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輝煌之章 第十五章 暗涌(七)

熊熊的火光,映照在宋金剛的臉上。這個時候,他的身邊只有十余名親兵,其他的士卒在唐軍的追趕下,或死或散了。

交戰一天,宋金剛幾乎沒有進食。這個時候,一名親兵將從山上樹叢中摘下的野果遞給了宋金剛,道︰「大王,吃點果子吧,雖然很澀,可是還可以入口。」

宋金剛點頭,接過果子,試著咬了一口,不覺用手捂一皺眉,果然是很澀啊。宋金剛差點吐了出來,可是他知道,這個時候,不是挑剔的時候,肚子已經咕咕叫了,吃點果子,多少能夠恢復一些體力。

慢慢的咬著苦澀的果子,宋金剛的目光向天空看去,一輪明月高懸在天空,將大地染成一片銀灰色。宋金剛駐扎的這個地方,是一片不小的樹林,在邊緣,宋金剛燃起篝火。當然,這樣的天氣是不需要烤火的,這些篝火的作用,是用來防止夜間的出沒的野獸。雖然宋金剛安排了士卒值班,隨時探查唐軍的動向,可是士卒們征戰多時,恐怕會在夜間睡覺。當然,燃起篝火或許會引起唐軍的注意,但是,宋金剛也只能這樣做了。

所以他選擇的這個地方,比較靠向東面,想必就算唐軍來追,也會朝著西邊的方向吧。

吃完果子,宋金剛拍了拍身上衣裳的灰塵,站了起來,注視著遠方,不由思緒萬千,或許,一開始就是個錯誤吧!當初,歷山飛被楊浩斬殺的時候,他瘋狂的奔逃,可是想不到,投效了劉武周之後,又被唐軍擊敗,最終還是投效了隋軍。早知道,在一開始的時候,就投靠了河北,總比現在的這般落魄要強啊!

可是,當初隋帝說的那些話,是什麼意思呢?似乎,他是有意的將自己趕到馬邑去啊。他有些百思不得其解,這個問題他曾經想過,可是,怎麼想也想不明白。搖搖頭,他決定不再去想,還是早些休息吧。明天,或許又將是一場惡戰呢!

他走上兩步,叫過一名親兵,正準備要說些什麼。這時,他感到了地面在微微的顫抖。宋金剛大吃一驚,他趕緊伏在地上,將耳朵貼在地上,頓時不由大驚失色。

蹄聲如雷,響徹在宋金剛的耳中,他張張嘴,正想要說些什麼,不遠處,一個親兵疾奔過來,道︰「大王,似乎是唐軍!」

「該死!」宋金剛忍不住罵了一聲,這麼晚了,這些唐軍居然還不休息,難道他們都是鐵打的嗎?從柏壁開始,唐軍就緊緊的咬在背後,絲毫沒有放松,一路追殺到這里,宋金剛都覺得非常的累了,可是,唐軍似乎還是精神氣很足啊。這麼晚,還不肯休息,連夜追擊。

「大王,和他們拼了!」一名親兵大喝一聲,將腰刀拔了出來,惡狠狠的道。

擺擺手,宋金剛搖搖頭,道︰「不可!」他並不是怕死,可是這種情況下,無疑是送死啊。憑著十幾號人又能做什麼?對戰局沒有任何的改變,更何況,他宋金剛自認為以他的才能,投效了大隋之後,封侯拜爵不成問題。所以,他怎麼舍得在這里和唐軍力拼?不劃算啊!

「走!」宋金剛果斷下令。

一名親兵得令,趕緊將拴在密林邊的馬屁解開,宋金剛等人跨上戰馬,向榆次疾奔而去。

「殿下,前方發現尚未完全熄滅的篝火!」一名探路的斥候奉了隊正的命令,趕回唐軍大部隊,向秦王李世民報告了這一消息。

「哦?」李世民沉吟,問道︰「有多少人?」

「殿下,應該不超過二十人!」那名斥候回答。作為斥候,他們需要訓練的東西很多,比如從篝火的情況,判斷敵軍的人數已經何時離開。作為斥候的基本條件,這些都是要學會的。

「唔!」李世民點點頭,看來,這應該是宋金剛的暫時駐所,想來是得知唐軍殺來,所以他倉促逃竄,就連篝火都來不及熄滅了。

「殿下,請允許末將帶人前去擒獲此僚!」殷開山似乎看上了宋金剛,想要將其擒獲。

「末將也願往!」段志玄也是一副急不可耐的模樣。

「殷將軍,速速帶兵前去追趕!」李世民微笑著下令。隨後,殷開山一抱拳,道︰「遵命!」說著,臉上露出喜色,帶著本部人馬疾馳而去。

「殿下!」段志玄有些郁郁的模樣。

「志玄莫急。」李世民笑著阻止他,然後續道︰「宋金剛向北逃竄,勢必會走榆次,段將軍可領五千人馬,速速趕往榆次!」

「遵命!」段志玄聞言大喜,勒住戰馬,笑道︰「多謝殿下!」

「務必小心,務必在天亮之前,趕到榆次!」李世民道。

段志玄點點頭,隨即大聲喝道︰「請隨我來!」

做出連夜追擊的決定,李世民幾乎沒有思考多久,正如杜如晦所言,定楊軍已經是喪家之犬,驚弓之鳥。可以說,唐軍不需要花費多大的力氣,就能降定楊軍嚇跑!所以,即使唐軍人困馬乏,可是這一戰,卻是有驚無險,一定能後獲得勝利!

所以,李世民當即下令全軍快速追擊,一舉收復太原。

夜風呼嘯,天空之上,一絲雲彩也無。

秦叔寶靜靜的看著天上的明月,太原守將楊伏念已經投降。這對于隋軍是一個很令人振奮的消息。隋軍從河北原來作戰,因為道路的緣故,不能夠大規模的運送糧草,所以,隋軍同當初在柏壁與李世民對峙的宋金剛一樣,渴望著能夠速戰速決。如今太原守將楊伏念投降,那就意味著,隋軍有了太原積蓄多年的糧食可以食用,從而避免了缺糧的危險,宋金剛失敗的教訓,可是歷歷在目啊!

隋帝已經快馬告訴了秦叔寶宋金剛已經投降的事情,並且,做出了安排。

當宋金剛趕到榆次的時候,秦叔寶就要做率領隋軍出擊,攻打已經困乏的唐軍。可是,如今的唐軍在何處呢?為了這一戰,秦叔寶可是做出了周詳的安排,派出大量的斥候,沿線探查,只要有唐軍的消息,就立刻回馬來報。

這個時候的秦叔寶並沒有睡覺,從軍多年,他已經養成了一種習慣,在大戰來臨之前,他的心情就格外的興奮,從前在跟隨張須陀的時候,就養成了這樣的習慣。盡管張須陀曾經勸阻與他,讓他不要這麼拼命。雖然武將的天職就是在戰場之上,拼死作戰,可是,愛惜身體才能更好的作戰啊。

似乎要預感到什麼似的,秦叔寶在軍營里慢慢的巡視著,查看著軍中的情況。河北治軍相當嚴格。畢竟上了戰場,就是你死我活的戰斗,薛世雄等人的失敗,可是歷歷在目啊!楊浩絕對不能允許這種失敗。所以,隋軍一直按著極為嚴格的要求來訓練。

這座營寨,隋軍建造的相當完美,哨樓上的士兵,正抖擻著精神,一絲不苟的視察著遠方。在這樣一個星月晴朗的夜晚,士兵的視線非常的廣闊,能夠看到很遠的地方。听到腳步聲,哨樓上的隋兵只是看了一眼秦叔寶,施禮之後,繼續瞅著遠方。

在營寨的外圍,拒馬、鐵蒺藜等防御騎兵沖擊的東西早就擺放在營寨的外圍,同時,還有一條相當寬闊的壕溝,也是用來防止敵人的騎兵不顧一切的沖擊營寨的。當然,在這樣的一個夜里,秦叔寶相信,應該沒有什麼情況發生,只不過,小心謹慎,總是好事啊!

看看天色已晚,秦叔寶回到大帳之中,準備休息一會。

涿郡。

王伏寶看著跪在地上的謝稜派來的使者,皺眉。

這個時候,三更半夜,謝稜居然派來了使者,說是他暗中聯絡自己的事情,已經露餡,如今正遭到高開道的追殺,請求王伏寶率兵前去接應。

王伏寶有些猶豫。皇上西征之時,曾經派人告訴他,千萬要注意高開道,此人狼子野心,必定會趁著河北軍主力西進,河北諸郡空虛而有所動作。在這種時候,高開道若是有異心,那麼河北諸郡就很危險!

所以王伏寶知道,一定要謹慎行事!千萬不能辜負了皇上的期望啊!皇上將涿郡這個重要的地方交給了自己,正是對自己的信任。當初,他還以為,作為一個降將,恐怕他的一生,就這樣的度過了。不過,隨後,楊浩將他招進了書房之中,一番詳談。要知道,能進楊浩書房議事的大臣,並不是很多啊。基本上,只有那些心月復大臣,諸如李靖、魏征、蘇定方等人,才有那種資格。

王伏寶非常清楚楊浩這般做的用意,這一套,當初竇建德也曾經這樣做過,對于臣下,無非就是恩寵,說白了就是對他進行利益上的拉攏,這樣才能得到這些人的支持,效命。王伏寶雖然知道,可是他也清楚,天下雖然大勢未定,可是河北的形勢非常的好,或許,皇上真的能夠統一天下,興復大隋呢?

所以,王伏寶立刻表示了忠心,一定好好的鎮守涿郡,力保這個非常重要的地方不失。所以在第一次謝稜的使者到來的時候,王伏寶很是猶豫。為了避免是高開道的詐降之策,他讓謝稜的使者帶話給謝稜,讓他等待機會,兩面夾攻高開道。

本來,這樣的計劃是萬無一失的,即使謝稜是詐降,王伏寶也能夠針對謝稜的詐降做出安排。可是,如今從種種跡象看來,似乎謝稜並非詐降,而是真心的投降!看著使者一身的的血漬,王伏寶不由生出了一個想法。

既然謝稜是真心的投降,那不如出兵接應他,然後再一舉殲滅高開道這個叛臣賊子!思慮良久,王伏寶中意點頭,道︰「如此,汝可速速回轉,告知謝稜,讓他困守待援,本將這就帶領士兵前去救援!」

「多謝王將軍!」那名使者聞言,連連磕頭。他剛想站起來,可是只覺得眼前一黑,居然倒在了地上。王伏寶身邊的幾名親兵趕緊上前扶住他,然後有人端來甘甜的井水,喂他喝了一些,那使者這才悠悠的醒來。

「你不要緊吧?」王伏寶問道。

「不要緊!」那使者掙扎著起來,道︰「卑職這就前去告訴謝將軍。還望王將軍速速帶兵前來支援啊!」

王伏寶點點頭,忽然道︰「來人準備吃食!」說著,微笑著看著那使者,道︰「還是先吃點食物,再上路吧!」

「多謝將軍!」那使者一抱拳,在一名親兵的帶領下,向大廳外走去。

王伏寶眯起雙眼,冷冷的看著他們離去的背影,踱了幾步,在他的心中一個計劃漸漸的浮現在眼前。

上黨郡。

蘇定方留下了薛萬鈞帶著五千士兵鎮守,自己則帶著四萬五千隋軍一路向臨汾郡與長平郡的交界處殺去。

他的目標,是要與困守在河東郡蒲阪的王行本會合,然後截斷李世民從河東回轉關中的道路。當然,若是李世民兵敗,走蒲阪並非僅有的一條路,龍門也是另一條路。只不過,相對于蒲阪的路途,龍門險要了許多,而且一路上需要渡黃河,翻越呂梁山,顯得非常的不便。

這也是當初楊浩與心月復大臣商議後的結果,兵發兩路,奪取河東,就是為了截斷李世民的歸路。在楊浩看來,原本的歷史之中,李唐能夠統一天下,除了佔據地形有利的關中之外,還有李淵的老謀深算。不過,饒是如此,李世民的功績更是不小。平定薛仁果、宋金剛,後來的中原大戰,一舉消滅了王世充、竇建德,就是李世民能力的體現!可以說,皇帝之中,李世民的帶兵能力非常的強,大唐的江山,至少有一半是李世民打下來的!

所以,楊浩認為,李唐之中,最為可怕的不是李淵,也不是李建成,而是驍勇善戰的秦王李世民!只要,在河東這一戰,擊敗大唐的主力,甚至擒殺李世民,那麼未來的路,就要好走很多。兵分兩路,進發河東,兩者相輔相成,是需要互相配合的,這樣才能夠取得河東的勝利。

蘇定方顯然知道他帶領的這一支隋軍,是非常重要的一環,所以,在和平取得上黨郡之後,蘇定方做了幾件事。

第一,派人前往上黨郡各縣安撫百姓,宣傳河北的政策,取得百姓的支持,這一點,是河北軍同其他各大勢力之中,所不同的。水舟之說,楊浩認為很對,所以他對百姓非常的重視,輕徭役,在河北已經取得重大的進展。據蘇定方所知,河北的百姓對這樣的政策非常的歡迎,所以,他相信,在上黨郡,這樣的政策,也能為百姓所接受。

第二,取得上黨郡各個世家大族的支持。當然,有了馮家的帶頭,上黨郡的世家大都對大隋表示了歸順,畢竟,原本他們就是大隋的子民,當初投效李唐,不過是因為形勢所逼而已。在這些世家大族的心中,只有永恆的利益,還沒有永遠的朋友。所以,他們無時無刻,不將家族的利益放在首位。所以,在隋軍大兵壓境之下,並且有馮家在其中交涉,這些世家大族很快的投入了大隋的懷抱。

做完了這些事情之後,蘇定方這才讓薛萬鈞領兵鎮守上黨郡。兵馬雖然不多,可是對于上黨的險峻的地勢來說,已經足夠了!薛萬鈞的這支兵馬,並不是為了防止上黨郡的叛亂,或是在河東的唐軍的威脅,而是為了鎮守壺關。無論是從長平郡還是武安郡,要想進入上黨郡,就必須要奪下壺關。當然,武安郡在隋軍的掌握之中,並不需要防備。薛萬鈞駐扎在此處,是為了防止長平郡的唐軍得到消息,率兵攻擊上黨。

那些世家大族雖然投效了隋軍,可是畢竟是新附。其中雖然有不少真心投效大隋的,可是說不定也有一些人是因勢而降的,暗地里打著什麼壞心眼,誰又能知道呢?留下一員大將,鎮守壺關是很必要的。

每一步,蘇定方都做得仔仔細細,並不求急,穩扎穩打,做好一切的準備。當所有的一切都已經計劃周詳,糧草也準備完畢,蘇定方這才率領大軍殺向了臨汾郡。他從靠近長平郡的太岳山余脈快速的推進,不過一日,就達到了臨汾郡的冀氏縣。冀氏縣縣令听說隋軍殺來,大為驚訝,舉城投降。

蘇定方在哪里休息一宿,然後立刻領兵繞道而行,走絳郡,準備走最短的路,支援搖搖欲墜的蒲阪。畢竟,蒲阪城以一城之地,力抗大唐數萬軍隊。城中的糧食已經吃盡,士兵多有戰死,百姓易子而食。雖然,在年初,趁著唐軍退卻的時候,阮君明利用上黨馮家,為蒲阪輸送了糧食。可是到現在,已近半年,恐怕城中糧草也早已經食盡了!若不能夠及時的支援王行本,恐怕他在內憂外患之下,不能支持啊!若是蒲阪城破,落入了唐軍之手,那麼隋軍就難了!要知道,蒲阪可是通向關中的要道!

當初,宇文周與高齊對峙的時候,就因為高齊掌握了蒲阪,因此很容易的就能進攻關中,攻打宇文周的京城長安。後來,蒲阪的守將因受到高齊的猜忌,因為投降了宇文周,從哪里時候開始,本來處于攻勢的高齊變成了守勢,主動權易手,並最終被宇文周所滅!所以,蒲阪城非常的重要!

在這樣一個晴朗的夜里,絳郡、太原郡、涿郡都在做著不同的決定,而這些決定,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對大隋的各個戰場起著不同的作用。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