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卷 中原逐鹿 第68章 武昌“亂”(三)

第68章武昌「亂」(三)(呼喚收藏~~~汗)

孫武所謀不遂,怏怏而別。

次日,孫武寓所,衛兵來報,有一人自稱張景良,說是奉都督命令,前來拜訪。

孫武暗暗詫異,心忖難道黎元洪改變了主意,于是立即讓人把張景良請了進來。

「孫部長好,景良奉都督鈞令,特來拜訪,有事相商。」

「好說,好說!」孫武不急著答話,先吩咐衛兵退下。

孫武的大名,張景良不過這些日子才得知;但前新軍二十九標標統張景良的情況,孫武作為起義的主要策劃者之一,怎麼會不事先模清楚?

房子里只剩下二人的時候,張景良開口道︰「昨晚孫部長離去之後,黎都督思考了一夜,很為孫部長的一片赤誠感動,今天早上特意把景良叫了過去,囑托我來向孫部長問計。」

孫武聞言,心中不喜,暗道此等謀劃,豈能通過他人傳遞?黎宋卿不是不曉事之輩,那麼此舉就頗堪尋味了。

孫武倒不懷疑張景良假傳消息,一者昨晚他與黎元洪商議之事,十分隱秘,若非黎元洪告知,張景良不可能知道此事。但是,黎元洪若改變主意,也該親自找他商量才是,如此派個中間人來,顯系他仍然猶疑未定,隨時預做抽身之計。

孫武本人是個勇于任事之人,對于黎元洪的這等騎牆做派,十分不滿,當下就哼道︰「不敢當黎都督看重。既然黎都督甘願坐擁虛名,孫某還有何話說?」

張景良訕笑道︰「都督如今已有悔意,這不派出景良來向孫部長求教。」

孫武臉色依然不愉︰「黎都督到底是個什麼意思,還請開誠布公!」

張景良肅容道︰「景良來此之前,都督囑咐我說,如今湖北軍政大權,盡在王總長掌握之中,我等謀劃,不可不慎。王麟此子諸般措置,讓人挑不出毛病來,唯有一樁,最為失策。就是舊軍官盡都摒棄不用,如今革命軍一應軍官,全為原普通士兵或低級軍官充任,毫無統兵的經驗,若與北洋久練之師遭遇,則勝負不問可知。都督從革命大局著想,早想從旁補益一二,只是王麟此子軍權牢牢把持,誰也插不下手去。孫部長大才,必能有以教我。」

孫武冷笑道︰「黎都督也太看得起孫某了,都督都沒辦法,我能有什麼辦法?」

張景良趕緊打躬作揖︰「革命軍指揮事宜,黎都督畢竟不是革命黨,不方便插手。孫部長乃革命黨的中流砥柱,王總長處置失當,合當孫部長出來補救。」

張景良這番話倒是說中了孫武的心思,因此他臉色好了許多,淡淡道︰「既然已經參加革命,還分什麼是不是革命黨?孫某看來,黎都督所慮甚是,如今革命軍軍官,都無指揮大部隊的經驗,應該酌用部分投順革命的舊軍官,幫助指揮。張先生是前二十九標標統,又是留日士官生,不知對此有何高見?」

張景良趕緊謙遜一番,又道︰「張某以為,黎公既為都督,卻軍政一切大事,絲毫不能與聞,流傳出去,不免于革命大局不利,誰還敢和革命黨合作?補救之法,可于都督名下設軍官團,起用前新軍軍官,作為革命軍的決策機構,這一機構由孫部長出面主持,則革命軍缺乏指揮人才,戰略不足的問題,豈不迎刃而解?」

孫武听得連連點頭,兩人當下一拍即合,商議起具體的細節來。孫武並不曉得張景良還有其它的心思,他雖然不忿王麟大權獨攬,倒不至于甘心做出破壞革命大局的事來。在他看來,王麟不用一個管帶以上舊軍官的做法,的確十分失策,他可沒有王麟那樣的後世意識,不曉得用這些人只會壞事,毫無益處。事實上,若非王麟已經在革命軍擁有了巨大的聲望,他又雷厲風行、「十分霸道」的任命了革命軍一應高級軍官,若讓這些革命軍人自己推選,他們多半還會推舉出自己的老長官出來。

此時,武昌城內,以代總長名義坐鎮的宋教仁,正忙著制定《鄂州臨時約法》,各部事務幾乎都是自行其是,很少向他請示。宋教仁、居正雖然在革命黨人中,聲望很高,但如今武昌城內,以湯化龍為首的立憲黨人,固然不怎麼理會他們,就是原新軍中的革命黨人,本來多數就是起義之前不久,才加入革命黨的,現在起義告成,他們許多都以首義功臣自居,眼中只有他們王總長,什麼革命黨元老,此刻卻不怎麼放在他們眼里。

宋教仁、居正兩人都是恬淡的性子,不喜攬事,何況自己不過是「代理」幾日,也就順其自然。孫武瞧在眼里,卻認為很不像話,他誤以為這是王麟南下之前有意安排,以免出現取代他的人物,不禁對王麟的不滿又加深了一層。

是以,他想擁黎元洪出頭,雖然有些私心,但另一方面也的確是從「革命大局」考量。

孫武和張景良如何相商,且不去細表。二人商議近一個時辰,一切商議妥當,就分頭行事去了。

黎元洪和孫武都不知道的是,張景良已經與清軍悄悄的接上了頭,由此就惹出了後面的一番事來。

原來,原湖北新軍第八鎮正參謀官劉錫祺,于八月初率領原工程營管帶等北上,參觀河間會操,會操期間得知武昌「兵變」消息,劉錫祺隨行人員立即星散,他擔心武昌城內家屬安危,也立刻南下。南下之前,他向上峰請示,擬去武昌打探敵情,並伺機策反,頗得嘉許。

10月20日,劉錫祺著便裝于漢口登岸後,進日租界旅館下榻,恰逢第八鎮統制張彪夫人珍珍,還沒來得及搬去上海,依然住此。

兩人是老相識,當下就眉來眼去,況且今時不同往日,張彪又不在,兩人自然有一番噓寒問暖,郎情妾意,個中情況不用細表。只說劉錫祺從珍珍處獲知了眼下武漢的情況,便于次日剪了發辮,化了妝,混進了武昌城內。

劉錫祺得知家中安好,又找上張景良家里,與張景良接上了頭。

「標統大人,俗話說識時務者為俊杰,如今黎協統做了都督,你是黎協統的心月復愛將,必有重用吧?」劉錫祺還不知張景良此刻心思,假意試探道。

「劉參謀說的哪里話?我豈願甘心附逆?我曾哭諫黎協統不做亂黨都督,可惜協統大人不听。倒是仁兄,你不是正在參觀河間會操嗎,此刻為何出現在這里,到底有何打算?」張景良反問道。

劉錫祺大喜道︰「老弟果然是忠良之輩!不瞞你說,我此來是刺探武昌情報。國家耗巨帑以練新軍,本來是期望成為國家干城的,想不到如今為亂黨所惑,竟然做出此等叛逆之事來。劉某不才,願與賢弟一道,留在武昌城內做內應,將來好為朝廷立下殊勛。」

…………………………………………………………

PS:本來想碼個長章節,把「武昌亂」劇情碼完,但今晚是沒法了,還是把碼好部分先傳上來,免得書友抱怨~汗,千軍罪過~!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