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卷《甲午!甲午!》 第五十三章 國破乎 國戰矣(十一).

一個人的甲午第五十三章國破乎國戰矣(十一)

日本東京伊藤博文首相官邸

剛剛主持完內閣會議的伊藤博文。一臉疲憊的躺在椅子上。神情中透出一股無法言喻的憂慮。守候在門外的侍女。這時候托著一個精致的木盤悄悄走了進來。在伊藤博文和坐在對面的外相陸奧宗光身邊放上一杯清茶。又從木盤中拿過一張熱氣騰騰的毛巾。跪在一邊輕輕的在伊藤博文額頭上按摩著。

良久後。伊藤博文似乎是深深的出了口氣。臉上的氣色也比剛剛進屋的時候要好了些。緩緩的從椅子上面直起身體。一旁的侍女恭謹的鞠了一躬。悄然退了下去。

「陸奧君。和國會里那些議員們私下接觸的情況如何啊?那些議員是否會同意內閣提出的追加3000萬日元公債的議案?」伊藤博文揉著兩側的太陽穴。輕聲問道。

陸奧宗光微微傾了傾身體。臉色也是分外的難看。「國會議員對于內閣即將提出的追加3000萬日元公債的議案。反應非常強烈。絕大多數議員都反對在這個時候追加發行公債。認為這樣做會進一步增加國民的負擔。也會讓帝國脆弱的財政體系不堪重負。他們希望帝國政府能夠盡快結束對清國的戰爭。並且將戰爭結果轉變成為帝國能夠看到的實實在在的利益。」

「結束戰爭?帝國還沒有得最後的勝利。怎麼可以在現在結束?……一群只知道夸夸其談的政客。」伊藤博文哼了一身。一絲郁郁的怒氣從臉上一閃而過。瞬間又變成了些許的無奈。

國會議員們地態度並不讓伊藤博文感到意外。此時帝國的經濟。確實已經到了就快要崩潰的邊緣了。龐大的軍費開支已經佔據了帝國財政收入的70%以上。並且在這場戰爭結束以前。這種局面還將進一步加劇。然而那些短視的國會議員們難道沒有想過。在這場戰爭還沒有取得決定性的勝利前。結束這場戰爭無異于自殺?

「國民的態度是可以理解的。為了這場戰爭他們已經付出了太多……」伊藤博文抬頭頭。望著窗外東京美麗地秋色。忽然嘆了口氣。「帝國為了這場戰爭已經準備了十多年的時間。消耗了帝國全部的財力和物力。現在無論如何都不能停止……帝國處在遍布火山、地震的島嶼之上。資源匱乏。除了紡織業。工業基礎也很薄弱。要蛻變成為真正地強國。要引領東亞大潮。除了贏得與清國的這場戰爭。帝國還有別的選擇嗎?所以……」

伊藤博文忽然轉過頭。狠狠的盯著陸奧宗光說道。「陸奧君。所以我們必須說服國會議員。讓國會通過追加發行3000萬日元公債的議案。撐。帝國將無法贏得這場戰爭地勝利。錯過了這個機會。或許就永遠無法改變帝國的命運

陸奧宗光躊躇著。表情顯得異常地為難。「伊藤閣下。請恕我直言。沒有一個恰當的理由。恐怕很難去說服那些固執的國會議員。他們都是些冥頑不化的家伙。只看得見眼前的利益。對于龐大的清國也存在著畏懼的心理。擔心這場戰爭會將帝國拖入破產地深淵中。」

理由!伊藤博文看著陸奧宗光沉思了一會兒。忽然問道。「能夠從外交上尋找到一些理由嗎?能夠激起議員們憤怒的理由。」

陸奧宗光再次搖了搖頭。此時外交上的局面更加糟糕。英、法、美等國的駐日公使已經通過正式途徑。照會日本不得在這場戰爭中。傷害到此刻清國那位親征遼東的皇帝。從而引發清國的內亂。損害到各國在清國的利益。俄國也是蠢蠢欲動。尤其是在日本佔領相繼攻掠清國遼東、遼南後。俄國已經多次暗示不排除進行武力干涉的可能。

這種外交上的恫嚇當然並不具有多少實際的意義。但是此時對于日本地外交政策卻是一個非常微妙地時刻。一旦這場戰爭引起了一些難以預料的後果。比如清國政府地動蕩。觸踫到了西方列強的底線。日孤立。也會為西方列強進行干涉提供借口。

「外交上的處境並不樂觀。我現在更加擔心陸軍在遼東的行動。如果引發一場外交災難。那個時候。帝國恐怕也很難將這場戰爭進行下去了。」陸奧宗光緊鎖著眉頭。有些艱難的說道。

正在此時。門外的侍從副官稟告道。「陸軍參謀次長川上操六中將在外面求見。」

「讓他進來吧。」伊藤博文沉著臉點了點頭。川上操六這個時候從廣島的戰時大本營回到東京。難道又是為了組建征清第三軍的事情?帝國政府沒有足夠的財力。又如何能夠同時在清國的山東半島發起攻勢呢?這些好戰的家伙。只知道進攻。進攻。卻從未想過帝國發射的每一發炮彈。都是從國民的口袋里硬擠出來的。

「報告伊藤閣下。山縣閣下從遼東發回電報。我覺得很有價值。所以專程趕來面見閣下。」川上操六筆直的站在伊藤博文面前。從手中的公文包中拿出一份電文。

伊藤博文皺著眉頭看完。忽然無比驚詫的問道。「清**隊點燃炸藥。並放火焚燒牛莊。給帝**隊帶來慘重的傷亡。這是真的嗎?」

「真實的情況山縣閣下專門發了電報說明。帝國陸軍在進攻清國牛莊的戰役中。遭遇到清**隊的頑強抵抗。各部亡達到了5000余人。所以山縣閣下下令焚燒牛莊。以摧毀清**隊的意志。降低帝國陸軍的傷亡。」川上操六面無表情的說道。

「混蛋!」伊藤博文勃然大怒。「山縣大將這樣做。是想掩蓋陸軍進攻不利的事實

「並非如此。山縣閣下和陸軍將承擔全部的責任。」川上操六猛地一踫腳跟。深深地鞠了一躬。又抬起頭。目光中閃爍著一些晦澀的意思。「山縣閣下已經讓隨軍的記者將牛莊的照片交給海軍帶回國內。準備刊發在報紙上。山縣閣下希望這樣做能夠激發國民求戰的**。也能讓世界各國看到清國是一個何等野蠻的國家。對于緩解伊藤閣下的壓力可能也會有幫助。」

伊藤博文不覺一愣。又將那份電文仔細的看了一會兒問道。「那些照片呢?」

「已經在路上了。估計最多十天就可以送回國內。」川上操六回答道。

「陸奧君。或許你想要的東西山縣大將已經給你準備好了。」伊藤博文忽然回身。嘴角露出一絲奇怪地笑意。「不僅要把那些照片登在報紙上。還要送到每個國會議員的手中。要讓所有人都知道。帝**隊是在如何浴血奮戰。又付出了多麼巨大的損失。我相信這些照片會點燃國民復仇說著。伊藤博文又轉過頭。神情已經變得分外的嚴峻。「雖然如此。帝國陸軍依然要為此承擔責任。帝國陸軍必須明白。這樣的損失是帝國無法承受的……川上君。為何牛莊一戰會進行的如此艱難?」

「或許是清國皇帝親征田莊台。鼓舞了清**隊地士氣……」川上操六有些困惑的搖了搖頭。「確實有些難以理解。戰局推進地並不順利。很難想象下一階段帝**隊還會遇到怎樣堅決的抵抗。所以戰時大本營的希望伊藤閣下能夠同意。立刻組建征清第三軍。進攻清國的山東半島。徹底摧毀清國的意志。」

「帝國的財政……」伊藤博文嘆了口氣。喃喃自語道。沉默片刻。他斷然說道。「組建征清第三軍的事情就由川上君負責。立刻進行。帝國內部地事情就交給我們吧。這一戰。帝國只能前進。絕不能後退……」

「陳卓的新建陸軍第一鎮有消息了嗎?」在遼河一線震耳欲聾的炮聲中。光緒從地圖上抬起頭。望著袁世凱和段祺瑞問道。

從陳卓率新建陸軍第一鎮立刻連山關後。陳卓所部便與田莊台的作戰指揮部失去了聯系。崇山密林中。電報線路是架不過去的。只能希望于陳卓派人傳遞回消息。他那里面師團的全部兵力。勝負難測

沉默了片刻。段祺瑞搖了搖頭。目光中透出無比的凝重。

此戰皇上的意圖已經無比清晰了。遼東、遼南能夠與日軍進行野戰的部隊。只有新建陸軍。此戰就是要用田莊台各部拖住日軍主力。再讓新建陸軍第一鎮從側翼對日軍發動猝然攻擊。一舉挫敗日軍地攻勢。

然而此時日軍對遼河一線地攻擊已經進行三天了。雖然各部駐防的陣地暫時還沒有失守。但是還能夠堅持多久。就連段祺瑞此刻也是心中無數。日軍地進攻是前所未有的猛烈。完全是不惜任何代價的架勢。而此刻所有能夠調動的部隊都頂了上去。連依克唐阿所部練軍也調到了遼河前線。剩下來的只有衛護田莊台行營的1000多人了。

「皇上。陳卓大人是從日本陸軍士官學習畢業的。對日軍的作戰非常了解。應該能夠擊破日軍第五師團。回師遼河一線。」袁世凱在一旁安慰道。只是這樣的話語就連能言善辯的他。也說的無比蒼白。

打仗的事情。誰又能說的清結果呢?

光緒站起身來。看了眾人一眼。強行壓住心頭的煩悶和擔憂。笑著說道。「朕也是著急了點。或許這個時候陳卓已經在回師的路上了。朕對陳卓有信心。對你們也有信心。也是人。又剛剛經過牛莊的血戰。已經非常疲憊了。沒有什麼好擔心的。就算是拼命。朕這里也有一萬多人。朕倒是要看看。日軍有多大的胃口。如何能夠一口氣吃下這麼多人。」

士氣已經有些低落了。光緒心中非常明白。牛莊一戰給田莊台各部的士氣打擊非常大。就連新建陸軍內部。也多少對日軍的戰斗力產生了畏懼的心理。此時此刻。自己這個皇上是絕不能掉鏈子的。只能鼓舞下面的士氣。

「據微臣從營口方面得到的消息。日軍已經抽調了一個聯隊的兵力到營口。微臣已經仔細觀察過了。此刻在遼河一線的日軍進攻兵力大約在兩個旅團左右。兵力是我們並不怎麼吃虧。如何就守不住遼河?」似乎是讀懂了光緒臉上的笑容。袁世凱也是哈哈一笑。

作戰指揮部內的氣氛微微有些緩和過來。光緒點了點頭。悄悄將袁世凱和吳紹基叫到了外面。低聲問道。「遼南有什麼動靜沒有?刑天帶著3000多人出去這麼久了。怎麼一點消息都沒有?」

光緒即便不問。袁世凱和吳紹基心中也早就有了疑問。以刑天帶去的新建陸軍第二鎮3000多人的兵力。再怎麼說。也該弄出點動靜出來。就連吳紹基派往遼南的軍情處的人員。也沒有打探到刑天的一點消息。這個家伙……」光緒皺了皺眉頭。以他對刑天的了解。刑天膽大心細。不至于連破壞遼南日軍的後勤運輸都做不到吧?

正在躊躇的時候。段祺瑞忽然匆匆的從作戰指揮部里跑了出來。面色驚慌的說道。「徐邦道發來電報。日軍已經突破了營口方向的防御陣地。現各部正在節節抵抗……」

猝然間。眾人都是大驚失色。營口不僅有北洋各部。還有新建陸軍第二鎮2000人的兵力。怎麼會如此之快就被日軍突破了呢?

「新建陸軍第二鎮呢?難道他們也敗退了?」光緒勃然大怒。瞪著段祺瑞大吼道。

「新建陸軍第二鎮正在發動反攻。但是日軍已經打開了缺口。徐邦道此刻已經無法彈壓住營口的北洋各部。恐怕堅持不了一天了……」段祺瑞猶疑了片刻又說道。「日軍是從豐升阿防守的陣地上突破的。」

當初把豐升阿放在營口方向。主要是擔心宋慶震懾不了豐升阿。而營口有新建陸軍第二鎮2000余人的兵力。想來豐升阿也不敢輕易敗退。沒想到他居然又率先潰退了。

「不殺豐升阿。朕何以對此刻遼河諸軍。傳朕的旨意。命徐邦道立刻就地擒殺豐升阿!」光緒咬著牙一字一句的說道。(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