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卷《甲午!甲午!》 第四十四章 國破乎 國戰矣(二)

讓景銘送月兒回錦州後。光緒立即回到了行營內作戰指揮室。剛進門。便見到袁世凱和段祺瑞正神情緊張的盯著的圖。身後的幾個年輕參謀也在旁邊輕聲爭論著。

「出了什麼事?」光緒看了眾人一眼。冷冷的哼道。

「剛剛收到宋慶從海城發過來的電報。第五旅團旅團長大迫尚敏率領的步兵第六聯隊自從昨日發起短暫對海城方向的進攻後。現在忽然停止了進攻。退向距離海城10多里遠的營城子……」段祺瑞從桌上拿起一份電報。遞給光緒又說道。

「現海城方向的日軍共有一個步兵聯隊。一個騎兵中隊及野戰炮兵一個大隊的兵力。而日軍第三師團主力。目前還停留在析木城。宋慶等人的意思是。日軍進攻海城的這一個聯隊加上配屬部隊。兵力也就三千多人左右。而第三師團主力又遠在析木城。他們想利用日軍孤軍深入。主動出擊。利用兵力上的優勢。包圍重創日軍第三師團的先頭部隊。」

從日軍先頭部隊接近海城。光緒就已經有了吃掉日軍這一個聯隊的想法。只是苦于新建陸軍第二鎮兵力不足。而宋慶、聶士成等部不僅裝備參差不齊。戰斗力也相距甚遠。根本不敢輕率的放上去和日軍進行野戰對攻。一旦打成僵持的局面。日軍第三師團主力趕到。便極有可能被包了餃子。

然而此時。日軍第三師團主力居然在析木城停滯不前。遠遠的拖在了後面。面對著送到嘴邊的這塊肉。不吃真的有點饞的慌。

光緒的眉頭頓時皺緊。一邊看著的圖一邊問道。「日軍第六聯隊為何忽然停止進攻?」

「據宋慶等人判斷。日軍第六聯隊可能是顧忌到兵力不足。不敢貿然發動進攻。所以暫時停止進攻。等待第三師團主力的到來。戰機稍縱即逝。宋慶、聶士成部都極力請戰。是否出擊。請皇上定奪。」段祺瑞稟報道。

宋慶、聶士成所部。再加上銘軍、奉軍各部。此刻在海城至牛莊一線。有2萬多人的兵力。從此刻與日軍的兵力對比上看。確實佔據著極大的優勢。而宋慶、聶士成等人自鴨綠江防線潰敗後。目睹了光緒去辮明志。軍心也是極為震動。想抓住這個機會挽回一再潰敗的顏面。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然而宋慶、聶士成各部能不能打好這一仗。光緒心中卻是沒有把握。

「袁世凱。段祺瑞。你們是怎麼考慮的?」光緒沉默了一會兒。轉身問道。

說到如何排兵布陣。把握戰場瞬息即逝的戰機。光緒心里也知道。在這些方面自己完全是外行。自己所擁有的不過是憑借記憶中這場戰爭的走向。對整個大的戰局做宏觀上的分析判斷。指揮一場戰役的能力自己並不具備。唉。要是陳卓在這里就好了。老子這個最高領導對具體工作不專業啊。

「皇上。微臣以為此時確實是最好的時機。如果能重創日軍第三師團的這個聯隊。日軍的軍心士氣必將受挫。能夠對扭轉戰局起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微臣認為可以出擊……不過微臣對宋慶、聶士成等部有些擔心。他們新敗不久。恐怕對日軍有畏懼的情緒。其各部的戰力也有問題。故微臣建議是否可將新建陸軍第二鎮剩余三千人的兵力全部調上去……」段祺瑞望著光緒堅決的說道。

「調新建陸軍上去恐怕不妥。」一旁的袁世凱搖了搖頭。「新建陸軍第二鎮總共800人的兵力。刑天帶走了3000人。另外2000人布防在營口一線。阻擊遼南日軍征清第二軍的攻勢。此刻田莊台這里就只剩下最後的3000人了。要是戰局發生了什麼變故。我們就連最後機動的兵力都沒有了。」

「那你的意思是不打?」光緒看了一眼袁世凱問道。袁世凱說的也並非沒有道理。但是眼睜睜放棄這個戰機。確實很是不甘心。

「微臣以為打還是可以打。皇上可以讓宋慶、聶士成等部出擊。新建陸軍第二鎮負責接應。今晚夜襲日軍第六聯隊的宿營的。打日軍一個措手不及。夜晚作戰。日軍的炮火優勢會受到限制。我軍兵力上的優勢就可以發揮出來……」袁世凱目光炯炯的說道。

夜襲?光緒心頭不由的一動。袁世凱的這個建議倒是提醒了他。他記的歷史上日軍攻佔海城後。宋慶曾經組織了四次對海城的反攻。最後都告以失敗。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清軍的進攻都在白天。調動部署都被日軍掌握的一清二楚。而且在夜晚突襲日軍。日軍在炮火和整體協同作戰方面的優勢就會受到限制。如果能夠利用人數上的優勢。確實還是可以一戰的。

想到處。光緒點了點頭說道。「既然你們二人都贊同一戰。這一仗我們就打日軍個措手不及。朕的意思。既然要打就一定要打有把握的仗。朕對宋慶、聶士成等部確實有些不放心。從新建陸軍第二鎮抽調200人過去。田莊台這里留1000人的兵力就足夠了……兵力怎麼調動部署。各部如何協同配合。主攻方向放在哪里。袁世凱、段祺瑞。這些事情你們來決定。今夜子時發動對日軍的攻擊。」

「此戰。朕只提醒一點。這一仗絕不能打成僵持的局面。速戰速決。如果啃不動。就馬上撤回。我們現在的局面只能依托防御工事打防守。和日軍野戰對攻恐怕還不行。另外還要密切監視協木城日軍第三師團的動向。」

從來大戰。猶豫不決都是兵家大忌。這一點光緒還是很明白的。此刻決心一下。他也就沒有那麼多顧忌了。此時日軍才剛剛走上近代化的道路。還遠遠沒有後來那麼強大。陳卓的新建陸軍第一鎮僅僅一千人的兵力。都能讓日軍傷亡上千。此戰。調動駐防海城的7000多人。再加上新建陸軍2000人。三倍于日軍的兵力。又是在夜晚發動突襲。全殲日軍恐怕不太現實。但是順手吃掉日軍千把人。給明日的早餐加點作料還是可行的。

正在心情有些放松的時候。光緒忽然轉頭看到一個年輕參謀軍官有些局促的站在一旁。似乎是有話要說又不敢開口樣子。光緒不覺有些詫異的問道。「何事如此樣子。前方有什麼情況嗎?」

「回稟皇上。前方並沒有什麼緊急情況。只是臣有些顧慮……」猶豫了一下。這個年輕軍官挺直胸膛說道。「皇上進駐田莊台不久。日軍第三師團即沿岫岩、協木城一線加快了進軍速度。其意恐怕就是對著皇上來的。臣以為日軍第三師團既然派出一個聯隊的兵力輕軍突進。就不會考慮不到海城、牛莊一線我軍已經是重兵布防……此刻一個聯隊的兵力突擊過來。既不打也不退。讓人頗為疑惑。既然如此。何不讓這個聯隊隨第三師團主力突進。孤軍擺在海城方向。不是成心給我軍包圍殲滅的機會嗎?……」

此話一出。整個作戰指揮室內頓時安靜一片。袁世凱和段祺瑞也轉過頭。有些吃驚的望著整個年輕軍官。

光緒不覺一怔。當即沉聲說道。「繼續說下去。有沒有可能日軍因為連戰連捷。從而輕敵冒進。前鋒攻的太快了?」

「臣仔細研究過日軍的戰術。鴨綠江防御戰和金旅之戰。日軍對我每個戰略要點的進攻。都是必定集中優勢兵力攻擊。從來不會在兵力處于劣勢的情況下貿然突擊的……況且新建陸軍第一鎮前不久剛剛給予日軍第十八聯隊以重創。日軍不會不引起警覺。」年輕軍官此時已經鎮定了許多。語氣也顯的堅決果斷。

頃刻間。光緒的臉上已經是陰雲密布。這一番分析的確是合情合理。自己這個皇上坐鎮田莊台。日軍不動心是不可能的。但是既然自己在這里。遼河一線必定是重兵布防。日軍應該不會輕率到僅僅以一個聯隊就想狂飆突進。一舉動搖遼河防御。歷史上的田莊台一戰。日軍也是集中了征清第一軍和征清第二軍的大部分兵力。日本人這樣做。確實不符合邏輯。可是…………

「你的意思這一個聯隊可能是日軍的誘餌?……」袁世凱大步走到這個年輕軍官面前問道。「可如果我軍對這一個聯隊的兵力進行圍攻。日軍拿什麼兵力來援救呢?日軍第三師團還遠在協木城。在海城附近根本沒有日軍的部隊。日軍要布設這個局也沒有任何可能啊?」

年輕軍官微微有些窘迫的搖了搖頭說道。「回稟大人。卑職也是想不明白這一點。所以一直不敢說出來。」

不對。肯定不對。光緒此刻已經慢慢反應過來。日軍絕不會如此愚蠢。可如果日軍要設置這個圈套。把海城、牛莊一線的清軍從防御工事中引誘出來。聚而殲之。在這個孤軍突進的聯隊附近必定要集結重兵。而第三師團主力在協木城又是確鑿無疑的。日軍從哪里變出軍隊出來呢?

忽然之間。光緒心頭一震。幾乎和段祺瑞同時撲向了桌上的大幅的圖。就听見段祺瑞急促的聲音大叫道。「電令遼南各部。立刻查明日軍征清第二軍各部的位置。尤其是乃木希典旅團的動向。要快!………」

協木城內日軍第三師團臨時司令部

日軍征清第一軍司令官山縣有朋。此刻正頗有幾分閑暇的在桌上練著書法。這個留著大胡子。在日本陸軍中出名的儒雅之人。即便到了戰場上。也不忘記揮毫潑墨。

「山縣閣下。第五旅團旅團長大迫尚敏報告。海城、牛莊一線的清軍目前還沒有動靜。大迫尚敏請示下一步行動命令。」第三師團桂太郎從屋外走了進來。站在山縣有朋身後欣賞了一會兒書法後。忽然靜靜說道。

「不著急。要釣魚。就要有耐心。告訴大迫尚敏所部堅守在營城子。等待司令部的命令……這麼一大塊肥肉擺在清國人的嘴巴。他們怎麼會不動心呢?不要忘記了。此刻他們的皇帝就在他們身後看著。」山縣有朋頭也不抬的說道。

自從獲悉清國皇帝坐鎮田莊台後。山縣有朋便親自率領征清第一軍第三師團。沿岫岩、協木城一線對清**隊展開猛攻。作為掌握帝國陸軍實權的第一人。對清國作戰就是他畢生的夙願。而此刻。他親自帶著征清第一軍從朝鮮一路連戰連捷。攻擊到了清國的遼東。在帝國內部已經是贊譽一片。然而此時他反倒是竭力控制住自己內心中激動的情緒。今日練習書法。也是想讓自己多些靜氣。

「山縣閣下。我擔心清**隊已經被帝國陸軍擊破了膽。不敢放棄堅固的工事。和帝國陸軍進行野戰?桂太郎皺緊了眉頭。整個第三師團的主力都擺在協木城。士氣正一片高漲。倘若清**隊不出擊的話。豈不是白白浪費進攻的時機。

良久。山縣有朋終于寫完了那幅字。有些滿意的偏著頭欣賞了一會兒。微笑著說道。「清國的淮軍各部或許喪失了勇氣。但是在田莊台。還有清國的新建陸軍第二鎮。第五師團的教訓很慘痛啊。清**隊一旦依托防御工事和我們打持久戰。帝**隊必將付出慘重的損失……」

說著。山縣有朋抬頭望了望窗外。目光有些憂慮的說道。「現在已經是深秋時節了。如果對清國的這場戰爭拖到冬季。遼東的嚴寒將會極大削弱帝**隊的戰斗力。帝國的後勤保障也會出現很大的困難。作為軍人。你們更應該明白帝國此時的處境。對清這一戰。帝國是以小搏大。帝國的國力是拖不起這場戰爭的………征清第二軍乃木希典旅團到了什麼位置?」

「乃木希典旅團接到大山岩將軍的命令後。所部立刻隱蔽潛出。現在已經抵達指定位置。等待清**隊向大迫尚敏所部發起攻擊後。便立刻從清**隊側翼發起進攻……」

這一場戰役的構想。從山縣有朋獲悉清國皇帝到達田莊台後。便已經秘密實施了。第三師團擺出全軍突進的作戰態勢。造成清**隊以為第三師團會為了清國皇帝這個目標。而不顧一切發起進攻的假象。而實際上。卻是以大迫尚敏所部為誘餌。將清**隊引誘出來。等待乃木希典旅團從清**隊側翼發起進攻後。第三師團主力再全線跟進。一舉將清**隊的主力聚殲在海城方向。

此戰獲勝後。第三師團和征清第二軍再會師遼河。清**隊就再難抵抗帝國接近三個師團的進攻了。

「可是……」桂太郎遲疑了一下。還是忍不住問道。「如果清**隊不上當呢?難道第三師團就這麼和清**隊耗下去?」

「不進攻?」山縣有朋詫異的看了桂太郎一眼。忽然哈哈大笑起來。「如果清**隊避而不攻。那就讓大迫尚敏所部繞開清國的海城。直接攻擊海城後方的牛莊。變虛為實。像一把尖刀狠狠的插進清**隊的防御核心。切斷海城與後方的聯系。你來看。」

說著。山縣有朋走到牆上的的圖前。指著海城說道。「在清國的整個防御體系中。海城的位置剛好突出在防御線外。切斷了海城與後方的聯系。海城就是一座孤城。到時候。清**隊不出擊也不行了………」

還有一更在凌晨。大家明天來看吧。今天周末。加快更新。以報大家的支持。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