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紛亂之章 第三十七章 西進

再度從洛口城逃走的李密達到了虎牢,打算前往黎陽與徐茂公會合,有人警告他,說格殺翟讓的時候,徐茂公差點被殺,而今你打了敗仗,前去依靠,主弱臣強,怎能保持安全呢?

李密一听,心中一涼,想起了徐茂公曾經諷刺自己的事情來,心中更是沒有了底。

恰在這時,負責鎮守金墉城的王伯當領兵前來會合,隨後,李密召集眾將進行軍事會議,討論下一步,他準備南以黃河為界,北以太行山為界,東連黎陽,先求安定,再圖發展。其實也就是守住汲郡、魏郡。

可是,馬上遭到了眾人的反對。

有人反對道︰「我軍剛剛失利,人人畏懼,倘若再繼續打仗,恐怕士兵們就要全都叛變逃亡了!」

也有人提起,汲郡、魏郡與武安、武陽兩郡相連,以瓦崗目前的情況,很難在兩大勢力之間生存。這是個問題,不說河北兵剛兵不血刃的大敗了宇文化及,就是王世充,在李密大敗之後,許多地方接連投降,人心惶惶之下,李密想不出還有誰能夠依靠!

一敗如斯!

李密的心中,終于有了絕望的的念頭。

自從除掉翟讓之後,就不斷有人建議李密斬草除根,把翟讓的舊部全部干掉,以絕後患。比如當時房彥藻就曾力勸他除掉單雄信。他說單雄信是一個「輕于去就」的人,不可能從一而終,早殺早好。可李密始終下不了手,因為單雄信勇冠三軍,在軍中有「飛將」之稱,李密愛惜他的才干。再比如,部將宇文溫也曾勸他干掉邴元真。他說邴元真這個人是翟讓的死黨,其「長史」的職位就是翟讓力薦的,心里頭對翟讓感恩戴德,留著這樣的人,遲早是個禍害。可李密听完卻不置可否,因為他不希望在攻克東都之前搞太多的窩里斗。

但是最後,就是這兩個人,在關鍵時刻,倒打了一釘耙,使得李密一再痛失良機!

想起這一切,李密真是感慨萬千、追悔莫及。

可是後悔又有什麼用?

就算把翟讓的舊部通通殺光、一個不留,瓦崗就能上下一心、堅如磐石了嗎?

未必。而且提早動手的結果很可能是把這些驕兵悍將提前逼反!況且,要殺多少人才算把翟讓的「舊部」清除干淨?

瓦崗本來就是大大小小的數十個反軍聚集在一起,湊成的松垮聯盟,從來就不是一支軍紀嚴明號令統一的正規部隊,要論戰斗力那是沒得說,可要論部眾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那基本是幾乎沒有,自從李密執掌領導權以來,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這種松松垮垮、誰也不服誰的狀況,但卻無法從根本上洗掉這些人身上的匪氣,也扭轉不了他們三心二意、隨時準備瓦崗不行就開溜到其他地方在做打算的想法,所以李密根本不可能把瓦崗軍打造成一支以他李密為核心的具有高度忠誠與合作精神的集團。瓦崗寨這些大大小小的將領之間各種潛在的利益關系始終是盤根錯節、牢不可破的。在這種情況下,李密憑什麼認定哪些人是翟讓的「舊部」、屬于定點清除的對象,而哪些人是一干二淨、與翟讓小集團毫無瓜葛的?這個標準要如何擬定、如何拿捏?

這,很難,因為他幾乎是不存在的。

因為說到底,真正對李密構成威脅的並不是什麼翟讓的「舊部」,而是一張無孔不入無所不在的隱性的利益聯結網。除非李密徹底撕破這張網,把瓦崗軍改造成一支真正意義上的正規軍,否則各種隱患就不可能被消除。換句話說,除非李密只留下少數心月復,把其他的人通通殺光,否則就不能算清除干淨。

然而,李密能這麼做嗎?

當然不能。

再說了,自從坐上瓦崗的頭把交椅,李密基本上就沒過過一天安生日子,先是跟東都軍隊打,繼而跟王世充打,後來又跟宇文化及打,天天席不暇暖枕戈待旦,四十歲不到,他的 頭就白了許多。他根本就騰不出手來清理內部。如果硬要動手,那無異于是在大敵當前的時候自毀長城!

就像當初柴孝和提出放棄東都、西進關中的建議時,李密只能表示無奈一樣,此刻的李密也只有無奈。

非常的無奈。

瓦崗的軍心已經散了啊,一敗涂地的李密還能有什麼想法?

李密一听,大哭了起來,他緩緩的說道︰「我所依靠的是大家,大家既不願意,我路盡道窮了。」說完之後,咱們的李老兄竟然拔出了腰中的佩劍,抬手就要往脖子上抹!

眾人大吃一驚,還沒有反應過來,只見王伯當上前一步,緊緊的抱著李密,阻止了他自殺,同時放聲大哭,連聲高喊︰「魏公!」

眾人這時才反應過來,趕緊紛紛上前勸慰李密,不要尋短見,眾兄弟還是忠于他的。

李密收起佩刀,想了一想,這其實是他早就想好的想法,他對眾人道︰「諸君若不見棄,當共歸關中,密身雖無功,諸君必保富貴!」

幕僚柳燮立即代表眾人道︰「明公與唐公乃李氏同族,又曾訂立過友好盟約,雖然沒有一同舉兵,卻替他擋住了東都的隋軍,使唐公不戰而據長安,這也是明公的功勞啊!」

眾人頻頻點頭,異口同聲地說︰「然!」

于是計劃就這樣定下來了,李密帶著殘兵敗將兩萬余人西向關中,投奔李淵而去。

隨後,李密一走,仍然駐守在中原各地的其余部眾頓時群龍無首,只好連人帶城紛紛歸降東都朝廷。

這一年的夏天,李密策馬西去的背影顯得落寞而蒼涼。

清河郡。

楊浩已經得到了李密大敗的消息。

可惜,回到清河之後,要祭奠明帝(楊廣),又要安撫眾臣,不能前去收降秦叔寶、羅士信那幾個猛將。

江都軍收降了兩萬余人,這些人暫時都不可靠,或者根本就不可靠。所以楊浩的選擇是,要留的可以,不留的給了路費,讓他們回轉關中。殺,他不是沒有想過,可是現在的情形,讓他不能這樣做。

「如今,黃河以南,都被王世充所據,恐怕李密難以抵抗王世充。」魏征笑著道。

「那麼,依你看,李密會怎麼辦?」楊浩笑了笑,喝了一口茶,他的心中早就知道了結果。

「降唐!」魏征斬釘截鐵,他手撫長須,道︰「李唐與李密有過盟約,為今之計,降唐是最好的選擇。」

「哈哈!」楊浩一笑,放下茶杯,道︰「李密多次征戰,數次大敗王世充,想不到最後一戰,居然被王世充的弱勢兵力擊敗,人生,真是變幻無常啊!」

魏征笑道︰「李密輕視王世充,不肯采用裴仁基的良策,就注定了失敗。」

「李密一敗,諸多將領投降了王世充,如今王世充的實力可是大漲啊!」楊浩笑了笑,想起程名振,按照事先設計,他與裴仁基等人一樣,在偃師「被俘」,然後投降王世充。

兩人正說著,這時,有士兵奉上軍文,魏征拆開一看,驚道︰「李世民淺水原被薛舉打敗,八大總管敗的敗,劉弘基等人更是被薛舉抓住。」

楊浩冷冷一笑,他自然知道李唐淺水原大敗,雖然造成了李唐短時間的防守態勢,可是秦帝薛舉最終還是敗了,因為他死了!

薛舉死的時候恰巧是楊浩受到軍文的同一天。

這對于李淵是個好消息,而且是非常好的消息。

一個多月以前,淺水原一戰,唐軍實在是損失巨大,而這一切,是李世民按捺不住,主動出擊的結果。是役,唐軍半數以上被殺死,薛舉將唐軍的尸體堆成一座高台,以炫兵威。高也被薛舉佔領。

李世民帶些少數部隊回到了長安,在淺水原一戰中逃過一命的劉文靜和殷開山當即被李淵革職,至于李世民……

李淵看著跪在地上的李世民,輕輕的嘆了一口氣,道︰「世民,你也累了,好好下去休息去吧!」

「爹,我!」李世民忍不住的想要說些什麼,淺水原一戰,對薛舉的隴西騎兵印象太深了,無數的鐵騎轟隆隆的撲來,宛如黑雲一般,蹄聲如雷,李世民感到現在耳邊仍有那股巨大的響聲,震得他的耳膜生疼。

「世民,你先下去吧!」李建成及時的站了出來,臉上擠出微笑,很多時候,他總是周旋在父親和世民只見,唉,世民的脾氣還是很倔啊。

就比如這一戰吧,事先李淵已經說得很清楚,要世民固守,然後等薛舉糧盡,在乘虛追擊,一定可以大破薛舉。

可是,李世民還是忍不住出戰了啊,這讓李淵的心中很是疼痛。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