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卷 第八章東邊日出西邊雨(四)

想李嚴也是在上次抵擋漢中張衛的時候和荊州來人有過接觸的,自然能夠理解了孟達帶來的那壇酒的難得之處。

說起來李嚴卻也和孟達的處境相差不大。同樣的不是益州人出身的他,也時常是當老二的命,不過相較於孟達,他卻是看風色的能力要比之強上不少,加上他的為人圓滑。自是過的耍比孟達好過許多。

而今好不容易能有了這麼一次獨當一面的機會,李嚴他自然是想好好的把握一番,他也是知道孟達的本事,心有所感之下,加上美酒的助力,這讓孟達襄助布置防務的事情,便在兩人的酒酣耳熱之間給定了下來。

在隨後孟達自是將自己此時劍閣守衛副將的身份換成了李嚴這位現下益州布防使的副手,雖然依舊是副手,可是明顯的孟達這次的心境卻是與以往時候都有著明顯的不同,當然這其中的原因卻是只有他們自己人明白,

張松依然,法正依然,卻都在等著孟達的奔波。

此刻奔波在路上的還有那位領了出使荊州命令的李恢,本來他早就該出前往荊州了,可是在成都的命令傳達到他手上的時侯,卻是就已經耽擱了時日。

李恢自是土生土長的益州人。對于如今益州的局勢自然也是心中有數,相比與王累,鄭度二人,他的眼光卻是要開闊些,他自是知道荊州終究是他們益州的大害,而要想這真正的敵對荊州,需要的根本還是要讓益州自身的實力展起來。

來到成都,他卻是要先知道自劉璋以下大家的想法,就是要求和。總也得有咋。大概的底線才是。不過讓他有些失望的是,在成都城中,卻是沒有得到他想要的那些東西。

劉璋自是在蛇鼠兩端之間徘徊著,自知有些失職的王累。鄭度,如今卻是都在自我反思中,而張松,法正兩人,雖然身居高個,可是李恢卻是沒有想過去和他們兩人商討些什麼東西。

唯有黃權還是他能從那里得到些提點,至于有效沒有卻是在兩可之間。

從老家起程時的躊躇,到了成都卻是變的有些猶疑,而到了現在的李恢卻是開始了徘徊。

沿途上的益州卻是已經有不少的軍士民夫按照李嚴的部署開始了向東面的邊界上移動,這自然是去加強布防的,看著那些民夫有些不情不願的神情,邁著沒什麼精神的步子,這樣的人物能夠有幾分心思,而又能做出什麼樣的工程,實在讓李恢不得不對他們報以謹慎的期待。

一條大江,幾座蔥嶺,這便是荊州和益州兩個大州的邊界地,一出巫山,卻像是天門大開,大江至此就如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一派的浩浩湯湯,自是再也不像在益州境內的蜿蜒曲折,看著這前後之處大江的差距,李恢的心內卻是頓起感慨,如今兩地的情勢卻也如同這水勢一般。一邊是前面大路開闊。一片的風光倚麗,而另一邊卻是蜿蜒的路途上連帶著底下的暗礁密立。

入了神歸的境內,李恢便遇上了向朗派出的人。對于李恢的行程,自然在他一入了荊州境內,這邊便有人注意到了。故而對于荊州方面的迎候,李恢卻也沒有覺得意外。

雖然之前的他沒有那麼多的消息,卻也在成都的那段時間內,從黃權那里知道如今荊州方面的強大其實並不單單是表面上看到的那些強盛的兵力,隨著實力的增強,他們的觸角卻是已經向著周圍伸展著。而且自進入了荊州境內,雖然這里是益州兵當時進入過的區域,可是如今的荊州依然沒有在這里布置什麼防御的措施,看著大路兩邊的田野中,辛勤勞作的荊州百姓,從他們的臉上的神情中,李恢自是能夠體會到他們的心滿意足。

有道是得民心者得天下。

劉備在荊州的治理,讓這里的老百姓都生活的富足安康,他們自然會對劉備真心的擁護。有了百姓的忠心擁戴,這便是最強大的防御。又何必在費力的做那些終究能夠讓人攻破的要塞。

神歸這里卻是正在恢復著先前被益州兵和夏侯淵那些騎兵掠過後造成的傷害,即便如此,李恢依然感受到了這里所蘊含的那種勃勃生機,

李恢卻是在這里並沒有停留了多少時間,畢竟他擔負的使命,不是和向朗見面就能確定的事情,接下來在向朗的安排下,李恢卻是一路先向東而行之當陽在折向襄陽。

越往荊州的月復心之地走,李恢卻是更能體會到如今荊州的那股氣勢。相比較荊州和益州兩地,都是很富裕,基本上也都很公二,可是州如今就像是咋小富裕的老有。總有此頰喪,吊然依舊是繁華盛景,卻給人日薄西山的感覺,荊州卻像是紅日升騰,勃而生。

過了當陽,往北而上便是長坡坡,隨行護送的荊州士卒自是不斷的向李恢介紹著一些事情,對于這里的戰事,李恢卻也多少有些了解,畢竟一路而來的那些咋,被破壞的村寨卻是那場戰事敗落後夏侯淵他們西竄時所為。

而在長圾坡這里,當李恢他們路過時,卻是正遇到附近的預備役正在這里集結演練,重新補充了各處兵士的荊州的正規軍自然都在加緊的記練著,而被挑選了許多的佼佼者的預備役也是需要新鮮血液的補充。

「這些軍士竟然還不是荊州的精銳部隊麼?」李恢自是詫異。卻是因為看著眼前的這些演練中的部隊也是旗幟鮮明,裝備雖簡陋卻也整齊劃一,各處的調動也是令行禁止,幾無差池,實在是無法讓人相信這些部隊竟然還不是荊州的強兵。這卻也不足為怪,想當初在雲漢貨棧中。邸瀚對于那些挑選出來的流民只不過用現代軍刮中的幾個常用的動作,便很快的讓那些左右都分不清的土包子,有了軍隊的雛形,那是的邸瀚也不過是生搬硬套的多,經過了有諸葛亮。徐庶以及關羽張飛趙雲甘寧這些,當時英杰的改進,將這些簡易的練用在了這些預備役中,自是能夠讓不明真相的人對其整齊劃一的威勢,心生感嘆。

「回稟使者。這些卻是都不是我荊州的正規部隊,這些都是四里八鄉附近的鄉親父老,趁著農閑時,前來應招,參加練的預備役,也算是郡國兵!」

「那他們身上的裝備可是自理?」

「這個卻是福利,乃是各縣的武備營配備的,若是有人練的好,卻是可以由官府放一套!當然平日卻也用不上,可是作為一家之寶卻也足夠了!」隨行的兵士卻也稍作解答。

雖然李恢能夠明白,可是畢竟這些事情在益州或者其他的州郡卻都是他聞所未聞的事情。對于如今的荊州卻是他見到的越多,迷惑也更多了。

「農閑,想這個時候,卻才五月,不正是需要下地干活的麼,像我們走過的神歸那邊不是還有不少的鄉人在田野里勞作麼?」

「哦,這咋,倒是因為我們這里還有個互助組,基本上都是五戶人家為一組,彼此幫著,然後各組之上還有里,也都互相組成互助亭,這般互相幫忙之下,自是讓每家每戶的勞作完成的極快,卻是有了更多的閑暇,不過反正都是閑著,為了不讓鄉人們因閑生事,將他們練上一段時間卻也可以少了許多是非!」

對于護衛的解釋。更是增加了李恢劉如今荊州的好奇,如此多的和其他地方迥然不同的事務的出現。如何能不讓李恢不對他產生好奇的心思,當然護衛雖然知道些事情。畢竟這些護衛更多的是只知道事情如何。卻是不知道其所以然。很多半生半熟的解釋,自然讓李恢不明不白。

不過李恢卻是知道,或許就是這些他不清不楚的東西才能在這短短的兩年時間里,讓荊州變的如此的強大,要想真的弄清楚,或許只有深入其間,才能得到其間的真意。

「呵呵,我又怎麼可能知道這里面的奧秘,不是當事人,一介外人縱使知道,不過也是霧里看花終隔一層,而我就算是知道了這些,我益州可能用之如抬?或許只有身為此時劉皇叔治下的荊州人,才能輕松自在的享受這其中的快慰吧!

沒有人講說,沒有人勸言。單是走馬觀花般的一趟出使之旅,便讓李恢的心里講原本的劉備換成了現在的劉皇叔,卻是百聞不如一見,更何況還有所真身體味。

走過荊山,往北不遠便是入了襄陽境,雖說如今荊州要論物數豐饒,當屬江陵,而襄陽作為劉備等的治所之地卻是除了繁華之外,更添加了許多威勢。

天下雄城的襄陽,如今在劉備的治下更加的不凡。

「使者,我們到了」。護衛的話語中卻是含著一股欣喜與自豪,「你看。城中有人來迎接您了」。

隨著護衛的指示,李恢卻是看見城門處涌出來一隊威風的人馬。道路兩旁的路人自是紛紛避讓,不過看他們的神情都很是自願。

「在下簡雍。特奉我主之命前來迎接益州使者,還請使者隨我而來。去館驛中歇息!」當先一個很白面的。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