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卷 中原逐鹿 第65章 宣統不過三年半

第65章宣統不過三年半(呼喚收藏、推薦~~千軍拜謝!)

「不用掐,不用算,

宣統不過三年半。

今年豬吃羊,

種田不納糧。」

北京城內,大清朝的皇城腳下,這樣一首民謠自1911年初以來,就不脛而走,逐漸傳得幾乎人盡皆知。

端啟八月下旬自歐洲留學歸來,在北京城內還沒呆上幾天,也听說了這一首民謠。

端啟是滿洲正白旗人,托忒克氏,字玉良,端方族弟,年近三十,八年之前出國留學,如今學成歸來。他是端氏家族後起之秀,與其堂兄端方、端錦,並稱「端氏三杰」。

「劉伯,這‘豬吃羊’,怎麼解釋?」端啟西裝革履,腦後無辮,一頭長發梳理得一絲不亂,油光可鑒。此時,在京城的一處茶館里,他嘴里輕輕的念著這首民謠,發現這一句難以索解,忍不住向身旁一穿著長袍馬褂的老年人問道,此人為漢軍旗人,早年落難,為端啟祖父所救,因而在端家一直以僕人自居。

「少爺,這是大逆不道之言,您怎可當眾說出來?」「劉伯」趕緊擺手,示意噤聲,他心下暗嘆,都說少爺在國外學得好大的本事,可是這一副洋留學生的做派,在滿清權貴之間,怕是不待見啊。

「如今此謠,據說早就成了街談巷議之言,有什麼說不得的?況且朝廷這幾年,處處措置失宜,極不得人心,此謠也算是一種變相的諫言,朝廷還能學那厲王止謗,使人道路以目不成?」端啟不以為然,繼續說道。

「劉伯」無奈,只好解釋道︰「申猴酉雞戌狗亥豬,‘豬’代指亥年,也就是今年,宣統皇帝戊申年登基,至今辛亥年正好三年。這段話的意思實在大逆不道,老僕不敢妄言。」

端啟本是聰穎之人,話點到此,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因而也不再追問,突然語鋒一轉,輕嘆道︰「堂兄端方和端錦,此去四川,生死難料啊!」

「劉伯」小聲接話道︰「端宮保吉人自有天相,錦少爺也是有福緣之人,定能轉禍為福。听說趙督在四川已經掌握不了局面,朝廷不日就要下旨,讓端宮保署理四川總督。」

端啟搖了搖頭,悲聲道︰「那豈不更是催命符?如今四川形勢,哪里還是可以挽回的,兩位兄長糊涂,怎麼就攬下了這個爛活兒?可嘆我沒有早回來幾個月,否則怎麼都要勸阻兩位兄長。」

「劉伯」解釋道︰「端宮保也是無法。盛宣懷那奸賊弄出個‘鐵路國有’政策,想把鐵路權從川民手中奪來,轉手賣給洋人,他好從中漁利,卻不想激起了燎原的川路風潮。盛宣懷這奸賊見勢不妙,立刻藉口有病,高臥家中,卻把端宮保推出來頂缸。」

「怎麼回事?我堂兄給我來信中不是說他反對‘鐵路國有’政策麼,他之前在江蘇巡撫和兩江總督任上,也一直都是支持商辦鐵路,反對把鐵路權賣給洋人,難道他後來改變了主張?」端啟有些疑惑道。

「哪里!」劉伯一臉激憤︰「端宮保一力主張立憲,惡了攝政王,被免了直隸總督的職位,一直罷職在家。這次川路風潮起來,盛宣懷那奸賊對攝政王說,如今朝廷省級大吏中,只有端宮保曾與張南皮(張之洞)一起辦理過廢約贖路之事,有經驗,可任命為督辦鐵路大臣,前往四川辦理路事。」

「堂兄怎麼不找藉口推拒?」端啟問道。

「怎麼沒有?朝廷一再下旨,實在無法,端宮保又上奏朝廷,希望朝廷收回‘鐵路國有’成命,可嘆攝政王為盛宣懷那奸賊蠱惑,不但否決了這一建議,還嚴旨催促端宮保上路。端宮保還能一再抗旨不遵麼,只好領旨西行。錦少爺曾留學各國,所學就是鐵路專業,曾著《日本鐵道紀要》,他更是反對‘鐵路國有’政策。這次端宮保不得已領旨而去,錦少爺隨行,想從旁補益一二。」劉伯輕聲說道。

端啟默算日子,問道︰「兩位兄長動身有四個多月了吧,這期間發生了哪些事情?」

劉伯答道︰「端宮保一行六月初九抵達武昌,在武昌停了許多日子,一再上奏讓朝廷收回成命,遷就民意,朝廷在盛宣懷那奸賊蠱惑之下,只是不允。七月十五日,川人在成都向趙督請命,趙督失策,竟然下令衛兵開槍,造成血案,可憐一代‘護藏英雄’,一朝成為‘趙屠戶’。朝廷見事情愈發不可收拾,一面下旨嚴飭趙督鎮壓不力,一面下旨催端宮保即刻入川查辦。端宮保無法,只好攜湖北新軍一部,走水路前往四川。」

「劉伯可知道,如今,兩位兄長到了哪里?」端啟繼續問道。

「前些日子,端宮保發回電報,說是到了夔州,現在不知道到了哪里,電報已經中斷,但應該還沒有到達成都吧,據說成都早已亂成了一鍋粥。」劉伯輕嘆道。

端啟聞言默然,「端氏三杰」,如今真正做出了一番事業的,非老大端方莫屬。端啟雖然在歐洲名大學,憑著真才實學拿下了一個工科博士的學位,但回到國內竟然有無所施其技的感嘆。

端啟對其堂兄端方十分佩服,端方雖是「根正苗紅」的滿人,卻與多數顢頇滿人不同,所作所為十分開明。百日維新時,他曾積極參與,後來差點牽連獲罪,因與榮祿、李蓮英關系不錯,僥幸逃過一劫。

庚子事變後,朝廷「痛定思痛」,「不得不」推行「新政」,時為朝廷大員的端方,幾乎在每一個重要的改革中,都留下了自己濃厚的身影,乃是滿人中罕有的可與張之洞、袁世凱等漢人大臣並稱的人物。

端啟就听說過有人這樣評價朝中大員︰「岑春 不學無術,張之洞有學無術,袁世凱不學有術,端方有學有術。」

「難道末世劫運將至,我的兩位兄長只能殉了這‘大清’?」端啟心中十分不甘,他乃是「旗人」之中少見的「叛逆」,心中早無滿漢的分野,留學歐洲時,他受當地風起雲涌的民族主義所影響,還曾一度加入革命黨。

「劉伯,我剛剛回國,國內最近幾天的形勢,我不是十分清楚,您再和我慢慢說一遍吧。」閉目沉默良久,端啟又突然睜眼說道。

「好的,少爺。」劉伯答應了一聲,然後徐徐小聲說道︰「八月二十日(按︰即陽歷10月11日)夜,武昌兵變,不旋踵而武漢三鎮皆失,瑞督將情況電奏朝廷,攝政王大驚,派出陸軍大臣蔭昌大人,統領北洋陸軍第四鎮,以及兩個混成協(第三混成協與第十一混成協),編為‘第一軍’,于八月二十三日(10月14日)南下。這一天,鄂豫之交的武勝關,也落入亂黨手中。蔭昌大人,因此遷延不進,朝廷已經下旨嚴飭。據說,朝廷還下旨催促袁宮保出山,袁宮保以‘足疾未痊’堅辭。」

劉伯停下來,清了清嗓子,繼續說道︰「八月三十日(10月21日),湖南省城長沙,也落入了亂黨手中;九月初三日(10月24日),九江兵變。昨天,又傳來了陝西失陷的消息。」

說道這里,劉伯長嘆一聲,有些哽咽道︰「西安城陷,五千旗兵盡皆戰死,家屬或自殺,或為亂黨所殺,二萬旗人,無一劫余!」

端啟默然,良久他浩然一嘆︰「血債血償,有何話說!」祖輩造的孽,種下的禍根,劫運一至,就輪到他們後輩來承受諸般後果了。

「劉伯,我打算去湖北一趟,看看能不能與兩位兄長聯系上。」沉默了一會之後,端啟又開口道。

「少爺,萬萬不可!湖北如今全在亂黨之手,你是旗人,若去湖北,豈非有如羊送虎口?」劉伯急道。

「我在國外與革命黨也有些交情,何況革命黨之排滿,是要推翻朝廷,並不針對具體的旗人,我此去湖北,並無危險,您不用擔心。」端啟淡然道。

「少爺……」

「您不用再勸了,我決心已下!」端啟斷然道。

……………………………………………………………………

Ps︰呼喚收藏、推薦~~汗,收藏、推薦越多,千軍碼字動力越大煞~~~淚奔!

另,征集本卷龍套和對女主的建議,歡迎書友到評論區參與!.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