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七十七章 滄海橫流(六)

震耳欲聾的炮聲中,事前通過零星炮擊就已經測量準標尺,讓幾乎所有的炮彈都準確的落在金州日軍的防御工事上面,一團又一團灰黑色的煙柱密密麻麻的升起來,伴隨著那些被炸翻的凍土,是四散橫飛的彈片,和被炮彈氣浪掀翻的人的肢體。

炮火急襲的前1鐘,對金州日軍的殺傷是毀滅性的。

為了打好這場攻堅戰,最大限度的殺傷日軍,劉盛休所率的新建陸軍第二鎮左協,將整個第二鎮80%的火炮都集中了金州城外,各種山炮和野炮發射的炮彈,從金州東、西、北三面將日軍夾在中間,來回反復的狠揍。

金州的防御工事經歷了甲午開戰後的幾次大戰,早已經殘破不堪,日軍混成第十二旅團退守金州後,只能依靠磚石木條,勉強構築起一條簡易的防御陣線,在這樣猛烈的炮擊下,很快便被炸得七零八落。這些天來,一直在饑餓和寒冷中苦苦掙扎的日軍士兵,早已經習慣了相對平靜的戰事,根本不會想到新建陸軍會在這樣惡劣的天氣下忽然發動進攻,猝然遭遇這種空前準確而凶猛的炮擊,幾乎連隱蔽的念頭還沒有來得及轉過來,便已經傷亡慘重。整個日軍的防御陣地上面,頓時到處都是尸體殘肢,大大小小的彈坑里面也布滿血跡,刺鼻的硝煙和讓人幾乎就要窒息的炮聲,彌漫在這個冬日清晨的皚皚白雪中,顯得無比慘烈。

在經過最初的慌亂和不足所措後,日軍訓練有素的中下級軍官最先反應過來,大聲喊叫著指揮士兵們就地尋找隱蔽地,一邊忍受著炮火不停息的在身邊炸開,一邊利用各種方式相互進行聯絡,組織士兵準備應對新建陸軍即將發起地全面攻擊。面對清**隊如此猛烈的炮火攻擊,已經沒有別的選擇了,只能盡一切可能堅守住陣地。

在長達半個小時,讓日軍士兵如同噩夢般的炮擊過後,整個戰場忽然一般地沉寂。日軍小島支隊支隊長小島中佐從指揮所的戰壕中抬起頭,用望遠鏡努力向遠處望去,白茫茫的凍的堅硬的雪地上,到處都彌漫著嗆人的硝煙和令人作嘔的血腥味,隱隱約約透過塵煙,可以看到冬日緩緩升起地朝陽,既不耀眼也不溫暖的光線下面,是橫七豎八的尸體和殘破的工事,散發著一種冰冷的死亡的氣息。

「命令部隊進入陣地,準備戰斗!」忽然間,小島中佐似乎是撕破了嗓子,發出一聲從胸膛里擠出來的叫喊聲。

「殺與此同時,幾乎是從四面八方,在天與地之間,傳來一陣陣驚濤駭浪般的叫喊聲,密密麻麻穿著黃色軍服的新建陸軍士兵們,排成密集的沖擊隊形,端著步槍,發出聲嘶力竭地叫喊,像潮水般洶涌的席卷了過來。這些新建陸軍第二鎮的官兵們,大部分都是原來北洋淮軍舊部,當初就是在金州這里被日軍像趕鴨子一樣趕往了遼河一線,那種說不出來的恥辱,憋在心頭的血氣,終于在這一刻徹底的爆發了出來。

這一刻,就連站在沖鋒陣線後面指揮部隊作戰的劉盛休,也瞪著發紅的雙眼,一把月兌去身上的大衣,揮舞著上了刺刀的步槍,一邊不管不顧地猛沖,一邊高喊道,「他女乃女乃的,跟著老子殺回去,雪恥復仇!………」

復仇,在這一刻像一團熊熊燃燒的大火,在驚天動地的喊殺聲中,在空氣中刺耳尖嘯的槍炮聲中,在一往無前地沖鋒巨浪中,血與火,沖鋒與倒下,親赴後繼的地進攻,對死亡的毫無畏懼,匯聚成了一幅讓所有日軍都震驚不已地畫面,但是對新建陸軍來說,卻是一幅無比波瀾壯闊的壯麗景象。

惟有燃燒。方能從死灰中更生。這是一群人地吶喊。也是一個民族地吶喊。並且將永遠生生不息………

盡管遭遇了新建陸軍無比猛烈地炮火打擊。日軍付出了巨大地傷亡。防御陣地也幾乎被炮火撕碎。但是日軍還是憑借其嚴格訓練積累地戰術素養。尤其是中下級軍官地頑強意志和組織能力。迅速在殘破地工事上面構築了防御陣地。拼命地阻擊新建陸軍一波又一波地攻勢。

然而日軍彈藥匱乏地劣勢在這個時候暴露無。在經歷了上一次試圖突圍地戰役後。日軍本來就不多地炮彈幾乎全部打光。士兵地彈藥也消耗殆盡。大部分日軍士兵手中只有不到20發子彈。有些士兵甚至只有幾發子彈。雖然日軍士兵地射擊不錯。對新建陸軍也造成了很大地殺傷力。但是子彈一打光。也只能被動地在陣地上與新建陸軍展開了肉搏戰。可是經歷了這麼長時間饑寒交迫地日子。日軍士兵早已經虛弱不堪。哪怕拼刺刀是日軍地強項。哪怕多麼亡命地拼死抵擋。此時也根本無法抵擋住新建陸軍排山倒海般地攻勢了。

當負責防御金州北面陣地地日軍少佐小島揮舞著指揮刀。高聲叫嚷道。「諸君。我們就戰死在這里吧。」話音未落。便被幾發子彈擊中。一頭栽倒在戰壕里面後。日軍拼死抵抗地陣線終于在這一刻崩潰了。筋疲力盡士氣低落地日軍士兵開始紛紛向後撤退。繼而便是無法遏制地潰逃。在經過半天時間反復地拉鋸戰後。日軍在金州唯一堅決而有效地抵抗宣告結束。

金州城內此刻已經是亂成一團。從前沿陣地上潰退下來地士兵完全失去了建制。像沒頭地蒼蠅一樣四散亂跑。作為混成第十二旅團旅團長谷川好道此時除了拼命收束部隊外。也再沒有別地辦法了。曾經以驍勇善戰聞名地他。在新建陸軍發起攻勢地那一刻。便知道敗局已定。饑餓和寒冷早已經摧毀了士兵們地戰斗力和意志。更加不要說彈藥匱乏。和陷入重重包圍地絕境。這時候。就算是出現奇跡也換回不了崩潰地局面了。

「命令各部收縮防守。交替掩護向大連灣方向撤退吧。」隨著前沿陣地被新建陸軍全面突破。內心中掙扎許久地谷川好道。站在金州旅團指揮部內最後一次眺望了一眼金州地天空。終于下達了全線撤退地命令。

清**隊從金州三面發起總攻,單獨留下退往大連灣的南面通道,谷川好道幾乎可以斷定,清**隊必然會在通往大連灣地道路上設伏。然而他已經沒有選擇了,困守金州必然是全軍覆沒的命運,與其被動的等死,倒不如奮力一搏,雖然希望渺茫,但或許還能為混成第十二旅團尋找到一線生機…………

光緒二十年十一月二日,經過一天一夜激烈的戰斗後,困守金州的日軍混成第十二旅團除旅團長谷川好道在部下的拼死掩護下,率旅團直屬本部300~余人趁夜深混亂之際突圍,逃往大連灣外,日軍混成第十二旅團全軍覆沒。金州一戰,日軍混成第十二旅團傷亡300人,被俘近2000人,並且第一次出現了成群結隊舉手投降的日軍士兵。

後來日本國內在反思中日甲午之戰時,也特別提到了這次金州慘敗。輿論一片哀鳴之聲,認為日本陸軍最精銳地兩個混成旅團,大島義昌旅團和谷川好道旅團先後在清國全軍覆沒,無是對帝國陸軍最沉重的打擊。尤其是谷川好道旅團的敗亡,軍心士氣竟然渙散到向清**隊投降的地步,簡直是帝國陸軍不能容忍的恥辱,雖然旅團長谷川好道也因此被解除了軍職,但是日本國內的怨氣卻在很長時間里面無法平息。

也有日本媒體對此不無幽怨的寫道,帝國唯一兩個混成編制的旅團都玉碎于清國,看來以組建混成旅團這樣的作戰方式並不適合帝國陸軍,今後帝國實竭力避免雲雲…………

……………

就在新建陸軍向金州發起進攻的第二天,聶士成也率領新建陸軍第三鎮忍受著朝鮮北方嚴寒地氣候,泥濘不堪的道路,經過艱難的長途跋涉,在付出了接近800~余人的非戰斗減員後,終于抵達朝鮮平壤。

從日軍征清第一軍攻陷平壤進軍鴨綠江開始,其主力便幾乎全部集中在了遼東,此時朝鮮平壤城內,除了日軍第三師團一個負責維持治安的後勤輜重中隊外,再就是朝鮮當地官府拼湊起來的一千余人的兵力。

這些朝鮮軍隊大多數還拿著火槍、大刀和長矛,根本就是一群烏合之眾,當初在鎮壓東學黨暴亂時就被打的毫無還手之力,逼得朝鮮政府只能向大清乞援,借兵平息暴亂。朝鮮被日軍佔領後,由于日軍兵力不足,又讓朝鮮政府把這些軍隊組織起來,協助日軍維持治安,征集糧草輜重,充其量也就是嚇唬嚇唬朝鮮老百姓。

進抵平壤的當日,考慮到部隊早已經疲憊不堪,聶士成下令全軍休息一日,在構築炮火陣地,完成軍隊集結後,于次日午後對朝鮮發起了全面攻擊。

「全軍集中炮火,猛攻平壤玄武門,收復平壤,告慰左寶貴將軍和數千將士在天之英靈。」聶士成站在陣地上,指著平壤大吼道。

盡管內心中對于皇上此次下令長途奔襲朝鮮平壤,聶士成並不完全贊同,但是當他終于又站在了平壤城外,眺望在這座曾經讓大清蒙羞,也讓自己耿耿于懷的城池時,想到戰死在玄武門上地左寶貴,想到窩囊的潰敗,心中壓抑的怒火和復仇的血性再也忍不住勃然而出。

新建陸軍第三鎮的炮兵陣地上,頓時像刮起了一陣大風,一團團地白煙升騰起來,然後是連成一片的炮彈出膛地聲音,整個大地在這一刻可是抖動起來,震耳欲聾的炮聲在一道道地火光雪塵中,席卷了整個平壤。

在炮聲響起的第一刻,朝鮮那些相當于民團性質地軍隊便紛紛扔下武器作鳥獸散了。剩下日軍一個中隊的兵力,面對新建陸軍第三鎮800余人主力傾盡全力的猛攻,根本無法進行任何有效的抵抗,在經過短暫和毫不激烈的戰斗後,傷亡殆盡的日軍被迫向朝鮮南部撤退,平壤在失陷六個月後重新回到了大清的控制中。

順利攻下平壤後,盡管全軍士氣高漲,各部都紛紛表示要乘勝追擊,收復整個朝鮮,甚至就連聶士成心中也激蕩不已。

攻下了平壤,半個朝鮮都掌握在了手中,日軍在朝鮮的兵力原本就很單薄,乘勝收復整個朝鮮也並非不能做到,然而此前皇上有嚴旨,全軍只能進抵平壤,不再南進。

盡管心中多少有些困惑不解,聶士成還是嚴格按照光緒事前的旨意,並沒有再對日軍展開追擊,而是命令各部收束隊伍,進行休整,沿平壤一線進行設防。同時下令征集朝鮮民夫,構築平壤的防御工事,修繕後勤運輸道路,作好長期堅守平壤的準備。

與此同時,和新建陸軍第三鎮一同進軍朝鮮的軍情處的軍官們,卻帶著一支經過精心挑選的軍隊向南挺進,在早已聯絡好的朝鮮馬匪的指引下,悄然消失在朝鮮鵝毛般的大雪中………

……………

金州之戰和平壤之戰結束的第三日,之前一直表現得相當沉默的康有為等人,忽然在《時務報》上發表了一篇言辭犀利的文章,文章不僅全文照錄了大清與日本和談形成的草案,更是濃墨重彩的介紹了金州大捷和平壤大捷。幾乎是一夜之間,經由《時務報》在中日之戰中形成的影響力迅速傳遍各地,譚嗣同在京城創辦的《時務報》,更是將報紙夾在京報中送遞京城中各大王府和官員家中,舉國上下頓時一片嘩然。

如果《時務報》單單只是全文照錄了大清與日本和談形成的草案,恐怕還不能掀起如此的波瀾,畢竟這份初步達成的草案,中日雙方還沒有最後簽字,草案的內容也只是放棄朝鮮,賠款和開放通商口岸等,並沒有有辱國本的割地的條款,至多引起朝野上下的一片爭議而已。

但是當這樣的草案和金州大捷,朝鮮大捷連在一起的時候,舉國上下都像是燒開的水驟然間炸開了鍋。

皇上率領新建陸軍一路高歌猛進節節勝利的時候,朝廷卻要與日本簽訂這樣屈辱不平等的條約,每個人心中都忍不住發出這樣的問,甲午中日這一戰,大清到底是敗了還是勝了?天下又是誰在力挽狂瀾,誰在喪權辱國?

————————————————————————————

前段時間一直生病,所以停更了一段時間,萬分抱歉。主要是咳嗽,一直到現在都沒有好,有朋友說是百日咳,嚇了我一跳,莫不是要停更百日?終于還是勉強努力的開始了更新,沒有特別的理由,不會再出現這樣的情況了。面條要珍惜大家的付出,也要珍惜自己的付出。

天氣變冷了,感冒的人越來越多,希望大家都注意身體,不要像面條這樣,多注意鍛煉身體,生病很難受的。(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

首發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