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五十三章 朝堂爭斗

更新時間︰2013-01-10

「陛下,如果宛城被黃巾軍佔領,到時陛下就是百死莫贖!」就在漢靈帝听到這荊州南陽郡的黃巾軍在其渠帥「神上使」張曼成的率領下就要攻到宛城時,心中正在生窩火,那司空張濟又不合時宜的說道。

「張愛卿,朕知道了!」這漢靈帝听了張濟的話後,沒有好氣的說道!

「陛下,當真知道這南陽郡及宛城的重要性?!」司空張濟見漢靈帝在應付自己,就好不客氣的質問道!

「請陛下立即發兵馳援宛城!」就連主張先安撫黃巾軍及其首領張角、張寶、張梁等人的太尉楊賜也說道。

這南陽郡及其郡治到底是何等地方?這黃巾軍僅僅是攻到宛城城下,這大漢的臣民就如此慌張了,就連這太尉楊賜也不得不改口了!這說道南陽郡就不得不提東漢的開國皇帝漢光武帝劉秀了!

這子西漢自漢元帝以來,朝政日益衰敗。到了成帝之時,以太後王政君為首的王氏外戚集團獨攬朝政大權,加之漢成帝昏聵不堪,極為寵信趙氏姐妹,從而形成了「趙氏亂于內,外家擅于朝」的局面。到了哀帝之時,面對著天下洶洶、民怨鼎沸的局面,不得不演出了一場「再受命」的鬧劇,不久便草草收場。天下大亂的征兆已經顯現。哀帝駕崩後,一個千年來難以蓋棺定論的人物——王莽登上了歷史舞台。

王莽歷經「安漢公」、「攝皇帝」,幾乎就是昔日周公攝政的再次重演。西漢初始元年,即公元8年,王莽廢孺子嬰(劉嬰)為定安公,正式登基稱帝,建立了新朝,建元「始建國」,西漢在歷經214年的統治後終于滅亡。

建國伊始,建興帝王莽便著手解決前朝所遺留下來的大量社會問題,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王莽改制」。在王莽的諸多改革措施中,「王田令」與「私屬令」是最核心的內容,其出台的本來目的就是為了徹底解決自西漢後期以來的土地兼並問題與奴婢問題。西漢後期,土地兼並愈演愈烈,大批農民失去土地而淪為奴婢,這也大大加劇了社會的動蕩。王莽的改制確實是有其進步性的一面,近代的一些史學大家如胡適等皆對此給予了極高的評價。但是,王莽的改制也有其過激、過快和嚴重違背客觀規律的一面,王莽力圖在一夜之間依靠國家法令就改變沿襲已久的封建土地私有制,這必然會導致社會更大的動蕩。最終,王莽的改制以失敗而告終,本來就極為尖銳的社會矛盾更加激化。新莽末年,水、旱等天災不斷,廣袤中原赤地千里、哀鴻遍野。終于,在新莽天鳳年間,赤眉、綠林、銅馬等數十股大小農民軍紛紛揭竿而起,頓時,海內分崩,天下大亂。

漢光武帝劉秀,字文叔,是南陽蔡陽人﹐漢高祖劉邦九世孫﹐其父劉欽曾任南頓令。劉秀雖名為皇族後裔,但他這一支屬于遠支旁庶的一脈,尤其是到了西漢後期,劉氏皇族的子孫遍布天下。《漢書?平帝紀》載︰「宗室子,漢元至今,十有余萬人」,可見,到了西漢末年,劉氏宗族後裔的數量是何等的龐大。劉秀的這一支族人生活在南陽,地位是一代不如一代,到了劉秀這里,更是完全成了布衣平民。故三國時代的曹植曾言︰「漢之二祖(即指高祖劉邦、世祖劉秀),俱起于布衣」(《金樓子》卷四《立言篇》)。劉秀為人、與其長兄劉縯不同,劉縯不事家人居業,傾身破產,交結天下豪杰,欲圖大事;而劉秀則為人「多權略」(《太平御覽》卷九十引《東觀漢記》),處事極為謹慎。新莽末年,天下的亂象已現,劉縯和南陽的諸多子弟都欲趁亂起兵,而劉秀卻持謹慎的態度以觀時局。據《太平御覽》卷九十引《東觀漢記》載︰「上深念良久,天變已成,遂市兵弩」,可見劉秀起兵是經過了深思熟慮和謹慎決斷的,見天下確已大亂,方才決定起兵!

時值新莽天鳳五年(17年),天下大亂,赤眉軍與綠林軍各自起兵反王莽。地皇三年(22年),劉秀避吏于新野,因賣谷而至宛(今河南省南陽市),經李通勸說在宛起兵。地皇四年(23年)二月,劉縯、劉秀兄弟與綠林兵共同擁護劉玄稱帝,國號仍為漢,改元更始,史稱更始帝。從此漢光武帝劉秀才一步步走上了這帝皇之路。

這南陽郡可是實實在在的帝鄉啊!也不由得漢靈帝小心翼翼的對待,如果這宛城一失,這漢靈帝就會得到天下臣民的唾罵!

「陛下!趁早就說過,這黃巾軍要堅決的打擊,要不留一絲後患!」听到在上一次朝議黃巾軍時和自己針鋒相對的太尉楊賜,如今也改口了,東漢外戚,也就是大將軍何進听到不由得大聲說道!

「哼!君子不與屠夫同謀!」這太尉楊賜听了何進的話後,哼了一聲就不屑的說道。

「你——」——

「捷報——」

「陛下!捷報啊——」

就在此時,守在朝廷外面的宦官小黃門突然說道!

「快說!是什麼好消息?!」剛才正被諸位大臣抨擊的漢靈帝,突然听到這消息後,頓時煥發青春一般,連忙大聲問道。

「陛下,陽關大捷啊!這潁川郡士兵在潁川郡太守趙成大人及手下黃忠、郭嘉、魏延等人的率領下,在陽關城與陽城之間的潁峽谷,以區區八百士兵成功伏擊陽關城的近萬黃巾軍!」這小宦官見這漢靈帝發問,就連忙說道!

「這事真的嗎?!沒有偏朕吧?!」這漢靈帝已經听慣了這處被黃巾軍佔領,那兒又被黃巾軍攻陷的消息,猛的听到這勝利的消息,難免有點懷疑!

「這事千真萬確!」這小宦官口氣異常堅定的說道!

「好!好!好!這些人都是有功之臣!都要重重有賞!額,這趙成和那黃什麼、魏什麼的是什麼人?」這漢靈帝因為酒色過度,身子被掏空,連帶著這剛一會兒,精神就有點萎靡了!

「陛下,這趙成趙大人是潁川郡的太守大人,也是趙都鄉侯侯爺(十常侍之趙忠)的堂弟,就是在他的直接指揮下,才取得的陽關大捷!而黃忠、郭嘉、魏延等人都是趙大人的手下!」這小宦官解釋道,不過這其中著重介紹了潁川郡胖太守趙成的功績,而黃忠、魏延、郭嘉的功勞只是一筆帶過,不過這宦官勢力還算是有良心,沒有把他們的功勞抹掉,當然,主要是因為這三人的出身能被十常侍拉攏過來!

「哼!趙侯爺!是不是有點夸大其詞了!明明這潁川郡的郡治陽翟城都被這波才率領的黃巾軍攻破了!哪能來什麼大捷!?趙侯爺可是不要糊弄陛下啊!」大將軍何進見自己剛剛對這士族黨人佔領上風,如今形式打好,準備在征討黃巾軍時安插自己的嫡系親信等到各個軍隊去,好把持軍權!現在,被這十常侍的人一攪局,這優勢變得蕩然無存,何進听到這小黃門的吹噓,就不由得懷疑說道。

「大將軍休得亂口中傷!這潁川郡太守趙成雖是我堂弟,但是我也未曾給他表功!只是這陽關大捷的消息傳來,大將軍就因嫉生恨,可是你又知道這陽關大捷後,我那堂弟有要忍受著多大的壓力!」十常侍趙忠,見這何進逐漸得勢,就與張讓等人早已商量好,如何才能打擊這何進的囂張氣焰!否則,這五天前的信息能剛剛傳來嗎?!這只是張讓、趙忠等十常侍的計謀而已!

「‘近日,弟發現潁川黃巾賊子首領波才等人率領十萬黃巾軍意圖通過陽關城、陽城、軒轅關一帶,直逼都城洛陽。弟決定在陽關城阻擊這潁川黃巾軍。不料,這波才賊子利用聲東擊西的計策,明著是來進攻陽翟城,實際上是想進攻洛陽。弟,識破波才計謀後,決定以犧牲陽翟城來保全洛陽城!’!陛下!這是我的堂弟趙成在發兵陽關城是寫給我的親筆信!陛下啊!趙成對陛下的忠心可昭日月!陛下——」這趙忠此時有充分發揮自己的表演天賦,剛剛反駁完何進後,就拿出了潁川胖太守趙成寫給自己的密信,聲催淚下的對著漢靈帝哭訴!

「忠母,你是忠臣,趙成也是忠臣!你們趙家全家都是功臣!」這漢靈帝听了這趙忠的聲催淚下的表演,也十分感動!最後,自己激動的從皇座上站了起來,走到台階下親自把趙忠扶了起來。不過,這漢靈帝說的幾句話,總是叫人感覺到別扭!

「哼!」這大將軍何進,見了這趙忠的表演,不屑的哼了聲,不過,又找不到什麼詞句來反駁趙忠!

而,士族黨人也樂得坐山觀虎斗,這外戚勢力與宦官勢力都得越狠,自己越是得利!最好,最後斗個兩敗俱傷!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