平關變得如此困難。」

「困難也要打,反正周揚哥哥就一定能辦到。」張春華說完又撇過臉去,望著窗外風景。

「然而荊州方面有武聖關羽鎮守,吳軍又會合肥虎視耽耽,」司馬懿倒沒有放在心上,只是疼愛地對張春華了笑了笑,繼續說道,「所以只有擴大吳、蜀之間的間隙,才能找到一個突破點。」

「仲達說的是天下大勢,可是我現在最頭痛的,卻是一個小小的漢中,以及擋在面前的陽平關啊!」周揚嘆道。

「但凡天下萬物,必應天下大勢。」司馬懿淺笑道,「每一座城市,每一個關口,每一支軍隊,甚至每一場殺戳或每一個人,都必有其存在的原因,正如每一場戰爭,必須其背後的政治目的,絕不是誰的武力更強,就能征服武力弱的諸侯。」

「我不明白。」周揚虛心問道。

「只要周鄉侯往後退幾步,不要從戰爭的角度去看待戰爭,好好欣賞一下漢中,欣賞張魯,自然能找到解決辦法了。」司馬懿道。

「故弄玄虛,仲達哥哥以前才不會這樣哩!」這次張春華頭也不回地道,就好像只是評價窗外一掠而過的風景罷了。

「仲達你就別賣關子,」周揚想了良久,最後終于說道,「還是直接告訴我,如何攻破陽平關,如何才能拿下漢中就好了。」

「那咱們就別去陽平關了。」司馬懿笑道。

「什麼?」周揚訝道。

「走南陽方向前往上庸,」司馬懿雙目閃爍著自信的光芒,胸有成竹地道,「然後直接去漢中拜見張魯吧!」

雖然不明白司馬懿的用意,但是見他似乎心有定計,周揚也就不去多想了。

沒有人比他更了解此人的厲害之處,至少在這顆珍珠尚未于這時代綻放光芒之前,應能成為周揚身邊十分得力的助手。

關鍵是不讓他涉足政壇,能夠軟禁他十幾年,周揚自然也夠能做到這點。

馬車路過南陽之時,他停車往典韋戰死的宛城東門拜祭了一下。

這勇不可擋、忠心耿耿的猛將,在那場惡戰中戰死了,但是他雖死猶榮,他的死成為了曹操麾下每一名武將的榜樣,亦成了許的榜樣。

「看來曹公必有其獨特的人格魅力,否則怎會有人為他舍生忘死。」司馬懿道。

三人望著典韋的墳墓,張春華感到頗為無聊,一直在旁邊玩弄著倚天劍。

當年周揚逃往軒轅山的時候,就是在那光禿禿的礦山附近,發現了罕見花叢中的精靈,那便是剛十歲出頭的張春華就從河內跑出來,找她的仲達哥哥了。

可是如今兩人終于在一起了,氣分卻如此奇怪。

應是司馬懿變了,張春華十幾年來都和小皇帝在一起,感情也產生了變化。

這些是周揚能夠想到的原因,除此之外,再無其他可能了。

「咱們走吧!」周揚最後在典韋墳前倒了壺酒。

想起曾與他並肩作戰的猛將,早已不可能再出現了,心中婉惜之情,絕不比曹操少。

于是他們在宛城歇了一晚,翌日便繼續啟程。

這一路上周揚都用自己高安鄉侯的身份,只像三個普通路人一樣出發,因此一路所過的曹魏關口,也沒有引起太多注意。

加上這里到處也都零零散散地安插有洛陽情報團的人,所以一路走來頗為順利。

馬車是西漢著名的外交活動家、「絲綢之路」的開拓者張騫的故里。

可是城固並沒有因張騫而變得富裕,反而在幾百年後的今天,成了曹魏邊界地而常發生小規模戰爭,這里的百姓亦過得頗為艱苦。

幸而當地農民在避亂的山中種植果園,生產了大批柑橘,再讓當地鄉勇運往南北各地販賣或交換等價物品,才不至于發生饑荒的現象。

「朋友若是要去漢中的話,老朽勸你們還是不要了。」一名當地農民指著前方道,「目前曹魏正大軍壓境,南面又有蜀軍虎視耿耿,漢中很快又要發生戰爭了。」

「多謝老伯。」司馬懿彬彬有禮地道。

回到車內,把這一路下來所打听到的消息,都向周揚如實相告。

原來住在漢中附近的居民,早已適應了多年來邊境的小戰役。

如今周揚率十萬大軍攻打陽平關,張魯麾下諸將與漢中崇拜「師君」的信徒們,雖然上下一心,願誓死團結抗戰,但是畢竟大多數百姓都對戰爭極為反感。

況且能夠發動戰爭的,又不只是曹操,還有孫權和劉備。

不管誰當統制者,這些不懂政治的百姓們並不關心,他們關心的是安逸的生活,所以張魯抗戰其實還是利弊各佔一半的。

「不過最大的收獲,卻是得知劉備新佔巴蜀之地,各部士族之間的矛盾相當劇烈。」司馬懿分析道,「加上漢中乃巴蜀咽喉之地,劉備豈會那麼輕易讓我們攻下。」

「可是劉曄先生曾獻計,分裂吳蜀之間的關系,使其前來支援漢中的魏延軍已經撤退了,所以劉備應該不會成為我們的阻礙才對。」周揚道。

「魏延軍撤退了,但是我軍同樣攻不下陽平關。」司馬懿說道,「況且劉備現在正處內部矛盾階段,豈能不把矛頭引向外敵戰爭,正好周鄉侯進攻陽平關,便成了劉備暫緩士族關系的好機會了。」

「仲達的意思是說,魏延那支蜀軍並非真的來救援漢中,只是轉移巴蜀士族的視線。」周揚听到現在,大概明白了。

「說了這麼久,還是沒有什麼辦法能攻下陽平關。」張春華抱怨道。

「我們此去漢中,便是為了把即將到劉備手里的漢中爭取過來。」司馬懿從容說道,「有時候拿下一座城市,需要的不一定是武力。」

「合著我們去當說客了。」張春華曬道。

「差不多吧!」司馬懿語氣溫柔道,「只要春華妹妹不要搗蛋就行了。」

「哼!」張春華轉過身去。

數日後,三人進入了梁州境內。

此時漢中正值戰爭時期,因此對于入境者比平時更為警惕。

周揚正要道明來意,卻被司馬懿連忙阻止,假稱是從蜀地前來的客商,哪里有戰爭,哪里就有他們撈錢的機會。

守衛自然沒那麼容易通融了,司馬懿則塞了一些銀兩過去,又道︰「等我們做完交易回來,還是得經過此境,到時候更是少不了官爺好處。」

周揚心中不由暗贊,他十幾年未接觸世事,沒想到剛一出來,竟有如此圓滑的手段。

莫非是經常與凌宇打交道的原因,但一想到凌宇常幫他買化妝品或女人衣裳之類的東西,心里便打了一陣哆索,連忙把那些奇怪的畫面打消。

過了邊境,司馬懿又用同樣的手段打通了各處要道。

憑著周揚目前的經濟實力,區區一些銀兩並不在話下,況且漢中糧草充足,只缺與外界接觸,因此物價極低,這些銀兩更成了十分有用的道具。

三人到了漢中的時候,已至入冬。

周揚想了想自己離開陽平關前的魏軍營寨,竟有兩個多月了,不知道魏軍現在情況如何,軍心是否穩定。

司馬懿則笑著對他說道︰「周鄉侯不用擔心了,到時候我們拿下漢中,迎魏軍進入陽平關之時,一切問題便都迎刃而解了。」

張春華仍像往常一樣潑他冷水,不屑地道︰「要有那麼容易就好了。」

司馬懿對這小妮子只有疼愛之情,絲毫沒有半點責怪的意思,聞言也只是微笑道︰「咱們先找家客棧落腳,然後這幾天由在下好好模清了漢中的情況,再找個機會與張魯會面。」

事已至此,周揚多想亦是無益,唯有點了點頭道︰「全看你的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