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卷 第七十七章史上最怪異的走後門的人

第七十七章史上最怪異的走後門的人

1998年的七月和八月,留給世人最深刻的印象就是鋪天蓋地的大雨。

6月28日至7月20日,主要雨區移至長江上游。7月2日宜昌出現第一次洪峰,流量為54500立方米每秒。監利、武穴、九江等水文站水位于7月4日超過歷史最高水位。7月18日宜昌出現第二次洪峰,流量為55900立方米每秒。

7月21-31日,長江中游地區再度出現大範圍強降雨過程。7月21-23日,湖北省武漢市及其周邊地區連降特大暴雨;7月24日,洞庭湖水系的沅江和澧水發生大洪水,其中澧水石門水文站洪峰流量19900立方米每秒,為本世紀第二位大洪水。與此同時,鄱陽湖水系的信江、樂安河也發生大洪水;7月24日宜昌出現第三次洪峰,流量為51700立方米每秒。長江中下游水位迅速回漲,7月26日之後,石首、監利、蓮花塘、螺山、城陵機、湖口等水文站水位再次超過歷史最高水位。

8月份,長江中下游及兩湖地區水位居高不下,長江上游又接連出現5次洪峰,其中8月7-17日的10天內,連續出現3次洪峰,致使中游水位不斷升高。8月7日宜昌出現第四次洪峰,流量為59200立方米每秒。8月8日4時沙市水位達到米,與1954年分洪水位相比還低了0.32米。

8月16日宜昌出現第六次洪峰,流量60300立方米每秒,為1998年的最大洪峰。這次洪峰在向中下游推進過程中,與清江、洞庭湖以及漢江的洪水遭遇,中游各水文站于8月中旬相繼達到最高水位。干流沙市、監利、蓮花塘、螺山等水文站洪峰水位分別為米米米和米,分別超過歷史實測量高水位0.3米米和0.47米;漢口水文站20日出現了1998年最高水位米,為歷史實測記錄的第二位,比1954年水位低0.60米。隨後宜昌出現的第七次和第八次洪峰均小于第六次洪峰。

1998年入汛之後,松花江上游女敕江流域降水量明顯偏多,先後發生三次大洪水。第一次洪水發生在6月底至7月初,洪水主要來自女敕江上游及支流甘河、諾敏河。第二次洪水發生在7月底至8月初,洪水以女敕江中下游來水為主,支流諾敏河、阿倫河、雅魯河、綽爾河、洮兒河發生了大洪水。第三次洪水發生在8月上中旬,為女敕江全流域型大洪水。支流諾敏河古城子水文站、雅魯河碾子山水文站、洮兒河洮南水文站水位均超過歷史記錄,洪水重現期為100-1000年。

就在全國大部分地區都陷入大洪災的恐慌之中的時候,新直轄市的丹興地區,卻是享受了難得的寧靜。

雖然也遭遇了鋪天蓋地的大雨,但是水土保持極好的丹興地區,卻是沒有因為這巨量的降水而導致災害。如今的丹興地區,森林覆蓋率高達百分之七十,而且防洪設施建設和保護的非常完善,即使是遭遇了這百年一遇的大量降水,丹興地區的防洪設施也沒有出現險情。

新直轄市也在漫天的大雨中經受住了巨大的考驗,不但沒有出現一例傷亡的事故,更是為中下游其它省市截留了以千億立方米計的巨大水量,為降低中下游洪峰水位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漫天的大雨,將新直轄市領導班子的強大戰斗力和高度凝聚力體現無疑,贏得了中央的最高贊譽。

只是,中下游的江南省卻是倒在了漫天的大水之下,曾凌風記憶中決堤的地方還是決堤了,數十個縣成了一片水鄉澤國,超過百萬人遭受洪災的肆虐。

中央政治局成員悉數出現在了長江中下游的各個省份,出現在江南省的,正是新任政府總理朱總理。

看著從決口出翻涌而出的大洪水,鐵腕總理罵出了他那句傳遍華夏的名言「這是豆腐渣工程」

很多人在這一刻知道,江南省倒在了大洪災里面,江南省的領導班子也必定倒在這場大洪災里面,很多人已經開始為江南省即將開始的領導班子大撤換東奔西跑,希望能夠從中謀取自己最大的利益。

全國各界以及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掀起了募捐高潮,這里面,當以剛剛回歸祖國的香港特區以及新生的納土納特區為最,這兩地都向災區捐出了數以億美元計的救災款和救災物資。而剛剛遭受了巨大損失的六百萬納土納同胞,則是成了最讓十二億多華夏兒女感動的對象。

國內的公司企業也紛紛捐款捐物,這其中尤其以寒雨迷蒙集團最是突出。在七月初,寒雨迷蒙集團就捐出了兩億美元的現金和價值五億美元的救災物資,而在隨後的一個多月的時間里,寒雨迷蒙集團還募捐了數次。據統計,在這次全國性的大洪災中,寒雨迷蒙集團一共捐出的現金和物資超過了十億美元。再加上去年寒雨迷蒙集團在新直轄市的一系列舉措,這與某些國內的其它巨頭公司面對洪災的冷漠態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寒雨迷蒙集團成了國內良知公司的代表。

七月底,也是丹興縣各個中學招生開始的時間。在這個時候,丹興縣的招生辦主任郭富貴無疑是最幸福而又最苦惱的。幸福的是全縣甚至于縣外的很多人都攜帶著禮物前來拜訪,這一段時間,他的家里可謂是門庭若市,熱鬧非凡,自然也就收到了不少的好處,讓他很好的體會了一把權力的美妙感覺。煩惱的是各方神聖紛紛前來,都是想為自己的親戚謀求一個好學校,這就帶來了很多的沖突,畢竟,好學校的招生指標是有限的,這嚴重的考驗了他的協調能力。

郭富貴通過辦公室的玻璃窗,看著外面連接天幕與大地的雨簾,神思有些飛揚。

一輛轎車從雨幕中穿了出來,郭富貴一看,竟然掛的是市政府的拍照,再看看車牌號,居然是市政府的三號車郭富貴知道來人是誰了,只是,他怎麼也想不到那個人會到他這里來。

車門打開,下來的是一個三十多歲的青年和一個十來歲的孩子,郭富貴就有些疑惑,這好像不是那個人啊

很快的,郭富貴的辦公室門就被敲響。雖然不是那個人,但是既然是他的車到了,想必從車里下來的人也是與那個人關系極其親密的人物,郭富貴可是一點都不敢怠慢的。

來的人是曾市長的司機李力峰,帶著一個十來歲的孩子,看上去應該是曾市長的子女。

郭主任就有些犯嘀咕,曾市長的兩個女兒都是天之驕女,大女兒是九三年四川省高考狀元,二女兒現在在丹興中學讀高一,也是遠近聞名的天才女孩兒。

郭主任是知道曾市長有個三兒子的,看上去應該是眼前的這個孩子了。只是,為什麼這個孩子就一點不像他的兩個姐姐那樣,居然鬧得還要來走後門,郭主任心中都暗自為曾市長不值,心想這真是虎父犬子,要是他的兩個女兒是兒子那該多好啊。

李力峰和郭主任雖然認識,但是並不熟悉,李力峰自我介紹了一下後,就對郭主任說道︰「郭主任,是這樣的,這是曾市長的小兒子,不是他剛剛參加了小升初考試嘛,馬上上中學,他希望換一下學校,你看?」

郭主任不敢拿捏什麼態度,就說道︰「是這樣啊,那賢佷是想去哪個學校呢?」

李力峰就有些古怪的看了曾凌風一眼,說道︰「是這樣的,凌風他本人想去民族中學。」

郭主任就有些傻眼,他怎麼也沒想到曾凌風是想去民族中學的,在他看來,曾凌風找上門來,怎麼也是想去丹興中學,或者就是準備去市里面的中學。

既然只是想去民族中學,那就很好辦了,雖然不管這孩子想去哪里他都得辦,但是只是去民族中學,這事情辦起來就簡單得多。

郭主任就問道︰「那賢佷這次考了多少分?民族中學有兩個班,一個是正式錄取的民族班,一個是贊助生就讀的普通班。當然,民族班也有贊助生,賢佷想去也是可以的。」

曾凌風一听,就有些哭笑不得,原來這郭主任將他當成了一個走後門想上好學校的人了,不過也是,這個時候來找他的,有哪個不是走後門想謀個好學校的?

曾凌風就說道︰「郭主任,我這次考了二百一十分,我想去民族中學的民族班應該是可以的吧?」

什麼?郭主任有些沒反應過來。不過他馬上想到了這次小升初考試好像還真有一個孩子考了二百一十分,是叫曾凌風,好像是五里鄉的。

郭主任隨即被這個消息嚇到了,曾市長不就是那里的人嗎?他家的兩個女兒不就是叫曾凌霜、曾凌雪嗎?這……

郭主任的腦袋有些轉不過來。

這孩子不是謀求一個更好的位置,而是謀求一個更差的位置不過,人家既然上門了,自然得辦到的。而且,這不正為丹興中學空出一個名額嗎,大大的好事,想到這些,郭主任就痛痛快快的為曾凌風辦了,將曾凌風的名字換去了民族中學。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